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初南北中卷制,浅析明朝中后期产生党争的原因

导言:

科举是以为国举贤为目的,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科举的产生,让士子们有了一个嬗变的台阶,在明朝初年,一次有争议的录取,引发了参与考试的士子们的不满和抗议。在朱元璋的干预下,最终改变了考试的录取名单,这就是著名的“南北榜案”。


从明初南北中卷制,浅析明朝中后期产生党争的原因

戏剧中的状元郎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针对南北人才如何录取,人才如何使用的问题,杨士奇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按区域比例录取。还没来得及实施,明仁宗就驾崩了。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举行的会试中,首先采取了划分地域的“南北中卷制”。

科举上地域上的划分,人为得将官员集团分成了南北两派,为党争埋下了隐患。

南北榜案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春闱,注定是一场不同寻常并改变历史走向的会试。本次会试后,所录取的52人中,全为南方人。三月殿试后,陈安阝被钦点为状元。本次春闱的主考官刘三吾与白信蹈也都是南方人,北方士子纷纷认为受到了不公平对待,考官偏袒南方人。

明太祖朱元璋任命翰林院侍讲张信对试卷进行复核,结果历史上最倒霉的状元陈安阝还是在录取的名单中,但是这个结果让并没有让朱元璋满意。白信蹈、张信、陈安阝等人被处以死罪。八十五岁高龄的刘三吾被发配充军。朱元璋亲自阅卷,录取北方六十一名士子。


从明初南北中卷制,浅析明朝中后期产生党争的原因

南京江南贡院

这一年的科举发放两次金榜,所以又被称为“南榜“和”北榜“。

南北榜案件,纯属一起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冤案。刘三吾,人称“坦坦翁“,是一位胸无城府的博学名儒。他七十三岁就被推荐入朝为官,南北榜案发之时,他已经八十五岁高龄,他没有理由为了利益,而偏袒整榜的士子。

白信蹈、张信、陈安阝也就成了朱元璋安抚北方士子们的牺牲品。

南北文化差异的原因

南北榜案充分反映了南、北方教育水平的不平衡,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第三次衣冠南渡后,南北文化差距加大

北宋末年,金军南下,徽钦二帝以及被迫北狩。宋高宗赵构衣冠南渡,建立南宋。

宋朝的经济中心向转移到江南地区,社会精英阶层大量南移,加大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差距。


从明初南北中卷制,浅析明朝中后期产生党争的原因

西湖夜景

第二:元朝政治经济中心虽然在北方,但是他们不能正确看待汉文化与蒙古文明的关系

元朝大多数统治者对汉文化,存在着一种异族的抵触情绪。元世祖忽必烈身边围绕着一批儒学大师如刘秉忠、王鹗、姚枢等人,表面上看忽必烈是一位试图融合汉蒙文化的明主,可惜他始终打不破心中对汉文化的蔑视的樊笼。

元朝入主中原后,元朝统治者对汉文化态度上的偏差,注定了不能拉近南北文化的差距。

第三点:明初,北方处于战乱之下

明朝收复北京是从南往北进攻,北方也就成为了主战场。战争对于文化的破坏程度不言而喻。在徐达平定北京后,元朝的书籍都被收往南京,

明太祖定元都,大将军收图籍致之南京,复诏求四方遗书,设秘书监丞,寻改翰林典籍以掌之。

南北中卷制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有一天与杨士奇讨论科举的弊病。

杨士奇说:“科举应该同时录取南北士子。“

明仁宗说:”北方人学问远不及南方人好。“

杨士奇反驳道:“北方人有担当有责任感,南方人虽然有才华,可是多为轻浮之辈。”

杨士奇提出了在试卷上密封姓名之后,在外面书写上’南‘或’北‘字。录取之时,按照南方百分之六十、北方百分之四十的比例选拔人才。

明仁宗对杨士奇建议非常赞同,用此法,提高了录取比例,可以激励北方士子参与科考积极性。此法还没来得及实施就驾崩了。


从明初南北中卷制,浅析明朝中后期产生党争的原因

电视剧中的金榜

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明宣宗朱瞻基首先开创了南北卷取士的制度,之后又创建了南北中卷制。

北卷则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中卷则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凤阳、庐州二府,徐、滁、和三州,余皆南卷。

党争

南北中卷制的实施,解决了全国人才南北人才的综合利用的问题,同时也导致了另一个问题的出现:乡党。

朋党政治是明朝中后期政治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地域划分的浙党、齐党、楚党,以及东林书院命名的东林党与宦官集团的阉党。各党之间相互压榨,经常因为反对而反对,持续的党争导致了明朝吏治松懈,明实亡于党争。

浙党是形成比较早的一个朋党集团且是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浙党的魁首是内阁首辅沈一贯。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沈一贯出任新内阁首辅,当时内阁还有两位,一位是浙江人朱赓,另一位是河南人沈鲤。

