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刘八女为何一定要雍正等人下马过江夏镇?

历史总探长


话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在江夏镇刘八女就是名副其实的地头蛇!那么刘八女为何非要得罪四爷和十三爷,让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服软呢?

此事得从康熙四十三年说起,这年黄河发大水可朝廷户部却无钱粮可调,故康熙排皇四子和十三子,下江南筹措钱粮。

如今的朝廷“九龙夺嫡”已经开始,江南特别是扬州那可是八爷党里九爷的小金库。

江南盐道任伯安便是九爷的门人,这个任伯安任江南盐道每年可以为八爷党提供盐税一百万两。

这就是八爷用来拉拢打点百官的经济来源之一,而四爷他们初到扬州便碰到,扬州知府购买民女送个任伯安。

于是便和十三爷给了任伯安个下马威,之后四爷和十三爷找盐商们要钱,任伯安在其中暗中使坏。

四爷等人便设计拿出九爷给任伯安的书信作为要挟,让任伯安带头认捐二十万赈灾银,并把借他的顶戴花翎给被其免职的田文镜。

这样一来盐商和官员们见事不妙,纷纷便是认捐最终筹集购粮款项200万两。

这两百万两里就有任伯安要进献给自己主子九爷的一百两银子,因此任伯安和刘八女对四爷和十三爷那是恨得牙痒痒。

就在四爷和十三爷返程途中,需要通过江夏镇而刘八女在和任伯安弟弟喝酒的时候,听说了自己姐夫被四爷和十三爷整这件事,本来就气不打一出来。

又听说四爷等一行人在庄子上不安生,非要帮张五哥一家,于是便想要好好羞辱四爷他们一番。

刘八女有何本事竟然敢让当朝皇子下马过江夏镇,而敢怒不敢言呢?

那是因为他有个好爹刘焕芝,其父本事前朝进士承蒙康熙南巡的时候伺候过皇上,所以康熙爷给江夏镇赐了“礼仪德化”四个大字。

刘八女又见四爷等人不简单,出身士绅家庭的他又怎会猜不出他们可能是朝廷派来的钦差,又听他们提到什么九也,但是嚣张跋扈惯了得刘八女可不管,只说了个不知者不怪罪。

便借着皇上御赐的四个大字,刘八女命人举着牌匾在出江夏镇的城门口,非要四爷等一行人下马过江夏镇。

另外对于不怎么出名的四爷,想必作为任伯安妹夫的刘八女对朝廷的事情还是有所耳闻的。

此时的四爷还不是炙手可热的皇子,落到他刘八女手上怎么能放过羞辱的机会的。

四爷一行人便在刘八女等人的嘲笑声中,充满怒气的离开了江夏镇!这也为后来年羹尧剿灭江夏镇,埋下了伏笔!

古往今来“酒色财气”四大关,一个“气”字便是不同结局。

正如苏轼在《留侯论》中所写: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刘八女因气不过逞一时之强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最终害得自己和家族覆灭,而四爷隐忍而不发成大事者成了后来的胜利者!


小沙看剧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社会,头上有一片云就是实现所谓“价值”的最好保护伞。年羹尧如此,刘八女等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更何况,康熙皇帝的儿子们当中,那位八贤王具有“众望所归”的帝王之相。

其实诸如刘八女之类的猪猡蝼蚁不过就是想在保护伞下面能够混吃混喝罢了,他们的真实目的带有强烈的私欲,无论在何朝何代,这样的人都不曾“绝种”。他们是帮凶,是走狗,更是寄生于社会各阶层的蛔虫。

《雍正王朝》里,对刘八女的刻画,真实凸显了寄生于各朝各代的蛔虫,从而将故事的矛盾更加深化。在江夏镇,刘八女等人应该是知道四爷等人的身份的,可是为什么还不惜得罪皇子,让他们下马过镇呢?原因莫过于小人道长罢了,究其原因,讳莫如深。

