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歷史上曾國藩一生的成就,靠的是這兩字

曾國藩一生格外珍視堅忍二字,說“天下事果能堅忍不懈,總可有志竟成”。在他那裡,“堅” 字意味著倔強的品性,堅定不移的意志或信念;“忍”字則不僅意味著忍受艱難困苦,更重要的是忍受屈辱、羞辱、挫折,每當受屈、受辱、受挫之時,要不動聲色,暗中咬牙蓄志。

馬未都:歷史上曾國藩一生的成就,靠的是這兩字

作為一種品性,曾國藩說他從其母親那兒遺傳下來“倔強”二字,認為人生在世,“功業文章皆須有此二字貫注其中,否則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謂至剛,孔子所謂貞固(堅貞不移),皆從倔強二字做出”。因此,他下決心保持發揚倔強性格,“存倔強以勵志”,成就自己的大事業。

馬未都:歷史上曾國藩一生的成就,靠的是這兩字

人生旅途總不能一帆風順,往往會遭受挫折、困苦以至屈辱,曾國藩認為這種時候但憑一“堅”字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必須輔以“忍”字功夫,學會“逆來順受之法”,即所謂“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每當遇到挫折、艱難困苦,要承受得住;受屈受辱之際能忍氣吞聲,雖“慪氣從不說出,一味忍耐,徐圖自強”。曾國藩一生每每靠這一“忍”字渡過難關。

馬未都:歷史上曾國藩一生的成就,靠的是這兩字

青少年時期,曾國藩求取功名一開始並不順利。清代科舉考試,取得秀才資格須經過縣試、府試、院試三關。曾國藩15歲就通過府試,中第七名,但直至21歲,仍未通過院試一關。本來師長親友都讚賞他的才華,他本人也雄心勃勃,院試接連失利,使他羞愧莫名。然而他不像有些讀書人,自恃才華,科舉不中,即怨天尤人,罵主考官有眼無珠,從此恃才傲物,好發空論,終究一無所成,而是反省自己,咬牙礪志。就在21歲院試再次失利,聞主考官說其文理淺陋,回家後更號滌生,說“滌”表示要盪滌以往的塵汙,“生”則借用明代一位進士袁黃的話:“從前種種, 譬如昨日死;今後種種,譬如今日生。”表示要棄舊圖新,刻苦發奮。

馬未都:歷史上曾國藩一生的成就,靠的是這兩字

登上仕途後,12年京官生涯,博覽群書,辛勤經營,官至二品,“頗著清望”。1853 年起編練湘軍鎮壓太平軍,轉戰大江南北,名重一時。在這期間,曾國藩數次受辱受挫,幾乎身敗名裂: 1849 年給皇帝上的一次日講奏疏中,有一圖畫得不甚妥當,遭到朝中所有官員的嘲笑、菲薄,令他無地自容; 1850 年咸豐帝即位,曾國藩欲借新帝登基,革除弊政,挽救民生,兩年內連上數道奏疏,“ 直諫議事”,甚至言詞激烈地批評皇帝,結果引起貪保祿位的權貴大臣側目,也險些被咸豐皇帝治罪,遂使他深感報國無門的苦惱。

馬未都:歷史上曾國藩一生的成就,靠的是這兩字

奉旨以在籍侍郎身份幫辦團練後,他籌餉練兵,嚴刑峻法,力矯綠營兵散漫習氣,想有一番大作為,一開始即遭到湖南巡撫、布政使、按察使的輕漫,引起綠營官兵不滿,以至聚眾鬧事,圍攻他的住宅,打傷他的親兵,致使他無法在長沙立足,走避衡州。

馬未都:歷史上曾國藩一生的成就,靠的是這兩字

1854 年初次出師,即遭嶽州、靖港之敗,為湖南全省官紳唾罵,輿論洶洶,紛起要求解散湘軍,逼得他走投無路,立下遺囑,準備自殺了事;1855年九江、湖口兵敗,幾乎全軍覆沒,曾國藩坐困南昌,朝野官員恥笑,咸豐皇帝指責他指揮失當,毫無能為。凡此數端,曾國藩認為都是他“打脫牙之時”,然而每次受挫、受辱,他從不怪運氣不好,而是堅守“一字不說,咬定牙根,徐圖自強”的原則,從而化險為夷,渡過難關。

馬未都:歷史上曾國藩一生的成就,靠的是這兩字

​ 曾國藩的堅忍作風終於使他個人夙願得償,功成名遂,作為封建地主階級的一員,堅忍二字修身功夫,幫助曾國藩鎮壓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加重了他剿殺太平軍的罪惡,使他成為人民群眾反封建鬥爭的死敵。而堅忍二字修身立世功夫本身,對今天立志為建設祖國現代化作出貢獻的人們,卻應說是不無助益。

關注本頁,下期講述曾國藩修身處世功夫之重有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