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被動學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他主動學習呢?

汐汐的兮兮


首先介紹一下,我是一位一年級孩子的媽媽。在學習上我也是摸索著前進,經歷這半年的磨鍊,我也算是有點經驗。

剛開始的時候,打過,罵過,嚇過,威脅過,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我也有過放棄的想法,後來,想想,我們最初的目的是什麼?對每一個孩子願望是不是,都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

所以我開始不對孩子那麼嚴厲了,慢慢的孩子的情緒好像也放鬆了不少,但是依舊不那麼主動,依舊粗心大意。

這次疫情的來臨,給了我更多和孩子相處的機會。我開始找方法,找規律,下面把我的一點心得分享給大家。

1,約定好學習的時間,玩的時間。

2,每學習30—40分鐘休息10分鐘

3,按一天學習的態度,學習的結果,課外閱讀,背書等等,給孩子發獎勵卡。例如每一項是一張卡,做好幾項發幾張,一張卡代表一元,積累多的時候給她兌換同價值的玩具或者她想要的東西。

4,把對孩子的批評換成鼓勵

通過這些經驗,孩子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不少,但是還有很多進步空間,希望我們一起努力!


木棉夏末


要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主要是需要培養他的耐心和注意力,我借鑑了網絡給您蒐集提供50個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方法,讓孩子愛上學習。如果您再詳細瞭解內容,您需要到網絡查找相關方面介紹的學習知識。

第1種方法 給孩子一個獨立的學習環境

第2種方法 孩子房間的佈置要整潔有序

第3種方法 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和干擾

第4種方法 房間的光線要柔和

第5種方法 加強孩子的腦營養

第6種方法 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

第7種方法 給孩子健全的愛

第8種方法 支持你的孩子

第9種方法 家長要做好榜樣

第10種方法 寬容地對待孩子的注意力分散

第2章 善於調節孩子的情緒

第11種方法 培養樂觀開朗的孩子

第12種方法 不要經常斥責孩子

第13種方法 引導孩子放鬆身心

第14種方法 讓孩子學會正面的自我暗示

第15種方法 不要給孩子不良的暗示

第16種方法 給孩子交往的自由

第17種方法 讓孩子學會積極溝通

第18種方法 讓孩子學會正確看待分數

第19種方法 讓孩子學會克服自卑

第20種方法 讓孩子總能看到希望

第3章 善於引導孩子的興趣

第21種方法 不要干擾孩子做喜歡做的事情

第22種方法 不要經常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

第23種方法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第24種方法 興趣讓孩子愛上學習

第25種方法 讓孩子學會交替學習

第26種方法 教孩子明確注意的對象

第27種方法 給孩子玩的時間

第28種方法 與孩子一起玩注意力遊戲

第29種方法 不要為孩子設計理想

第30種方法 寬容孩子的不足之處

第4章 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第31種方法 讓孩子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

第32種方法 讓孩子學會給自己規定期限

第33種方法 提高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

第34種方法 控制孩子的多動

第35種方法 讓孩子學會緩解自己的焦慮

第36種方法 讓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

第37種方法 讓孩子主動提高學習效率

第38種方法 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

第39種方法 讓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

第5章 有意識地進行注意力訓練

第40種方法 有意注意訓練

第41種方法 注意專注訓練

第42種方法 注意廣度訓練

第43種方法 注意分配訓練

第44種方法 視力引導訓練

第45種方法 注意轉移訓練

第46種方法 目標引導訓練

第47種方法 閱讀能力訓練

第48種方法 眼口協調訓練

第49種方法 動手能力訓練

第50種方法 聽覺能力訓練


對聯詩詞鑑賞


孩子無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的問題一般在小學低年齡段會比較常見,也屬於正常現象,但這不是一個正確的現象。所以我們就以這個年齡段為主體背景來聊聊吧。

1、自主學習是種能力,任何能力的形成都需要意識為先,緊跟練習

這種教育的理念可以應用於孩子任何能力的形成練習中。比如關於自主學習,可能父母首先要求孩子的不是說就要立刻看到孩子能夠從被動學習的狀態轉變為主動學習,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學的。而是首先應該引導孩子有父母希望孩子具備某項能力的意識,只有孩子在大腦思維中有了某方面的意識之後,才有可能延展到具體的行為練習中,慢慢地通過內在的、外在的方法和督促才有可能最終練就某項能力。這個邏輯順序才是最大限度遵循了科學教育理論在操作實踐中的應用原則,也是非常符合個體大腦思維運行規律的。

2、對於學習,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呢?

