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期間,嬰幼兒接種疫苗,醫學會這樣建議

自2019年12月起,新冠肺炎爆發,到2020年2月15日,確診人數66581,疑似病例8969。《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將NCP規定為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

由於新冠病毒傳播方式比較廣泛,容易感染,降低感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居家隔離。醫院依舊是人頭竄動,而且可能存在無症狀感染者。這讓很多媽媽頭疼不已,每一次要去醫院的決定都是反覆思量。尤其是當出現嬰幼兒感染後,寶寶疫苗接種的問題就來了。

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但是接種工作可能導致人群聚集增加病毒傳播和感染的風險。

新冠肺炎期間,嬰幼兒接種疫苗,醫學會這樣建議

注:短期延遲接種不代表疫苗可以無限期延後,接種條件恢復後應及時接種

在結合了疫情和預防接種的必要性的考慮之後,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作了延遲接種的相關分析之後(一定時限內延遲接種對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響有限),延遲接種關於給出了這些建議:

不建議延遲接種的疫苗

新生兒首劑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需要在出生後儘快接種,尤其是母親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的新生兒,首劑乙肝疫苗應在開展助產服務的產科接種單位及時接種,並進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3月齡以下兒童的卡介苗無接種禁忌者及時接種。

優先安排補種的疫苗

a.接種條件恢復後,若兒童接種疫苗將要超過免疫程序,要優先補種。

b.含麻疹成分疫苗

(麻風疫苗、麻腮風疫苗等)、乙肝疫苗(尤其是母親表面抗原陽性的兒童)、脊髓灰質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等的接種。

c.新生兒首劑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如出生時因某些原因未及時接種,符合同時接種其他疫苗條件的,建議同時接種多種免疫規劃疫苗。


新冠肺炎期間,嬰幼兒接種疫苗,醫學會這樣建議

<strong>延期接種期間的注意事項

a.對於首劑次乙肝、卡介苗、百白破等尚未接種的小月齡嬰兒,如家中有可疑患病風險的,應予以隔離,減少嬰兒罹患疫苗可控疾病的風險。

b.做好健康防病宣教工作:在延遲接種期間,監護人及兒童均應保持良好的衛生和健康習慣。咳嗽或打噴嚏的時候,用紙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讓孩子養成7步洗手法的習慣,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後以及飯前便後需徹底清潔雙手,洗手前儘量不接觸口、鼻、眼。

兒童玩具要定期消毒,如56℃加熱30min,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和紫外線等措施。

c.要每日做好兒童和所有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主動測量體溫。如家人有不適的症狀,應主動隔離觀察,防止與嬰幼兒交叉感染


各位家長們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