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什么没立太子,是真的要实行兄传弟吗?

用户6502379185851


在中原王朝里面兄终弟及的事还是比较少的,一般都是父死子替。兄终弟及的事一般都是奴隶社会才会有的,比如说夏商周时期,还有金国,元朝时期也会出现在这种情况。在封建社会的中原王朝里面还是非常少见的。

历史上最著名的兄终弟及就是宋太祖和宋太宗两兄弟了。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关于赵匡胤到底传位给谁也是基本上说不清楚了。只能说赵匡胤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立太子,以至于自己给了自己弟弟一个机会。

赵光义登基之后的理由就是天下未定,太祖的儿子太年幼了,但是当时赵匡胤的几个儿子并不年幼。我们来看看当时赵匡胤的几个儿子,长子和三子就不说了,早亡,还有两个,一个就是次子赵德昭,还有一个就是四子赵德芳,也就是电视剧里的八贤王的原型。赵匡胤死的时候976年,而次子赵德昭出生在951年,这个时候已经是25岁了,四子赵德芳出生在959年,这个时候也有17岁了。即使放在如今,赵德芳也差不多成年了,在历史上二十多岁继承皇位的太多了,很多几岁就继承皇位的都有。但是赵匡胤偏偏就没有立他们为太子。

只能说赵匡胤的死太突然了,突然到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当时赵匡胤死的时候不过五十岁,只是一场小病,还和赵光义一起喝酒。诸多的问题也就导致了后世很多人都在怀疑是赵光义杀了自己的哥哥赵匡胤,夺取了皇位。

不过赵匡胤不立太子也是可以解释的通的,首先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当时各个政权朝代都没有立太子的习惯,赵匡胤也是沿袭了五代的制度。其次来说就是赵匡胤当时确实还比较年轻,没有考虑到立太子,然后就是大环境的影响根本不允许他立太子。跟随赵匡胤打天下的都是自己的兄弟,赵光义的功劳算是最大的,而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没有跟随自己。一旦立太子的话,那么一旦赵匡胤一死,这些人不反就怪了。就算是赵匡胤在位的时候,赵光义等人也是多次的反对赵匡胤,比如说赵匡胤要迁都,就是因为赵光义没有同意,最后也是不了了之。自己的两个儿子登基的话,谁都不能压制住赵光义这些人。加上当时宋朝确实不太稳定,当时南方,北方还有很多政权都在,宋王朝还没有统一,国家不稳。一旦爆发政变的话,那么宋王朝也就完了。赵匡胤也是想把一个稳定的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但是还没有完成自己就先完了。


中国历史研究所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开创的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重新统一了全国大部,而未收复的燕云十六州也成为两宋永远的痛。作为一个开国皇帝,赵匡胤并没有向刘邦那样排除异己大杀功臣,而是与众武将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佳话。其在位十六年,成就颇多,但唯一令人不解的就是他这十六年中都没有立太子,甚至都没有封自己的儿子为王,反倒是他的弟弟赵光义平步青云,被封晋王,加封开封府尹,最终导致赵光义权力滔天,夺取了大宋的政权。赵匡胤是何等精明之人,怎么会不知道立太子的重要性,可他为何不为呢?


赵匡胤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赵德秀、赵德昭、赵德林和赵德芳,其中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都早亡,早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还没来得及取名就亡了,“赵德秀”“赵德林”这两个名字都是宋徽宗赐的,他们的王爵也是宋徽宗追封的。而赵德昭和赵德芳在宋太祖驾崩时一个25岁,一个17岁,并不幼小。在赵德昭13岁时就已经出阁,按道理可以封王了,赵匡胤却以其年幼为由不封王,还是赵光义继位封赵德昭为武功郡王,赵德芳则是在生前从未被封王。其实并不是赵匡胤不想重用自己的儿子,而是当时的情况不允许他这么做,他只能重用自己的弟弟。

首先北宋是五代十国以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但是赵匡胤并不知道这一点,五代十国那个王朝不是短命,他又怎么知道大宋不是短命王朝之一呢。所以为了让宋朝国祚持续长久,他不得不重用南征北战的弟弟赵光义,并没有精力去培养自己两个尚处幼年的儿子(宋朝建立时赵德昭9岁,赵德芳1岁)。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先立足脚跟才能寻求发展,幼主亡国的例子比比皆是,赵匡胤恐怕也不敢冒这个险。

其次赵匡胤的身体一直很好,驾崩时也不过五十岁,当时自己的两个儿子年龄都大了,天下也趋于统一,赵匡胤可能想局势稳定后慢慢削弟弟的权,然后再立儿子为太子,可谁想他会突然暴毙,他死后宋朝权势最大的人就是赵光义了,赵德昭和赵德芳想争皇位就太难了。

