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徐克翻拍經典的背後,是導演個人才華的發揮與另類解讀

前言:《梁祝》是由徐克執導,吳奇隆、楊采妮等諸多明顯出演的一部愛情悲劇,上映於1994年。

該影片因年輕化和趣味化的風格深受觀影者喜愛,在獲得2000萬美元票房後,還獲得了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以及提名第3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跨媒介改編劇本獎”,票房與口碑一一大賣。

電影《梁祝》取材於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但本片主要以祝英臺的角度展開劇情。講述了東晉時期,當時的門第風氣極盛,官家女兒祝英臺女扮男裝,外出求學,與貧苦兒梁山伯為同學,二人情義相投,相交甚篤,後祝被梁認出女兒身,兩人遂私定終生,但這一願望遭到祝家的激烈反對,併為祝英臺另外安排了婚事,祝誓死不從,最後兩人唯有以死相殉,化蝶雙雙飛去,以此悲劇展開了一段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

原著情節設立很簡單,但是電影中梁祝的故事卻被導演徐克大大地發揮了一把,梁山伯、祝英臺在書院裡的生活被拍得妙趣橫生,儼然一部愛情喜劇。這部劇先揚後抑,有笑有淚,雖然故事有些俗套,但並不妨礙這部電影成為一部優秀的改編電影。

最吸引觀影者的,可以說是徐克導演的另類解讀與個人才華發揮,比如祝英臺在徐克導演的巧妙設計下變成一個陽光少女;學梁山伯敲鐘時的頑皮、補考時的狼狽、雙手被燙時捏著耳朵倒吸冷氣的嬌俏,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很多人分析這部電影會從原著故事的角度去分析,我卻更想從導演翻拍的角度去看這部影片。所以本文我將從導演的角度,以“創作翻拍的改編模式、門第的現實衝突、人物情感的表達”三個部分分析這部電影導演改編下電影《梁祝》故事的魅力之處。

  • 翻拍的改編模式:以忠於原著為基準塑造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發揮導演個人才華
  • 門第的階級衝突:運用現實的階級門第衝突,引領觀影者以不同的視角解讀《梁祝》
  • 人物的情感表達:基於《梁祝》的電影內容,我將結合現實中的愛情,談談愛情對我們的意義


《梁祝》:徐克翻拍經典的背後,是導演個人才華的發揮與另類解讀

01、翻拍的改編模式:以忠於原著為基準,塑造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發揮導演個人才華

電影的翻拍程度恰到好處,不像傳統翻拍那樣改得面目全非,而是處處體現導演的“小用心”。這種忠於原著故事的創作模式,更容易深入人心,感動人心。

導演翻拍如此優秀的愛情悲劇,卻能盡顯原著與電影的魅力各有不同,青出於藍。接下來我就說一說導演是如何塑造故事中的人物性格。

①祝英臺:祝英臺塑造成陽光少女,成為與原著版本的最大不同

流傳至今,梁祝的版本已有很多,甚至歷史上有些版本梁祝故事中,祝英臺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電影中導演不同以往,將陽光少女這一標籤加在祝英臺身上,呈現她性格的多樣化與去臉譜化,從而塑造出與原著的不同性格魅力。

祝英臺是千金小姐從小錦衣玉食,即使梁山伯是落魄寒門,但最後她還是會為了愛情奮不顧身。梁山伯因為是寒門子弟,家裡窮,經常被老師輕視重罰。最後是祝英臺變成陽光少女周旋於老師之間,並且成功讓梁山伯完成學業,考取功名。

看到這一幕,我非常感動。甚至於,祝英臺還幫了不少忙。梁山伯被老師懲罰舉著琴罰站卻摔壞了琴,祝英臺說她賠得起,搶去了梁山伯手裡的壞琴,最後連累自己被老師嚴懲。可見,祝英臺始終將梁山伯當成與自己喜歡的人,犧牲自己保護他。

在我眼中,這也許是導演徐克想要通過塑造祝英臺的人物性格,傳遞給觀眾們更深一層的含義:希望愛情中的每一個人都真心善待潛在的另一半,給他一次機會,他會回饋你無法忘記的溫柔與感動。

②梁山伯:梁山伯為了愛情委屈求全,成為少女值得託付終身的英雄

面對祝英臺的陽光與活潑,梁山伯對她又期待又抗拒,這也是電影塑造人物的高明之處,相信不少有過相同經歷過來人看完會感慨萬千。

導演在故事裡早已埋下導火索,對祝英臺的好感,梁山伯一度以為自己變得“虛”了,認為自己和亭望春一樣有點同性戀傾向。到影片後面轉變為祝英臺恢復女兒身,梁山伯為了祝英臺上門提親,受盡祝夫人冷嘲熱諷。如此大的戲劇衝突,為人物性格提供依據,顯得豐滿,在情理之中。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蘇軾《留侯論》

