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靖康之耻”,耻在哪里?难道真的是兵怂一个将怂一窝吗?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这句话用在“靖康之变“中,一点都不为过。”靖康之变“导致北宋首都沦陷,直至北宋灭亡,这还不算,尤其事还掳走了两位皇帝,看成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

浅析“靖康之耻”,耻在哪里?难道真的是兵怂一个将怂一窝吗?


一、“靖康之变”的过程

北宋宣和七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东路由完颜干离不领军攻燕京。西路由粘罕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宋徽宗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靖康元年正月,完颜宗翰率金兵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金人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宋钦宗亲自至金人军营议和,被金人拘禁。

浅析“靖康之耻”,耻在哪里?难道真的是兵怂一个将怂一窝吗?

除徽钦二帝之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二、“靖康之耻”耻在哪里?

1.耻在堂堂中原王朝皇帝竟被蛮夷部落俘虏,惨遭羞辱,落得国破家亡的悲剧

我们都知道,两位皇帝被俘后宋徽宗被封为昏德公,少帝宋钦宗被封为重昏侯。宋徽宗被关押于韩州,后又被迁到五国城囚禁。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四月甲子日,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享年54岁。

浅析“靖康之耻”,耻在哪里?难道真的是兵怂一个将怂一窝吗?

绍兴二十六年六月(1156年),金国皇帝完颜亮命、57岁的宋钦宗赵桓和81岁的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去比赛马球。耶律延禧善骑术,企图纵马冲出重围逃命,结果被乱箭射死。钦宗皇帝身体孱弱,患有严重的风疾,又不善马术,很快从马上摔下,被马乱践而死。两位皇帝的命运就如此终结了,不得不让人感概万千。

2.耻在要赔大量钱财给金国

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军马分东西两路夹击汴京,金军势如破竹,数月之间便兵临城下。寥寥几万金军,将二十万北宋大军困于城内,北宋皇帝宋钦宗无力抵抗,只能求和。

浅析“靖康之耻”,耻在哪里?难道真的是兵怂一个将怂一窝吗?


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折合成两,则是一亿两金、十亿两银,同时还需要娟帛一千万匹。与上次相比,金银的数字增长了二十倍。

——郭建龙《汴京之围:北宋末年的外交、战争和人》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赔款的数字之大,要想完成赔款,几乎变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本不富裕的北宋朝廷更是雪上加霜。

3.耻在要靠妻女还债的地步

金军攻下汴京后,俘获王室宗亲、达官显贵的女拳居多;这还不说,还要巨额的犒军费,数目是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锭;为了抵消这笔犒军费,他们竟然这么做;以帝王的公主、妃子,各王爷的王妃可以抵金一千锭,王爷的女子抵金五百锭,皇族的女子抵金两百锭;宗妇抵银五百锭,族妇抵银两百锭,贵戚女抵银一百锭;任由金军的选择,只要你有足够的金银。这不是把宋徽宗和宋钦宗江山给要了,还把宋朝的高贵女人也要了;宋钦宗看了这个价目表,居然同意了;那意思就是说他愿意用自己的女人和王室的女人来付这笔犒军费。

浅析“靖康之耻”,耻在哪里?难道真的是兵怂一个将怂一窝吗?


三、“靖康之变”,为何达官显贵选择忍受屈辱?

古语说得好:“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 国君无气节、无抱负,那么这样国家注定是软弱可欺。而国君若是血气方刚、又进取心,那么这样的国家自然不怒自威。连两个皇帝都这么怂,更别说那些达官显贵了,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毕竟,人在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没有人想死。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只能任人处置,甘受屈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