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特產助力中國戰“疫”一線

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17日電(記者任軍川、朱文哲、賀書琛)在內蒙古呼倫貝爾,50噸價值350萬元的牛肉正在運往湖北途中。連日來,內蒙古緊急調集包括牛肉、羊肉、豬肉和牛奶等600噸生活必需品物資運往湖北。

“為了能讓湖北的群眾吃到草原的牛羊肉,我們緊急復工,趕製出30噸牛肉和20噸肥牛。”呼倫貝爾肉業集團總經理程學新說,“這些肉既能炒,又能燉,還可以涮著吃。希望湖北的朋友們吃了純天然草原牛羊肉可以更好戰‘疫’。”

自疫情發生以來,內蒙古充分發揮自身資源與產業優勢,各行各業陸續復工生產,保障能源供應,轉產醫護用品,捐獻特色食品,為早日戰勝疫情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從駐站值班到現在,我已經半個多月沒見到女兒了,不知道她每天晚上睡得好不好,有沒有鬧覺。”這是溫強在日記中的一段話。溫強是國家電網蒙東檢修公司1000千伏特高壓鄂爾多斯站運維班長,每天經過這裡輸送的電能可以到達北京、天津、山東和江蘇等地。

大年三十,溫強和4名同事來到場站,開始了原定一週的值班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為了減少人員流動,我們5人給組織寫請命書申請留下來。”溫強說,“在這裡只有手機信號,沒有電視和網絡,條件雖然簡陋,但我們多一天堅守,供電就多一份保障。”

内蒙古特产助力中国战“疫”一线

溫強(右一)和同事張亮進行消防設備巡視。受訪者供圖

作為中國煤炭主產區,內蒙古多地的煤炭生產企業陸續復工,錫林郭勒盟19家煤炭生產企業中已有11家企業復工,鄂爾多斯市煤炭生產企業已有64座煤礦復工復產。在保障區內生產生活用煤的同時,鐵路部門充分發揮唐呼、浩吉重載鐵路的運能優勢,將煤炭運往中國各地。

在內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煤蒙大公司”)的生產車間,一袋袋聚丙烯產品從流水線走向裝運區。與以往一直生產的產品型號不同,這批型號為Z30S的聚丙烯產品,正是生產防護服和醫用口罩的基礎材料。

内蒙古特产助力中国战“疫”一线

內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線上的聚丙烯產品。受訪者供圖

為緩解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醫療防控物資短缺,中煤蒙大公司緊急調整生產計劃,聚丙烯裝置首次直接由拉絲料轉產纖維料,以滿足下游企業生產醫用防護服的需求。

“我們在2月6日接到轉產指令,2月7日下午就生產出合格產品,預計10天內生產1萬噸纖維料,最多能保障4000萬套醫用防護服的材料供應。”公司副總經理薛錄召說。

上游企業轉產原材料,下游企業轉產防護服。在鄂爾多斯控股集團東泉公司生產車間,工人都在趕製產品。然而熟練的手法並非生產企業主打的羊絨衫產品,而是防護服。

“為保障一線防疫人員的需要,我們緊急轉產防護服和日常防護型口罩,目前每天生產300到500件防護服。”鄂爾多斯控股集團技術中心主任高麗忠說,“希望用我們的堅守與努力,能夠幫助國家早日戰勝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