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汽車業的另類選擇:給汽車戴上“N95”

疫情下汽車業的另類選擇:給汽車戴上“N95”


5年前,一部震懾人心的《穹頂之下》橫空出世,片如其名它如同一個巨大的磁場吸食著大量的汙染顆粒籠罩著我們,這部紀錄片向世人敲響了空氣汙染的警鐘,“藍天保衛戰”也從此被提上了議程。


5年後的今天,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人間,疫情滔滔,殺傷力遠超“霧霾”,在一場引發全球關注的病毒肺炎的陰影籠罩下,全國人民放棄了拜年、串門,一併加入到了如今的抗疫戰爭。


當我們把目光再次轉移到被霧霾肆虐的那些年,工業排放、燃煤汙染、機動車尾氣、焚燒秸稈、燃放煙花爆竹甚至連居民做飯紛紛登上過“黑名單”。雖說在我國霧霾的源頭眾說紛紜,但不得不承認汽車尾氣排放一直都是環保者們的眾矢之的。


疫情下汽車業的另類選擇:給汽車戴上“N95”


汽車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同時又是大宗消費品,國家暫且只能通過限行以及制定排量政策予以限制;另外汽車廠家們也在尋求如何在大氣汙染的環境中不損害車主健康的辦法。


在近些年中,我們能夠看到不少市面上的汽車都有空氣淨化裝置並逐漸成為一項賣點,最知名的淨化裝置,有沃爾沃公司的Cleanzone系統,特斯拉的“末日系統”,比亞迪的綠淨系統等。


消費者在購車時,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關注汽車的空氣淨化功能以期達到內心的平衡。在霧霾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治理的條件下,正如很多人抗霾的第一步驟便是為家裡添置空氣淨化器一樣。


當前,整個經濟遭受到了肺炎疫情的重創,各大車企皆無倖免,在紛紛宣佈慷慨資助後,作為自主品牌的引領者吉利先行一步,決定先期投入3.7億元人民幣,啟動具備病毒防範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車”的研發工作。


看到這樣的消息,作為消費者的我們除了內心讚道,想必最關心的還是,在公共交通癱瘓的當下,此前私家車所搭載的“空氣淨化”能否有效預防肺炎病毒,如果不行,那所謂的“全方位健康汽車”,又能否徹底打消大家的顧慮?


今天車談君針對當前消費者這幾個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科普。


01“空氣淨化系統”能否清除車內肺炎病毒?


很多地方一入冬依舊會遭遇霧霾天,所以首先申明當下市面上不少車載“空氣淨化”系統主要還是為了淨化PM2.5,車內空氣淨化裝置,也是5年前在國內普及的。


在高濃度霧霾的環境下,汽車通過開門、開窗以及空調通風系統進入車內。由於汽車結構特性所致,外界汙染物易進不易出,使車內汙染物濃度比外界環境還高,如果沒有空氣淨化系統的話車內環境對駕乘人員健康危害更大。


不同的廠家有著各自研發的系統,但其工作原理都大同小異,那就是使用空調濾芯來過濾車內的空氣,所有車內空氣淨化系統應對的目標都是有效淨化車內空氣中的PM2.5,同時也可對有毒有害氣體(如甲醛、苯系物、TVOC等)、車內異味、細菌等起到淨化作用。

疫情下汽車業的另類選擇:給汽車戴上“N95”

至於是否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起到淨化作用,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其中主要包括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如患者打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氣體近距離接觸,可導致該病持續傳播,至於患者打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混合在空氣中所形成氣溶膠目前其傳播效應還有待驗證。


另外若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可通過直接接觸汙染人的手,汙染的手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如挖鼻孔、揉眼睛等,也可導致感染,從而進行傳播。


一般情況下,飛沫傳播只有與傳染源近距離接觸才可能實現,病人咳嗽、打噴嚏的時候,有飛沫噴出,每個飛沫可能搭載很多病毒,新型冠狀病毒直徑大約0.08微米,普通飛沫的直徑在0.74-2.12微米左右。

