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现在的一些中学和高中,动不动就让回家反省,耽不耽误学习?大家怎么看?

坡子3


中学老师是不会动不动就让学生回家反省的,反省肯定是有原因的。回家肯定会暂时耽误学习。但是如果不反省清楚的话,会一直耽误学习。


刀匠


在这个问题上,初中和高中会有明显不同,一线老师和旁观者的态度也容易截然相反。

本着不懂就闭嘴的原则,作为高中老师,我只说一下高中的情况。

首先,“动不动就让回家反省”中,“动不动”这个词是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

这个词,最容易从家长口中说出来。先说一件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们学校的第二个校区刚刚投入使用,这个校区建在郊区,封闭式管理,当时是高二学生率先搬进去了。然后我有一平时不大走动的亲戚,有一天突然给我打电话,说他女儿在新校区,被班主任针对了,就因为晚上在寝室用手机被发现,班主任就让孩子回家反省一周。这位亲戚希望我去找班主任说和一下,也算拉拉关系。

然后我就兴冲冲大老远跑去新校区去找这位班主任去了,再然后,我就被这个班主任怼了一顿。因为这个学生的情况,远远不是亲戚在电话里跟我说的那样。

亲戚告诉我他女儿成绩很好,然后班主任让我看了下几次考试的成绩,中等偏下;亲戚告诉我他女儿很老实,就这一次突然拿起手机想给家里打电话,结果还被发现,结果班主任告诉我,这孩子已经是两周内第三次因为玩手机被发现了,还给我看了第二次被发现之后学生写的保证书;家长说班主任在针对他孩子,动不动就让叫家长,回家反省,班主任呢?说因为知道孩子家长在外地,前面几次违纪都给压下来了,没有上报给学校,这次是真的气坏了,当天班会刚刚强调过手机的问题,结果晚上她就被学校抓了个正着。

因为成绩单和保证书的存在,我还是选择相信班主任的话,至于家长,也许家长心里,自家孩子永远都是优秀、老实的,犯错也永远是第一次。

再说一说回家反省这种处罚,会不会耽误学习。

老实说,一定会耽误学习。因为高中学习本就紧张,每天都会有新的知识点出现,也许你一天不在学校,某一个知识板块就跟不上了。所以,对于真正在意学习的学生来说,回家反省的威慑力是极强的,很少有学生敢碰这条红线。

在我所经历的高中,让学生回家反省从来都是先礼后兵,而不是简单粗暴。学校、班级开学之处就是强调纪律,那几条违纪行为会要求学生回家反省,写得清清楚楚,还要让学生在学期的第一次安全班会上从头到尾抄写一遍。

这是“先礼”,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作为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违纪,会有什么后果。然后在实际操作中,但凡不太严重的违纪行为,处理都是有弹性的,比如上述事件中学生第一次玩手机被发现,是班主任谈心,第二次被发现,是写保证书,第三次再犯,那就得“后兵”了,因为学生也十几岁的人了,应该明白做事的后果,多次在同一件事上犯错,那就说明你不在乎后果,既然你本人都不在乎,你还希望谁在乎呢?

而且,“回家反省”作为一种较为严厉的处罚措施,针对的是犯错学生,威慑的是其他学生。在某一学生多次犯错时,其他学生也都在看着,看班主任会怎么对待这学生,看学校会如何处理,如果学校的处理是轻拿轻放,那么不好意思,这就是在告诉大家,你们可劲儿的造吧,学校拿你们没办法。这个信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学校的纪律形同虚设,意味着班主任的管理可能进行不下去。

一个人回家反省,委屈的是他个人,但对班级风气的维护有积极意义。如果你是犯错学生家长,可能会很反感学校这种行为,但如果你是其他学生家长呢?比如说你是那个多次玩手机的同寝室的学生家长,这位孩子以一己之力带动了整个寝室玩手机的风气,你觉得学校该怎么处理比较合适呢?

