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疾控:他們是疫情防控的“中堅”

常德疾控:他們是疫情防控的“中堅”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周應育 鄭偉峰

人們常說,三十多歲的男人是一道風景。在常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戰場上,就活躍著這麼一群人的身影,他們用無私、無畏、無懼衝鋒在前,用穩重、果敢、堅毅勇擔重任。

常德疾控:他们是疫情防控的“中坚”

袁茂祥,常德市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預防控制科副科長,主管醫師。

戰鬥崗位:疫情收集、審核、分析、報告

戰鬥口號:為疫情防控決策提供最準確的信息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警報拉響初期,他憑著職業敏感,判斷這會是一場惡戰。臘月二十七,就把妻子和年幼的孩子送到鄉下爺爺奶奶家,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收集、彙總全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信息,審核個案調查報告,分析整理上報數據,解答區縣市疾控中心電話諮詢,一天到晚忙個不停。隨著病例數不斷增加,工作量逐漸加大,到今天全市已確診新冠肺炎病例70多例,追蹤密切接觸者2900多人,每天要審核的數據信息多達上萬條,接聽撥打電話達100多次。這些數據信息每天12時和24時要審核無誤後準時上報到省疾控中心,天天要忙到凌晨1點多才能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有時候實在太晚,連回去的力氣都沒有了,就乾脆裹著衣服在辦公室將就一宿。

這一堅持,已連續26天,正常的生活全部打亂,也未與妻兒見上一面。手機那頭時常傳來兒子稚嫩的聲音叫著爸爸,問他什麼時候能回家?而他僅能做的只有在電話這頭用溫柔而堅定的語氣告訴孩子:“么兒,等爸爸和叔叔阿姨們一起戰勝了病毒,就能把你接回來。”

鄧海斌,中共黨員,常德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副科長,檢驗師。

戰鬥崗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戰鬥口號:快速、精準檢測每一份標本!

他是個熱情開朗的80後小夥,平時總是笑呵呵的,什麼困難都樂觀面對,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沒關係,有加班的話就喊我!”

1月23日,也就是除夕的前一天,新冠病毒檢測的戰鬥即將打響,為了保證檢測結果精準,鄧海斌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實驗室裡進行預實驗,一待就是一整天。晚上11點,突然接到電話,澧縣要送來一例疑似新冠病毒病例標本。疫情就是命令,實驗室就是戰場,他知道,真正的“敵人”來了!他來不及多想,立即趕往單位,穿上防護裝備,一頭扎進實驗室。這是我市首批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標本,他慎之又慎。樣品前處理、提取核酸、加樣、核酸擴增,每一步都小心再小心,仔細再仔細。凌晨4點,終於完成檢測,結果陽性!待他從實驗室出來時,外面是寒風凌冽,可他卻已是滿頭大汗,雙眼佈滿血絲,身體疲憊不堪,但臉上被眼罩壓迫出的深深勒痕依然展示著男人的剛毅。

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這樣的情況重複了很多次,從1月23日到1月28日,中心病毒實驗室共送檢26份檢測陽性標本至省疾控中心複核,結果符合率100%。從1月29日開始,省衛生健康委授權我中心病毒實驗室檢測結果直接用於病例確診,不再送省疾控中心複核。截止到2月15日,中心共檢測新冠病毒標本1108份,檢出陽性病例79例。

蔣小偉,常德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副科長,主管醫師。

滕德智,中共黨員,常德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主管醫師。

戰鬥崗位: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學調查

戰鬥口號:深挖徹查,不放過一個細節!

他們是免疫規劃科的同事,愛人都在市直衛生系統工作,孩子都還小,大的不到10歲,小的才3歲。但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又讓他們有了一個新的角色——中心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第一機動隊隊員。

1月23日下午,常德市疾控中心接到澧縣疾控中心報告,有一位前幾天從武漢回來的人員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收治在澧縣人民醫院隔離治療,高度疑似新冠病毒肺炎,這是常德市上報的首例疑似病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市疾控中心迅速派人前往澧縣調查處置。蔣小偉、滕德智接到命令,沒有遲疑,立即扛上應急處置機動箱,隨隊長前往。到達現場後主動請戰道:“老師,我們是年輕人,讓我們上吧!有問題,你們指導。”穿上防護服,進入隔離病房,他們面對病人,仔細詢問病人在武漢的活動情況、從武漢回來到入院治療的整個過程,持續了3個多小時,不放過一個細節。晚上十點才完成調查回到常德。剛一進單位,又接到常德柳園錦江酒店報告,有來自湖北武漢的14位客人入住酒店,請求派疾控人員進行排查。他們來不及休息一會,又馬不停蹄趕往酒店,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

病例在增多,工作量也在增加。常德經開區請求支援,澧縣、武陵出現聚集性病例……哪裡有疫情,他們就奔向哪裡,哪裡有需要,他們就支援哪裡,深挖細查每一條可疑線索,找出每一名密切接觸者,為儘快控制疫情、減少疫情傳播贏得時間,在常德經開區、武陵、桃源、漢壽、澧縣、安鄉都留下了他們戰鬥的足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