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按综合实力排名对考生来讲有何意义?

贺豆油


现在的大学看综合实力其实也无非厚议,我国大学的发展趋势就是向着综合性,大规模而发展的,很少有大学小而精办学和专业性招生了,就连每年只招1800名本科生的中国科技大学都在合肥高新区新建3000亩新校区,以后的发展模式可想而知。

全局考量,除医学类,师范类以为,其他大学按综合实力排名对考生的影响还是大的!

首先,提问者或者考生对于大学可能是有些误解

1.官方之给出了全国重点大学,985大学,211大学,双一流大学,一本大学的名单,并没有而且从没给出过大学排名,所谓的大学排名都是校友会,上海软科,武书连等一些非官方机构发起的,这些机构虽然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不能全盘作为大学实力的考量标准。

2.校友会,上海软科,武书连等一些机构的排名也并不是只排综合实力大学排名,还有艺术类大学,体育类大学,医学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理工类大学等等大学排名都会发布,供考生参考。

其次,对于考生来说不能只认综合实力强的传统高校

有些考生和家长对大学知之甚少,这可以理解,但是现在信息如此的发达,如果考不上清华北大,别的学校该怎么选家长应该多了解些。对于此,国家先后出台了卓越教师计划高校,卓越工程师计划高校,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计划,国家二级重点学科计划,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等等。各省也先后出台了省级重点学科计划,省级一流学科计划。中央各部门也先后有省部共建高校计划。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学基本上都是一本大学之上,211是主体。因此如果了解到这些大学真的不是按综合实力排名来的。

对于985的大学来说,按大学综合实力排名,对于考生影响就小了。

硕士学位授予权一般是学科全覆盖,继续读研读博也不枉认真拼搏的高中生活,即使毕业也能找到相当好的工作。


大学教育谈讯人


大学的综合实力排名,对考生来讲,在填报志愿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千万不要把大学排名作为选择院校的唯一依据,也不能作为关键依据,甚至不能作为重要依据。只是作为普通依据,参考一下就好。

大学的排名有很多种,国际四大排名,泰晤士、QS、USNews、软科,每个排名都不相同。国内还有好多排名,校友会、武书连等。手表原理,两只手表时间不同,哪个准?现在有10多只手表,其实都不准。

大学的综合实力,与学校的规模大小、开设专业多寡、专业水平高低等因素密切相关。

有的学校就是因为规模大、专业多,才能够在综合实力排名方面突出一些。比如我们吉林省的吉林大学,再比如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不过吉、山、川的专业水平也不低,而且还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学科专业。这样学校,录取分数跨度较大。最高分是热门医学类专业,最低是一些不受认可的冷门专业。比如吉林大学,在吉林省内的录取分数,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100分也很正常。

而有的高校,因为专业开设面窄,学科与专业相对少了些,在一些综合排名中,排名比较低,比如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的行业顶尖高校。他们的综合实力排名落后,但是特色学科全国顶级,非常受考生的追捧。

有的学科容易出论文,论文数量与层次对学校的排名影响很大,高校开设了容易出论文的学科排名就会靠前。比如医学,就是最容易出论文的学科。很多著名高校原来与医学完全不搭界,为了争排名,被迫去搞医学专业。比如,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一些不负责任的高校排名,搞乱了高校的专业开设,有没有?

没有医学的大学在排名中,非常吃亏。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科专业非常强悍,但是2018年前,由于没有开设医学专业,缺少了论文大户,在一些综合排名中,排名不靠前,被人误解。2018年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式成立医学与健康学院,也有了医学。呵呵了,排名对于学校来说,也是声誉,也是无形资产!学校在一些排名的逼迫下,只好采取各种措施来提升排名。

对于考生来讲,进入大学之后,一般是只学习其中的一个专业,极少数人能够主修一个专业再辅修一个专业。

对于综合性大学,综合实力排名是整体水平的象征。对于行业性大学,看专业排名更靠谱。大学的综合实力排名,可以作为高考志愿填报时的一般参考依据,但不要以此为重要依据。特别是理工科类专业,最重要的还是专业排名。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高考第一志愿


可以参考,但价值不大。按实力排名,很多巨无霸大学排名很靠前,比如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等,有些小而精的大学,或者行业性大学排名就很靠后,比如上海财经、北邮、央财等。考生填自愿,靠谱的还是投档线的排名,那是无数的考生和家长用脚投票的结果,远比各种排行榜客观。


虻夫


现阶段各种网站上面有各种排行榜,看的家长朋友们眼花缭乱,确实应该给大家说一说关于排名问题各位家长应该怎么看待和怎么使用了。

首先列举一下大伙看到的比较多的排名,其中包活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大学实力综合排名、校友会排名、软科排名、就业报告排名等等,但是这些排名背后究竟能够传达给家长朋友什么样的信息,或者说应该如何去分析、利用这些排名,是这些排名的意义所在。

