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三院紀委書記賀克儉:宣過誓 就要對自己的誓言負責

深圳三院紀委書記賀克儉:宣過誓 就要對自己的誓言負責

賀克儉(右二)與鍾南山(左二)一道研究病例。

深圳三院紀委書記賀克儉:宣過誓 就要對自己的誓言負責

掃碼上晶報APP 瞭解詳情

每天清早,被從辦公室窗外轟然駛過的早班廈深動車的轟鳴聲叫醒。

每天深夜,拖著疲憊的身軀在辦公室的沙發上和衣睡下,直到次日清晨再被動車叫醒。

這是最近一個多月,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深圳三院)紀委書記賀克儉生活的日常。深圳三院是深圳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唯一指定醫院,也是武漢以外收治確診病人最多的醫院,截至2月15日,收治確診病例414人治癒出院115人,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受到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督導組的高度評價。

前幾日,深圳三院院長劉磊在一條朋友圈動態中,“狠狠”地把賀克儉這位老同事誇了一番:“在疫情發生(時),一直戰鬥在他應該出現的每一個地方,與大家戰鬥在第一線……起到了一個老共產黨員應該起的作用,真是好樣的!”

談到這裡,賀克儉淡然地說:“作為共產黨員,入黨是宣過誓的;作為醫生,入行也是宣過誓的。”

除夕 只是在家門口看了一眼

2020年的春節,將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春節。年初,賀克儉和同事們就有這種預感。

作為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三院承擔著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使命。雖然從2017年H7N9新型禽流感之後,新型傳染病連續2年沒有發生,但是未雨綢繆、枕戈待旦,一刻也沒有鬆懈。“1月8日我們開展冬春季突發傳染病演練,1月11日就收治了深圳新冠肺炎的第一個病例。”賀克儉說。

隨著疫情的日益嚴峻,深圳三院迅速進入戰時狀態。1月20日,院黨委發出通知,全院中層幹部取消春節休假。

“按照我們家的習慣,每年大年初一要回衡陽老家。”賀克儉說,當然因為新冠肺炎防控阻擊戰,今年春節老家是回不成了。

1月24日除夕之夜,賀克儉在醫院值班。“我跟院長請了一會假,開車回趟家。”他說,回到家門口,打開門,兩位小外孫就開心地衝出來往他身上撲。賀克儉揮揮手,讓孩子別過來。“我連門都沒進,看了家人一眼就回醫院了。”而這是他在防控阻擊戰開始以來與兩個外孫唯一一次見面。

這也是深圳三院醫護人員“戰疫”以來的常態。

“中國人的習慣,走親訪友、出門旅遊,是人之常情。”賀克儉說,從領導班子到普通醫護人員,除了輪到值班的,大部分都早已計劃好了行程。一位黨委委員,半年前就訂好了去澳大利亞與兒子團聚過年的機票,果斷退票;一位副院長計劃陪同91歲的父親出門旅遊,抱憾取消;感染科主任、學科帶頭人袁靜1月14日與丈夫、女兒一起去日本旅遊,得知疫情嚴峻,2天之後拋下家人,脫團回國投入戰鬥……

疫情就是命令 醫者義不容辭

“我們是傳染病醫院,是深圳應對新發傳染病的唯一定點收治單位,義不容辭。”賀克儉說。

1600多名醫護人員,除身在疫區無法回來的以外,全部第一時間到崗。防控阻擊戰打響,院黨委發出動員令,呼吸科、ICU、感染科精兵強將組成第一“衝鋒隊”。“其他的科室,包括內科、外科的醫生也紛紛寫請戰書,不計報酬,不懼生死”,賀克儉說,目前醫院已經組建了4支“衝鋒隊”,輪番上陣。“很多夫妻雙方都是醫護人員,好幾天見不到面,即使偶爾見到了也只能遠遠地打個招呼。”賀克儉說,戰疫一個多月,深圳三院沒有任何一個醫護人員有絲毫懈怠、想臨陣退縮。

