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与叛逆期的男孩沟通,软硬兼施都试过了,好像效果不好?找不到切入的点在哪?

嘻哈辣椒2


首先你扮演的什么角色,找到定位,学习。性格的养成不是一天,关系的形成也是长期形成的,用眼睛观察,用心沟通,我想所有问题从自己出发,再去想如何改变他人


sunshingzhou


有段时间,我儿子也相当叛逆,大约有半年多的时间,让我特别头疼。

那时候,他是九年级下学期。他是提前录取了全市最好的高中,进入了最好的班级,成绩在班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名。可是很突然地,就什么也听不进去,软硬不吃,甚至说要离家出走,说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在冷静思考之后,我就依从了他的说法:什么都不管他,只提供他日常生活。然后,他的成绩在半年时间内一直在 下降,降到了全班倒数。他也慌了,主动来找我,我抓住这次机会对他说,让我管就得一直管下去,但我也承诺会凡事和他商量,不会专制。慢慢地我们的关系好转起来,他的成绩也在一个月内升至班上第六名。

其实在那半年期间,我一直没有放弃他。虽然没有管他,但一直在仔细观察,暗中留意,并且一直或多或少地进行聊天引导。


风中起舞


家长与叛逆期的孩子沟通,要把孩子放到平等的地位上,用对待成年人的方式来沟通会更容易一些。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性增强,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当这些想法和家长的想法不一致时,给家长的感觉就是叛逆。

由于这个时候的孩子心智并不成熟,家长希望纠正孩子在一些事情上的看法和做法,就需要和孩子沟通,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如果采取了错误的方式方法,就会引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对立,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家长如果想要与“叛逆期”孩子顺畅沟通,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一些原来的想法。

孩子长大了,需要得到尊重。需要给孩子某些事情上的决定权。事无巨细,什么都管,只会使孩子“叛逆”越来越强烈。基于尊重和平等的沟通方式,更容易得到孩子认同。

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总是挑孩子的缺点,要看到孩子的优点。一般人都喜欢给别人挑错,对自己孩子也是如此。这样的行为却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出于维护自尊心,就会本能的反抗父母,哪怕明明知道父母说得都是对的。

“好为人师”的心理,会给自己和孩子之间带来隔阂。这也是大多数家长都有的行为,孩子被父母从小带到大,习惯了给孩子讲道理、讲知识、讲经验,却忽略了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孩子得到这些的途径很多,如果,你反复去给孩子讲一个他已经知道的东西,你觉得孩子会用什么眼光看你?

所以,和孩子沟通不能光会讲,还要学会听。这也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一种平等。

有些家长可能不容易转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可以选择一些除了对话以外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微信、QQ,或者互相写信写纸条。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最终家长都需要改变思想。

家长和孩子沟通不畅,根源在于家长,孩子“叛逆”的想法和行为,也是因为家长不正确的沟通方式方法。家长要适应孩子长大,要适应孩子成熟。


再学二十年


如何与叛逆期的男孩沟通,这个是家长一直以来的难题,我这边提供一些参考方案:

1.孩子成长规律:0-3岁是安全感与亲密关系建立期,3-6岁是亲子关系角力期和规则建立期 7-12岁是亲子关系走向疏离期 12-15岁是青春期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成长期来调整自己的管理模式

2.青春期的逆反怎么看:是孩子要长大和走向独立的必然阶段,有逆反家长要欣慰,是对家长成长的考验,也是孩子成长从被动走向主动的好事情

3.家长的学习:家长都是没有家长合格证的,孩子的挑战其实是对家长发出信号,要加强学习了,是家长成长的机会

4.孩子教养模式的选择:专断型(高要求,低响应),权威型(高要求,高响应),放任型(低要求,高响应),家长要学习,这三种教养模式的差别,然后去选择合适自己家庭的模式,这个可以看我的专题文章,《家长如何选择孩子教养模式》

5.很多的家庭的教养模式是这样:妈妈专断管理-》孩子不断反抗-》妈妈不断焦虑,爸爸去哪里了,爸爸参与的不够;

6.亲子关系:父母子关系要平衡,很多家庭是母子纠结,父子疏远,父母相敬如宾,所以要注意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平衡,有时候可以采取加强父母关系的链接,把儿子放任(信任)一下;

7.父子关系良好的,建议由父亲去做工作;亲子关系确实比较差的,可以借助外力,比如老师,正能量亲戚,正能量同学;情况特别差,可以跟孩子商量,借助外力(心理咨询师)

备注:家庭是个系统,夫妻关系是第一顺位,夫妻关系良好的,就有了良好的土壤。家庭教育是根本,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成长和学习,一定可以给孩子良好的榜样,解决好孩子青春期的叛逆


基于爱的家庭教育


看的出来,您也很着急,我就直接和你说说想法吧。

叛逆期的主要表现是他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想独立被肯定。其实这是大部分现代孩子步入懂事的必经之路。这个阶段他是听不进去你的道理,教训的,因为在内心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对任何事都有自己的想法了,而且只觉得自己是对的。所以不要去一直追着他讲道理,规定他做这做那,他会很烦躁的。

