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前言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绝大多数人宅在家里,一门不出,二门不迈,朋友间不聚会、亲戚间不乱跑,实在想不出如何打发这无聊的时光。

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当人们闲到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朋友圈时常会刷到以“无所事事”为主题的“经典视频”,“雷人语录”、甚至各种各样无聊得不能再无聊的“行为艺术”……

在家自斟自饮;在厨房做饭炫技;在客厅的鱼缸里钓鱼;憋得发慌,和楼对面或者上下邻居喊话、“吵架”;在家和孩子玩互动游戏; 还有就是把十几年前的“老电影电视剧”恶搞;跳一跳七八十年代的老舞蹈……诸如此类等等,不怕你做不到,只怕你想不到,行不惊人死不休,足以表示出你被无聊折磨得“生不如死”。

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看得出来这次没有无病呻吟,大家是真的闲得发慌。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一旦遇到天灾人祸,日子平淡如流水,再煎熬也得过下去。

既然无法选择,何不把书架上早已尘封的书籍打开来看看?何不把手机“收藏夹”里堆积成山的“国学干货”翻出来晒晒?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没事读《诗经》,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今天我们就以大家最熟知的《蒹葭》、《关雎》为例,简单地浅析一下诗经的语言魅力,与读者分享。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一语道破天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处处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另一位清代文化大家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也说过:“《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认为:既然古人给《两首》如此高的评价,可见它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仅仅从语言方面,初略谈谈我之拙见。


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诗经的语言特色

  • 朴实无华——突显其语言本色美

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诗词家,文学理论家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所言:

“《蒹葭》是一篇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但凡读过《诗经》的人不难发现,虽然是几千年前的诗歌,但并不晦涩难懂。可见它的语言如“出水芙蓉,自然雕饰”,没有人为的华丽词藻,不过分雕琢。以华美绚丽见长,而以拙扑自然不加雕刻为本。

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在语言上保持了质朴自然的本色,确确实实地做到朗朗上口,脱口而出,无矫饰妆束之态,语语如在诉说家常。而其情感正因为这种朴实无华,更显得一往情深。诸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简简单单几句话,便将抒情主人公百折不挠,为情不惜代价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另外一首名篇《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这几句诗明白如话,简洁纯朴,而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难忘。

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王国维 《人间词话》卷上:“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

《诗经》两首就是如此,既无典故,也无代字,但正因为这样,才更为形象、鲜明、生动、传神,使人有见语如见人,感同身受的效果。

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 重章叠句——语言音乐美

著名文学评论家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三章只一章,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

如果稍有音乐常识的人,都会明白这便是诗歌创作中的“音乐美”。如同后世所说的“阳关三叠”,一句三叹,和“梅花三弄”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结

《诗经》这两首就是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全诗往往只变换数字,回环往复,短歌低吟,余音不绝。

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 《蒹葭》终篇以“蒹葭”和“白露”起兴,步入眼帘的是一个对“彼岸伊人”痴心不改的守望者。不管是起兴还是对抒情主人公执着于“伊人”的描述,都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济,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泜”

“……溯洄从之,道阻且在,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 重章叠句,朴素生动地描绘了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痴心。虽然“三章只一意”然而回环重叠,一咏三叹,对彼岸世界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无奈加上苍茫、朦胧、凄清、虚静的秋意秋味,都在重重叠叠的咏叹中昭然、豁然。
  • 这样的手法,更加突出的是抒情。表现出主人公百折不回,为了爱上下而求索的坚强意志,在诗歌的深婉悠长中,表达得更为真切感人。


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再例如《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直接上章“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反复叠唱。

其中“流之”、“采之”、“芼之”,仅换一字,表面上写“荇菜”流动无方,实际上突出“窈窕淑女”求之不得的忧思。

这里的重章叠句运用,突出主题起到很好作用,强化感情,同时还有效地增强诗歌的节奏感与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小结

重章叠句的语言形式,使诗的语言音韵委婉悠长,一唱三叹,余音绕梁,袅袅不绝,而诗情便在这种回环往复当中得到最完美的体现与抒发,取得生动传神的效果。

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 情感真挚——语言性情美

?明人江盈科在其《雪涛诗评》中也曾指出:诗本性情。若系真诗,则一读其诗而其人性情入眼便见……这充分说明了诗要有真性情才可称得诗美。而诗的真性情又通过诗中人情感真挚,吞吐自然,不假雕饰流露得到体现。

如:《关雎》描写了男子对窈窕淑女热烈奔放毫无顾忌的爱情直白,由“寤寐求之”以至“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对正当、自由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

如:《蒹葭》这首诗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正因为这份执着,才变得高贵迷人,才散发着动人的芬芳和韵致,让人向往,令人感动。

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诗经》体现出了劳动者之间淳朴健康的情感,这种感情无不出自纯真朴质的本心,无不是最热切坦诚的情素,赤裸裸情感,如一朵纯洁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给人以莫大的审美感受,让人感受到诗的性情美。

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如是说

《诗经》的语言艺术有自己独特之处,独特之美,一言以蔽之:美在本色,美在音乐,美在性情;吟诵这些几千年前优美的文字,传唱那些古老的歌谣,一言以蔽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回味无穷。


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结论

  • 《诗经》,之所以能够被一代教育家孔子认定为“语言学习的教科书”,就连教育自己的儿子都说:“不学诗,无以言”,由此可见诗经的意义。
  • 除此之外,这部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经过千年的洗礼流传至今,为后世文人墨客所传诵。
  • 正是是因为《诗经》是先秦汉语的杰出艺术作品,有着非常显著的语言魅力,陶冶着华夏子孙的灵魂,使中华民族无愧于“诗的国度”,文明的摇篮。


读《诗经》,品味朴素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