罹患腦瘤,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等怎麼選擇?

據Lancet子刊(Neurology)研究文章顯示,全球最大規模腦腫瘤統計發現,在全球範圍內,中國的發病及死亡人數雙雙第一,腦瘤中最常見的惡性膠質瘤是34歲以下腫瘤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是35-54歲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

時間就是生命,“死亡惡魔”腦瘤當前,到底首選手術還是放化療?國際上的新藥物、新療法、新的臨床試驗是否應該嘗試?這些成為擺在腦瘤患者面前的“終極拷問”。如何在這場戰爭中贏得勝利,如何獲得最佳臨床生存週期?一般需要根據具體病理類型、惡性程度高低、手術切除程度、危險因素高低來個性化制定。而確定合理的診療方案是生存期、生活質量的保障。

實例:首選放化療病情加重,後手術好轉

臨床上不乏很多腦膠質瘤病人或因腫瘤位置複雜難以切除,或因擔心手術不成功引發其他併發症而首先尋求放化療控制腫瘤,但結果並不理想。以28歲的膠質母細胞瘤葉女士為例,兩年前她因突發右側肢體乏力檢查發現右頂枕、右側丘腦、右側中腦佔位,活檢最終確定為最高級別膠質瘤。後病程進展迅速,以致無法行走、站立困難、癲癇反覆發作。隨後家人帶其前往美國一所知名的醫院先進行腦室外引流,然後接受放化療,因為顱內腫瘤佔位效應未解除,患者症狀仍是進一步加重。

深度解读 | 罹患脑瘤,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怎么选择?

其家人隨後意識到瘤體切除的重要,但是因為瘤體在深部,手術難度較大,各個渠道尋找最好的手術團隊,後通過INC國際神經外科醫生集團前往德國INI國際神經學研究中心,並由世界顱底腫瘤手術大師巴特朗菲教授親自主刀,最終得到完整切除,術後第一天患者清醒,可用英語正常對答(患者早年留學美國)。術後ICU觀察二天,術後一週可家屬兩人摻扶下床進行康復鍛鍊。術後一個月,自行步行出院,左側肢體肌力5-級,已可持筷夾取食物。未再有癲癇發作。

深度解读 | 罹患脑瘤,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怎么选择?

手術後,巴特朗菲教授告訴她,後續放化療以腫瘤全切為基礎將達到效果最大化。如果患者在診療初期就竭盡全力首選最大化手術切除的方法,她的預後以及恢復情況將更好。

多種治療方法怎麼選?可遵循以下原則:

1、按照國際公認的標準指南進行規範治療:目前,對於腦瘤尤其是膠質瘤的治療,主要以美國NCCN(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和歐洲EANO(歐洲神經腫瘤協會)最新發布的治療指南為參照標準,2019年3月,中國衛健委首部《腦膠質瘤診療規範(2018年)》正式發佈,也可成為患者可參考的權威標準。這些規範治療指南經各種臨床實踐證實,尤其是美國NCCN每年都有大量的臨床數據支撐以及相關研究更新,極具臨床指導意義。

關於腦膠質瘤,美國NCCN、歐洲EANO、中國等國際治療規範指南均指出,腦膠質瘤應以手術切除為主,結合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方法。顱內腫瘤引起的物理佔位效應,只有手術切除才是最直接、有效的解除手段,目前手術已經越來越微創化,各種術中神經導航/術中核磁/術中神經電生理檢測技術發展,開顱手術在顯微手術時代準確性、安全性、有效性越來越高。

深度解读 | 罹患脑瘤,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怎么选择?

(美國2019版NCCN中樞神經系統癌症治療指南節選)

深度解读 | 罹患脑瘤,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怎么选择?

(歐洲《EANO診斷和治療間變型膠質瘤和膠質母細胞瘤指南》節選)

深度解读 | 罹患脑瘤,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怎么选择?

2018版指南第四章第(一)節第2條:高級別膠質瘤

2、最大程度的手術切除是首選和前提:手術刀是治癌戰爭的"冷兵器",好比古代的大刀、銳劍,將恐怖組織直接一刀兩斷,再結合利用現代影像、導航技術來確定腫瘤所在位置,手術切除更精準、安全、有效、微創化。腫瘤最大程度切除是放化療的基礎,腫瘤切除程度將影響放化療

。尤其是對像葉女士這樣的高級別膠質瘤病例,國內外的治療規範均強烈建議最大範圍切除。切除程度是高級別膠質瘤的獨立預後因素之一,全切可延長術後腫瘤復發時間和患者生存期