尝试去了解他最近遇到了什么事,谈恋爱了?被欺负了?这时期的小孩子内心每天比国家总理想的都多。可能他是想证明自己,可能他是想做一个冷酷的“霸道总裁”,所以,去了解一下他最近遇到了什么事,可以找一下同龄的哥哥姐姐,或者他喜欢相处的人去聊聊天,不用刻意套话,他信任你,会愿意找你分享一些心里话。因为他自己也是疑惑的。然后对症下药就行。记住,凡事要为孩子留尊严。不能让他太丢脸就好。

这个时期的孩子都希望有一些神秘感,那就不要太去跟着他去问,去教他怎么做。有时候让他尝一下成长的苦头也很好。这时候家长以一个帮助者的身份出现,给点小帮助,让他继续完成就好。既让他有成就感,也不会走上歧途。

孩子有想证明自己的方式就让他证明好了,只要保证他不会走上歧途,苦头可以让他吃点。所以这时候对小孩子的钱财要注意控制,不能随意,这个社会,对他来说,没有钱很多事都会碰壁。等他在外面受了打击就会明白自己的无能了,也就不会一直逞强了。就像无数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年轻人也都过上了安稳的大叔生活😊。

但是如果发现他在外面不愁钱的话,也要注意,不要让他在外面做错事还没人制止。这时候需要严厉让他知道错误,哪怕报警让他们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其实叛逆期都只是现在大部分孩子的成长过程,有长有短,只要不过度发展,都是可以接受的。

我突然想那些山区的孩子,,小小年纪已经要照顾家里老人的,应该不会有叛逆期吧,或许他们已经在小时候懂了生活的艰难,早已成熟的让人心疼。

愿每个少年都如风般自由,如草般坚韧,如花般美好的成长!!




青丹与松


孩子的叛逆期,一般上了初中才开始,初一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都要适应环境和人与人交识,初一还算好好的。

到了初二就开始叛逆了,直至踏入高中阶段,在这几年里,可以称得上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孩子的叛逆,直接与家庭和父母有关,从小不懂事 到懂事,在这十六年里间就要慢慢培养了,其次最好的导师就是父母!

孩子从刚学说话和走路,记忆里就慢慢成长了,这个时期,作为父母要注意了,在孩子身边言行举指,孩子好快学会而且记忆忧深。

孩子大概到了三至四岁后,就开始装模作态想学父母干活,父母勤快、说话粗鲁不,孩子们都会学你,好与坏都记在心里,学在手里。

最佳时期,平日里多引导孩子,好事多做,说说那些大道理,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的之类等等。

如果当孩子上了初中,才发现叛逆,到了那个时候,我估计神仙也救不了……



牛叔的乡村生活


您好,关于您的问题---“如何与叛离期的男孩沟通?”

【槑槑健康】的观点:叛离期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时期,它是孩子们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但是叛离期对于家长们来说是一个大难题,家长们通常是软硬兼施,但是收效甚微。下面就说一下我个人对如何面对孩子叛离期的一些看法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对于在叛离期的孩子,首先我觉得要学会倾听,倾听的其实也是一个过程。让小孩子把不良的情绪,包括不良的想法,或者是他受到的一些委屈他表达出来,或许表达的时候你再给予一定的理解,然后再给予一定的引导,然后再给予一定的帮助,可能小孩子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沟通方式。

不可取的方式可能是说小孩子你听还没听,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你立马给他做出一个指示,或者是立马给他一个,你认为对他有益的帮助。其实小孩子不知道你做出什么,他可是可能更需要的是,让他自由地来表达他的情绪,自由的表达他这些观点好的坏的,有这么一个人非常理解他,非常赞同他。然后你再适当的影响,或者可以这么说,这件事情我碰到了我会怎么样,他会觉得原来是这样,你也会有这样的情绪,你也会这样。然后你给他一个相对合理的建议,然后他会自由的表达,他会选择,他自己觉得,应该去做的一个方式,在这个沟通当中,让孩子充分表达内心想法。

希望能够帮到您,祝您家庭和睦!





槑槑健康


孩子的叛逆期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能用语言完整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第二个阶段大概是进小学的年龄,第三个阶段就是青春期了,大约初中到高二。每个阶段需要不同的引导方式。

第一阶段,很多家长会发现,怎么孩子这段时间突然不喜欢叫人, 甚至事事都要反着来。比如大人说这个东西好看,他会立马说不好看,大人说写字,他说要画画等等。这个时期的孩子,你只需要用耐心和爱去陪伴他,慢慢的引导他,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强硬一点的教育方式。

第二个阶段,有些孩子表现不明显,孩子有了自己的小交际圈子了,他已经从过马路需要拖着妈妈手的小跟班,长成可以约三两个小伙伴一起附近玩玩。家长可以适当的给他一点点空间,让他参与一些事关他自己的小决定,他会变得更自信和独立,但是正确的是非观还是需要家长引导和监督。