一是朝野局势,八爷党名声在外。刘八女是任伯安兄弟任季安的小舅子,同是八爷党九爷门人,是操纵江南盐道的狗腿子。老八胤禩的名声当然很响亮,朝野皆知,可能除了太子党和大千岁党外,是朝中最大的党派了,有这样大的保护伞支撑,旗下的小鬼自然放得开手脚,万事皆有朝中的八爷党罩着,谁还敢说个不字。江南盐道每年给八爷党上百万两的孝敬,可不仅仅只是行贿这么简单,这是双面交易,出了事,还需要八爷党来担待。所以,这种利益关系使得刘八女心里忽视了其他更多可变因素,在小人道长的刺激下,宁愿得罪四爷胤禛也要撑起八爷党的门面。

二是礼仪德化这块“遮羞布”。其实,刘八女等人和八爷党的关系只是一种利益交换,而康熙皇帝当年给江夏镇的题字“礼仪德化”才是刘八女的“定心丸”。还记得《康熙微服私访记》里宜妃给族人兄弟的一件绣品么?这件绣袍却成为族人作威作福的顶盖,搞得民不聊生。康熙当年的想法是表彰江夏镇淳朴的民风,可不曾想却让刘八女等人拿来擅作威褔。皇帝的题字在古代可能是天下最大的褒奖和荣耀,莫说你是孤王胤禛,就算是太子驾到,也不得不下马臣服。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刘八女才有这个胆子,在皇子面前撒野。

三是四爷胤禛等人的处境并不妙。黄河一场大水冲开了“九子夺嫡”的堤防,老四胤禛深入户部,抢了老八胤禩的风头,得到康熙皇帝的认可,这段戏看起来波澜不惊,事实上问题严重,这表明,老八与老四的争夺正式摆上台面。通过这件事,老八已经深知,自己在夺嫡的道路上,又多了一个阴狠的对手,要知道,如不是康熙皇帝的应允,老四如何深入得了水泼不进的八爷党领地——户部。所以,老八胤禩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解决老四这个绊脚石的。如此推断,老八是否有半道干掉老四的想法不得而知,刘八女等人制造机会除掉老四却是板上钉钉。在张五哥家里,他们假扮强盗,打算行截杀之道,被李卫偷听到就可证明,暗杀不成,又打起阿兰的主意,幸亏老十三还有几把刷子,能镇得住场子,要不然,老四一行只怕早就做了刘八女的刀下之鬼。

在张五哥家里,刘八女从背地里走上前台,事实上意味着矛盾摆上了明面,刘八女深知他得罪的是一个皇子,既然暗杀不成,一时半会儿又拿不下胤禛等人,要是四爷胤禛等人回了京,查究起来,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在极其矛盾的心态纠结下,只好抬出那块“礼仪德化”的牌子,向四爷等人暗示自己的“德行”,为自己的行为“缩减违法成本”。刘八女不知道的是,一旦抬出那块匾额,就意味死亡的气息已经来临。

综上所述,除了刘八女的狗腿子心态之外,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在为八爷党扫清障碍的过程中,刘八女遇到了硬茬,拿不下四爷等人,抬出康熙皇帝的“礼仪德化”匾额,无疑是给四爷暗示自己的行为,期望在自己失败后能够受到这块匾额的庇护,很多人没有想到这一点,始终认为刘八女仅仅是为了扳回一点脸面,事实上,也可以这么认为,刘八女暗杀四爷失败后,为自己在找退路,只不过他所处的层级太低,反而给自己留下了祸患。


青灯问史


刘八女的底气在哪儿?那就是康熙第三次南巡时题写的匾额“礼仪德化”。以皇上压皇子,老四和老十三这哥俩这个亏吃的爆。

作为老九在江南的门人代表任伯安的一派人物,刘八女可能从小在小小的江夏镇为所欲为惯了。所以竟然因为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强制捐银200万两赈济灾民,心中居然有替姐夫任伯安乃至九阿哥出气的念头。对于身份一方不愿意说,一方不打算死气白咧的明知故问借着康熙的“礼仪德化”的牌匾强行压制两位皇子下马通过江夏镇。谁给他的胆子敢以如此的方式羞辱两位皇子,他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再不重用的皇子要报复他一个小小的庄主也是好不吃力的事,果然最后被年羹尧借机血洗江夏镇。