梁山伯不僅成為祝英臺的英雄,更是成為過來人欽佩的對象。電影中梁山伯被祝英臺的父母先派家丁用亂棍打到奄奄一息;甚至後來祝夫人為了讓他斷絕與祝英臺的往來,親自上門逼迫他寫絕交書;梁山伯回憶與英臺同窗時的點點滴滴,提筆難書,這讓他肝腸寸斷,最終吐血。幾天後死在自己家裡,讓人感到悲憤。

這就是導演徐克的典型翻拍模式,利用原著故事的框架,塑造新的人物性格,一如他之前翻拍的《青蛇》、《新龍門客棧》,是他個人才華的一種發揮,也是他對經典原著的一種另類解讀與超越。

在我看來,徐克版《梁祝》還原原著愛情悲劇之餘,更多的是豐滿傳神的人物。他通過對祝英臺與梁山伯的性格塑造,渲染強化了整部電影的悲劇色彩。

《梁祝》:徐克翻拍經典的背後,是導演個人才華的發揮與另類解讀

02、門第的階級衝突:運用現實的階級門第衝突,引領觀影者以不同的視角解讀《梁祝》

徐克導演的《梁祝》作為一部原著翻拍片,豆瓣能獲得8.0的高分,我覺得現實的階級衝突功不可沒。正是由於它與人物出身的高度吻合,才能將評分拉倒如此之高。

在這部電影中,除了人物獨到的性格塑造,更重要的是導演凸出了兩種帶有時代背景的社會階級。反差強烈的高低人生,向觀眾們展現了當時不同的社會階級。

讓我們看導演是如何劃分:

士族階級:導演以祝英臺的社會階級為故事背景,還原《梁祝》故事

《梁祝》這一經典IP,不同觀眾眼中,不同時期的戲劇、電視劇、與其它版本的電影各有經典,然而只有徐克導演翻拍的這部《梁祝》著重強調了“士族與寒族,朱門與竹門”的社會階級。

因此,導演在再現祝英臺的家庭背景時,強調的是士族所應有的社會階級。

比如在電影出現的祝英臺與祝英臺父母,關於他們故事情節都是以他們的社會身份為主,或者以為階級出身主。祝老爺家裡有很多傭人,一回家府裡忙成一片;祝英臺在學校被老師安排在前排特別優待;甚至祝英臺與馬文才的婚姻,都是以士族階級為背景利益互換的政治聯姻。

導演如此有目的的強調,其實是為了推動劇情的主線發展,以原著推進,以改編穿插。全劇由導演個人發揮的改編拍攝可能性不大,因此忠於原著,忠於時代背景的社會階級才是這部電影的關鍵點。而且沒如果有寒門子弟梁山伯的襯托,許多觀眾可能就察覺不到士祝英臺出身與高貴了。

比如,沒有祝英臺與梁山伯階級的反差,我們又怎麼能看出祝英臺對梁山伯的真情;沒有祝英臺父母的事蹟,如何看出祝英臺與梁山伯的悲劇與傳奇?

因此、在我看來,影片既不能缺少士族也不能缺少寒族,像這類翻拍的經典IP則更需要導演的深刻理解時代背景。只有兩者相輔相成,才能把故事悲劇色彩渲染起來。藉此導演也在藉機表達,改編原著的基礎上,適當忠於原著本身的設定,也是超越經典的方式之一。

②寒門階級:以梁山伯的社會階級推動劇情發展,是電影的一大新意

另一階級為梁山伯的寒門階級,在電影中均有著筆之處,無論是梁山伯求學的時候,還是提親的時候,導演都在向觀眾們展現不同的社會階級。

從社會階級上看,梁山伯不能和祝英臺在一起也是必然的結果,而且通過現實的階級反差,能讓人們深入到梁祝故事的悲劇內核。這也是梁祝故事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之一,祝英臺剛進入崇綺學院時,老師對她過去一切還很陌生。所以,老師才在那邊問來問去:坐什麼車來的?行李多少?書童多少?什麼伙食、住哪裡...在得到越來越好的回答,老師能確定祝英臺是士族不一般後,安排祝英臺的座位也越來越靠前,甚至還把別的學生擠到了後面;那時祝英臺回頭看了一眼,她的梁山伯坐在了最後一排。

這種空間上的距離的不可能,也為未來他們的不幸埋下了伏筆,從而導致了將來的悲劇。到了電影后半部分,寒門子弟的梁山伯上門提親,通過一場疾風吹起禮盒,導演有意告訴我們他帶的聘禮只是一盒糖餅;甚至導演還安排梁山伯遇上馬文才的迎親隊伍,長長的隊伍,敲鑼打鼓一眼望不到頭,也展現了士族階級的富有,尤其是梁山伯與祝夫人見面時;馬文才送聘禮的隊伍來來往往,人聲鼎沸,言語中搬了三天都沒有搬完。

於是一窮一富,一個士族一個寒族,兩種身份不斷的對比強調,社會階級差異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其實很多電影都採用過這種方法,但在我看來,徐克版《梁祝》能成為翻拍經典的愛情悲劇不單是因它獨到的人物塑造,它在時代背景和社會階級的著墨也很重要。作為觀眾之一,我很願意與把這部電影分享給我的朋友與家人,這是一部很好的電影。