疫情下汽車業的另類選擇:給汽車戴上“N95”

這樣一來也就顯而易見了,以隔絕霧霾為首任的車載空氣淨化裝置,大多隻可淨化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大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新型冠狀病毒的直徑大概為80納米,也就是0.08微米,遠遠小於濾網測試的0.3微米顆粒物。這已經遠遠超出了普通空調濾芯的過濾能力。


當然有一種濾芯可以有效隔絕PM0.3(直徑0.3微米的顆粒),那便是HEPA濾芯,這類濾芯或許能過濾掉病毒,但隨著濾芯的使用,積累的灰塵也會不斷增多,慢慢導致濾網效能的下降,於是得經常更換空調濾芯,但這樣以來不僅麻煩,成本也很高。


我們也可以注意到不少廠家的空氣淨化裝置的宣傳並沒有將淨化病毒囊括其中,比如比亞迪搭載的PM2.5綠淨系統,內嵌於車載空調系統中,只要開啟空調通風綠淨系統的淨化功能即開始工作。該系統能夠快速降低車內PM2.5、清除二手菸、擁堵路段灰塵尾氣等,大大改善車內空氣質量。

疫情下汽車業的另類選擇:給汽車戴上“N95”

再比如吉利旗下車型搭載的AQS空氣質量管理系統能夠自動的監控車內外空氣質量,一旦發現外界的空氣質量汙染嚴重時,該系統能在幾秒鐘內自動切換到內循環模式,阻隔受汙染空氣進入車內。在AUTO模式下,空調長時間處在內循環模式時,空調系統會自動將循環系統切換為外循環,又讓新鮮空氣流入車內。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飛沫可以沉降,也就是說它可以粘附在車內的座椅或者是相關飾件上,汙染這些接觸到的物體表面,病毒在不同的載體上存活的時間不一樣,通常來說,病毒在如不鏽鋼、塑料等非滲透性表明的存活時間相對較短。在細胞、人體內存活時間很長,也就是說那些彰顯豪華尊貴屬性的皮質、金屬和木質內飾,反而成為了病毒離開人體的中轉站,大概是3天左右時間,空氣中一般是5小時左右。


所以當下大部分的私家車主想要出行,有多人乘車情況下還是要佩戴好口罩,用車之前如果搭乘過陌生人最好用酒精對汽車內部進行消毒,經常接觸到的配置要重點消毒。如果擔心車內進了飛沫,建議可以去洗車店做一次全車臭氧消毒。


02什麼是“全方位健康汽車”?


近日,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出行公司——曹操出行宣佈根據吉利控股集團的統一部署,將聯合吉利商用車集團旗下倫敦電動汽車公司(LEVC),並協同吉利汽車集團,整合研發力量,投入到“全方位健康汽車”理念全新英倫TX車型的應用研發上來。

疫情下汽車業的另類選擇:給汽車戴上“N95”

眾所周知,目前能稱得上最“健康”的一類車型便是負壓式救護車,這也是如今向火神山和雷神山轉移病人的專用醫護車型。這種車型的“負壓系統”可以讓救護車內氣壓低於外界大氣壓,空氣在自由流動時只能由車外流向車內,病員艙室內空氣在排向大氣前,會集中經高效過濾器(99.97%@0.3um)過濾。


根據吉利汽車的定義,“全方位健康汽車”是有別於專業的醫用防護用車的,並且是普通消費級產品。車輛將重點突破車內病毒防範功能和技術,有效抑制並降低病毒對人體的侵害,從使用的材料到工藝等都將是健康的。


從資料中不難看出,吉利此次研發的重點依舊是智能空氣系統,寄託於此達到有效阻隔和過濾細菌和病毒進入車內。


該系統將採用N95型口罩過濾標準,採用高效複合空調濾芯,智能快速淨化車內空氣,除了常規逐級過濾粉塵、有害氣體、PM2.5顆粒等,最大的亮點便是對粒徑0.3微米以上顆粒粉塵的過濾效率達95%以上,活性碳化學濾料強效吸附甲醛等有害氣體,濾除刺激性氣味和對人體有害汙染物以及將會研發出像口罩一樣更換方便的空調濾紙,或者通過某種特殊裝置主動對空調濾芯,甚至對整個空調系統進行消毒,從而真正意義保證車內乘員的安全健康。

