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眼境!二戰初期,歐陸第一強國法蘭西,為何慘敗於德國之手?

一戰結束之後,法國人為了東部邊境的安全,於1928年開工在法德邊境修築馬奇諾防線,直到1940年該防線最終完工。法國人希望這條固若金湯的防線能夠在未來可能的法德戰爭中抵擋住德國的進攻,他們似乎對此非常自信。

大跌眼境!二戰初期,歐陸第一強國法蘭西,為何慘敗於德國之手?

然而,當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德國人用實際行動告訴法國人:想幹掉你,有一萬種方法。在德國的閃電攻勢之下,歐陸第一強國法蘭西抵抗了不到六個星期,便放棄了掙扎,北部領土,包括首都巴黎,都落入了納粹德國的手中,其餘百分之六十的南部領土上,建立了以貝當將軍為首的維希政權,受到希特勒的支配,法國獨立國家的地位名存實亡。

實際上,德軍當時並沒有將主力用於進攻馬奇諾防線,而是繞過馬奇諾防線,進入法國和比利時邊境的阿登山區,直接繞過了馬奇諾防線。這令法國人措手不及,德國的裝甲部隊在法國境內如入無人之境,頃刻之間便碾壓到了巴黎。那麼,法國人為什麼想不到德國會繞過馬奇諾防線呢?法國的將軍,政治家,真的是傻子嗎?

顯然不是。法國人早已經料到了德國有可能採取從荷蘭,比利時繞道進入法國的可能性所在,法國人對此也做了積極準備。法國在德軍行動前,不僅派重兵防禦馬奇諾,同時也派遣相當數量的軍隊在北部待命,一旦德國敢於向荷蘭,比利時發動攻擊,則北部法軍直接與英軍匯合,迎戰德軍。可以說,法國人對此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德國人的計劃更為精密。

大跌眼境!二戰初期,歐陸第一強國法蘭西,為何慘敗於德國之手?

德國的確派兵進攻荷蘭,比利時,北部的英法聯軍按照計劃前往迎戰。然而,這並不是德國的主力部隊,而僅僅是佯攻。德國主力在克萊斯特的指揮下越過阿登山區,突入法國境內。阿登山區位於法比邊境,地勢險要,法國人想不到德國會這麼進攻,同時因為比利時政府的不同意,法國再此並沒有部署,這就使得德軍的進攻異常順利。在突入法國境內後,由於法軍主力都在馬奇諾防線,所以德軍一路向南,直搗巴黎,一路順帶將北部的英法聯軍團團包圍,這便有了敦刻爾克大撤退。

自此,法國的武裝力量部署徹底被打亂,軍隊高層面對德軍的坦克,裝甲車毫無辦法——因為在戰前,法國早已將裝甲部隊拆分,編入各個步兵作戰單位,此時的法國甚至沒有一支像樣的裝甲部隊,雪上加霜的是,法國的坦克,裝甲車駕駛員的駕駛技巧並不熟練,難以和德軍相比。此後,法軍一潰千里,徹底失去了翻盤的可能。

大跌眼境!二戰初期,歐陸第一強國法蘭西,為何慘敗於德國之手?

所以,說法國人對馬奇諾防線以外的地區準備不足,是不恰當的,只能說,法軍從戰鬥理念到戰鬥能力,完全落後於時代。馬奇諾防線從本質上講,是一戰之後“火力-防禦”思想指導下的產物。該思想的核心在於,建立穩固的陣地,並且在陣地上配備大量的火力,與對手進行消耗戰。這種思想源於一戰中凡爾登戰役的勝利,並且在戰後令法軍執著於此,奉為皋臬。隨著軍事工業的發展,法國國內中生代將領,以戴高樂將軍為首,開始對這種理念提出質疑,他們主張建立裝甲部隊,提高軍隊的機械化程度,但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當德軍的機械化部隊肆意馳騁在法蘭西的領土上之時,法國連像樣的抵抗都組織不起來,足以說明,法國的戰敗,已經不是馬奇諾防線的問題,不再是準備不足的問題,而是從理念到裝備全方位落後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法蘭西輸得並不冤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