这里主要谈的是第三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从儿童向青年慢慢过渡,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先前对父母的崇拜和服从,会慢慢淡化。儿童时期的孩子,觉得父亲或者母亲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可以处理很多事情。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随着他自己学的知识的丰富,社会观价值观的树立,他会否定父母的观念,肯定自己的观念。

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获得自尊和他人(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尊重,这种尊重应该是“给予的”,而不是“挣来的”。尊重,意味着把孩子看做是有独特价值,有发展潜能能力,有自我指导力量的行为主体。如果你不能主动满足他的这种需求,他就会做出相应的行为来“挣”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叛逆行为。

对待孩子的叛逆行为,家长要改变对待儿童时期的发号施令态度,不能独断专行,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认真的听取孩子的意见,或者了解他做出某些行为的想法和理由。并且针对他的这些理由里,哪怕有一点点可以肯定的地方,都要立即给予肯定,然后再分析做得不好的地方,引导他自己发现和承认错误,并且主动加以改正。

造成这个阶段的孩子叛逆行为,有两种因素:社会要求和个人意愿。其中,社会要求来源于社会或者家长的期望和需求,反映了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和“应该”达到的效果,个人意愿来源于孩子的需要和态度,反映了他“愿意”做的事和“愿意”达到的结果,这个因素直接决定孩子对于某件事情所愿意投入的程度。

我们在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积极情绪来调节孩子的意愿,使之与社会要求相契合,如果能使两者相一致,孩子从心里认同了这种社会需要,不在是外力作用下的“迫不得已”,孩子就能自觉的投入,让自己做社会需要的事情。要注意的是,我们要用“积极的情绪”,自动释放你的善意,温和你的表情!

另外一个现象,这个时期的孩子的思维大多数处在“非黑即白”的位置,对待问题容易偏激,所以和家长沟通过程中就会起冲突。比如他从书本或者其他途径了解到的一件事情,让他在心里坚定了一种认知,遇到和这种认知不一致的现象或者行为,他就会有激烈的反抗和争辩,这种争执甚至可能出现在公众场合,或者高朋满座的时候。

这种情况下,家长一般都会采用武力镇压的方式,但是别忘了孩子也是要面子的,你在保住自己的面子的同时,伤害了孩子的面子。如果必须镇压的,你可以回家马上和孩子交流,告诉他你镇压的初衷只是必须稳住场面,不要再继续批评他。慢慢告诉他(最好举例),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还有很多种情况存在,等他接受了你的观点后,再回过头来,让他反思一下,之前的行为是否过激,是的话应该怎么处理或者补救。

通过这样的一番处理,他就会懂得公众场合应该怎样顾及别人,以后有类似情况,你只需要在他耳边提醒一下,他就能转变态度。

总结就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的,没有哪个人的教育可以作为范本,都要在不断的磨合中,摸索出引导的方式,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们要记住:尊重,平等,宽容,理解!只有我们自己做到了,孩子才能学会!


依米花的小世界


所谓叛逆不过是在长辈眼中孩子不在听话,甚至有些事情跟你对着干,或者总是犯错误惹事情(男孩子居多)。其实很大原因是家长还把他当小孩子来管教,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他喜欢做的事情,想要孩子顺你心意是不可能的,对待出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小孩有如下几点建议:

1、首先你要尽可能多的去了解孩子,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坏心肠,了解他喜欢的事情,了解与他接触的人。

2、适当满足小孩的虚荣心,初高中时期其实小孩子的虚荣心是很强的。

3、支持他想做的某些事情(除了做坏事),这些事情可能在家长看来很幼稚,但你要充分相信他并鼓励,以后他可能会更多的往好的方面发展,做出你意想不到的事。如果你不支持并且说他幼稚,他会觉得没人相信自己,这对男孩子来说可是很不好的事情,可能情况会越来越恶劣。

4、周末作业别催太紧,爱玩是男孩子的天性,也不要拿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你是想让他上进,但他不会这么想,只会加深他对你的怨气。

5、千万别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小孩身上,小孩也有自己的想法,你的想法纵然是为他好,可你说服不了他,两代人多少还是存在一定的代沟。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用。


独步天下zz


第一,叛逆是家长给孩子贴的标签,所谓叛逆就是孩子对抗父母,对父母所讲的道理或者发出的指令不听或反驳。于是,父母就把这种情况说成是孩子叛逆。

第二,当父母说孩子叛逆时,父母潜意识就会自动地把亲子沟通不畅的结果归因于孩子,意思是“都是你的错”,而不会归因指向自己,“我自己是否有不当之处呢?”。所以,父母不要给孩子贴上叛逆这个标签。

第三,亲子沟通不畅的原因一般在父母这边,是父母没能使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父母应该寻找自己的原因。

第四,一般情况下,是父母介入太多,过度关注孩子,让孩子窒息。父母应该給孩子一定的心理空间。

第五,处理方法是:撤退+守望。

撤退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对抗关系即刻消散。守望就是在旁边看着,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不需要的时候就什么都不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