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历史上曾国藩一生的成就,靠的是这两字

曾国藩一生格外珍视坚忍二字,说“天下事果能坚忍不懈,总可有志竟成”。在他那里,“坚” 字意味着倔强的品性,坚定不移的意志或信念;“忍”字则不仅意味着忍受艰难困苦,更重要的是忍受屈辱、羞辱、挫折,每当受屈、受辱、受挫之时,要不动声色,暗中咬牙蓄志。

马未都:历史上曾国藩一生的成就,靠的是这两字

作为一种品性,曾国藩说他从其母亲那儿遗传下来“倔强”二字,认为人生在世,“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谓贞固(坚贞不移),皆从倔强二字做出”。因此,他下决心保持发扬倔强性格,“存倔强以励志”,成就自己的大事业。

马未都:历史上曾国藩一生的成就,靠的是这两字

人生旅途总不能一帆风顺,往往会遭受挫折、困苦以至屈辱,曾国藩认为这种时候但凭一“坚”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辅以“忍”字功夫,学会“逆来顺受之法”,即所谓“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每当遇到挫折、艰难困苦,要承受得住;受屈受辱之际能忍气吞声,虽“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曾国藩一生每每靠这一“忍”字渡过难关。

马未都:历史上曾国藩一生的成就,靠的是这两字

青少年时期,曾国藩求取功名一开始并不顺利。清代科举考试,取得秀才资格须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关。曾国藩15岁就通过府试,中第七名,但直至21岁,仍未通过院试一关。本来师长亲友都赞赏他的才华,他本人也雄心勃勃,院试接连失利,使他羞愧莫名。然而他不像有些读书人,自恃才华,科举不中,即怨天尤人,骂主考官有眼无珠,从此恃才傲物,好发空论,终究一无所成,而是反省自己,咬牙砺志。就在21岁院试再次失利,闻主考官说其文理浅陋,回家后更号涤生,说“涤”表示要荡涤以往的尘污,“生”则借用明代一位进士袁黄的话:“从前种种, 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表示要弃旧图新,刻苦发奋。

马未都:历史上曾国藩一生的成就,靠的是这两字

登上仕途后,12年京官生涯,博览群书,辛勤经营,官至二品,“颇著清望”。1853 年起编练湘军镇压太平军,转战大江南北,名重一时。在这期间,曾国藩数次受辱受挫,几乎身败名裂: 1849 年给皇帝上的一次日讲奏疏中,有一图画得不甚妥当,遭到朝中所有官员的嘲笑、菲薄,令他无地自容; 1850 年咸丰帝即位,曾国藩欲借新帝登基,革除弊政,挽救民生,两年内连上数道奏疏,“ 直谏议事”,甚至言词激烈地批评皇帝,结果引起贪保禄位的权贵大臣侧目,也险些被咸丰皇帝治罪,遂使他深感报国无门的苦恼。

马未都:历史上曾国藩一生的成就,靠的是这两字

奉旨以在籍侍郎身份帮办团练后,他筹饷练兵,严刑峻法,力矫绿营兵散漫习气,想有一番大作为,一开始即遭到湖南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的轻漫,引起绿营官兵不满,以至聚众闹事,围攻他的住宅,打伤他的亲兵,致使他无法在长沙立足,走避衡州。

马未都:历史上曾国藩一生的成就,靠的是这两字

1854 年初次出师,即遭岳州、靖港之败,为湖南全省官绅唾骂,舆论汹汹,纷起要求解散湘军,逼得他走投无路,立下遗嘱,准备自杀了事;1855年九江、湖口兵败,几乎全军覆没,曾国藩坐困南昌,朝野官员耻笑,咸丰皇帝指责他指挥失当,毫无能为。凡此数端,曾国藩认为都是他“打脱牙之时”,然而每次受挫、受辱,他从不怪运气不好,而是坚守“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的原则,从而化险为夷,渡过难关。

马未都:历史上曾国藩一生的成就,靠的是这两字

​ 曾国藩的坚忍作风终于使他个人夙愿得偿,功成名遂,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一员,坚忍二字修身功夫,帮助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加重了他剿杀太平军的罪恶,使他成为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死敌。而坚忍二字修身立世功夫本身,对今天立志为建设祖国现代化作出贡献的人们,却应说是不无助益。

关注本页,下期讲述曾国藩修身处世功夫之重有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