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虎妈”有柔情:今天是我女儿第三天不理我了

“妈妈,您什么时候回家陪我?”3岁半女娃隔着屏幕嘟囔着小嘴。

“你自己千万要小心,家里一切都好,口罩够吗?家里还有几个我寄过去吧,我跟你妈很少出门。”电话那头,永远的一切都好······

2020年开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所有的计划,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番禺区小谷围街妇联组织街卫计办、来穗中心、办公室、组织办全体女干部职工第一时间放弃休假,冲在战“疫”第一线,她们顾小家又守大家,坚毅又柔情,她们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小谷围女将”。

梁敏华:防控一线的“女汉子”

小谷围街除了4村1居、2.8万居民,还有着12所高校、20.2万师生和众多高新企业,人口流动大、人员密集,这里面有多少湖北籍人员?

梁敏华是这一次防控疫情信息采集组的组长,同时也是一名党代表,在收到防控任务时,已经在返乡途中的她,在丈夫与孩子的疑惑声中毅然下车,独自一人乘车返穗,20天来全面统计汇总辖内湖北籍人员和近期到过湖北的人员信息,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监测与管理,为街领导指挥开展防控工作、进行科学研判提供精准数据。

抗疫“虎妈”有柔情:今天是我女儿第三天不理我了

“敏华姐真的很辛苦,你看看她的眼袋,都要比眼睛大了。”同事打趣说。虽然除夕夜、元宵节都不能和家人团圆,但为了千万家庭的团圆,梁敏华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

关文珍:哺乳期妈妈坚守防“疫”战线

“工作结束了吗?什么时候回来啊?宝宝好像饿了,总在哭 ……”特殊时期,小谷围街来穗中心的关文珍将不满周岁的孩子交给家人,年初二开始就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忙完工作才能回家照顾孩子。

抗疫“虎妈”有柔情:今天是我女儿第三天不理我了

关文珍(右二)

作为来穗中心督导组副组长,另外两个同事在休产假,关文珍不仅要担负起日常的数据报表和文件收发工作,还要下村督导村居防疫工作情况。“比起一线工作人员,我们内勤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为他们减负,通过整合报表来减少一线人员工作量,我们通过后期筛选再分报”。

关文珍表示自己能干就多干点,让同志们少点后顾之忧,更好地在一线投入战斗。但是复工后最愧对的是孩子和老人,非常感恩家里人的理解与支持。

关小燕:直接住在单位的“虎妈”

“今天是我女儿第三天不理我了。”为了做好疫情信息上传下达和办公室后勤管理工作,关小燕回穗第一天就直接在单位宿舍住下,24小时候命,每晚只能抽出一点点时间跟自己的3岁半的女儿视频。

抗疫“虎妈”有柔情:今天是我女儿第三天不理我了

刚开始女儿对她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您什么时候回家陪我?”后来,女儿闹起小矛盾就干脆不理她了。

关小燕叹了口气,又继续拿起手机接通了电话。在疫情与亲情之间,关小燕选择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何桂霞:筑牢社区防控网的“织网人”

小谷围街星汇社区共有7个小区1200户,大多来自五湖四海,面对服务对象多,任务重的困境,作为星汇社区工作站副站长、星汇社区党支部书记,何桂霞马上发动社区党员、居委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紧密结成战“疫”共同体,严格落实上级防控工作部署,全面布局、分片分区网格管理,筑牢社区防控网。

抗疫“虎妈”有柔情:今天是我女儿第三天不理我了

围绕“严”“准”“实”总方针,守住门、管住人、尽好责,奏好“摸查”、“宣传”、“服务保障、”“后勤物资保障”四步曲,牢牢守住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钟少玲:坚守岗位的城市“美容师”

“生机勃勃的植物能让人看到希望,能舒缓人们的心情。”钟少玲是广州大学城公共绿化自主养护队主管,疫情当前,她依旧坚持每天到岗,让人们通过绿化看到生机、看到希望是她坚守的理由。

58岁的她从除夕至今,与同事们并肩作战,用实际行动带领同事们在一线岗位上默默坚守。她表示,能让大家生活的家园更加美丽,环境更加宜居,心情更加愉悦,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抗疫“虎妈”有柔情:今天是我女儿第三天不理我了

在共同抗“疫”的路上,还有千千万万女英雄、女战士,她们也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她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到防控一线,在她们背后还有为她们筑起最坚实的后盾,最牢固的“大后方”的家人,小谷围街上下一心,共同筑起铜墙铁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通讯员 林钊娜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高鹤涛、肖桂来 通讯员 林钊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