“作為一種新發傳染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到底有多厲害,直到今天人類對它的認識還是不斷摸索中。”賀克儉說,這種人類與新生傳染病的遭遇戰是十分險惡的,是會死人的,在武漢有很多醫護人員感染,也有醫護人員殉職,此中兇險,人人皆知。

“但是我們醫院的氛圍,大家覺得自己是黨員,是知識分子,是醫生,無論生死,我都要走上這個戰場,這就是情懷。”賀克儉說:“我平時跟同事講得最多的就是,作為共產黨員,入黨是宣過誓的;作為醫生,入行也是宣過誓的。中國人基本的美德,既然宣過誓,就要對自己的誓言負責,這是最起碼的誠信。”

賀克儉告訴晶報記者,深圳三院1600多名醫護人員有黨員500多人。防控阻擊戰開始後,有324人提交了入黨申請書,“我們的團隊展現出的正能量,讓我十分感動。”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賀克儉開始了把辦公室當宿舍的生活。“我們醫院有一個良好的傳統,只要出現重大疫情,一把手帶隊,除了瞭解全面的情況,還要拍板很多事情。”賀克儉說,疫情緊張的時候,院領導、科主任和醫生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病情,診室裡幾乎坐不下。班子成員只要具有醫學背景,都要參與。賀克儉作為消化內科出身的醫生,也時常從自己的專業出發為治療提出參考意見。作為班子中二期工程建設的主要負責人,賀克儉還需要經常在工地協調各種事項。辦公室裡常備一雙專門用於下工地的長筒膠鞋,時常沾滿泥汙。深圳三院二期工程在阻擊疫情的背景下,顯得格外緊迫。二期工程建成之後,將增加1000張床位,大大增強深圳應對傳染性疾病的能力。

戰疫 與病毒賽跑

截至2月15日,深圳三院已經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414人,治癒出院115人,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作為武漢以外收治確診患者最多的指定醫院,“從(防控)攻堅戰的角度來說,我認為是成功的。”賀克儉說,事實上,這樣的成績也得到了國務院督導組的高度評價。

賀克儉認為,快速反應,料“敵”先機,是深圳三院戰疫取得主動的關鍵所在。

1月中旬,當時權威的說法是新冠病毒“有限人傳人”“40至60歲男性易感”。但是,當時深圳三院已經收治了一名10歲的患者。鑑於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的可能性,深圳三院及早動員人力、加強培訓為防控阻擊戰做好準備。1月20日,廣東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之前3天,院黨委就發出中層取消春節休假的緊急通知,全院員工最快速度全員到崗。及早開展培訓,練習穿脫防護服、學習相關知識,研讀國家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指南。

作為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三院在新冠肺炎防控阻擊戰中也在不斷摸索,總結經驗。“我們醫院也出了自己的(新冠肺炎診療)指南,放在網絡上,點擊量已經達到50多萬次。”賀克儉說:“包括國家發佈的第五版指南里面說的,恢復期血漿治療病人的方法,我們都向科技部、國家衛健委提供了資料。”

2月11日,10名治癒的患者從深圳三院出院。這是深圳出院人數首次超過當天的確診人數。

“對於深圳的公共衛生體系,我真的有信心。”賀克儉說,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各級領導靠前指揮,加之全市醫療戰線的全力支援,全社會嚴密的聯防聯控體系共同作用之下,深圳確診病例增長的拋物線明顯呈下降趨勢,“只要市民主動配合防控措施,深圳(戰勝疫情)是大有希望的。”賀克儉說。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督導組對深圳三院救治工作進行督導之後作出了這樣的評價:中國看廣東,廣東看深圳,救治看三院。希望三院作為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為國家對新冠肺炎的救治提供示範。

2月10日,賀克儉把這段話發在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辛苦歸辛苦,能得到督導組這樣的評價,我心裡還是蠻欣慰的。”賀克儉說,這也是戰鬥在防控一線的1600多位醫護人員共同的心聲。

晶報記者 馬驥遠/文 李燦彬/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