况且赵匡胤的母亲也留下了遗诏。据史料记载杜太后病重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以后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赵匡胤死后将皇位传给弟弟。《宋史·杜太后传》原文如下:“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

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

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

可见杜太后认为赵匡胤得天下是因为后周无长君,所以她不想宋朝重蹈覆辙,要求赵匡胤传为于弟弟。由于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不过盟约的原文却无人知晓,而且金匮之盟首次公开是在赵光义继位后的第六年,所以金匮之盟到底是不是真的,谁也不知道。

不管金匮之盟是不是真的,退一步讲,就算赵匡胤要传为给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也没有能力继承江山。朝廷中的百官肯定是支持权势更大的赵光义,就从太祖儿子未封王,赵光义封王的这一点来看,就有很多“聪明人”投向赵光义阵营了。要怪只能怪赵匡胤太短寿,没有等到江山稳定的那一天,也没有来得及将权力慢慢转移到儿子手上。不过赵匡胤之死也是个谜,毕竟“斧声烛影”的那一晚只有赵光义在其身边,次日赵匡胤就驾崩了,未免也太巧合了。


风尘讲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出生,976年驾崩;享年50岁,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出生,前210年驾崩,享年50岁。

他们俩都没立太子,主要是因为他没想到自己会死的那么早。特别是宋太祖,本人是武将出身,身体素质极好(太祖长拳的创始人),同时创立的“太祖盘龙棍”更是有“一条盘龙棍,打遍天下八十一州”的美名。

而最后宋太祖是“暴死”,是在与后来的宋太宗喝了一晚上酒之后,第二天清晨突然死亡的。他是有儿子的,怎么他的弟弟——赵光义当了皇帝呢?

今天我们说两个问题:

1.宋太祖怎么死的。

2.“金匮之盟”的可信性。



太祖赵匡胤之死

民间所有人都觉得宋太祖赵匡胤不是正常死亡的。现在流行的有说法是:是被太宗赵光义毒死的。

因为当时死亡的的时间是在喝酒后的第二天清晨死的,死亡的症状是“尸体颜色:玉色萦然如出汤沐”说的是尸体呈绿色,全身大汗淋漓,而这是中毒的表现,这个记录是宋代文莹和尚《续湘山野录》中记载的。这个“野录”一词就是说明不是官方记载的。

而当时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在他写得另外一本书《涑水记闻》中记载:宋太祖驾崩是在四更(凌晨3点左右),当时的皇后让官宦去招皇子赵德芳。(当时皇长子嫡长子是赵德昭),被太宗赵光义发现了(他提前准备了),然后赵光义就做了皇帝。

这两种说法都不约而同的只出了一个现象:赵匡胤是在和弟弟喝酒之后死的,而他死的时候,还没有对外公布,但弟弟赵光义已经做好了登基的准备。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怀疑宋太祖死亡的真相。



金匮之盟的可信性。

1.金匮之盟的内容 :

赵匡胤死后,要把皇位传给他的二弟赵光义;’

赵光义死后,要把皇位传给他的三弟赵廷美。

赵廷美死后,要把皇位传给他的侄子赵德昭。

赵德昭是赵匡胤的嫡长子。 这样皇位最终回到了宋太祖一脉。



2.金匮之盟是怎么出现的:

当宋太宗赵光义当了6年皇帝后,赵匡胤在世时的前丞相赵普,突然发布了一个声明:说当时老太后杜太后活着的时候,为了避免宋朝出现前朝主少国疑的局面,曾经和宋太祖赵匡胤一起商量了这样一个皇位传承的办法,而我赵普当时是见证人,因为这个记录是我写的。

记录是个好记录,这证明了宋太宗赵光义是正常继位的。就是出现的时间晚了一点,当了六年皇帝才拿出来。不过有总比没有强。

3.金匮之盟出现后,发生了什么?

