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是否是当下每个人必学的一项技能?

北山愚公者


我觉得是!

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你现在有钱就能一辈子一直有钱,或者,你现在没钱,以后也一直没钱。

这个世界是存在不确定性的。

有一些人觉得自己挣的工资就能解决个基础的温饱,攒不下来多少钱,学财富管理没用。

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财富管理,或者咱们就往小了说理财,在某种程度上没钱的人才更应该学习,因为你的选择少,机会少,这样才能攒下钱来。

而且,人的财富是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的,随着自己的努力 ,工作年限、能力的提升,赚飞也会比之前多,那么此时如果不会合理的进行财富管理,还是月光族,那以后老了的时候,没有了工作,要怎么生活呢?

那对于有钱的人就更不必说了,合理的财富管理可以让自己现有的财富不断升值。可能,你理财赚的钱要比别人打工赚得还多,这样你可以用金钱换取自由,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受金钱困扰。

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习财富管理,为现在,为将来。想要培养自己的财富观念和逻辑《赚钱的逻辑》一书,或许可以给你些启发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60928036160825393"} --}

莫吝金钱


与父辈相比,人们的寿命已经变得越来越长了,这就意味着,人们需要支付生活成本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如果一对夫妇活到65岁,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再活20年,如果他们已经活到85岁,他们也有很大可能活到95岁。为了支付他们的日常开销,他们需要更多的钱,那么,最为确定的赚钱方法就是投资了。

一旦你让钱为你工作,它将成为你很好的朋友,不费吹灰之力,你的兜里就会因钱生钱。平均而言,如果把钱投入股市,那么你的本金每7~8年就可能翻一番。许多聪明的投资者学会了利用这一点,他们意识到对未来而言投资致富和劳动致富同样重要。如果你及早储蓄和投资,终有一天单靠钱生钱就够你生活所需,这就是所有人都向往的财务自由的机会,自由地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钱则自动生钱。如果不在年轻的时候就养成每月定期储蓄并进行投资的习惯,这一切都有如天方夜谭。许多家庭正处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在赚他们的钱,而他们在股市投资或银行理财中一无所获。他们每年支付的银行利息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如果是在为房子付息尚可理解,因为它们的价值会增长,但为汽车、家电、衣服或电视等等付息则不然,使用时间越长它们越不值钱。负债的结果和储蓄投资的结果刚好相反,欠债越多,就会越痛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GDP年均增长达到9.5%,国民收入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增长了50倍。200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顺利通过,标志着中国真正进入了“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时代。人们有了更多收入与财富的同时,面临的生活,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从一而终”的就业模式就被打破,在自由选择工作的同时不得不承受更大的失业风险;中国提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尚待完善;购置房产,赡养双亲,子女教育等问题更多要靠自己来解决;高端人群则更关注财产保护与传承等安全性需求,可见,理财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人的一生中,人们希望能够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人们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追求的是安全无虞;当基本的生活条件获得满足后,则要求得到社会的尊重,并进一步追求人生的最终目标——自我实现。而这一切,无不与理财密切相关。理财的目的,就在于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个人理财的终极命题,就是如何有效地安排个人有限的财务资源,实现其一生生命满足感的最大化。





叶随风飘0089


有句流行语“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意思就是说,要管理自己的财富,让自己的钱和资产能够保值增值。

我们的钱在银行存储挣点利息,也算是一种理财方式,但是过于保守了。而且按照货币购买力计算的话,每年的收益赶不上物价的上升,实际就是一种亏损状态。

俗话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高收益就一定伴随着高风险,如果把所有的积蓄都用于炒股,一旦失误就影响到整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投资渠道。

为了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我们应该多学习理财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咨询专业的理财师。

还是那句话,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清凉阿伟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经济的发展将伴随着货币总值的增加,当货币增加的速率超过了你手里的钱增长的速率,这时候按购买力算的话钱就是贬值的。目前我们国家GDP货币的增长速率一直维持在8%左右,银行的利息最高也就4%左右,所以一般说来你把钱存在银行,那货币按购买力算的话,每年都会亏损。但是你一旦学会了理财,目前好的基金年化能够达到30%每年,即使你把一部分资金用来投资基金,总的算来,你的总收益也是超过GDP增长的。所以只有所持有的资产收益率高于GDP收益率,那样才能维持财富的稳步增长。过去20年国内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收益率的东西不多,一个是房子,另一种就是优秀上市公司的股票(腾讯,阿里,茅台)


