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歷史的塵埃」~五銖錢

五銖錢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銅幣。

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罷半兩錢,行五銖錢”(《漢書·武帝紀》)。
錢形圓,有方孔,正面和背面都有外廓,外廓同文字一樣高低,可保錢文不受磨損,錢重五銖(約3.33克),鑄有篆字“五銖”二字。

「解讀歷史的塵埃」~五銖錢

五銖錢

漢初允許私鑄,“錢益多而輕”,幣制混亂。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採用桑弘羊的建議,鑄幣權收歸中央,令郡國銷燬舊錢,由上林苑的鐘官、辨銅令、技巧令(一說為均輸)三官統一督造,故又稱上林錢、三官錢。五銖錢輕重適中,量足成色好,合乎古代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與價格水平對貨幣單位的要求,利於流通和長久使用,因而在漢武帝以後的西漢、東漢、蜀、魏、晉、南齊、梁、陳、北魏、隋均有過鑄造,歷時長達739年,是我國曆史上鑄行數量最多、時間最長最為成功的長壽錢。西漢時的五銖錢有郡國五銖、赤(側)仄五銖、三官五銖、宣帝五銖以及小五銖、金五銖等等。

「解讀歷史的塵埃」~五銖錢

出圖的五銖錢

隋代鑄幣技術提高,已由範鑄改為母錢翻砂鑄錢。隋初錢幣混亂,當時關東通行北齊的常平錢,關中流通北周時期的五行大布、永通萬國等錢。這些錢不但大小、輕重不一,而且質地低劣,影響了商貿經濟。隋建國後沿用漢制,鑄新五銖錢。五銖錢發行後,從關外來的錢都須與它勘樣,相似者允許人關流通,其餘銷燬。這項政策促進了商業發展。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廢五銖,改鑄開元通寶,但五銖錢繼續在民間流通。

「解讀歷史的塵埃」~五銖錢

五銖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