按照这个盟约的说法:

赵光义死后,要把皇位传给他的三弟赵廷美。

赵延美死后,要把皇位传给他的侄子赵德昭。



但是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昭跟随宋太宗攻打幽州,期间发生了一件事,因为找不到宋太宗的人,大家以为他算了,就打算拥力赵德昭为皇帝,后来宋太宗很不高兴,就骂了赵德昭一顿,没几天赵德昭羞愧之下,自刎了。

金匮之盟是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九月出现的。那个时候,赵德昭已经死了。而在第二年赵廷美也死了。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魏王赵廷美谋划篡夺皇位的阴谋泄露。举家被迁至房州,不久,就忧愤成疾,吐血而死,年仅38岁。


这下老赵家能继承皇位的只有赵光义自己的孩子了。 你看金匮之盟也没有违背,皇位也是自己儿子得了。

皆大欢喜,嗯,皆大欢喜。


少校柳下惠


这个问题在历史上争论已久,因为时间过去的太过久远,而史料的记载中也存在着诸多的疑点。因此,后人对这个问题也一直比较好奇。《太祖实录》本身在宋太宗时代就重新修订过,对这一问题存有疑惑有是人之常情。

有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张荫麟先生的观点应该是最为客观的:

  1. 太祖突然暴毙,没有来的及传位。因而传位于太宗这件事并没有正式表达,但这件事对宋太宗不利,所以在《太祖实录》中不曾记录。

  2. 太祖对这件事情有过表述,也定下了传位的顺序,但是宋太宗不愿意按照这个传位顺序来,于是就把这段历史抹掉了。

  3. 太祖到了晚年的时候,不想在传位给弟弟,可当时的赵光义已经羽翼丰满,太祖没有办法也就对此不在提及了。

而如果想要分析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看一下史料的记载,或许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答案。下面我给大家引入几个《涑水记闻》中的摘录供大家参考:

  • 第一段摘录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宋太宗继位前后发生的事情:

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而以亲事一人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医官贾德玄先坐于府门,问其故,德玄曰:“去夜二鼓,有呼我门者,曰:晋王召。出视则无人,如是者三。吾恐晋王有疾,故来。”继隆异之,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趣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矣。”遂与王雪中步行至宫门,呼而入。继隆使王且止其直庐,曰:“王且待于此,继隆当先入言之。”德玄曰:“便应直前,何待之有?”遂与俱进。至寝殿,宋后闻继隆至,问曰:“德芳来邪?”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

根据这一段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答案,那就是在宋太祖还没有去世的时候,赵光义在宫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眼线。所以他可以在宋太祖刚刚去世就能够很快的知道这一消息,先发制人。

  • 第二段摘录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金匮之盟”出现的时间:

尝与太祖参决大政,及疾笃,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太后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曰:“此皆祖考与太后之余庆也。”太后笑曰:“不然,正由柴氏使幼儿主天下耳。”因敕戒太祖曰:“汝万岁后,当以次传之二弟,则并汝之子亦获安耳。”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母教!”太后因召赵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自署名云:“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及太宗即位,赵普为卢多逊所谮,出守河阳,日夕忧不测。上一旦发金匮,得书,大寤,遂遣使急召之,普惶恐,为遣书与家人别而后行。既至,复为相。

根据这段记载我们有可以得知一个答案,那就是宋太宗不知道金匮之盟的存在。是他已经当上皇帝之后,赵普为了重掌权柄而出现的这么一个“金匮之盟”。可是这条记录并不合理:

  1. 作为皇帝的继承人,订立如此重要的盟约,赵光义却不在现场,这说不通。

  2. 当时赵光义已经继位很久,皇位已经稳定了,“金匮之盟”的出现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3. 订立“金匮之盟”的时候赵匡胤正是壮年,他的儿子赵德昭也十一岁了,所以不存在赵匡胤死的时候赵德昭还是幼主这种假设。

因此,我个人觉得“金匮之盟”应该是不存在的。但是金匮之盟不存在并不意味着赵光义继位就缺乏合理性。

  1. 赵匡胤在世的时候确实没有立下太子,重新修订《太祖实录》只有可能修改一些细节。而立太子这种有关于国本的事是不可能抹掉的。

  2. 赵光义在赵匡胤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为自己造势,可是宋太祖却没有进行处理。这只能说明两点第一点就是宋太祖确实有意传位于宋太宗,而另一点就是宋太祖已经无力改变赵光义羽翼丰满这一事实。

  3. 赵匡胤在世的时候,每次出征都是由赵光义监国理政,赵德昭只是偶尔参与,从某种程度上来分析,赵匡胤也确实把自己的弟弟当继承人来培养的。

或许“金匮之盟”是否存在尚有待考证,但宋太祖有意让赵光义继承皇位一事应该是属实的。起码在一开始的时候有过这样的想法。

我个人比较推崇张荫麟先生的第三个观点,早期的时候兄弟两个对此事进行过交流,可是后来赵匡胤对此后悔了。只不过当时赵光义的权力太大,对立太子一事也就缄默不言,这也是为了维系宋朝内部统治稳定做的一种妥协。