到了高中,学校管理会比较人性,但也可以很严厉。处在整个学校,整个班级的角度,对某一个体做出比较严重的处罚,无可非议!我们不提倡“不教而诛”,但更不能容忍屡教不改。你触碰了学校的底线,学校当然也不会在乎你的底线。


金牌小书童


我有几个同学在当高中老师,之前聊天的时候听他们讲过:XX学生管不了,让家长来给领回家教育。


我们当时上高中的时候,班主任除了给我们上课,经常苦口婆心地给我们讲道理,找学生谈心谈话。为什么现在家长承担了这个角色呢?

第一,现在上高中的这批孩子是00后,这些孩子有一个特点:自我意识很强,如果没有令人非常信服的理由,这些孩子对于老师的说教是拒绝的。

第二,这批00后的小朋友,从小开始就是家长耗费时间、精力、金钱陪出来的,不管是学习还是兴趣班,尤其是妈妈付出很多。所以孩子们对妈妈的信服度还是比较高。老师解决不了的学习态度问题,找妈妈或许好用。

第三,现在一个班里的学生很多,五十多人是常态,而且班主任老师除了授课之外,还有很多管理的工作,还承担各种考核指标,高中老师压力尤其大,如果给一个孩子做思想工作一次、两次都没改变,老师索性就推给家长来管教,也就是回家反省。

第四,现在的学生家长意见多,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大城市、有能力的家长,对老师不再是言听计从。老师对他们的孩子也不敢怎么管,管了怕惹麻烦,还不如回家自己反省。

第五,学生回到家可以在放松的环境里,爸爸妈妈与之沟通会比在学校顺畅一些,学生更容易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所以,家长和老师相互理解,尤其是初高中的家长,都是为了学生能在考出好分数,升到好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家长和老师相互配合,才能把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都照顾好。


笑笑妈妈说教育


二十年前,我们班有个成绩很差的男生,是个游戏迷,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他房里有个电脑,平时经常熬夜打游戏,红警什么的。白天上课就睡觉。我们学校是重点高中,老师找过他妈几次,但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后来这男生发展到白天也会去网吧,整天逃课。成绩反正已经垫底了。在学校还惹事,追女生,追到女生家长来学校投诉。

我们班主任当时年纪很轻,男的,就直接喊他回家反省一个星期。结果这个男生就在家打了一个礼拜游戏。后面逃课逃得更多了。他妈后来跟班主任吵过一架,大概意思就是老师没好好管束他,让他回家反省。


然后另一个是朋友的孩子,前几年读初二的时候,也是爱打游戏,逃课,不写作业。班主任四十多岁,让朋友把孩子带回家关起来,不许玩电脑。也不给他上课,就那么关着。然后每天这班主任晚自习结束,挺晚的了,就来找他,谈心。谈了啥朋友不知道,我当然更不知道了。

但是经过一个礼拜的谈心(我也很佩服这个老师,天天那么晚还过来谈半个多小时,虽然朋友家离学校很近)那孩子就此再也没有逃过课。后来初三还努力地考上了普高。

所以我认为反省只是一种手段,可能并不是特别好的一种手段,非到迫不得已,建议老师们谨慎使用。但是反过来说,任何一种手段,在会用的老师手里都有价值。

如果老师是觉得这个学生太差了,教育你耽误时间,就像我们高中班主任那样,那孩子肯定教不好。

但是像我朋友儿子遇到的班主任,有方法有手段有耐心又有奉献精神,还是能够打动学生的。毕竟十几岁的学生,也是很容易受到感动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样的老师可遇而不可求,在整个大的环境下,这样的老师正越来越少。

总得来说,还是希望老师不要动不动让学生回家反省。孩子的问题都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如果家里教育地好,那孩子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老师的影响力仅次于父母,如果可能,还是希望老师能为这些“差生”多费一些心思!


