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戰疫”感悟

疫情開始已經近一個月了,全國人民經歷了一個不太熱鬧的春節。我也從這次疫情中領悟到了許多東西,看到了人間冷暖,也算是我成長道路上一段不尋常的經歷吧。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整個寒假假期基本全呆在家裡。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刷新疫情數據,看著每天增長的確診人數,真的很心疼。很難想象前線的醫護人員承擔著怎樣的壓力,患者該有多無助。雖然不能到武漢前線,但我也和全國人民一樣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希望能給前線醫護人員多一些安全保障,全國人民和武漢永遠在一起!

從這場“戰疫”中,我看到了中華民族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我們國家巨大的制度優勢。不到十天,雷神山、火神山醫院拔地而起,及時緩解了患者住院問題。在這背後,是數以千計的工人的日夜奮戰,他們用生命在奔跑,終於跑在了病毒前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海內外華夏兒女捐款捐物,一批批防疫物資從世界各地運往武漢。海外華人把當地的口罩和醫療物品搶購一空,海外企業也義務把物資運回國內。每當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都感動的熱淚盈眶,真正感受到此生無悔入華夏。整個國家,從上到下,都在努力著。儘管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但我們一直在糾正。湖北高層領導調整、武漢紅會結構調整、一大批防疫不力幹部被火速免職。這些都是我們自我糾錯的舉措,也為以後積累教訓和經驗。

我們這個超大型國家和社會有著全球首屈一指的動員力。我們似乎什麼都可以辦到,十四億人民足以讓我們傲視全球。然而這次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危機如此猛烈,暴露了我們的重要軟肋。希望這次災難對我們社會的動員力形成新的洗禮,我們的國家從此變得更加強大且具有韌性。沒有什麼可以摧垮我們,應該是這場嚴重危機過後的總結論。邁過了公共衛生危機和這種危機所揭示的重要缺陷的這道坎,中國面對各種挑戰將更有體制力量,應對上更加從容,21世紀的中國將不僅強大,而且充滿活力,步伐穩健!

作為一名生命科學專業的學生,我更加堅定了學好生命科學的決心。我立志探索生命奧秘,守衛祖國生物安全!祖國人民還在遭受病痛折磨,許多患者還在吃著昂貴的進口藥,健康問題不能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絆腳石。看著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親赴一線,救死扶傷。我無比想成為那樣的人,為國為民,救民於水火,力挽狂瀾。這些前輩將是我一生的榜樣,他們也是我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當今我國生命科學領域仍然薄弱,需要一批又一批生科人為之奮鬥一生,其中一定有我!

待到春暖花開,華夏必然煥然一新!我們一定可以戰勝疫情,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