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95”汽車頻現,真有效還是大忽悠?業界:消費者要警惕誤導

疫情期間,如何讓車內成為遠離病毒的安全空間,已經成為車主及至潛在用戶的剛需。而在近期,陸續有車企藉此大打產品“安全牌”,聲稱其新品能夠將各種病毒拒之門外,有的更標謗無異於為車輛“戴上”了N95級口罩。

也有些空調濾清器生產商聲稱,自家產品符合國內首個汽車“口罩”N95級認證。對此,業界人士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如果借這次人們對病毒的恐慌,動不動就將產品貼上“N95”的標籤,只會對市場及消費者帶來誤導。

車企紛紛讓新車“戴上N95口罩”

就在個別車企轉產口罩之際,更有些車企表示要提供給消費者等同於“戴上N95口罩”的新車。

“N95”汽车频现,真有效还是大忽悠?业界:消费者要警惕误导

觀致汽車日前宣佈,緊急研發具備N95級同等防護功能的空氣過濾系統。據介紹,觀致N95級空氣過濾系統的濾芯採用了N95口罩結構相同的材質,對0.3µm以上顆粒物過濾效率≥95%,阻斷病毒的效果將與N95口罩一致。

“N95”汽车频现,真有效还是大忽悠?业界:消费者要警惕误导

此前,吉利汽車已經表示打造了獨有的G-CLEAN健康生態圈,研發以“N95型口罩”為過濾標準的車載空調濾芯,實現車內空氣最大程度的清潔。據悉,這種IAPS智能空氣淨化系統能夠實現對細菌和病毒的有效隔離,對直徑為0.3微米及以上的顆粒粉塵過濾效率為≥95%。

廣汽新能源同樣宣稱成功研製出“埃安過濾殺毒一體式”防病毒級健康座艙,官方表示整套空氣淨化系統具備“超N95級”的濾防表現,同時還具備“遠程一鍵殺毒”功能。座艙空調濾芯採用HEPA材料製作而成,能夠有效地隔離常規粉塵顆粒以及病毒附著的微粒子,過濾效率為≥97%,比市面上的N95口罩過濾效率還要高。最近,廣汽傳祺也迅速地為旗下車型的“病毒防護罩”進行技術升級,推出了N95級別防護能力的濾芯技術。

“N95”汽车频现,真有效还是大忽悠?业界:消费者要警惕误导

上汽榮威更表示推出了N99級防護。該品牌稱旗下車型全系標配N95級高效空調濾芯,機械阻擋和二次吸附能夠過濾掉細菌、粉塵、飛沫核等顆粒,過濾效率在95%以上。同時,車內搭載負離子發生器和抗菌抗過敏功能層,在一小時內迅速殺死85%的吸附細菌,並長時間對細菌產生抑制作用。

而且,上汽榮威還推出了車載紫外線殺菌燈、車載複合型電子濾芯和高溫降菌服務,稱殺菌率可達99.99%。

不過,在一波宣稱推出“N95”級別汽車的車企中,卻未見合資品牌、外資品牌的身影。即便是以環保健康著稱的沃爾沃汽車,2月13日在其官方公眾號介紹空氣淨化的功能時,也並未提及細菌、病毒等字眼。

業界質疑:不能保證消滅病毒

對此,業界人士不乏質疑的聲音。

某自主品牌車企技術部門負責人向南都記者透露,目前車內只有臭氧和負離子有殺菌消毒的作用,但是並沒有針對冠狀病毒做過實驗,也不敢說就能100%消滅病毒。

資深汽車養護專家陳錦明指出,大家都為戰疫出一分力,本身值得提倡,而且,車企紛紛改善車內空氣淨化效果,本身也是一件好事。但針對這次疫情及人們的關注點,將N95防護概念“搬”到車內,就屬於“營銷秀”了。他指出,其本質就是更換PM2.5的空調濾清器,將空調過濾系統強化,改用了優質空調過濾芯。

廣州市一家汽車空調濾清器製造商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整車製造商可以通過調整空調濾芯的過濾效率,將原來普通帶碳的升級為PM2.5高過濾級別的空調濾芯。至於“達到N95級別”,單靠空調濾芯難以做到。一旦達到0.3微米95%的過濾效果,車內空調吹出來完全是無風效果,畢竟裡面太“堵塞”了。

而事實上,車內也並非完全密封的空間,像門邊排水孔同樣可以倒灌進風。這就好比戴口罩邊上戴不嚴實,留了條縫隙相同的道理。而且,過濾效率等級越高的濾清器,越容易積灰,不僅通風量較低,使用壽命也會明顯下降,這就類似人們佩戴N95口罩時感覺“憋氣”一樣。

有老司機也覺得,車內用上N95的概念有些“搞笑”。有20多年車齡的車主阿偉表示,看了這些車企的“新技術”原理,其實都是在空調濾芯上做文章,但動不動就為產品貼上符合N95防護標準的標籤,就炒作得過分了。

首個汽車“口罩”N95級認證誕生?

除了整車企業外,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旗下華誠認證中心近期宣佈推出了國內首個達到N95級別的汽車空調濾清器過濾效果分級認證——CN95認證(C代表Car,N95代表N95級),聲稱消費者只要選擇其認證的“CN95”空調濾清器,就能過濾細菌、病毒、過敏原,也能對新型冠狀病毒起到有效的隔離作用。

此事同樣引起了業界爭議。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車用濾清器委員會向業界表示,該汽車“口罩”N95級認證標準既不是汽車行業標準,也非中汽協濾清器委員會的團體標準,只是該測試機構自己制訂的企業標準。對此,本地的汽車濾清器生產廠商也向南都記者表達了相同觀點。

南都記者從《汽車空調濾清器技術條件》標準起草單位科德寶官方瞭解到,即使是行業領先技術,針對0.3um 的NaCl氣溶膠可達95%的過濾效率甚至更高,也不能就此認定是符合N95口罩級別。因為應用不一樣,產品標準也不一樣,不能套用。《GB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 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標準中強調了過濾效率的檢測條件,用氯化鈉代表非油性顆粒物,KN代表可以防護非油性懸浮顆粒(例如咳嗽產生的飛沫,霧霾顆粒,物生物等),用DOP代表油性顆粒物,KP代表可以防護非油性及含油性懸浮顆粒(例如炒菜產生的油煙),檢測對病毒的過濾作用,檢測介質必須是氯化鈉氣溶膠(非油性)。

如果企業所謂的認證,使用的測試介質是A2礦物質粉塵,替換口罩測試用的氯化鈉氣溶膠,更存在誤導。如果認證測試結果為A2礦物質粉塵過濾效率95%,用氯化鈉氣溶膠測試只能達到70%左右,實際防護效果會比“N95級”相距甚遠,根本達不到防護病毒的功效,更不能對新冠病毒起到隔離作用。

通風、合理使用空調更靠譜

南都記者注意到,日前廣東省發佈的口罩“2號令”中,明確提及自己開車並不需要戴口罩。

2月5日,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佈的《通告(粵防疫指辦通〔2020〕2號)》中提及,個人獨處、自己開車或獨自到公園散步等感染風險較低時,不需要佩戴口罩。

中國疾控中心此前發佈的官方指南顯示,一般情況下私家車無需進行消毒,車輛處於空曠場所時做好通風換氣即可,而在地下停車場等密閉環境時,則建議關閉車窗,通過空調內循環方式進行通風。

司乘人員從公共場所返回車輛後,建議先用手消毒劑對手進行清潔,親友搭乘後,也可以及時開窗通風,並對車輛相關物體進行表面消毒。

採寫:南都記者 梁羅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