再言春秋


皇位一般是传给儿子的,不过我们今天来说个例外,赵匡胤明明有儿子,为何不立太子?其实他也想,只是不能。

赵匡胤有4个儿子,其中有2个早夭,就剩下赵德昭、赵德芳兄弟二人,赵德昭又年长。

赵德昭理应是最合理的继承人,但赵匡胤却以儿子年幼为由,并没有将他封王。

赵光义即位后,就将这位侄儿封为武功郡王。

赵匡胤自立为帝之前,遍地都是皇帝,赵光义南征北战,自然势力是强于赵德昭的。

其二江山不稳。赵匡胤黄袍加身时,儿子一个个都没成年,自然不能委以重任,而且他在位期间,外面遗留的后汉、南唐之类的政权比比皆是。

甚至他们大宋江山内不太平,儿子还不能担起重任。

其三:赵光义为开国功臣。要说赵匡胤建立北宋最大的功臣,除了赵普,就是赵光义了,因此赵光义在日后也很受重视。

赵德昭和赵光义谁更能掌握大宋的江山?显然是赵光义,宫中百官哪个不是见风使舵,赵匡胤为了大宋江山,也不敢轻易下决断,实在是江山不稳。






健康中国1965


如果赵匡胤的儿子像李世民或是朱棣那猛,赵匡胤肯定不会把位子传给弟弟。赵匡胤把帝位传给弟弟而不是儿子,是为了保证家族不被人灭门。


赵匡胤所处的五代是个比较特殊时代,那个时代极度崇尚武力,是一个靠枪杆子树立政权的时代。谁的手里有枪杆子,谁就能当皇帝,而谁要是不让枪杆子们(即武将们)满意,谁也会随时被人换掉。赵匡胤就是被手下的武将们推举上台,逼柴家的孤儿寡母下台,所以赵匡胤是明白整个五代的权力规则的。

整个五代,就是一个不让武将们满意,武将们马上就叛变杀皇帝全家的时代,所以五代的朝代更迭极快。在五代,只要强力的开国君主死后,如果继承人没有匹敌开国君主的实力和威望,继承人分分钟会遭受到手下武将的反叛。武将只要成功就会成立新的王朝,这就是五代的由来。


赵匡胤刚建立宋朝的时候,世道很不太平,周围有后汉南唐对他虎视眈眈,朝野上下还有想上位的武将等着模仿他,而赵匡胤的儿子还没成年,赵匡胤根本没办法帮儿子培养势力。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赵匡胤无视现实就把自己的儿子树立为太子,那相当于宣布大家准备好,我死了大家就可以来抢大宋了。武将篡位,国立国灭的游戏大家都玩了几十年了,你赵匡胤一时半会也改不过来哦!

面对这样的局面,赵匡胤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培养自己的弟弟赵光义。选儿子当太子,小孩子没能力镇压国内外的反对势力,儿子失败后老赵家可能就会被野心家杀光,所以赵匡胤只能选弟弟来继位,毕竟弟弟赵光义还是有一定威望的,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王朝往二世传承的时候都会出问题,只有宋朝没事,这不得不说是赵匡胤聪明。


五代是个乱世,没有人讲仁义道德,大家就是比谁拳头大,所以在那个时代当皇储也是很危险的。因为当皇储就需要培养自己的势力,而只要皇储培养自己的势力,皇帝就会担心皇储是不是要干掉他。但是不让皇储培养自己的势力,皇帝又会担心将来皇储继位不能压服大臣,所以做皇帝很矛盾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匡胤天才般地发明了隐皇储制,就是明面上不明确说谁是皇储,但是会把钟意的继承人封王,让他的地位高于众臣,然后在加封一个叫京兆尹的官,相当于开封府的市长,方便继承人控制开封府。通过这样的手段,皇帝可以向天下发出暗示,说自己钟意某个人将来继承我的位子,但是没有实际给他名号,他如果造反提前杀了我,就什么也捞不到了。可是只要继承人老老实实等我死掉,反正首都已经在他的控制之下,全天下除了皇帝他的官最大,所以他又可以继位当皇帝。看到这里,只能说,皇帝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心眼太多了。


赵光义在赵匡胤一朝就是晋王加京兆尹的配置,为了帮扶弟弟尽快建立能在乱世立足的势力,赵光义怎么拉帮结派,赵匡胤都是默许的。武将如果敢在禁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赵匡胤一定不会轻饶,但是赵光义结交禁军将领,赵匡胤是鼓励的。


