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齐心协力共同战“疫”——海西路社区抗击疫情纪实

疫情袭来,社区成了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海西路社区党总支集结发动在职党员、居民党员、社区志愿者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疫情防控先锋队”为辖区38个居民小区24小时守卫。“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也成为每一个一线人员的第一工作宗旨。


【党员先行】

  社区疫情防控初期,党员先行,不少在职党员、居民党员到社区报到,第一时间参与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居民党员孔万斌58岁了,在社区疫情防控的工作中任劳任怨。孔大哥腿不好,一着凉就疼得厉害,就是在这样严寒天气中,他已经连续在外值班14天,没有像社区请过一天假。

市民政局下派党员肖建路,绝对是个心细的汉子。在寒冷的环境中电子体温枪会失灵,他自己从家里背了一个小书包,装着暖宝宝给体温枪保暖。社区在他的启发下又积极筹措了40个暖宝宝发放到各个站点。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齐心协力共同战“疫”——海西路社区抗击疫情纪实

86岁的老党员吴玉昆在家给社区党总支书记写了一封请战书,书中这样写到“虽然我不能向你们在外面站岗,但是我还有笔、有纸,能为社区写大字、写条幅,我还能为党和国家尽一份力”。当吴老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共渡难关”几个大字送到前线工作人员手中时,所有人战胜疫情的信念都更加坚定了。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齐心协力共同战“疫”——海西路社区抗击疫情纪实

【志愿真情】

  随着返程人员的增加,社区工作压力明显增大,人手出现不足,社区再次向各个居民小区管理微信群发出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没有报酬但是却不乏真情,陆续十多名志愿者踊跃报名。

第一个报名的就是吴玉昆老人18岁的孙子吴迪,他也是社区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一名,社区网格姐姐问他怕吗。他很坚定的说“不怕,爷爷常说‘做人要懂得感恩,学会奉献’你们不也是一直在为我们奉献吗。”

上阵亲兄弟,居民志愿者刘瀚勤、刘杰勤兄弟两是辖区老绥远餐饮店的工作人员,他们说“特殊时期,我们的店暂停营业了,天天忙惯了,闲下来不适应,这样的‘长假’还是让它过得更充实的好”,于是在那日斯的路口,我们总是能看到两位长相相似的小哥哥忙碌的身影。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齐心协力共同战“疫”——海西路社区抗击疫情纪实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齐心协力共同战“疫”——海西路社区抗击疫情纪实

【网格担当】

  都说小网格联系着大民生,社区疫情防控离不开网格管理,更离不开每一位辛勤付出的网格员。从大年初二社区工作人员全部返岗,开始对武汉来呼人员的摸排工作,网格员们就已经在抗“疫”最前线冲锋了,每天电话寻访,入户排查、宣传。设立防控卡点后,他们白天值守、入户,晚上继续回到社区整理出入人员登记表,筛查统计,忙到十一二点也不一定能够回家。尽管如此他们没有一人脱过岗、掉过队,第二天清晨就又守在了自己的岗位上。

社区老网格王建立57岁,他对各个小区的楼栋位置“底儿清”。按照异地回呼人员自行隔离十四天的要求,不少人在家不能出门,缺吃少药向社区求助。王哥主动承担起“跑腿代购”服务。有人说:王哥这活危险,万一...王哥说:“社区就是为居民服务的,这活总有人要做”。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齐心协力共同战“疫”——海西路社区抗击疫情纪实

网格员李娜是一个二胎准妈妈,本可以享受弹时上班的待遇,但是看社区人手紧张,仍就每天按时到社区上班,主动担起复印、清点、分装各类登记表的工作,为了节省纸张不浪费,19个卡点每天各需要多少登记表,她心里都仔细盘算过。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齐心协力共同战“疫”——海西路社区抗击疫情纪实

【居民爱心】

  各个小区经过这段时间设卡管理,很多出门进门的居民都渐渐与卡点儿值班人员熟悉起来,被他们在严寒中的守护所感动,也被那些温馨细致的提示所感化。逐渐大家开始理解,“新冠”疫情防控是全社会力量汇聚才可以战胜的,大家不但积极配合,还有不少居民主动帮助关心卡点的值班人员。手电筒、宣传喇叭没电了,小区门口水果店就近充。一楼住的老阿姨还会对值班人员说:“姑娘渴了,我家有热水,你敲敲窗户我给你倒。”还有不少热心居民给社区工作人员送来口罩、消毒水、一次性手套,“你们辛苦了,要保护好自己。”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齐心协力共同战“疫”——海西路社区抗击疫情纪实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齐心协力共同战“疫”——海西路社区抗击疫情纪实

疫情防控时期,大家虽被隔着,但是大家的心却贴得更近了,愿意为彼此着想、付出的人更多了。在海西路这个小小的社区片儿内,每天都能看到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听到许多群众暖心的话。大家都在为守护好社区这道防线而共同努力。我们坚信齐心协力,战“疫”终将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