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杠精”家人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结尾附沟通技巧)

生活中总有这么一类人,不管你说什么话题,总是喜欢给你挑点刺出来,特别爱抬杠,他们仿佛不管事情的对错,专门为了挑刺而挑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叫"杠精"。

《如果,爱》里的婆婆就是一个大"杠精",张怡的个性很强势,她是做珠宝设计的并且很成功,就认为自己的审美能力很强,儿媳妇在她看来哪一点都比不上她,任何言语或行为她都不满意。

如这位婆婆般,我们的有些家人也是同样的情况,令我们哭笑不得,手足无措。因此了解杠精的常见套路、心理原因及与他们的沟通技巧,在与家人相处中很有必要。


有位“杠精”家人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结尾附沟通技巧)

"杠精"的5个常见套路

以偏概全型

借着他人的一个原逻辑,以个例代替全部,强行混淆概念反驳他人。断章取义的某个观点,作为自己的口头禅,任何机会能用到就随时拿出来做论据,驳倒他人。

例如我说:"某某省真好,山清水秀,四季如春,什么时候有机会一定去旅游体验一下"

杠精家人说:"某某省才不好,气候就得四季分明,夏天像夏天,冬天有冬天的样,最好的还是咱们这里。"


个人经验至上型

任何时刻强调个人经历和经验。他们认为自己所看见、听见、经历的一切,就是全世界的样子。所以,时常用自己或是周遭人的例子来与人争辩和反驳。

某周末,早餐时我跟家人们说,我新学了一道菜,中午给大家露一手,保证他们喜欢。

杠精家人说:"什么菜?我看你能把肉做出个花,能把米炖成肉?"


家长权威型

不论双方谈论的是生活小事还是针对一件事的观点,时不时拿出"家长"这支宝剑,抬高资格。这时 称呼他们"圣父"和"圣母"不为过,他们站在权威的高地上,让自己永远处在不败之地。

我说:"什么什么事件太恶劣了,这些人迟早得得到应有的惩罚"。

杠精家人说:"你是哪个部门的,你说话什么语气,什么态度,什么修养?你还是太年轻。"


非黑即白型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在这轮谈话种非黑即白是唯一反驳人的言论。

我说:"某国的人真恐怖,估计没什么好人"

杠精家人说:"哪个国家全是好人,每个国家都有好人也有坏人。这个道理都不懂?"


事后诸葛亮型

事情发生之后才自称有先见之明,并以此来贬低别人没远见,没主见。或者某些当下看似正确的事情,都说自己曾经参与并给与了建议或指导。

我说:"幸亏当年我没选计算机专业,不然每天对着电脑,太累了。"

杠精家人会说:"还不是当年我让你报的师范,要不你哪有现在的美差。"

有位“杠精”家人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结尾附沟通技巧)

分析完杠精的常用抬杠逻辑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他们的心理归因。心理学中把杠精称为 "对抗型人格"。他们喜欢抬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 内心自卑,怕被别人忽略,故意抬杠显示自己的地位,刷存在感。
  • 内心自负,总认为别人什么都不如自己,自己什么都是对的。
  • 内心敏感,总觉得别人的言论都是在针对自己,所以得反抗。
  • 内心好强,把所有的事情都当成竞争,什么事情都希望自己可以压倒对方获得胜利。


有位“杠精”家人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结尾附沟通技巧)

在家庭中,与杠精家人相处的难度明显比任何情况都难,我们做晚辈的需要注意沟通方式。

首先,自己不抬扛,不认死理。和爱抬扛的家人沟通,自己的言谈举止要避免明显漏洞,让其无扛可抬。避免无意的争执,有时候"沉默是金"。

其次,尽量减少和杠精老人直面抬杠的次数,沟通中发现有争辩的苗头,深呼吸改为平静微笑,停止话题。如果是必须沟通的话题,提前把自己的观点理顺,直接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可以跟老人说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老人唠叨就让他们唠叨几句,算是对晚辈的爱。

再次,改变思维模式,对老人不要要求太高,毕竟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或逻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需要时间和方法。你会发现年龄大的老人与孩子相似,做子女的要多体量和考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