理财小队长


是的。

其他什么都可以交给别人,就是财术一定要自己学,要有一些基本的概念。想一下前几年的怕p2p,因为短期收益高,最后血本无归的很多都是缺少风险意识,觉得高收益和低风险可以并存。

再者,财富管理的根本是保值,因为每年的贬值是现实情况发生的,如何从慢慢存钱,再到保值,再到带来效益,建立一套家庭的财富增资系统,是一个慢慢建立的过程。在某些关键问题可以咨询专家的意见,但是具体的操作一定是自己下的决定。

最后,全球都进入负利率时代,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财富管理。


小曾说钱


财富管理人人听过。

我们会根据自己基础的经济状况(比如我有5万块钱的储蓄、每个月工资收入5000)搞一个简单的规划,多少钱做长期投资、多少钱做现金储备、多少钱消费。这是理财规划,或者叫财富管理。为了实现目标,我们会努力的做到投资最优化,尽可能快的资产增值同时提升生活水准。

在这篇《人生财富管理系统》里,我想说核心观点是——人生也是一个投资自己实现增值的过程。我们可以将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加以系统的管理统筹,辅助我们进行科学决策。每一笔人生财富的的使用,都决定着我们长远的未来。

我们有哪些人生财富?

要“理财”,先学算账。

可能很多人没意识到,时间是最重要的隐含人生财富。我们每个人最大的财富不在于口袋里有多少RMB,而是在于我们有时间。假设我有50年的人生,以我每个月5000块工资收入举例算一比帐:

每月标准工作时间是21.75天*8小时,即174个小时。换算过来收入就是28.7块/小时(为了好算我们按30块/小时计算)

30*16小时(扣掉8小时睡眠)= 480元

480元*365天=175200元

175200元*50年=8760000元

我的人生值876万!

我当然不可能一辈子一刻不停的打工,这里876万不是一生真实获得的金钱,是我基于30块钱时薪算出的人生“时间总资产”兑换为“财富资产”的潜在价值。

如果我什么都不做或者做了毫无意义的事儿,相当于在消费这876万;

如果我能够通过自我提升增加“时间”或者提高“时薪”(50?100 ?1000?),这876万还可以增值。

在这个人生财富管理系统里,我们可以把“时间”视为最根本的货币单位。

原因很简单,它是一切的基础,和健康、知识、社交、金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兑换:

时间就是金钱。你可以花时间工作换取酬劳,也可以花钱节约时间。

健康=时间。很简单,活着才有更多的时间,健康的活着才能有效率。

时间用来学习知识和改善社交,可以用来愉悦自己,实现个人的良性循环。

基于此,我们的人生财富=时间财富+知识财富+财产财富+社交财富

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所有人生财富统筹,以综合的思维去管理,同时复利更高的投资。~~~~~~~~~~~~~分割线~~~~~~~~~~~~~

人生财富如何高效管理?

你的时间是有价值的!

如果你同意,那么我们有了一个参考这个价值去判断很多事情值不值得。你给自己定义30块/小时的时薪,超过30块价值的事情多做,低于30块价值事情不做或者找替代。

举个例子。

我在北京工作,之前一段时间住的单间(就是隔断间)是1300块/月,后来直接换了离工作地100米的小区,基本条件类似的单间,1700块/月表面差距有400块。

但实际上,后者会非常划算。我是这样算这比账的:

显性的利益->坐地铁上下班各要2块钱->每月省下来回100块左右的交通费;

隐性的利益->等地铁的、坐地铁和走路的时间差不多40分钟(这在北京算很近的),每天要1个半小时左右->一个月下来就是40多个小时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当于每个月节约了近2天。

这40多个小时可以用来加班(降低日常工作压力同时有餐补);

补充睡眠和锻炼身体(享受9点太阳晒屁股再起床的幸福感、改善健康);

