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只給員工交五險不交一金,單位違法嗎?

王德財19


樓主你好,單位只給員工繳納五險,而不交納一金單位違法嗎?光繳納五險不交納一金實際上是不違法的,因為在勞動合同法中並沒有明確的將這個住房公積金的待遇寫入到法律法規當中去,所以說住房公積金的待遇是不會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行為,當然很多企業單位實際上為了降低自己的用工成本,它都是沒有去交納住房公積金待遇的,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

所以說只要滿足五險的正常參保,那麼就是符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因為這個五險是屬於社保的範疇,那麼對於一個企業單位來說,完全符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就說這樣的做法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個住房公積金並不是屬於法定的義務,當然有很多企業單位確實是有這個住房公積金的,這是因為很多企業單位它是五險和易經來共同繳納的,但是徵收這個五險和一金的兩個部門都是分屬於不同的部門。

我們的五險是通過社保部門來進行徵收的,而這個住房公積金的待遇,它是通過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來進行徵收的,所以說它是分別處在兩個不同的部門,所以所對應的這個徵收機構也是有所不同的,當然有些單位沒有住房公積金也是非常正常的一個現象,如果沒有住房公積金的話,對我們個人來講,意味著是不能夠通過住房公積金來購買住房貸款了,只能夠通過商業銀行去購買住房貸款。


懂社保


“五險一金”指的是五種社會保險以及一個公積金,“五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

五險一金其實都是國家強制要求用人單位要為員工繳納的,但是雖然都是強制性規定,但是用人單位不為員工繳納五險是違法的,但是不為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卻不是違法行為,所以基本上中小型企業為了自身利益,都不會為在職員工繳納公積金,節省了一大筆開支。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規定:

(1)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2)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3)第四十四條 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

(4)第五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5)第三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不過根據2019年3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公佈的《關於全面推進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的意見》,裡面內容提到這項實施將會在今年年底實現。一旦實施,就會把生育保險規劃到醫療保險裡面,將會統一管理,實現服務一體化,然後“五險一金”就會變成“四險一金”。


當用人單位不為員工繳納五險或者一金的時候,處理辦法也是有不同的,用人單位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屬於勞動爭議,可以通過向社保中心舉報或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的方式予以解決。而用人單位不為勞動者繳納住房公積金,不屬於勞動爭議,不能通過勞動仲裁解決,只能通過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舉報的方式予以解決。


木石前盟的愛情


首先,單位只給員工交五險不交一金(住房公積金)是違法的;

從《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15、16和17條來看:法條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在30日內為職工按照實際基數正常繳納住房公積金,新入職員工可以從次月開始繳納;第37和38條來看,如單位未及時繳納可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舉報,逾期不交可向人民法院投訴,因此,法條規定住房公積金也是強制繳納的。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15條:單位錄用職工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30日內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繳存登記,並持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審核文件,到受委託銀行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設立或者轉移手續。

第16條: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第17條:新參加工作的職工從參加工作的第二個月開始繳存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當月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第37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單位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或者不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辦理;逾期不辦理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38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單位逾期不繳或者少繳住房公積金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繳存;逾期仍不繳存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雖然《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全國統一施行,但是每個區域卻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具體規定,例如北京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的說法卻是城鎮戶口強制繳納住房公積金,農業戶口可根據單位情況自行決定。

其次,單位之所以為員工繳納五險,而不為員工繳納一金(住房公積金),不是因為住房公積金不是強制繳納的,而是因為社保稽查比較嚴格,不僅有員工舉報稽查的及時處理機制,還有隨機抽查稽查社保的機制,而住房公積金不僅處理員工舉報不及時,而且暫時沒有隨機抽查的機制;

最後,勞動者對社保繳納領取養老金、享受醫保實時報銷、生育津貼或者是失業津貼、買房搖號資格、孩子上學資格、積分落戶資格比較敏感,也比較常用;而住房公積金只有在購房貸款時會用到,而且目前購房貸款用公積金也不是太好貸款,所以,勞動者也不是太重視,也是導致單位不為員工繳納公積金的因素之一。

超老師劃重點:

之所以單位為員工繳納社保,不為勞動者繳納住房公積金。是因為,第一,繳納住房公積金無形增大企業的人力成本;第二,社保稽查嚴格,住房公積金監管不是太嚴格;第三,社保牽扯福利多,住房公積金福利太少,容易忽略;所以,綜上所述,很多單位敢冒風險不給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但是,不為員工繳納公積金確實是違法行為,望大家提高法律意識,及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有更多社保及職場問題,請關注我喲<strong>


職說社保


很多職工發現過這樣一個問題,用人單位給職工繳納社保了,但是卻沒有住房公積金。於是就向勞動監察部門反映。但是得到的告知確是不屬於他們的職責範圍,這是怎麼回事?

