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古人说的“医者悬壶济世,无德者不可从医”这句话?

用户6843417092273


《千金要方·大医精诚》里说:“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医术乃是“仁术”,”《墨子·经说》里说:“仁,仁爱也。”尊重生命,以人为本,人道为先,是医者从业立术的最根本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根本就不可能有好的医术。

因为医术不是空谈,必须要结合实践,也就是临床。所谓“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若真有一个喜欢看别人去死,他哪儿去吸收临床经验?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怎么提升医术?

当然医德不仅包括仁爱之心,还有其他方面,但不论什么方面,最终都能归之于此。不论出于任何因素,不管缺失的是医德的哪一方面,最终都会影响到他的临床。

没有任何人能够只靠几例病例就把医术提高的一定水准的,都必须是经过大量实践累积。医德缺失,不论是他自己不肯为患者诊治,还是患者不愿意要他诊治,他都失去了接触实际病例的机会。不接触实际的病例,只靠纸上谈兵,就算他把古今所有的医书都背下来,充其量不过是个人形书库,而且他还未必懂解读。

这样的情况,且不说其他,哪个人能够光靠读医书就能准确把握患者的脉象?他连最基础的脉诊这一关都过不去,那还谈何医术不医术的?没有医术,还拿什么从医?

当然了,这里说的是真正的“医”。某些人不懂医,但是可以去当骗子……

真正的医者,必有医德,这是保障其医术的基础。所以,“医者悬壶济世,无德者不可从医”,也可以说是“无徳者无能力从医”。哪怕他当个骗子,要不了多久也就露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