疫情下汽車業的另類選擇:給汽車戴上“N95”

智能空氣系統是解決“病毒依靠空氣在車內傳播”的問題,而“全方位健康”則意味著同時要確保汽車內飾材料的安全,可以看到吉利汽車在將要研發的“全方位安全汽車”中也提到了車內所有材料不僅將擁有高環保性、低散發性,還將通過添加抑菌、抗菌物質的方式,具備抑制細菌或表面殺菌的能力。


從對第一個問題的分析可以得出吉利配備織物內飾和織物座椅,將是“全方位健康汽車”的方案之一。


總的而言,其系統的研發標準很大程度上靠近負壓式救護車,內飾的選擇也八九不離十,而吉利也立下承諾將力爭在20天內完成該智能空氣淨化系統的研發工作,並將在30天內實現量產。作為有著“白金生態評價”車型的車企,相信這款車型會很快跟大家見面。


03“全方位健康汽車”能否廣泛普及?


今日,鍾南山院士再次宣佈冠狀病毒最長潛伏期為24天,這無疑又給當下各個行業加了一層陰影,這場疫情的攻堅戰也將比想象中更為持久。


目前各大車企也都紛紛進行內部調整改變策略以減輕損失,救人,亦要自救,自救不能僅著眼於當下,更要著眼於未來。


吉利此次研發“全方位健康汽車”可以說是站在了全新的高度來思考人類出行的安全乘駕問題,從危機中著眼未來找到了很好的突破口,最新顯示,吉利的這一批研發的車將投入湖北地區使用。


除了吉利,廣汽新能源Aion系列產品也已經開發配備了“太陽能自循環系統““AQS空氣質量管理系統”“負離子綠淨系統”“雙層流熱泵空調”等多項車內空氣濾淨技術,推動將汽車向安全健康時代發展。


事實上,即便沒有此次疫情,自車內空氣汙染成為繼中國裝飾裝修和傢俱汙染、室內環境中的PM2.5汙染之後第三大危害人體健康的室內環境汙染問題後,一個快速高效淨化車內空氣的淨化系統也被消費者視作比較重視的一環,一個優秀的智能空氣系統相信對"車內生態環境"的評價標準有著巨大革新。

疫情下汽車業的另類選擇:給汽車戴上“N95”

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車型今後是否越多越好呢?設想一下,也許未來國家方面也會出臺一些政策來刺激經濟,車市也將迎來一波小行情。但“全方位健康汽車”能否被廣大消費者接受並普及自然還有其他因素影響,比如車型的顏值、價格、營銷等。


所以對於“全方位健康汽車”的普及我個人表示不太可能,一方面作為新型的量產車型,整個造車成本目前都是未知,另外“健康車”在研發之後的實際效用能否和宣傳如出一撤也還有待相關機構的檢驗。另一方面一旦全部普及開來,是否意味著環境治理問題是否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從非典到如今的新冠狀肺炎,病毒疫情是一項值得警惕並且需要整個社會長期與之鬥爭,“全方位健康汽車”的研發可以說是順勢而為。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樣的慘痛教訓我們無論如惡都不希望再來一次,不論疫情有沒有過去,我們都與疫區人民同處一片土地,他們的遭遇也是我們的際遇,

或許最好的結局是“全方位健康汽車”與新型冠狀病毒一起成為這段歷史的一個符號吧。


本不該屬於汽車行業涉及的領域,比如生產口罩、消毒液,一些汽車公司被迫加入;本不該研發給汽車戴的“N95”口罩,現在卻深度介入。(《口罩,汽車公司造》)


還是希望,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讓汽車業早日迴歸到如常的“正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