亦君说书


犯错了,耽误学习又能怎么样,如果不及时纠偏,岂不是更耽误孩子的学习?!

中学生都是处在青春叛逆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同时还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稍不留神就搞点事情出来。老师的苦口婆心有时候并不奏效,在说服教育行不通的情况下,让这些学生回家反省也未尝不是好事,想清楚自己的目标与差距,问题与改正。

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就被班主任骂回家反省过,我是因为连续几天晚上翻墙出去玩电子游戏,凌晨再回宿舍,然后被班主任发现,好说歹说的教育我,我点头答应了下不为例,接下来一定好好学习。可是那时候电子游戏的诱惑力太大了,隔了不到一周,还是被班主任在墙根底下抓个现行,这次就直接通知家长回家反省了。说真的,在家里的滋味真不好受,被父母批评,别人异样的眼光,然后自己也真的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玩游戏了。

说服教育管理不好的学生,老师无可奈何,本着挽救学生的原则,只能让学生回家反省几天,从表面上看的确是影响学习了,实际上并没有。学生在不服从管教期间,肯定是有不正常的行为出现,可以想象行为都不正常,那上课学习还有效率吗?与其混日子,还不如好好反省,说不定还能挽救过来,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当然了,学校和老师什么事情都让学生回家反省,只有屡教不改的才能实施这样方法,简单的问题,以及没有再犯的问题都没有必要折腾了,否则还真的会影响学习,毕竟是小年轻,偶尔一次小问题也是正常,说服教育能过去就过去了。

所以,我认为对于中学生的管教该出手就出手,不要顾前想后,和家长充分沟通好,果断实施必要的惩戒教育,否则毁了孩子还不自知。学习成绩再好,各方面的思想意识不到位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你觉得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支持我的,给我个赞和关注哦


美蛙英语


我家儿子初中就是这样的,只要是数学课老师就让孩子去楼道待着,不让孩子上课。班主任没有办法就带着孩子去上化学。最可气的是距离中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数学老师把我叫到学校告诉我,把孩子领到家反省吧,考试的时候再过来,你家孩子好的高中考不上,次一点的高中还是没有问题的。这就是做为老师说的话,要说我孩子不听话,我也认可。可是我们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所有的班主任对我们都很好。由于青春期孩子不听话我也是操碎了心,班主任就和我说孩子在学校里让我放心,出了校门口我自己管好了。孩子现在毕业上班了,我一直记得她们班主任的好,感谢班主任老师对孩子的负责任,感谢孩子遇到好老师。


手机用户5925683358


……中学和高中……?按说题主至少读过高中了。可怎么会弄不清这个学历的划分概念呢?小学,以前分初小高小,念完6年叫完小〈1一4年级为初小,5一6年级为高小,1一年级为完小。而中学,则包含初、高中两个阶段〈前三年为初级中学简称初中,后年为高级中学简称高中〉。


俊人287


我是一个刚脱离学生党的上班族,大学毕业一年了。回忆起我中学时期我家长来学校的话,也就是每年的家长会。大概是因为我是女孩子,学习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是态度还算端正。我爸妈来开家长会的时候,我们学生也会跟着。理论上召开家长会是好的,这可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系更密切。但是也得要看召开的效果如何,如果只是老师单方面的说教,没有和家长进行沟通,这样的家长会,充其量也只是家长来听听讲座。反正就我爸妈而言,他们去之后和去之前对我没啥变化,就是用一上午时间认识一下我同桌的家长。

我最近看了一个电视剧《小欢喜》,剧中李萌班主任也是一出事就请家长,我看到开学也没开久,童文洁就被叫来学校三回,不知真是学生不听话还是老师小题大做。毕竟事业上的事情,各家都有各家的不同情况。如若是一味的要家长去学校谈论孩子的问题,家长的工作会被影响,因为工作和学生不顺心,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得当的话,对学生的心理又会造成很深影响,这样下去反而造成一个不好的循环。

