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人齐如山

齐如山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戏曲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理论家、剧作家、导演和活动家。他不仅发现并培养了青年京剧艺术家梅兰芳,还通过多年准备和不懈努力将其推向了世界的舞台。由此,梅兰芳和他所表演的京剧艺术受到了西方世界的关注。齐如山先生最令人瞩目的贡献是以毕生之力完成的几百万字的剧学著作,构建起了京剧表演艺术的理论体系,他的理论研究涉猎广泛,不仅专注于京剧艺术本体,还涉及到京剧技法学、京剧史学、京剧文献学、京剧观众学、京剧管理学等方面的内容。他的“有声必歌,无动不舞”的著名论断,更是对京剧乃至中国民族戏剧艺术特征较为科学之概括。今日与读者一起走进京剧巨擘齐如山。

京剧文人齐如山

齐如山先生

齐如山,名宗康,以字行。河北高阳县人。祖父、父亲分别是阮元、翁同稣门生,出自这样书香门第,齐如山自幼熟读经史。十七岁时通过翁同龢的引介,进入同文馆学习德语和法语。庚子事变后同文馆停办,齐如山肄业,开始经营家族商号。为处理商业事务,曾多次赴欧洲,其间接触到西方戏剧。1912年回国后,开始了其编剧、戏曲研究、民俗研究的工作,直至1962年在台湾去世。

在民国京剧艺术发展史中,齐如山绝对是一个需要一整章节来叙述的重要人物。他的广为人知,当然还是辅佐梅兰芳,通过编制剧本、策划访美等活动,对梅兰芳艺术成长以及梅派艺术的传播立下汗马功劳。1928年4月15日《北平晨报》附刊《星期画报》第129号有罗瘿公写给齐如山的一首诗,云“齐郎四十未为老,歌曲并能穷奥妙;结想常为古美人,赋容恨不工颦笑。可怜齐郎好身段……额下鬃髴颇有须,难为天女与麻姑。恰惜梅郎好颜色,尽将舞态上氍毹”,这意思是齐如山借着梅兰芳实现自己的艺术观念,但梅兰芳前台得盛名,在幕后的齐如山却少为人知,所以罗瘿公写这首诗“潜光必发待我诗,送尔声名日千里”。此时齐如山已经为梅兰芳编了十几出戏,正在为梅兰芳访美做各种筹备工作。

京剧文人齐如山

1929年,梅兰芳、齐如山(右)赴美国时乘加拿大客轮

但这只是他戏曲人生中的一部分。当访美归来,梅兰芳去上海之后,齐梅分开,齐如山即全力投人戏曲研究工作,尽管在此之前他已经写下《说戏》《编剧建言》《编剧浅说》以及为梅访美而写的《中国剧之组织》《戏剧脚色名词考》等著作,但其京剧史及京剧理论的重要著作还有待将来。此后的三十年,是作为戏曲史论研究者齐如山的时代,他在这个领域的成就,比起在梅兰芳身边的工作毫不逊色,齐如山在学术史上的地位无疑是这个阶段才得以奠定的。

齐如山自1931年与余叔岩、梅兰芳、庄清逸、张伯驹、傅芸子成立“北平国剧学会”开始,即进人国剧研究的重要时期,不仅创办了《戏剧丛刊》《国剧画报》,编纂《国剧辞典》,此后陆续撰写出版了《脸谱图解》《戏中之建筑物》《上下场》《戏班》《京剧之变迁》《行头盔头》《国剧身段谱》《北平国剧学会陈列馆目录》《国剧简要图案》《国剧浅释》《梅兰芳艺术一斑》《皮黄音韵》《戏台楹联辑》《戏馆子》《戏中桌椅摆设法》《剧词谚语录》《歌场趣谈》《剧学獭祭编》,戏曲剧目集《昇平署月令承应戏》《戏班题名录》《承应戏的研究》《故都百戏图考》《齐氏百舍斋收存戏曲目录》《国剧概论》《国剧要略》《国剧漫谈》《国剧漫谈二集》《国剧漫谈三集》《谈平剧》《谈四脚》《戏界小掌故》《清代皮黄名脚简介》《编剧回忆》《国剧漫谈》《国剧艺术汇考》等几十种国剧研究著作。

京剧文人齐如山

梅兰芳、齐如山(右一)与美国戏剧家贝拉斯考在纽约合影

可以说,二十年代的齐如山还是梅兰芳幕后人物,三十年代开始他已经以国剧整理与研究者的身份获得了独立的价值。(首先为其带来研究者声誉的第一部作品,是写于1928 年的《中国剧之组织》。)在民国时期众多戏曲研究者当中,齐如山的治学方法和成果颇为独特。众所周知,国人系统地以现代学术理念研究戏曲,是从王国维开始的。他自1908 年编著《曲录》,嗣后陆续推出《戏曲考原》《优语录》《唐 宋大曲考》《古剧角色考》等著作,并在此基础上写成《宋元戏曲史》一书,奠定了中国戏曲史研究的基础。吴梅继承古代曲学研究的路数,进行明清戏曲研究领域的开拓。在两位大家的影响下,一时涌现出钱南扬、任半塘等众多戏曲研究者。这些研究者基本都是宗范王国维、吴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古代戏曲文献为基础,进行戏曲史的梳理和戏曲理论的阐发。无论是戏曲史还是戏曲理论,皆依据存世众多的戏曲文学、曲论文献为基础。齐如山的研究路数明显不同。从戏曲史的层面来说,与众多学者关注宋元明清等古典时期戏曲史不同,齐如山更关注的是近代戏曲,尤其是近代戏曲中最为重要的京剧;与其他人多关注戏曲文学作品不同,齐如山更关注国剧“场上”的情形及其变迁的历史;从戏曲理论层面来说,与其他人多关注曲论、创作论不同,齐如山更关注戏曲之本体,即场上的技术规范,表演的理论。

因为研究思路、关注重心的差异,齐如山国剧研究呈现出极为个性的色彩,开启民国时期极为独特的戏曲研究格局。包括京剧在内的近代戏曲,以及场上之情形,为以往戏曲研究者所忽视,齐如山在做这些工作时几乎没有太多的借鉴,筚路蓝缕,从最为基础的史料搜集开始,然后再归纳总结,以科学的方法抽绎出理论观点。正如王国维、吴梅研究古代戏曲文学史和理论从基本文献出发一样,齐如山的研究同样是从文献出发,只不过他搜集史料文献的旨趣和方法颇为不同。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史论著作也就有了不同一般的创新价值和意义。

京剧文人齐如山

晚年的齐如山先生

从戏曲研究的学术史上来考察,齐如山注重史料的搜集整理并以此为基础来展开研究,将戏曲场上之道纳人学术的正轨,并产生了丰富的成果,他是民国时期当之无愧的戏曲研究大家,也是京剧史料学研究的巨擘,这是毋庸置疑的。(文 | 吴新苗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聊京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