勞動監察部門主要負責的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一些職責。職權是由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等一系列法律賦予的。但是住房公積金的執法卻沒有賦予勞動監察部門。

依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給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的。如果用人單位不給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首先是責令限期改正,然後拒不改正的才可以予以處罰,1~5萬元。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37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單位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或者不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辦理;逾期不辦理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所以,勞動者應當向當地的住房公積金管理行政部門進行投訴舉報。那維權也比較麻煩,因為要提供相應的證據,證明勞動關係等資料。也有的需要出具勞動仲裁部門的確立勞動關係的法律文書。然後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用人單位補繳相應的住房公積金。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住房公積金的維權沒有勞動監察部門的兩年有效期。因為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裡邊並沒有有關規定。另外社保費規定的滯納金是每日5/萬,但是住房公積金沒有設置滯納金的規定,這對於企業也是一件好事,成本會逐步降低。

所以,有關公積金的維權跟勞動部門社保費還是差異非常大的。


暖心人社


你好!這裡是眾和法律為你提供諮詢服務

就單純從題目角度出發的話,不違法!

根據社會保險法的明確規定,只要單位和員工建立勞動合同關係,30日內就要依法為員工購買社保,當然這個社保包括的只是五險,並不包括“一金”,所以說,不買一金,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不違反勞動合同法和社會保險法的規定的。

而且,有很多企業單位,尤其是私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為了降低員工的用工成本,他都是沒有這個住房公積金待遇的,所以說購買五險是法定的責任和義務,但是這個住房公積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明確的寫入到勞動合同法當中去。

根據住房公積金的條例,說明就是說所在的單位必須要給員工來購買住房公積金待遇,但畢竟它只是一個條例性的文件,這個文件呢,他不屬於法律的一個範疇,所以說,並不是屬於違法的一個行為,客觀上來講它是屬於一個違規的行為。

希望以上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眾和法律諮詢


單位只給員工交五險不交一金,單位違法嗎?

不違法,違規!

為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是由《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約束和調整的,該條例是由最高/行/政/機關發佈的文件而非法律,所以不違法,但不為在職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是違規行為。

繳納住房公積金的益處太多了:

1、享受低利率的房屋貸款。五年以上公積金貸款利率只有3.25%,遠低於同期商業貸款。甚至說,如果能從公積金中貸出來,然後存在有一定浮動利率的銀行,都可以賺到利息差,你說合適不合適。

2、住房公積金免稅!如果您的工資為10000元,以此為基數繳費按12%比例繳納住房公積金,那麼每月個人承擔1200元。這1200元是從工資中稅前扣除的,不用交納個人所得稅。

3、不但不交稅,住房公積金是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負擔的,如上例,個人每月繳納住房公積金1200元,那麼用人單位也需要為繳納等額1200元的公積金,每月合計2400元,這些錢統統是進入到個人賬戶中的,雙倍啊!

……益處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雖然對勞動者有這麼多益處,但是,由於為勞動者繳納住房公積金,用人單位的用人成本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存在著一定數量的用人單位逃避相關責任,不為勞動者繳納住房公積金。

對於此類情況,勞動者可以維護自身權益,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舉報。


老王觀職場


如果不交公積金算違法的話,我想全國除了機關事業單位,得有一多半以上的單位都違法吧。

五險一金,多麼高大上的名詞。曾幾何時,五險一金開始成了好工作的代名詞。繳納五險一金的單位,要麼是機關事業單位,要麼是國企,要麼是實力強勁的私企。於是,大家找工作的時候,首先關心的就是,是不是繳納五險一金,尤其是公積金,是區分單位好壞最大重要的標準。一個連公積金都不交的單位,還算什麼好單位。