楚宗案

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楚王一系宗人朱华趆告发现任楚王朱华奎与其弟弟,并非楚王亲生之子。沈一贯因为收受楚王朱华奎的贿赂,极力将这件事情压住。不久之后,楚王反过来弹劾宗人朱华趆。无奈之下,沈一贯让通政使沈子木将两份奏疏一并呈上,礼部侍郎郭正域与次辅沈鲤主张对楚王进行审问。楚王为了让这件案件不了了之,向郭正域许诺了万金重酬,被郭正域严词拒绝。


从明初南北中卷制,浅析明朝中后期产生党争的原因

万历皇帝画像

明神宗下旨查勘楚王身份真相,湖广巡抚和巡按经过调查后,也无法确认楚王身份的真假。

但是宗人朱华趆之妻坚持说楚王身份不实,明神宗再次召集三十七人,再议一次,仍然是各执一词,无法确定楚王朱华奎是否老楚王亲生。

诏公卿杂议于西阙门,日晏乃罢。议者三十七人,各具一单,言人人殊

在无法验证DNA的明代,想要搞明白楚王朱华奎是不是朱家后裔,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沈一贯指使给事中钱梦皋、杨应文等人相继上疏弹劾郭正域、沈鲤。

伪楚王一案糊里糊涂地结案。

妖书案

楚宗案发生的同年年底,“妖书案“发。这是一本匿名刊发的小册子,书名《续忧危竑议》。此书采用问答的形式,影射和臆测了明神宗有更立太子的想法。

 至三十一年十一月甲子昧爽,自朝房至勋戚大臣门,各有匿名书一帙,名曰《续忧危竑议》,言贵妃与大学士朱赓,戎政尚书王世扬,三边总督李汶,保定巡抚孙玮,少卿张养志,锦衣都督王之桢,千户王名世、王承恩等相结,谋易太子,其言益妄诞不经。

楚宗案和妖书案,是明朝末年党争的一个缩影。沈一贯通过这两个案件不断联合手下浙党成员,对郭正域和沈鲤发起攻击,几次三番差点致他们于死地。身为太子的朱常洛也曾经发出为何要杀我优秀的侍讲官的呼声。

浙党从此逐渐形成了以沈一贯为首的利益集团,他们为了个人利益倾轧异己,对朝政的破坏性也越来越严重。

乙巳京察

京察是明朝对京城官员每六年一度的考察,按规定是在巳和亥年进行,四品以上的官员自己写工作报告上交给皇帝,让皇帝进行考评。五品以下由自己的主管上司进行考评。

因为京察牵扯到官员的升迁、退休或贬谪,所以京察就成了朋党派系各显神通的斗兽场。

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正值农历己巳年,又是一次京察的年份。从一开始,沈一贯与沈鲤就针尖对麦芒,沈一贯提出由浙党人员兵部尚书萧大亨主持,次辅沈鲤表示坚决反对。


从明初南北中卷制,浅析明朝中后期产生党争的原因

故宫

最终由吏部左侍郎署尚书事杨时乔与左都御史温纯主持。这两位京察主持人,对沈一贯结党的做法,原本就非常厌恶,所以沈一贯的许多爪牙都在被转出京城,萧大亨也在被弹劾之列。

至月底吏部的察疏奏上,在京五品以下官员中老疾者三十人、贪酷者十人、罢软者六人、不谨者九十人、浮躁者三十九人、才力不及者三十二人,其中科道中给事中浮躁二人,才力不及者二人,御史浮躁者三人,才力不及者三人,不谨一人。刑科给事中钱梦皋、御史张似渠、御史于永清等俱在其中,工科给事中钟兆斗按年例外转。

处于暂时被动的沈一贯眼见形势往不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便偷偷地给明神宗上了一份密奏。明神宗再次偏向浙党,并严厉地批评了杨时乔与温纯。属于浙党的工科给事中钟兆斗上疏诬陷温纯,最终导致温纯致仕。这次京察基本上宣布无效,该去的不去,该留的被赶走。


结语:

明朝中后期为什么会出现严重地党争?

究其原因有三:

第一:地域因素,生存环境和教育水平在相同地区有相似性,老乡情节是产生朋党的主要因素。从明朝初年的南北榜之争,到南北中卷制,在科举制度中人为地加入了地域因素,为明朝中后期党争的出现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浙党之后,逐渐出现了齐党(山东人为主)、楚党(湖广地区为主)、宣党(安徽宣州人为主)、昆党(江苏昆山人为主)。

第二:吏治的松懈,从己巳京察后,良好的吏治被人为破坏。破坏者还是帝国的最高决策者。京察制度成了党同伐异的工具,哪一个党派强,谁就有发言权。将法制变成了人治。

第三:个人利益至上主义,个人利益远远高于了国家利益。随着后来东林党的逐渐得势,浙党、齐党等党派纷纷报团取暖抵制东林党,魏忠贤时期,浙党、齐党依附于阉党,他们无原则地相互倾轧,最终使明朝吏治越来越腐败。

从以上三点来看,不管明思宗朱由检怎么努力,始终无法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明朝之亡于万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明神宗晚期出现的党争加速了明朝衰落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