都说无知者无畏确实是有道理的,刘八女等人这种天大地大我最大的性格最终还是受到了惩罚。因为追查《百官行述》,为了保密和财富年羹尧血洗江夏镇。刘八女在这场灾难中被杀。





晓嘟


刘八女不知道他们是皇子!他们的靠山是皇子,除了皇上,再大的官也不怕,何况当时社会是个官就耍微风,就算是当官的仆人,在外面也牛的很。但是刘八女没想到的是,他们也是皇子。雍正从始至终没告诉他们自己的身份:我们的身份,你们不配问!雍正觉得,如果告诉他们是谁,一是有失身份:刘八女再有钱有势,可是没有任何官方身份,被询问,就老实回答,太跌份。二是说出身份,等于泄漏了行踪。


赵博士律师


地头蛇给的教训。


鉷流


就是故意让他们难堪的


海阔天空041930



何止是让老四下马过镇那么简单呢,刘八女是立在城墙之上,特意使老四他们低着头过城门,如同钻裤裆一般的过去,简直就是侮辱人!

那么刘八女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今天宋安之来大概说说。

刘八女这样做的动机在于老四和老十三下江南赈灾将他姐夫任伯安给害惨了,所以他要报复。

因为老四下江南赈灾是劫富济贫式的赈灾,将主意打在八爷党的小金库上面了。而小金库的负责人任伯安被迫捐了二十万两银子,其他盐商跟着一共捐了二百万两银子,使老九气的不轻,而任伯安自然因此不能升官,更不能进一步发财了。

正好老四他们假扮成为客商来到江夏镇,还不说自己的身份,刘八女猜到了他们身份,所以借机整了老四他们。

可能有人认为刘八女应该没认出老四来吧,其实不论是从刘八女刻意对老四说的那句“既然不肯相告不知者不怪罪”,还是专门拿出康熙御赐的匾额拿到城门压迫老四他们低头过去,很明显就不是对付客商的方法,说明刘八女肯定知道老四的身份。

至于刘八女为什么敢这样呢?

因为刘八女背后是八爷党的老九,八爷党当时可谓是如日中天,老八这个贤王可是连太子都压不住他。

再加上老四和老十三当时没什么名气,刘八女认为他们就是普通皇子,所以才敢这样做。

而且毒蛇老九睚眦必报,刘八女这样做既可以替姐夫任伯安出气。又可以讨老九欢心,所以自然胆大包天了。

不过刘八女这个一方土皇帝还是把自己看的太高了,就算是普通皇子他也惹不起。更何况老四和老十三哪个普通了?

而老四说出“从此以后不要再提江夏镇三个字”。后来年羹尧血洗江夏镇,刘八女自然是死去,整个江夏镇也跟着陪葬。

只能说刘八女太过井底之蛙,最后只能是咎由自取。


宋安之


导读:个人感觉这个刘八女就是被被家长惯坏的熊孩子,虽然岁数也不小了但是情商明显不够。也许是他老子前面生了七个姑娘,老来得子才如此娇惯吧。作为老九在江南的门人代表任伯安的一派人物,刘八女可能从小在小小的江夏镇为所欲为惯了。所以竟然因为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强制捐银200万两赈济灾民,心中居然有替姐夫任伯安乃至九阿哥出气的念头。对于身份一方不愿意说,一方不打算死气白咧的明知故问借着康熙的“礼仪德化”的牌匾强行压制两位皇子下马通过江夏镇。谁给他的胆子敢以如此的方式羞辱两位皇子,他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再不重用的皇子要报复他一个小小的庄主也是好不吃力的事,果然最后被年羹尧借机血洗江夏镇,700余口无一生还。这就应了那句话:NO 作 NO die .