大家知道,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是繳納公積金的。公積金包括兩部分,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且單位和個人繳納部分,不得低於工資的5%,不得高於工資的12%。如果按照10%計算的話,每個月單位會幫你繳納月工資的十分之一,如果你月工資是5000元的話,單位就會幫你繳納500元公積金。所以說,繳納公積金的負擔還是很重的,因此大部分規模較小的單位都不會繳納公積金,一般只繳納五險或三險。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定,繳納公積金的單位為: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等。但是並沒有明確規定所有企業都必須繳納公積金,這樣就給很多企業留下了迴旋的餘地。如果規定,只要工商註冊登記的企業都必須為職工繳納公積金的話,我想強制力會比現在高很多。

也就是說,單位不交公積金也談不上違法,畢竟公積金和養老醫保不一樣,還沒有上升到法律的層次,強制力不是很強。


中省直遴選


現在很多中小企業為了節省成本,不給員工繳納或者少繳五險一金,特別是住房公積金,找工作時你會發現,有一金的公司真的是不多。

我們都知道,企業不給員工繳納社保是違法行為。然而,勞動法並沒有規定企業一定要為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因此,如果你去跟勞動監察部門反映,他們會告知你這是不屬於其監管範圍的。

但是,《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卻有明確規定,單位應當按時、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不得逾期繳存或者少繳。違反規定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辦理,逾期不辦理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綜上所述,企業不給員工繳納社保是違法行為,未給員工足額繳納公積金雖不構成違法行為,但卻是違規行為。對於這類情況,勞動者可以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舉報,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戳上方頭像關注,更多社保問題可以評論或者私信找保叔哦。

這兩類人注意,公積金千萬不要斷

<strong>每個月都在繳納公積金,當需要用的時候才知道,公積金居然還可以這樣用。

1、計劃買房

如果你計劃買房,並且想通過公積金貸款,公積金的繳費年限必須滿足一定條件。只有連續繳納一定的年限,才能申請通過公積金貸款。

比如福建福州,公積金需要連續繳納6個月(含)以上。才有資格申請用公積金貸款買房。如果斷繳1個月,之前連續繳納的年限會被清零,繳費年限重新計算。

除了繳費年限,如果公積金賬戶上錢的多少,還與貸款額度有關。公積金賬戶上錢越多,買房時貸款額度越高。所以,公積金的繳存年限、繳存額度都是越多越好,如果你有購房計劃,千萬不要斷。

2、已經買房

如果你已經買房了,但是是通過商業貸款的,想將商業貸款轉公積金貸款,也與公積金的繳費年限有關。

只有連續繳納一定的年限,才能申請商業貸轉公積金貸。目前福建省內,只有廈門地區可以辦理,其他地市已暫停辦理。

保叔提醒:無論是公積金貸款,還是商業貸轉公積金貸,對公積金“連續繳存月數”都是非常嚴格。當月一旦斷繳,或沒有及時繳存到賬的,連續月數就要重新計算。沒有任何斷繳緩衝期,比社保斷繳還嚴格!

<strong>

公積金斷繳有什麼影響?

<strong>

大家都知道社保斷繳很嚴重,沒想到公積金斷繳也這麼嚴重。

1、公積金貸款資格取消:公積金的連續繳費年限重新開始計算。比如,廈門小夥伴需重新開始連續繳費1年,才能獲得公積金貸款資格。

2、公積金貸款額度降低:公積金賬戶上的錢的錢越多,能通過公積金貸款的額度也會越高。

<strong>

除了買房,公積金還有這些用途

<strong>

除了買房貸款,公積金還可以在很多時候使用:

1、租房抵扣房租:福州、廈門每月都能提1000元,各地都有不同的標準。

<strong>

2、申請裝修貸:裝修貸的利率較低。如果你已經結婚,自己賬戶可以申請,配偶公積金賬戶也可以申請。

3、退休/離職後提取出來:退休或者跳槽換城市工作後,可以申請提取公積金賬戶上的錢。賬上的錢不會打水漂。

4、生活發生變化可使用:生活困難,或者得了大病,也都可以提取應急使用。

<strong>

保叔有話說

1、連續繳費年限,是公積金貸款必備條件:按月連續繳存月數達到一定月數,才有條件申請公積金貸款。一旦斷繳,連續繳存月數則要重新計算,直接影響貸款申請;

2、公積金斷繳影響貸款額度

:部分地區斷繳期間公積金賬戶上的金額暫停累計。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更多五險一金相關問題,歡迎關注【家加社保】。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