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引導孩子在大腦意識中形成一個重要的概念: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其實很多孩子被動學習的形成原因中最重要的一種外部原因就是周圍的環境中有太多過於干預他們學習的人了,特別是父母。

比如從一年級起孩子每天的作業內容不是自己記錄的,該如何安排每天的作業內容也是由父母幫助完成的,做完之後的檢查也不是自己完成的,明天上什麼課需要準備什麼相應的物品或者整理和學習相關的物品也都不是孩子自己獨立完成的。而學校為了方便管理也會使用各種通訊平臺來發布作業內容、活動安排、孩子的在校表現等各種信息到父母的手機上,甚至很多時候父母會覺得孩子的作業是給父母佈置的。從家庭到學校,給孩子的感覺就是我的學習有這麼多人操心,有這麼多人盯著,我只要聽從就好,長時間的失去自我管理、自我思考、自我規劃的機會就會讓孩子們既失去了意識上的自主,也失去了實際能力上的鍛鍊機會。最可悲的是父母和老師每天累哈哈的,而孩子確整天悠哉悠哉的。

  • 出現這種現象,其實源起於成人對於孩子的不信任和成人自己的傲慢以及價值感的體現。成人的固有觀念中總是認為孩子還小,怎麼可能能管理好自己呢?離了成人他們怎麼能行呢?你看從小到現在還不是我這當媽的處處操心才保得孩子平安健康的麼等等。事實上成人確實很難從照顧嬰幼兒的事必躬親的狀態轉化到各年齡段必須的放手,這個要求雖然從科學教育的角度講是必須要做到的,但從情感的角度確實對於從小付出太多的父母是比較殘忍的。但這種理智上的剝離父母們還是必須要做的,這是為了孩子的長遠發展考慮的。

  • 另外成人們也必須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承擔不良後果的心理準備。不能說放手後孩子犯了幾次錯誤,就認為他沒有能力,還幸災樂禍地說:“你看,沒有你媽管你不行吧”之類的話。父母看的不是說孩子犯了錯這個結果,而是要觀察每次犯錯後孩子如何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點滴的改善提升,當孩子迷茫沒有一點頭緒需要父母幫助時,父母再引導孩子思考如何在錯誤中找到解決的辦法。這是一個非常需要專業技術和耐心的指導過程,而且極其不容易,但如果這個過程熬過來了,孩子學習的基本功也打紮實了,道理等同於“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個過程就是讓孩子的大腦對於如何學習進行思考和練習的過程。如果我們能夠看到這些背後的邏輯那麼對於孩子的引導一定是非常具有針對性和價值的。

3、父母如何引導孩子練習自主學習的能力?

當孩子逐漸在意識層面上有了“學習是我自己的事”的概念後,就需要把這種意識固定下來,形成習慣,在習慣的練習下,經過日積月累才可能成為孩子真正掌握的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個過程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個孩子的形成時間也不盡相同。但最好是在三四年級時就基本形成,五六年級時就可以有個質的突破。

  • 首先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營造一個適合孩子學習的物理和人文環境。我們知道環境對於大部分人的行為會有影響,所以對於年齡小沒有經過專業防干擾訓練的孩子,需要儘可能為他們創造一個安靜、舒適、乾淨、科學、穩定的學習環境。比如固定合適的桌椅位置,亮度適中的光線,乾淨整潔的檯面,不被幹擾的安靜環境等。特別提醒的是孩子學習時,父母一定不能找各種藉口進房間打擾,也最好不要看娛樂性質的節目或者玩遊戲。做這些的目的就是想讓孩子能夠注意力集中,快速進入到良好的學習狀態。

  • 其次父母需要及時發現孩子學習能力方面本身的不足導致的孩子對於學習感受的不良。比如努力了成績不佳,在學校因為課業的問題被老師批評了等,這些不好的經歷會讓孩子們對於學習失去好感和興趣,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和對於成就感的滿足。所以當孩子出現這類問題需要父母及時幫助孩子梳理問題的真正原因,是孩子接收信息的方式出問題了,還是理解能力的問題,又或者上課時自律能力比較差,還是學習方法上的問題等等,畢竟孩子們的學習經驗是有限的,方法總結還在提升階段,所以需要父母的專業介入。

  • 第三父母需要藉助各種渠道、機會幫助孩子拓展知識領域,持續引導他們對於新奇事物的興趣。這對於他們後續十幾年的持續學習將會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雖然說孩子們普遍天生都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慾,但很多孩子在前六年的成長中不小心會被不懂的父母無心地破壞掉。所以父母自己有這樣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當孩子對於外部世界持續保有好奇心時才會源源不斷地產生求知的動力,否則等不到初中他們就對學習懈怠了。

  • 最後,父母需要身體力行,進行自我的學習與成長,成為孩子的榜樣。教育理論中常講“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自己首先要成為那樣的人”,我們總不能要求孩子如何如何優秀,而自己卻整天癱在沙發上刷劇打遊戲不求上進。我們要讓孩子看到父母每日積極向上的生活狀態,對於生活的熱情,對於生命的敬畏,對於未知的求知等。

其實關於孩子的教育確實非常複雜,涉及的內容也特別多,而且又是一個持久戰,確實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但換個角度看,又是一件非常容易理解的事,那就是對於孩子的任何希望和要求,父母首先先去執行吧!如果能有這樣的心態和認知,即使缺少方法也是不太愁的,但如果缺少了意識上的高認知,就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了。祝願我們的父母都能夠有這樣的高認知!

願您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幸福一生!