历史背景:

康熙四十六年,黄河泛滥灾民无数。由八阿哥胤禩管理的户部存银不足五十万两,远远不够赈济灾民和修河堤。其他库银都被官僚们借了去花天酒地。最后四阿哥胤禛请旨去富庶的江南筹款赈灾。

富庶的江南是八爷党的财富来源,每年大量的财富从江南盐道、漕运等方面抽取传递到京城。其中代表人物就是江南盐道任伯安,也是九阿哥的门人。而江南这些贪官或者派系上的人包括任伯安的小舅子刘八女等人通过八爷党的保护而愈发的为所欲为。很多犯罪的案件屡有发生,但是都被官官相护给掩盖了下来。

所以刘八女等二线人员形成只知道八爷党,只知道九爷不知道朝廷的自大、目空一切的毛病。这就为刘八女为了给姐夫任伯安出气就敢故作不知的发作两位皇子埋下了伏笔。而后来惹出的杀身之祸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阿哥、十三阿哥为了筹集这两百万两赈灾不得不施展一些手段

江南的这些贪官一见要捐款,个个扣扣索索的捐个三瓜俩枣的就是不肯出血。但是灾民的赈济刻不容缓,心急如焚的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不得不出下策。他们利用截获九阿哥的信来威胁任伯安等官员才凑出了两百万两赈灾银两。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任伯安等江南官员包括九阿哥都忿忿不平总想找个机会把这口气出出来。


刘八女在为给姐夫任伯安出气,用康熙题写的匾额强制两位皇子下马通过江夏镇

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在办完差之后由年羹尧押送粮食去往再去,一行人要返回京城。到傍晚来到了江夏镇,但是守城的庄丁不让入城让投客栈。这样才被张五哥给安排住了下来。

与此同时庄主刘八女正和姐夫的弟弟任季安在一起吃酒聊天儿,还不知情的刘八女还给任季安白活说把美女献上去九爷一定“龙心大悦”。你看刘八女用的这词,龙心大悦明显应该是皇上用到九阿哥身上就是僭越。因此可以看出他们这种只知道九爷的坐井观天的心理。在看任季安的话:

“从京城来了个什么四贝勒,还有一个十三贝子。变着法儿的从我大哥手里还有那些盐大爷手里弄走了二百万两银子。那其中一百万是孝敬九爷的”

从任季安对四阿哥和九阿哥的称呼中就能看出他的只对九阿哥重视,其他的都无所谓这是和刘八女犯得一样的毛病。因为对两位皇子的不敬,因此刘八女才胆敢回到江夏镇强迫两位皇子低头给他姐夫出气。


两位皇子和胡教头的冲突引来了早就准备好套路的刘八女

两位皇子一行也是够倒霉的,现实被胡教头盯上打算杀人越货弄点钱花。被发现后居然倒打一耙并引来了庄主刘八女。也许一开始刘八女还真不知道两位皇子的身份,还打算盘盘道了解一下对方的底细。但是四王爷胤禛时个骄傲的人,在痛斥了对方鱼肉乡民的行为后来了一句“我的名字你不配问”。这一下就让刘八女把任季安口中的“四贝勒和十三贝子”和眼前的二人画上了等号。


前有强取200万银两之仇,后有大众侮辱自己之恨这让刘八女忍无可忍。熟知附近道路的刘八女含恨回到江夏镇坐等两位皇子的到来。强迫两位皇子下马从江夏镇穿过去。看看他们之间的对话是针尖对麦芒,火药味很浓啊:

“我不管你是谁,要从我这个江夏镇过去都得乖乖的下马”“你放肆”“我看你还是不要放肆,抬起头来看清楚一点,你要敢骑马敢从这过去我刘八女就敢对你不客气”

刘八女的底气在哪儿?那就是康熙第三次南巡时题写的匾额“礼仪德化”。以皇上压皇子,老四和老十三这哥俩这个亏吃的爆。


小结:

都说无知者无畏确实是有道理的,刘八女等人这种天大地大我最大的性格最终还是受到了惩罚。因为追查《百官行述》,为了保密和财富年羹尧血洗江夏镇。刘八女在这场灾难中被杀。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雍正王朝》中刘八女之所以让胤禛等人必须下马走出江夏镇,是因为刘八女已经识破了胤禛等人的身份,为了给姐夫任伯安出气、报仇,所以要求胤禛等人必须下马走出江夏镇。

任伯安、刘八女等人是八爷、九爷的门人,自认为自己有靠山,而且“八爷党”党羽众多,八爷夺嫡的机会很大,所以对其他人,哪怕是皇子也不放在眼里。


四爷胤禛召集江南各位官员商量赈灾事情的时候,任伯安就敢当众拂袖而去,后来如果不是被四爷抓住了把柄,也不会乖乖就范。

任伯安无奈之下屈服了,其他人也只好进行捐款。

任季安到江夏镇和刘八女一起听戏的时候,给刘八女讲了这件事情。因此刘八女也就和胤禛结了仇怨。

胤禛等人夜宿江夏镇后面的客栈里面,被当成“肥羊”,险些被打劫了,刘八女的管家胡管家死了几名手下,带人前来挑事,发生了打斗。


刘八女赶到现场和四爷胤禛互相试探,虽然四爷没有透露身份,但言语之中还是透露出了自己身份尊贵的意思。

刘八女也不傻,当然听了出来,刘八女非常聪明立即想到了四爷胤禛的身份。这个身份不但没有吓到刘八女,反而激起了刘八女为姐夫等人出气的想法。

于是刘八女利用康熙御赐的匾额“德化人家”逼迫胤禛等人下马低头,变相的羞辱了胤禛等人。

给自己的姐夫出了一口气,但是也给自己埋下了灭门惨祸的种子。


逝去即历史


江南筹款赈灾,让雍正与以任伯安为首的江南地区的官员和富商们,关系变得非常紧张。

《雍正王朝》中的剧情一开始,黄河流域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灾患,而此时的朝廷在太子胤礽的昏庸领导以及八阿哥胤禩等人的背地掣肘下,已然是国库空虚、无钱赈灾,康熙皇帝只得同意了雍正的建议,进而安排其与十三阿哥胤祥前往江南筹款赈灾。

然而,江南地区八爷党的“传统底盘”,其中最为富庶的扬州地区更是八爷党重要成员九阿哥胤禟的“小金库”,扬州地面的富商豪强,要么与九阿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么就是其门人或者包衣奴才,可以说整个江南地区的经济命脉全部为八爷党所控制着。这其中,九阿哥胤禟的门人、时任江南巡盐道的任伯安就是八爷党在这一地区实际利益的代理人,控制并掌握着上述的一切,同时由他组织向八爷党“进贡”。

就这样,伴随着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的到来,局势也发生了变化。

到任后的雍正,先是临时提拔了田文镜,罢黜了原来的扬州知府,给当地官员们以巨大的威慑力。而田文镜一方面就此协助雍正展开了赈济灾患,安置灾民的工作,另一方面则是成为了雍正布置、实施计划的先锋,与年羹尧相互配合,逐渐掌握了局势。

与此同时,一封任伯安与其主子九阿哥胤禟的书信为雍正所截获,而其中九阿哥关于抵制雍正的筹款赈灾的言论,如果摆在康熙面前,不仅仅是任伯安等人官职不保,就连整个八爷党也将受到巨大的打击。雍正也正是以此为要挟,迫使任伯安就范,一个人就认捐了二十万两白银,其他的官员和富商们见此情况,也只得纷纷将自己的家底翻了出来,纷纷捐款。

就这样,雍正顺利筹集到了超过两百万两白银的赈灾款项,解决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平稳度过了这次危机。

而实际上,这笔钱原本是任伯安等一众江南的官员和富商们,用来巴结和孝敬八爷党的众位阿哥的,结果却以如此方式被雍正“巧取豪夺”了过去,九阿哥等人的实际利益受到了损失,还是吃了一个哑巴亏,都不知道如何去申辩。