历史上很多人一直都说赵光义得位不正,有谋杀哥哥的嫌疑,其实这都是污蔑。赵匡胤发明了隐储制,所以当时只封了弟弟做晋王,自己的儿子都没有封王,从这一点就看得出赵光义是名正言顺的大宋继承人。等赵光义继位后,继续发挥他哥的遗志,扫平了国内外的牛鬼蛇神,这个时候他们老赵家的富贵才算是保住了。


还是那句话,天下未定,子女年幼,一旦赵匡胤有个三长两短,那么大宋朝很可能就要重蹈五代覆辙,而五代传位给幼子,国家就没有不灭亡的,所以赵匡胤为了大宋能长久,只能选自己的弟弟来继位。


一切从实际出发,才是一个成熟政治家的合格表现。


西山讲历史


并不一定,历史上主动兄终弟及的例子不多,一般都是在非正常的情况下,才会兄终弟及。而且,如果皇帝无嗣,则会从侄子中过继而不会直接传给弟弟。更何况宋太祖去世时,只有五十岁,身体情况很好,尚有两子在世,根本用不着兄终弟及。而为什么他没有选择册立太子,笔者认为主要原因还在他的两个儿子身上。

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在他去世时都已经基本长成。长子赵德昭在宋太祖时期一直没有被封王,历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祖驾崩时,德昭已经二十四岁,完全有执政的能力。但是,从赵匡胤生前对于德昭的态度来说,他似乎不是很喜欢这个儿子。史书记载:“(赵德昭)乾德二年出阁。故事,皇子出阁即封王。太祖以德昭冲年,欲其由渐而进,授贵州防御使。”赵匡胤没有按照惯例让赵德昭出阁即封王,以年幼为理由略显苍白,毕竟王爵是一种身份而不是官职,不需要实际能力,自古以来襁褓之中封王的比比皆是。而且,自乾德二年到赵匡胤驾崩,前后长达十年,赵匡胤都没有封赵德昭为王,其中耐人寻味。大抵是德昭喜愠不形于色,所以不受这个武将出身的父皇喜爱。

而且,在烛影斧声之中,宋皇后在得知太祖的死讯后,派内监传的是秦王赵德芳,说明在宋皇后心中,继承人应该是赵德芳。据学者考证赵德芳的生母应该是宋太祖的王皇后,并非当时的宋皇后。所以,宋皇后不存在私心,应该是太祖在生前向皇后表示过要立赵德芳的意向。这样也就可以解释为何赵匡胤不立太子,他是想等待当时仅有十六岁的赵德芳再长大一些,直接废长立幼,立德芳为太子。所以,他一直不肯封赵德昭为王,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不希望他以王爵的身份获得影响力和朝臣的支持。等到立德芳为太子时,再封他的王爵。只可惜宋太祖骤然暴崩,一切都只能是推测了。


经典守望者


赵匡胤为什么没立太子?真的是兄终弟及吗?

赵匡胤也就是宋太祖,在有儿子之后为什么不传位儿子?不是因为太祖与自己的孩子关系不好,而是因为在他儿子长大之前已经有继承人,也就是储君了!

“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开封,德昭实称皇子。”——《宋史》

先传光义,再传廷美,再传德昭。看看这句话,其实就很容易搞清楚了。为什么不封太子?因为当时的太祖已经变相确定了储君,也就是以晋王任开封府尹的皇弟赵光义。

开封府尹,五代以来默认的继承人头衔!

要明确赵光义的继承人身份,首先要认识到一个史实。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的皇位继承人,都曾经受封过一个共同的头衔——开封府尹!后晋出帝石崇贵,后汉高祖刘知远早逝的长子刘承训以及后周世宗郭荣(也就是柴荣),全部都在继位前获得开封府尹这个头衔。

只要是正常成年的太子,他们的头衔之一都会有开封府尹!在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国号为宋后,遂加封其二弟赵光义即后来的太宗为晋王,领开封府尹。五代以来开封府尹四个字就几乎等于皇储接班人,宋太祖也不是粗人,肯定也会知道这一头衔的意义!要知道,太宗的第二子赵元佑(准意义上的第二位太子),第三子真宗赵元休,钦宗赵桓等等。

话归正题,在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这整个事件中,出力最多的就是有两个人,除了宰相赵普之外,剩下的便是赵光义了。因此,至少在宋太祖继位前期,儿子没有成年之前,宋太祖是有一定的意愿想将皇位传予宋太宗的,不论是交易也好,约定也好,他心里对二弟继承皇位是不抗拒的,不然也不会将如此具有储君色彩的头衔加封给二弟。为什么太祖终其一生都未立太子?要知道,宋太祖驾崩的时候其长子赵德昭都25岁了,而且允文允武,一副合格的接班人模样。难道宋太祖不知道所谓的“储君早定天下安定”这一道理吗?