先来看看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这个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利用这个评估排名你可以选择相对好的品牌专业,这样对于专业优先的考生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但是要注意的是,自然科学学科(也就是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这四中学科参考价值比较大,因为这几门学科对学校要求较高,名牌大学或者学科建设较强的高校对此方面研究较深,但是人文社会学科学科(除了理、工、农、医四个学科)差距不大,主要看学术论文发表数量来评定等级,所以排名的意义也不大。

再来看看大学综合实力排名,这个出榜单位就比较多了,每个榜单的评估标准也不太相同,相对比较权威的就是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了。它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学质量(占比30.03%)、高层次人才(占比13.09%)、学科专业(占比10.78%)、高端科研成果(占比19.25%)、科研项目(占比7.70%)、科研基地(占比5.39%)、办学层次(占比1.54%)、社会声誉(占比7.69%)和国际影响(占比4.53%)等9大核心指标,涵盖的四级评价指标有300多项,是目前中国大学评价指标数量最多的大学排名。

正因为这个榜单评估指标相对比较多,所以相对而言要权威一点,不过还是有一些家长不太适合这个榜单。比如有的家长在乎的只是这个学校的高层次人才情况,但是相对而言榜单上的这方面指标占比较少,自然相对而言不是特别的精准,只能作为参考。

还有其他的各种排行榜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因为参考的再多实际意义也不是特别的大。因为选择高校主要看成绩,成绩够了之后你才有选择权,才能择优而就嘛。

推荐家长在选择高校的时候不要迷信各种榜单,要首先看考生自身情况,比如兴趣、性格和学科强弱几方面综合考虑,在权衡这些之后找到适合的专业,因为专业很大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工作方向问题,所以要相对慎重的决定。其次是地区问题,比如你想学财经类专业,那你就要去地区发展比较好的城市了,总不至于在三四线城市里面学金融,到最后找工作没有渠道,考研就没有提前准备这样来的更是尴尬。至于高校的选择要看孩子的具体分数,如果分数较高的话还是专业优先的,毕竟985高校的层次相差不大,都是各个省的翘楚高校,毕业生竞争力本身就很强,如果分数不是特别高的话还是要重点考虑专业问题和城市问题,专业决定未来考生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城市一能开拓考生眼界,得到更多机会,二是好的城市人才众多,会加快考生自我成长。

今天先写这么多了,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

点击头像关注我,更多升学问题等你发现!


志愿填报找磊哥


综合实力排行,决定了你的起点!

现在很多公司,尤其是大型企业都在说,我们看中能力,不太在乎学历!可你在招聘季的时候去一个双一流(以前的985或211)去看看,那些出现在央视国家品牌战略和那些跨国高新你都见到!而且大企业都只在这样实力雄厚的大学里开宣讲会!

但你去一个普通本科看看,招聘季来的都是些普通公司,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曾遇到一个规模200,给别人代工的高新技术企业应聘,而这种企业已经是我们学校能邀请的最好公司了!

曾经有个报道,全国本科占比5.9%,研究生占比0.6%!不说本科生,说研究生。生化材物四大专业毕业的非985,211毕业的研究生2016年起薪多少?4000!是的!2020了,现在也高不到哪去。

在国际分工中,很多行业我们都只是处于中下游,我曾经在一制造业外企待过,做工程师。和我对接的是一个服兵役退伍的德国人,对方听说我是研究生毕业很羡慕,说很羡慕你有这么好的时间去学习。对方没上过国内类似的本科,退役后通过类似网络或社区大学学习毕业。但在工作对接中, 我们只做辅助性工作,什么叫辅助性工作?装设备,搬运工!对方说NO,我们就停止。

国内根本没有这么多的高端需求去满足大学毕业生!

所以,综合实力排名的学校能接触到更好职业岗位的可能性更大!

另一方面,大学的综合实力背后是积淀!我第一次去武汉大学,感觉真旧,墙还裂缝!可当我走到学校的宿舍楼,这些楼都建于民国!很多墙上写着:文物保护,xxx遗址!很让我震惊!真正的大学背后都有很多大师传承!

我的学校在全国排名中等,2015年当我毕业的时候,档案不知道怎么弄,辅导员强制签约。学校对外招聘只有岗位没有要求,我打电话去问,对方接起来接着挂掉,因为打电话的人太多了!

我到现在仍然对我的大学没有什么感情!只是恨自己没有充分利用大学去学习!