当然,任伯安等人也是非常的气愤。特别是任伯安,利益上的损失是一方面,大庭广众之下为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如此的胁迫,不管是面子上还是心理上,都对其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于是任伯安等人对于雍正,也必然是非常的记恨。


任伯安的小舅子刘八女,在江夏镇,可以说是坐等雍正等人的到来。

雍正等人回京复命,江夏镇可以说是必经之地,而坐镇江夏镇的便是任伯安的小舅子,刘八女。

刘八女,刘老太爷的儿子,因为此前生的七个全是女儿,担心排行老八的这个唯一的儿子有所不幸,于是给他起了一个女孩子的名字,刘八女。而他也在刘老太爷去世后,继承了其全部才财富,并且将周边的土地尽数收购,筑起高墙,同时与地方官员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甚至还获得了淮安营千总阮必大的统兵驻防,俨然是土皇帝般的存在。

而刘八女的姐姐正是借给了任伯安,所以任伯安成了刘八女的姐夫,而刘八女不仅同任伯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他也是九阿哥胤禟的门人,因而也是彻头彻尾的八爷党成员。

所以,当雍正在江南的所做所为,刘八女必然是非常的清楚的,同时也是知道雍正回京必然是要从这里经过的,而这一切应该就是任伯安所告知的。

于是可以说刘八女早就等待着雍正等人的到来,希望自己的地面上为自己的姐夫和八爷党找回这个面子。


而雍正等人在江夏镇的一系列行为,更是坚定了刘八女要在江夏镇动一动雍正的想法。

雍正等人到达了江夏镇,可以说是一直没有安生。

先是张五哥违反庄规,擅自留宿雍正等人。随后,在江夏镇的胡教头派人想要进行劫掠的时候,又被李卫和高福及时察觉,进而挽救雍正与危急之中。之后又在胡教头与张五哥的打斗中,十三阿哥胤祥是大大出手,迫使刘八女现身。

而雍正与刘八女的一番对话,一方面向刘八女暗示了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也是让刘八女又一次的在自己的属下面前折了面子。毕竟,自己作为江夏镇的庄主,被外人喝阻于此,颜面上多少有些挂不住。

可以说,这次的交锋也让刘八女确认了雍正等人的身份,毕竟在此之前他也是只得到了消息,但是并没与其谋面,属于素不相识,同时,也就此更加坚定了要动一动雍正的想法。

然而,刘八女也提出了让雍正等人连夜离开的要求,毕竟“强龙斗不过地头蛇”,雍正也只好同意。

就在雍正等人准备过江夏镇的时候,刘八女拿出了那块由康熙亲笔书写的“礼仪德化”的匾额,这是康熙皇帝送给刘八女的父亲刘老太爷的,而这块牌匾对于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产生了巨大的威慑力。

如果不下马,那就会视为对于康熙的不敬,刘八女立马可以将雍正等人拿下,同时,作为雍正和胤祥而言,即便是不被刘八女拿下,见到自己的父亲康熙皇帝的御赐之物,不加以尊重的话,也会被人扣上不孝的名声。

而此时,当这块牌匾亮出来的时候,雍正和胤祥是不得不从其下通过的,不仅仅是因为不走江夏镇就要绕行数十里的路程,更是因为这是康熙皇帝亲笔书写,既然见到了就如同见到了康熙皇帝本人,已经是逃避不开了。

于是,纵然是背负了极大的屈辱,雍正也只得乖乖的下马,徒步通过了江夏镇,刘八女想要以此羞辱雍正,为自己的姐夫任伯安和八爷党的众位皇子找回面子,同时给予雍正警告的目的也就此达到了。

只不过,令刘八女没有想到的是,此后,雍正的门人年羹尧率领的四川的兵丁前往江夏镇捉拿自己,或许是处于当时受辱的报复,同时也是为了江夏镇的巨额财产,年羹尧不仅将江夏镇洗劫一空,然后付之一炬,更是将刘八女、任伯安等江夏镇上下七百余口全部屠灭,也算是帮着雍正报了此前的一箭之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