所以,不管是出于弟弟的势力还是其他原因,很有可能的一种情况就是,宋太祖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默认的继承人是赵光义!

“斧声烛影”,备受怀疑的继承人身份!

从宋朝史料记载看,赵匡胤的死因比较奇怪,因此,赵光义的继承人身份受到很大的质疑,比如说“斧声烛影”的传言!

在赵匡胤死之前的一个月,完全看不出他有什么身体问题,而且他本人的行动也显示,他并没有觉得自己身体有问题,还在积极地准备打仗。然而就在那一天,突然的一天,太祖突然就死了,然后他弟弟突然上位了。然后过了五六年,两个侄子搞死之后,他弟弟拿出一份金匮之盟,说这是他和哥哥在老娘面前的约定。(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病重,太祖赵匡胤在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因为金匮之盟这件事情的真实度存有疑点,令很多人无法相信,所以在之后流传出“斧声烛影”的传言!

什么是“斧声烛影”?“烛影斧声”的故事出自《湘山野录》,原文如下:

初,有神降于盩厔县民张守真家,自言:“我天之尊神,号黑杀将军,玉帝之辅也。”守真每斋戒祈请,神必降室中,风肃然,声若婴儿,独守真能晓之,所言祸福多验。守真遂为道士。

上不豫,驿召守真至阙下。壬子,命内侍王继恩就建隆观设黄箓醮,令守真降神,神言:“天上宫阙已成,玉鏁开。晋王有仁心。”言讫不复降。

上闻其言,即夜召晋王,属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所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

简要概括来说,意思就是有个很高强的道士,宋太祖身体不好请他来作法,结果道士告诉太祖命不久矣,因此有了太祖夜召赵光义入宫托付后事。赵匡胤召赵光义议事,因为当时只有他们两人在场,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能隐约看到赵光义有离席退避的情景,听到赵匡胤用柱斧戳地后大声对赵光义说“好为之”,之后赵匡胤就驾崩了。

因为没有第三者存在现场,所以赵光义继位才会被人怀疑,传出的赵光义弑兄篡位的说法。《湘山野录》记载“玉色莹然如出汤沐”,让人觉得太祖可能是被毒杀的!

毕竟,赵光义有很多让人怀疑用毒的前科。比如说孟昶的暴病身亡,李煜的离奇逝世,还有后来吴越国王钱俶的突然辞世,里面都有着赵光义参与或者用毒的影子。

尽管赵光义被怀疑继位的合法性,但没有直接证据能够证明此事,因此也有一种可能,赵光义并没有毒光赵匡胤,赵匡胤是自然死亡。毕竟他们老赵家除了赵构之外,14位成年皇帝没一个能活过60的,赵匡胤突发急症暴毙似乎也可以合理解释!

不立太子,兄终弟及的合法性有多少?

千年以来,汉家王朝只要在子嗣健全的情况下,父死子继永远是首选!

因此,即使赵匡胤想要传位给二弟,也不能直接讲明,讲明势必会那受到朝臣的强烈反对。所以宋太祖可能只好先把除"太子"以外的所有储君头衔都先给二弟加上,毕竟自己的孩子当时年龄还小,所谓“主少国疑”!或许等儿子长大后,他想过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但为时已晚!自宋太祖猝死后,太宗成功登基!只是太祖高估了弟弟的品德,弟弟即位后并未善待自己的儿子德昭和德芳。金匮之盟,真假难辨,但主要目的也是宋太宗利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孝”来解释自己继位的合法性!

很多人觉得,如果宋太祖要传位给二弟,不可以封“太子”,可以封"皇太弟"啊,但是在中国古代,特别是有宋以前,这个称号意味着朝政不是一般的混乱,要么就是少数民族政权出现。与宋同期的辽朝,也曾出现过两次"皇太弟",耶律李胡与耶律重元,但这两位最后都以造反然后被平叛而结束!"皇太弟" 这三个字,历史上唯一一次正常和平交接是元仁宗继其兄元武宗位,也是少数民族政权吧!

正因为故事的走向没有符合世人正常的思维模式,才会有之后传说的"斧声烛影"等各种桥段。尽管如此,但从“亲王+开封府尹”的配置来说,宋太宗赵光义是当时最具有资格的继承人!

赵匡胤晚年是否有传子继位的想法?

研读历史一定要代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不能简单地用未来人的角度去胡乱揣测!

