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利用率低于30%,水田如何提高利用率?大颗粒好还是小颗粒好

尿素利用率低于30%,水田如何提高利用率?大颗粒好还是小颗粒好?

农田尿素利用率低,最好深施,这是事情大家都知道。但是,怎么提高利用率呢,现在用工成本高,且不说水田追肥是撒施,就算是旱地,大家为了省工也都采取撒施的形式,当然旱地最好是深施。

尿素撒施等于丢,其实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提高尿素利用率。比如用大颗粒尿素,大颗粒尿素肥效期长,利用率可以达到80%以上。所以,农民朋友不要总是纠结,到底是大颗粒好,还是小颗粒尿素好,那当然是大颗粒的好一些。

农业生产中,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几点,来减少氮肥的浪费,提高利用率,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减少环境污染。

1、确定氮肥的适宜施用量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像我爸,每次用尿素,都像是不要钱一样。第一,它相对于其他肥料,确实没那么贵;第二,怕用少了没有效果。我相信,第二点,大多数农民都中招了。

以水稻为例,确实,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肥的用量增加,产量增加。但是,过了最高点,它的增产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造成损失加重。一般而言,在配施磷钾肥的条件下 , 每季作物的施氮 ( N ) 量在 120-180kg每公顷,无论小麦 、 玉米和水稻都可达到较高的 产量水平 。

尿素利用率低于30%,水田如何提高利用率?大颗粒好还是小颗粒好

2、选择合适的氮肥品种

今天还有农民在问我,说是用哪种包膜尿素效果好?就目前而言,硫包尿素在水田使用效果是很好的,能够显著提高尿素利用率和水稻产量。

但是,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旱地作物并不推荐用包膜尿素。像北方的小麦种植区,降雨少,这种包膜尿素施下午,还没发挥效果呢,小麦就要收了。收获的时候可能发现这些尿素五颜六色,原封不动的在那里。

3、平衡施肥

氮肥的效果只关注直观的效果,偏施氮肥,而忽略其他肥料的施用。过量偏施氮肥可能导致土壤磷 、钾以及某些中量和微量元素养分的缺乏。金继运等认为,中国水稻生产氮肥农学利用率从 15 ~ 20kg/kg N 下降到9 .1 kg/kg N,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偏施氮肥,而没有合理地施用适量的磷、钾肥所致。

中国科学院朱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报道,平衡施用氮 、磷、钾肥和其它必需的营养元素能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

此外,我国大约有51%的土壤缺锌,35%的土壤缺硼,21%土壤缺锰,28%土壤缺硫,30%土壤缺钙,要想提高水稻氮素利用率和作物产量,就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土壤所缺乏的元素。

尿素利用率低于30%,水田如何提高利用率?大颗粒好还是小颗粒好

4、节氮水肥综合管理技术

水稻田 :

对水稻田的水肥管理 , 已提出的方法有 :

氮肥作为基肥施用时 , 采用无水层混施或上水前耕 翻时条施于犁沟等 ;

作为追肥施用时 , 尿素则宜采用 “ 以水带氮” 法 , 碳铵则宜兑水施用后灌水 。

将这种改进的基肥和追肥施用法结合起来 , 即成为水稻上节氮的水肥综合管理技术 。这种技术有助于降低 施肥后存留于稻田田面水中的肥料氮量 , 从而降低氨挥发和径流损失 。 在河南封丘进行的试验表明 , 当施氮 ( N ) 量为 60-240公斤每公顷 ,习惯施用法 ( 在有水层 的土壤上碳铵混施作基肥 + 在有水层的土壤上尿素撒施作追肥 ) 的氮肥利用率为 17%-25% , 损失率达 63% -71% ;

而改进法

( 在犁沟中碳铰条施作基肥十 尿素 “ 以水 带氮” 法作追施 ) 的相应结果分别为 47%-48% 和28%-41% ; 这种改进法的氮肥利用比习惯施用法提高 2-31个百分点 , 损失率减少 29-35个百分点

旱作田:

旱或涝是影响旱作物的根系生长和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 。 消除旱、涝是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增 产效果的基础 。

此外 , 在旱作上撒施尿素后随即灌水 , 可以将尿素带人耕层土壤中 , 从而达到部分深施的目 的。

在雨前表施 , 如果雨量足以将氮肥带人土中 , 则也可得到类似的结果 。

研究表明 , 在河南 、河北和宁夏进行的小麦田间试验中 , 尿素或碳铵作冬小麦返青肥 , 表施后随即灌水 , 其损失低于施肥前灌 的处理 , 增产效果可以接近于深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