《梁祝》:徐克翻拍經典的背後,是導演個人才華的發揮與另類解讀

03、人物的情感表達:基於梁祝的電影內容,我將結合現實中的愛情,談談愛情對我們的現實意義

整部電影除了原著的悲劇結尾,更多的是導演徐克演繹的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愛情故事為主。祝英臺與梁山伯由相逢相識,到相知相愛、最後到祝英臺與梁山伯殉情後的化蝶翩翩飛去。這種死生契闊的愛情,加深了觀眾對故事的印象。

接下來,我將基於徐克版《梁祝》的故事情節,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愛情,談談愛情對我們的現實所在:

①愛情幫助個體遠離孤獨,獲得圓滿

在徐克版《梁祝》中,祝英臺始終未能得到親情的溫暖,因為爸爸一直把她當成政治聯營的籌碼,母親也一直想要用“繩子”控制她。但經過與梁山伯一系列的共同經歷後,她終於找到了一個同喜同悲,願意傾聽她、理解她的另一半。梁山伯也願意為了祝英臺代替老師的懲罰,尤其是祝英臺替梁山伯摔琴背鍋罰站後,梁山伯為她彈了那首梁祝。因此,他們在彼此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變得更加遠離孤獨,獲得圓滿。

而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愛情就像是成功的潤滑劑,能驅散生活中、工作中的煩惱與不快,從工作與家庭上成就彼此。比如,在你失敗後心灰意冷時為愛人你打氣;在你人生的階段中,愛人會與你一起養育孩子,教育孩子。

愛情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尋找另一種自己,伴侶可能和我們一樣,也會有小脾氣,小毛病。但我們不只是看到對方的不完美之處,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尋找到了對方,在將來的生活中,我們依偎著互相取暖。在生活中有這樣一個伴侶,何樂而不為?

《梁祝》:徐克翻拍經典的背後,是導演個人才華的發揮與另類解讀

②愛情除了簡單的佔有外,更多的是付出。

相愛的人都會為彼此付出,並不需要多少回報,你的每一個不開心,每一個小困難伴侶都會想辦法為你分擔,為你付出,比如電影裡的這些情節:

  • 梁山伯是貧困生,祝英臺把自己碗裡的好吃的都夾給了梁山伯
  • 梁山伯把琴摔壞後,祝英臺主動替他背鍋舉著琴罰站,梁山伯也很關心她給她彈琴分憂
  • 梁山伯為了給祝英臺送東西,冒雨生病感冒了,祝英臺熬藥照顧他的梁兄。點點滴滴他們終於感動了彼此

有很多情節都有關於梁山伯與祝英臺為彼此付出有關,大多數的愛情中,他們認定了對方,便會付出所有,矢志不渝。

現實生活也是如此,相愛的兩個人,他們看彼此的眼神永遠是那麼默默溫情,充滿愛意。在他們眼中,你就是全世界。

愛人不僅是生活中的好幫手,在情感心理上也是。請在往後餘生好好善待對方,不要等到失去了對方,才發現自己原來做錯了很多。

③在某種程度上,愛情可以讓情侶成為彼此的保護傘

電影中,有兩點讓我影響深刻,第一點是,梁山伯看見父母強迫祝英臺嫁給從未見過面的馬文才時,祝英臺請求他一定要來上門提親;梁山伯哪怕官小如豆只是縣令,身份卑微,馬文才是郡守他的上司,梁山伯不顧個人安危與功名,上門提親保護祝英臺。第二點是梁山伯被一群家丁用亂棍毆打,祝英臺一個弱女子瘋了似的阻攔家丁,儘管她失敗了。

導演設置這兩段情節,不僅僅是忠於原著,也取材於生活。愛情作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在我看來它也會讓情侶成為彼此的保護傘。付出一切,只為你安好。

現實生活中我見過很多相愛的人保護對方,尤其是男性,更是對另一半的安危有種無法言說的使命感。可以見得,愛情能讓情侶成為彼此的保護傘是名至實歸。

在我看來,愛情不僅能讓伴侶成為身體上的保護傘,更是心靈的保護傘。它們在背後默默守護者你的一切,不管你是得意還是失意,全部收入懷中。而我作為觀眾,這正是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地方。

總結一下:

徐克版《梁祝》總體來說是一部忠於原著,但改編手法高超,以人物性格為亮點,是一部催人淚下的感人電影。因此,今天我從不一樣的角度解讀這部電影,像讀者們呈現翻拍與改變的不同的作品魅力。

在我看來,在影片悲劇結尾前,與梁山伯一樣,有過類似經歷的人看完該片會感慨萬千,內心充滿溫暖。在世俗的現實生活中得到祝英臺這樣的愛人很不容易,我相信這部電影傳達的內核不如原著那樣淺薄:相愛的人只有用真心對方,才能得到他們終生的愛。

我是青木山,謝謝關注@青木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