我们是现代人,可以知道宋朝可以持续几百年。但是赵匡胤不知道,那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人都不知道!但唐末五代,天下乱世,换个皇帝极其容易,在这种情况下,

大宋建立之初,维稳是第一需要。国赖长君,要想避免大宋再次黄袍加身这种事,所以年长、有战功、有人脉的赵光义成为当时首选的继承人。

但等到大宋稳定之后,宋太祖是否有过传子继位的想法呢?

看看宋太祖死之前几年的行为,很明显,皇帝的想法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开始让自己成年的儿子更多地参与政治活动,甚至他还和赵光义就迁都发生了一场争论。一些迹象表明,在基本统一、稳定统治以后,太祖对继承人的倾向性可能发生了变化。尽管如此,但可以确定的是,赵匡胤当时并没有最终抉择,

他可能有过传子继位的想法,但出于各方面考虑,他没有最终坚定这个想法!

宋太祖在晚年采取的种种措施,政局最终得以稳定的大宋!

宋太祖夺位有两个重要功臣,一个是赵光义、一个是赵普。所以这两位功臣在宋太祖前期政治中同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赵光义被封亲王,身为隐储,而赵普也是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相——时称“赵普在中书,其堂帖势重于敕命”。可以说,赵普是唯一有可能制衡赵光义的人选。

事实上赵普早期对于赵光义也是非常不对付的,两人当时关系并不友好!

赵光义登基之后,赵普的吐槽依旧很不客气——“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连赵光义后来回忆此事也曾说过“若赵普在中书,朕亦不得此位”!

很明显,赵普当时是极力反对由赵光义继承皇位的,因此如果宋太祖传子,必须要有与赵光义旗鼓相当的政治力量辅佐赵德昭才有可能,这个人选只可能是赵普。但宋太祖却将赵普罢相外放!

皇帝自古是多疑的,特别是对于“杯酒释兵权”的宋太祖来说。如果要帮助儿子扳倒亲弟弟,就必须要拉拢外人赵普,那这个天下最后是外人还是儿子的就不好说了!在外人和自家人之间,赵匡胤还是选择了自家人。并且,当时赵光义势力已大,尾大难除。在已经默认赵光义的首位继承人身份之后,如果再选择任何一个自己的孩子继位,都可能引起自己弟弟的反抗,甚至发生后来如明朝“靖难”一般的事情!

古时,皇子出阁即封王!太祖以德昭冲年,欲其由渐而进,授贵州防御……终太祖之世,竟不封以王爵。

不管在盛世还是乱世,不管在近古还是远古,即使是在五代十国,皇子成年封王也是惯例。但太祖的儿子赵德昭最初只是授予了一个防御使的高级武官头衔。等到开宝六年,赵光义加封晋王、正式默认为储君后,22岁的赵德昭依旧未被封王,同年,赵普也罢相!此时离宋太祖去世还有三年,所以说,至少在去世前的第三年时,宋太祖最坚定的继承人依旧是赵光义!

太祖本来的想法可能是,皇位给弟弟,弟弟传给弟弟,然后再给儿子,如此可以两全其美。但是后来天下去趋安,宋太宗封赵恒为皇太子!

“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开封,德昭实称皇子。”《宋史》

看到史书上这段记载,我们应当明确,按照这上面的三传约,即使赵德昭有继承人身份,在当时也是第三顺位!证据之一就是,太宗继位,赵廷美齐王尹京。太宗继位拥有合法性,没有篡位自立,但他的心意最后变了,宋太宗封赵恒为皇太子!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人物——赵普!或许赵普和宋太宗的关系不好,但赵普在其中助力,帮宋太宗封其子为皇太子!

为什么?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是一个正统的儒家读书人,儒家观点之一便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赵普支持传子,无论是太祖传德昭,还是太宗传赵恒,反正他就支持传子不传弟,更别说传侄!因此太宗同赵普为造出一份单传约版本的金匮之盟。但太宗心意变了,尽管太宗北伐时赵德昭被拥立完全是个意外,但意外之后,赵德昭也没法活下去了。所以直接间接地,宋太宗让赵廷美、赵德昭、赵德芳这些潜在的威胁去见了太祖,最后得以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结语

综上所述,宋太祖赵匡胤为何未立太子?只是因为在立太子之前,太祖已经承认了赵光义的首位继承人身份!尽管宋太祖身为皇帝可能起过换掉太宗立自己儿子为储君的念头,但最终他还是未能实践这一想法!

或许是因为太宗势大,或许是为求政局稳定,或许是自己的突然暴毙。总之,历史的一系列巧合,让宋太祖赵匡胤没有确立太子,而是让弟弟继承了皇位!