旮旯裡的神仙洞


怎樣才能讓孩子從被動轉為主動學習?可以從這三個方面考量。

一是激發內在學習動力。學習是長時期的活動,必須要有積極的目的指引。首先,應該想清楚孩子學習為了什麼?比如盡孩子所能考一所更好的大學,這樣,孩子的平臺能高一些,起點就領先一點;如果不甘平凡,也可以志存高遠,比如周總理年少時“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咱們也可以告訴孩子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歷程中奮發讀書。激發內在動力,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面來思考。努力讀書,實現了既定目標,會過上什麼樣的生活?不努力,又會過上什麼樣的生活?前者是正向激勵,後者是反面鞭策,一正一反,相輔相成。

二是逐步培養學習能力。能力不足,學習就會很痛苦,而且離目標越來越遠!所以,學習之前,要客觀評價自家孩子,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只不過說易行難,人們普遍容易犯主觀錯誤。情緒一上來,判斷就有偏差。有時候孩子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信心百倍;而有時就認為自己一無所能,灰心氣餒。所以,學習時緊時鬆,時而努力刻苦,時而吊兒郎當。

三是注重學習成效評價。評價反饋是有效激勵的重要手段。怎麼評估呢?一是自評,二是他評。接受他人意見要虛心,智慧的大腦是能同時容納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的。他評與自評結合起來,估量出的結果更接近事實。

四是設定目標,循序漸進。從自己的能力出發,設定的目標才更合理,才更有可能得到學習的成果!如果超出能力範圍,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很好的結果;而低於能力範圍,努力學習的價值就不能得以體現。

五是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學習是很單調的活動,離開了監督就容易懈怠。監督方式有兩種,一是內心自律,二是外部監督。能做到嚴於律己的人,自然能夠刻苦,譬如曾國藩;而不能自律,就需要他律。未成年的孩子,有師長和家人監督;成年人,可以參加網絡打卡活動或者主動公開目標接受群友、同事、親人監督。

知恥而後勇。如果孩子哪天不想學了,就讓孩子想想曾經受過的、正經受著的或將要經受的羞辱。能承受下來,那不學也無所謂;若承受不起,就放下幻想,立馬投入到努力學習中去吧!


行止視界


怎麼讓小孩明白大人的不容易,好好讀書?

很多家長費盡心思,拼命地工作,什麼都做,試圖讓孩子明白,家長太不容易了,你要理解家長的苦心,要好好學習,但很奇怪的是,家長越勞累,孩子越不知情,越不懂得珍惜。

讓孩子知道家長的辛苦,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知道努力,首先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注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比如引導孩子做家務,管理家庭事務,孩子做得多,動手能力就會提升,同時會懂得家長的艱辛。少溺愛,有東西大家都有份,不能形成吃獨食的毛病,長大了也知道懂得與別人分享,知道換位思考,否則,他認為什麼都應該是他的。

一個從小溺愛大的孩子,什麼都不缺,上學了家長要求孩子學習,孩子問為什麼要吃苦學習,家長說學習可以改變命運,孩子說,我現在要什麼有什麼,通過吃苦要什麼沒什麼,命運這樣改變的話,我才不改。聽著是個笑話,但反應了很現實的問題。

再就是學習是一個爬坡的過程,要讓孩子在學習中體驗成功帶來的成就感和價值感,總失敗,就不會喜歡學習。


霍體清


1、孩子每天上學前,告訴他放學回家後要把一天學到的東西跟全家人分享一下;

2、每天讓孩子在書桌前坐10分鐘;

3、將孩子學習每科的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

4、在孩子喜歡看的電視節目開始前的半小時或1小時定為孩子的學習時間;

、給孩子制定的學習目標放在“量”而不是“時間”上; 5

6、讓孩子徹底放鬆地玩;

7、當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學習上時,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8、開始學習前,讓孩子整理一下書桌;

9、飯前和飯後一小時不要讓孩子學習;

10、孩子學習過程中休息時,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而且最好讓孩子離開書桌。


PTE柒加


孩子小的時候肯定都是沒有自控力的,一開始需要媽媽來約束,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鼓勵和認可孩子,要讓孩子有成就感,找到探索和學習的樂趣。

3、幫助孩子樹立遠大夢想,調動內心深處的動力。

4、逐漸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學會自主學習是孩子主動學習的基礎。


兒童專注力思思老師


很高興很回答這個問題,孩子學習是每個家庭都要經歷的,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單獨跟孩子溝通,聽孩子講一講他的想法,儘量不要咆哮或指責,而是用平等的方式發現原因。等孩子將困擾全部向你傾訴之後,你表示理解併合理開導,並提議和他一起尋找解決的方法。謝謝!


眼睛小知識


我覺得孩子應該以多鼓勵為主,為孩子取得的每一個進步鼓掌加油,讓他們在成功中得到快樂。勞逸結合,給孩子留有充分的自由活動時間,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孩子想玩手機,那就達成共識什麼情況下可以玩,說到做到就可以了。


行至遠


你的目標是什麼?

你離目標還有多遠?

你怎樣做可以離目標近一點?

你想讓爸媽幫助你嗎?怎樣幫你?

爸媽可以為你達成目標做一個獎勵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