由於瘤體的浸潤性生長,部分複雜位置的高級別膠質瘤都難以全切,但是腫瘤部分切除仍有著中流砥柱的作用,解除腫瘤引起的佔位效應最有效的手段,也影響著後期放化療效果。其最重要作用之一是解除佔位效應,比如腫瘤壓迫腦幹等關鍵位置,病人會隨時有生命風險,那麼首先手術切除腫瘤可以迅速有效地降低顱內壓,緩解暫時危險,為後續的治療創造機會。其二是進行病理分型以進行相關分子、基因學診斷,明確腫瘤的病理分型對於後續的治療以及判斷病人的預後非常重要,指南明確地肯定了腫瘤的切除程度影響著放化療的效果。

3、放化療有其特定的適應情況:放療一般適用於較小腫瘤或術後瘤體殘餘等時,手術切除程度也將直接影響著放化療的效果。僅以放化療無法使腫瘤消失的,尤其化療在殺害瘤細胞時,對正常組織也傷害很大,有許多化療副作用,可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隨著療程進程,

許多膠質瘤都相繼出現化療敏感性,在諸多基於美國癌症研究所的膠質瘤群體生存分析中顯示,放化療通常在短期內(6-24月)有一定效果,長期上並無明顯臨床獲益

對於低級別膠質瘤術後放療適應症、最佳時機、放療劑量等一直存在爭議,目前常常根據患者預後風險高低來制定治療策略。低級別膠質瘤手術全切後,一般不需要放化療。簡而言之,當病人年齡大於或等於40歲,腫瘤未全切,腫瘤體積大,術前神經功能缺損,指南里推薦進行早期放療或化療。年齡小於40歲,術後可選擇密切觀察,腫瘤進展後再行治療。

4、高級別膠質瘤術後綜合放化療可總體延長生存期:新診斷WHO III、IV級膠質瘤術後放療聯合化療或靶向治療方案。術後放療同步聯合替莫唑胺化療,隨後長週期替莫唑胺輔助化療是目前的標準治療方案,高級別惡性膠質瘤達最大程度切除後,術後輔助放化療,有助於患者獲得更長時期生存(I級證據:Stewart2002)。單獨選擇放療僅限於腫瘤較小的腫瘤(一般小於3cm),對大腫瘤無效,並且放療難以避免的對正常組織有放射性損傷。

5、謹慎選擇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或參加藥物臨床試驗:一般來說腫瘤切除程度會影響化療效果,推薦化療應在最大範圍安全切除腫瘤的基礎上進行,且需要根據組織病理和分子病理結果,選擇適合的化療方案。高級別膠質瘤由於其生長及復發迅速,進行積極有效的個性化化療將更有價值,其他藥物治療手段還包括分子靶向治療、生物免疫治療等,目前均在臨床試驗階段。目前比較有前景的幾個生物靶向膠質瘤治療方案有溶瘤病毒、抗體、細胞因子和小分子RNA等,靶向藥物結合幹細胞、外泌體等載體穿透血腦屏障更好發揮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治療方式還是處在臨床試驗階段,費用高,療法新,大部分還未有長期生存分析報告,其療效可能也存在個體差異,建議謹慎選擇。

深度解读 | 罹患脑瘤,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怎么选择?

綜上,手術是腦膠質瘤的首選和前提,罹患腦膠質瘤,首先要尋求最佳的手術切除效果,忌盲目地進行放、化療或者選擇臨床試驗中的“最新療法”。儘管有的腫瘤長在腦幹、丘腦、胼胝體或基底節等複雜位置,但在當前醫療技術水平下,以上“手術禁區”內疑難位置膠質瘤手術全切已經成為現實,當然這需要選擇一個在此方面有著極為豐富經驗和海量成功病例的手術團隊。

深度解读 | 罹患脑瘤,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怎么选择?

葉女士所選的德國巴特朗菲INI手術團隊正是符合了這樣超高標準的手術要求——由平均每年實施400臺以上高難度成功手術案例的世界大師級專家主刀,擁有著世界前沿的術中核磁(iMRI)、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術中神經導航等高科技手術設備的輔助,這是葉女士獲得完美手術效果並得以更長生存的至關重要因素。

當在國內面臨腫瘤位置復發無法切除、無法切除乾淨或面臨癱瘓、喪失神經功能等極大手術風險的情況下,建議首先尋求手術的最優化,選擇醫院重在主刀醫生的選擇,手術醫生的能力,理性看待醫院排名,醫院排名是醫、教、研的綜合結果,而病患個人的手術效果只取決於手術主刀、手術團隊。

生命誠可貴,INC期待每一位腦瘤病患在與時間賽跑、與死亡較量的過程中都能少走彎路,最快時間內得到最理想的治療效果!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