龙羽评青史


宋太祖赵匡胤开创了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经济灿烂的两百多年。宋太祖赵匡胤的贡献和成就在于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使华夏大地恢复了大一统的局面,是宋朝历史上评价最高的皇帝。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但随后即位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

在封建历史的皇位继承中,兄终弟即的情况是有的,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情形,前任皇帝没有子嗣,可是赵匡胤有三个儿子,而且都已长大成人。奇怪的是赵匡胤在位十七年,始终没有设立太子。

赵匡胤没有设立太子,死后由弟弟赵光义即位,这在历史上是很有争议的事件。与此相关的就是著名历史疑案“烛光斧影”和“金匮之盟”。

一、烛光斧影

烛光斧影是有关赵匡胤之死的说法。认为赵匡胤死于赵光义“弑兄”。

《宋史纪事本末》: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

大意是: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招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动,仿佛赵光义离座退避,又过片刻,听到斧子戳地击物的声音。当夜,太祖驾崩。

这个说法流传很广,争议很大。《宋史》中没有记载,后世的史学家们争论不休。主流的看法是无稽之谈。

赵匡胤

二、金匮之盟

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太祖赵匡胤在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北宋时期的私史稗乘对金匮之盟多有“三传约”的记录,即“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

历史上人们虽然相信有所谓的“金匮之盟”,但却找不到盟约的原文。学术界普遍认为金匮之盟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对金匮之盟的具体内容有较大争议,多数学者支持三传论。

三、推测和分析

1、“金匮之盟”因没有实物和正史记载,争论很大。笔者认为,杜太后劝说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赵光义的事情是存在的,而且赵匡胤是同意的。

五代以来,皇储都是以亲王爵位领京都尹。赵光义任京都尹多年,又被封为晋王,大权在握,参与各种朝中事务。赵匡胤是以皇储来培养赵光义。

赵光义

赵匡胤的两个成年的儿子,赵德昭(26岁)和赵德芳(18岁)却只是挂名的节度使和防御使,不仅没有实权,而且从未参与过国家政务。赵匡胤没有传位给儿子的想法。

这也是赵匡胤没有立太子的原因。

2、仅以“烛光斧影”的文字来判定赵光义“弑兄”是不够严谨的。

赵匡胤是马上皇帝,武功超强。赵光义击杀赵匡胤不太可能。宋朝已立国近二十年,皇宫中规制森严,饮食安全有定制,“毒杀”也不可能。

赵光义已是皇储,此时的赵匡胤已是病体。赵光义没有以身犯险的必要。


爱冬的文


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一生都没有立太子,也就是说,赵匡胤执政时期,他有可能根本就没有想要将皇位传给自己儿子的打算,所以后来他将皇位传给了赵光义可能早就想好了。

历史上没有立过太子的皇帝也有很多,但是这些人很多都没有子嗣,所以不得不将皇位传给兄弟,另一部分是因为死得太早,还没有来得及立太子就死了,另一些人就是和秦始皇一样的结局,自负天命绵长,甚至妄图长生不老,一辈子想要当皇帝。

但是宋太祖不立太子的原因,似乎是和上面任何一种都不一样,毕竟他是有儿子的,并且他有四个儿子,另外他将传皇位给自己的兄弟是自愿的,他不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了他的弟弟,也就意味着他的子孙后代从此可能就没有当皇帝的机会了。

赵匡胤传给他的弟弟,而不是儿子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根据历史记载这和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有关。赵匡胤刚登基不久,杜太后突然病死了,杜太后临终前曾和赵匡胤说国这样一番话,她秘密告诉赵匡胤,当她百年之后一定要将皇位传给赵光义,赵光义再传给他年幼的弟弟,这样一直下去,杜太后说“国有长君,乃社稷之福”。所以从此赵匡胤就记住了他母亲临终前所说的话,于是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弟弟。

二、因为赵匡胤吸取了前车之鉴。在他之前,历朝历代因为争夺皇位发生了太多的宫廷悲剧,比如:五代十国的时候有幼主世袭登基,但是都是昙花一现,登基不久就死了。更何况赵匡胤的皇位是通过陈桥兵变从幼主手中夺来的,他也非常害怕。

三、赵匡胤真的想将皇位传给赵光义,这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赵匡胤和他兄弟的感情一直都不错,并且赵匡胤执政时期,他一直都在培养赵光义,而赵光义也非常的干练,赵光义也符合当皇帝的标准,再加上杜太后临终遗言,于是赵匡胤就顺水推舟,把皇位传给了赵光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