<strong>


家加社保


目前民營中小型企業都有很多未給員工繳納社保的,而這是法律規定強制性義務和責任,何況住房公積金還不是法律規定強制性要繳納的,所以很多企業從節省成本來考慮,當然就不給繳納住房公積金。好的單位都有五險一金,現實中很多單位都沒有這一金,甚至有些連五險都沒有,這隻能說明現在社會中好單位太少了。但是如果沒有買這一金怎麼辦?員工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當然可以投訴,可以打官司,有法律依據。但要是都這麼較真,這樣的員工估計就會被大多數公司拒絕錄用。因此,法律是法律,現實是現實。只能期待更加有強制性的政策出臺,只能期待中國的企業在國際上更有競爭力。換句話說只有企業能賺到錢了,員工的福利水平才能有保障。公積金還可以自己取出來,不像五險公司為員工繳納了,員工也拿不到一分錢,全部上交給國家了。而你取出的公積金進了自己腰包,公司並沒有落到什麼好處,反而還會增加自身負擔。所以,為了減少開支,一般公司都不願意給員工上繳公積金。

現在好多企業經營困難,也不能強制企業繳納五險一金,否則企業萬一關門了損失最大的還是職工的利益。因此,有時候職工也是能夠體會到企業很難的,因此也就對於這樣的事情反應沒有那麼強烈。還有一些很好的企業不僅為職工辦理了五險一金,有些企業甚至還有企業年金,這些都是效益好的企業為職工做的福利了。但是如果企業效益不好,那麼這些稍微少一點也是沒有太好的辦法的。更何況,目前民營中小型企業都有很多未給員工繳納社保的,而這是法律規定強制性義務和責任,何況住房公積金還不是法律規定強制性要繳納的,所以很多企業從節省成本來考慮,當然就不給繳納住房公積金。對於應該做的事情,那麼應該可做可不做,並不具有強制性,所以很多單位對於為個人繳納住房公積金都是一笑而過的,畢竟法律沒有要求單位必須為個人繳納,所以我們沒有義務為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

企業不交或少交“五險一金”實際上與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這一社會發展目標是背道而馳的,應該是社會亂象中的一種,不僅嚴重侵害了員工利益,也不利於建立穩定的公共秩序,國家勞動管理部門有責任去管去查去規範去督辦。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需要人們遵紀守法,也需要權利者嚴於律己,更需要企業依法循規,這是我們在向法制社會邁進中,必須緊跟的一點,也是必須明確的一點。


木頭人的憨厚


如果從法律法規角度來說,五險一金(即社會保險五個和住房公積金)都是單位應該繳納的法律強制性福利,缺一不可。

但現實沒有那麼理想,很多公司會在員工的五險一金方面缺斤少兩,能少交就少交,能不交就不交,這也是在變相降低用人成本,為了減負。

如果從HR用工成本核算,一個人如果按照全額工資基數繳納五險一金,單位要出的成本平均是工資的1.5倍以上。

作為員工可能感受的不那麼深,當老闆後就知道了負擔,所以非常贊同國家的減稅降費政策。

情況分析

特別是很多中小公司或者創業公司,沒有盈利,運營負擔重,沒有那麼寬裕的資金,會想著從這些方面剋扣,很多員工考慮到就業的弱勢,也就不會那麼在意了,但不代表是合法的。

雖然用工成本很高,卻不認同很多單位在員工強制福利方面做手腳的做法,因為那樣是對員工利益的極大損害,基本權益都不能保障。對公司口碑傳播、社會責任的履行以及員工積極性都是一大傷害的。

現在市面上,隨著社會保險法的頒佈,勞動者維權意識提升,公司繳納五險已經基本做到了覆蓋,但作為住房公積金的繳納還沒有那麼理想。

目前,公積金管理是依靠國務院的行政法規《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有規定單位有義務在入職一個月內繳納公積金的,但執行效果有限。

最後結論

如果員工碰到了這種情況,還是能爭取有公積金的儘量要有。沒有使用公積金之前,感覺不到重要,後面如果需要貸款,有公積金開戶,會可以申請到比較優惠的利率。即使不貸款,也可以取出用於租房或者還房貸,甚至算作儲蓄,是可支配收入的一種,不可忽視!

其他高收入群體,或者覺得機會很好,不在乎這個的人,可以忽略。


關注@HR那些事兒 供職互聯網大廠,用HR視角,為你職場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