当你和更优秀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你才会变得更优秀!我大学时,辅导员愁英语四级过关率。可我在人大的同学,人家考虑的是雅思。


张老师的化学课堂


读什么样的大学对未来工作,选择行业,就业情况。都是有很深愿的意义。以下做几点介绍。

1、考生把大学排名作为一个参考,尤其是对家长和考生来说更应如此。考生选择学校时,最关键的指标是应更多考虑与自己发展的匹配程度,我的成长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大学,这所大学能否为我提供什么东西。但实际上,很多家长和考生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只看大学排名,而忽略其他更为重要的因素。这是不理性的。

2、 高考要考什么样的大学,最后又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很多人在高考之前,学校都会搞高考誓师大会,这也是中国高中高三年级的一大特色,学校搞誓师大会既是鼓励学生积极复习备考,也是勉励大家心态要调整好。拼一个春夏秋冬,博一个无怨无悔,这是很多高三毕业生的真实写照,但高考是公平的,也是残酷的,因为想要考好大学,你就要考出理想的成绩,不然你连门票都拿不到。

3、高考只是你上大学的第一步,至于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在于你的高考志愿,不同地区的大学发展有一定的差异性,要上什么样的大学,要去哪里读书,这是并非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否上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在于你高考考了多少分,过了几本线。由于东西部发展的差距,使得同级别的大学也有差异性,像“985”一流名校、“211”国家重点大学,可以说东西部的重点以上大学还是有差距的。

4、一般的来说,很多人都会选择在本省省会城市上大学,而且大多数大学也是分布在各省会城市,很多人宁愿去外省也不愿在本省上大学,因为去经济比较好的地区,其教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优于西部地区,这也是为什么东西部“211”国家重点大学、“985”一流名校同样存在差距,甚至有些东部的普通一本大学优于西部的一些“211”重点大学,而重点大学毕业生在工作或考研都一起一定的优势。

5、东部地区的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般都高于西部同级别的大学,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优于西部地区,能够为个人发展提供好的机会,这也是东部地区最吸引人才的地方之一。要想去东部发达城市读大学,你就要努力考出更好的成绩,好成绩决定了高考志愿的主动权,高考志愿要重视大学与专业,专业其实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以后的职业,本科阶段就是要在专业上有一定的造诣,这样即便不打算考研,你在求职过程中都不会被动。

6、其实在哪里上大学,影响并没有多大,并非西部地区大学就不好,西部地区同样有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这样的一流名校,同样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样实力强劲的“211”重点大学,想去哪里上大学没必要那么纠结,考虑本省或者本地区,其实都有适合你的大学,除非你是高考状元级别的学霸,那就什么都不用想,不是清华就是北大,与其为去哪里上大学纠结,还不如规划一下大学如何过。

7、随着教育部对大学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取消大学的清考制度、加大对大学“水课”的处理措施,可以说大学也会逐渐形成“严进严出”的模式,所以说,高考结束不要以为大学就很轻松,考虑好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在上大学之前最好规划一下自己的大学本科四年时光,不要大学不努力,毕业徒伤悲,无论你大学毕业是工作还是考研,你不努力,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多的被动。高考很重要,高考志愿更要认真对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好去哪里上大学,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只有你大学努力,人生都会有出彩的机会,不是吗?





摧枯拉朽886


大学按综合实力排名对考生讲有什么意义?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大学的综合实力的排名判断,这所大学在全国所处的层次。而且根据综合实力所包含的各种因素,对这所大学进行详细的剖析和研究。

因为综合实力包括教师绩效,教室水平,新生质量,毕业生质量,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师资力量包括具有两院院士的人数。重点专业,以及博士点,硕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规模,这所大学的特色专业,办学规模包括校园的面积,图书馆藏书的总量。教学设施的总面积等因素,对一所大学有着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

同时根据这所大学的综合实力,所包含的各种因素,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潜力以及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因素,在这些院校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发展方向。

因此,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过程中,必须然认真研究目标志愿院校的综合实力,它能够为我们提供第一手相关这所大学的综合实力的相关资料,比较客观,科学的为我们选择院校选择专业提供相关的依据。


金牌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多营936


大学的综合排名是结合院校的各个方面进行的排名,对于考生来讲可从综合排名看学校名气,同时也可从专业排名看专业的真实能力。

至于说侧重点的话,这个得看你的专业、未来就业区域、是否考研?等等这些参考依据都是判定一个学校适不适合你的关键点。

当然一般是建议先看专业排名,再兼顾院校综合排名。

对于能力相对一般的同学可选择报考一所综合排名靠前,专业排名靠后的大学,对于实力能力强的同学就以专业排名优先,院校排名置后。

关于计算机考研方面咨询可加关注。[微笑]



研芝士


总得来说有点影响 ,毕竟像清华北大等比较出名的学校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更多情况下还是看自己的努力,即使在一般的学校里只要自己更努力未必就比那些好学校的学生差,首先尽量能去好学校就去,即使没去成也不要气馁,每个人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努力的人总会有他人体会不到的收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