把孩子送到学校去,就是要孩子在学校学会,将来在社会上的一些基础知识。假如老师总是隔三差五的请家长,不但会使孩子心中对老师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使得做父母的和孩子和老师这个三角关系中的不平衡。我们是帮老师一味地教育孩子的不对呢,还是帮孩子指出老师的不对。老师就是在人生路上的一个指引,现在谁家里不都是一个孩子呢。在家里我们千娇万宠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会用自己和学生沟通,而不是一味的推卸责任。我们家长是要去管孩子,但是这不代表,那些老师们就可以动不动的就叫家长,这对孩子的成长也不会好的。毕竟都是从小孩子过来的,都想得到父母的夸奖和表扬。


让你保持好身材


这种事高中真遇到了,遇到的两个班主任都是这个样子。真的很烦,起晚了睡晚了讲话打球,一点事就让叫家长,软暴力,不让你上课就在办公室等着,家长来了就一直讲,能讲几个小时,学生也得站那听着,最后就得送点东西不然能让你一上午上不了课。

高二时候分班就没留家长联系方式,开学没多久又来这一套,但是班主任没联系方式我也不说,耗了一上午让我回去上课了之后再没找过。宿舍另一个家里人都在外地也回去了,剩下的两个家长来了送了礼很快就回去了。结果就是家长来了的两个舍友最后出去租房子陪读了。

有一次两个人晚上睡觉说话被抓到,家里人在外地的写了检讨就没事了,另一个就得家长来送礼。不过送了礼的坐在前排,我和另一个不送礼的坐最后,他才160几坐最后一排。

所以现在我一听到什么灵魂工程师这种话就觉得可笑,这只是万千工作中的一种普通工作岗位。也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做培训班的时候也是如此,自己的学生每天都去解答一下问题,一周至少有一次额外专项练习,不懂的就讲。不是自己的学生,只能做到你问我题目我告诉你怎么做。


一只大鸽子


我的真实故事

昨天我上课时就遇到了个学生,坐在最后一排,上课带个帽子一直说话,为了不影响上课,我看了他三次,他都装作不在意,继续说,于是我停止讲课,让他站起来问他在和同学讨论什么,他戴着帽子,低着头也不说话倚着墙,手拿一本书在那转书。这、、、、我能忍吗!我忍了,能怎么办?然后我让他到前面问他说什么,他还是那样,不甩我,于是我开始晓之以情,准备从其他方面攻破,问他上课带个帽子,而且老师现在在跟你说话你带个帽子合适吗?尊重老师吗?

然后他犹豫了一下,居然把帽子拿掉了,我顿时眼睛亮了,有戏,有戏,但是,我就傻了,他居然用外套拉起来把头套住然后把拉链拉上了,这时候全班学生都大笑!这、、、、我还能忍吗!我忍了,然后继续动之以理跟他讲要互相尊重怎么怎么样,然后他终于回了我一句:你让我取下帽子尊重我了吗?这、、、、我、、、、还是忍了。

(我能怎么他呢?)然后下课了,(课也没有讲完)让其他同学下课放学,其他学生去吃饭准备上晚自习了。继续跟他动之以理了二十分钟,他再没说过话,偶尔用挑衅的眼光看着我。我想想算了,再不让他去吃饭就没饭了,不吃饭一晚上时间怎么熬过去?再饿出病?再说,我也要下班回家,家里也有家人在等着我。就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就让他走了。本来想和他班主任说一下这个情况。看他班主任没在,就没说。

今天下午去上课时,他被班主任叫出去了,回来后就开始收拾东西走了,他班主任让他家长来接回家反省去了。像这种情况我认为还是回家反省一下好一点,如果不是那么严重,还是教育为主。

(如果放在以前的教育方式,说不定早就听话了,现在能怎么办?除了忍?你还有什么办法?)如果是你,你怎么办?#老师##我太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