做私活和研究投资赚钱(收益远超30块钱一个小时) 。

在这个计算里,我多付出400块钱房租,但实际省出了100+40小时*30元时薪=1300的价值,每个月净赚900。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当你考虑时间是有价值的,你会就理解这比帐的算法——有些时候花钱省时间是在赚、有些时候打车比坐公交车更节省、有些时候购买高品质产品和专业服务很划算、实践收获比实习工资更重要、提升自己是的最好的投资。

~~~~~~~~~~~~~分割线~~~~~~~~~~~~~

人生财富的复利思维

既然我们叫做人生财富管理,如何统筹自己所有的人生财富、实现保值增值和效率最大化就是首要目标。如果我们能在各种生活决策之前把这本账想明白算清楚,长远看我们的生活质量会有显著的提升。

我们人生财富管理系统化思维的核心,是把资源投放到复利最高的地方去,缺什么就换什么,集中力量突破瓶颈解决问题。

没钱的时候财富是复利最高的,就把所有资源集中到赚钱上。

患病的时候时间是复利最高的,就把所以资源集中到健康上。

孤独的时候社交是复利最高的,就把所以资源集中到交友上。

这种思路可以很开阔,我举一些例子。

时间投资:优化统筹所有人生财富的核心。能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就是省钱省时。多活十年创造的价值比什么都多,这很容易理解。

知识投资:知识改变命运。更关键的是提升你的能力让你升值,获得更高薪酬(“时薪”)并学会提升所有事情的效率。

财富投资:投资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生存技能、是通往财务自由的必由之路。而财务自由,正是人生幸福的最大物质保障。

社交投资:愉快的亲情、友情、爱情关系能让你提升效率。此外,提升颜值是社交管理的重要部分,能让你做事情事半功倍。

我们的人生有限,我们的出身也未必能提供足够多的资源。

想过好的生活,我们只有像一个精算师那样去统筹好自己的各种财富,让自己的人生财富实现不断的增值。

~~~~~~~~~~~~~分割线~~~~~~~~~~~~~

当然,就像我们挣钱是为了花钱一样。除了“投资”,我们还要学会“消费”。

协调好用度支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权。

人生的真正收获是更多的体验和幸福感,否则再多的人生财富都没有意义。

卢梭说: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工具,我们追求的金钱是我们成为奴隶的工具。

与您共勉。



我不吃菜我喝粥


这个问题很明显是肯定的!

财富管理是人的一生必须学会的技能,就算不能精通,至少在你和财富咨询顾问交流的时候,基本的知识和概念能懂,这样不至于存在沟通障碍。

为什么说财富管理是人一生都要学会的一项技能呢?

因为相比我们的父辈爷爷辈,他们的人生从20世纪开始,那时候财富的积累没有像今天这么厚实,那时候的他们大多数正在为一日三餐能不能吃到米饭而忧愁。到了父辈,有很多人选择下海创业,这时候的重心在于怎么把企业做大。然而到了我们这一辈,社会财富的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了,如果说以前是“打江山”,那么现在“守江山”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然,这不仅仅是个人,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的侧重点。因此,当下的我们是第一代,需要去学会财富管理的这项技能。

假如一个人不会财富管理,后果会如何?2020年一月份同比的CPI已经达到了5.4%,而食品CPI的同比涨幅高达20%。在这种情况下,不会财富管理意味着财富的大幅缩水。而且简单地买银行短期理财,已经不能满足跑赢通货膨胀的要求,财富管理已然是一项全方位的技能,需要懂得做资产配置。

新时代下的我们,财富管理已经是当下每个人必须学会的技能。


投资社论


记得有一个课程,把财富收入分为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主动收入简单讲是不工作就没有收入,就没有生活来源,这种收入是主动收入,被动收入是指不工作都有收入。

举个例子,会更明白,如果你是打工的,那么每个月通过工作取到薪水,没工作就没有工资,这就是主动收入;如果你有个店铺,每个月就不用工作,每个月收租就能生活,这种收入是被动收入,不论你工作与否,都收租,这就是被动收入。

讲一个故事,有个砍柴的农夫和一个放羊的农户早晨在山上相遇,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到了太阳下山的时候,该回家的时间到了。可是砍柴的农户还没砍柴,放羊的农户的羊却吃得饱饱的,任务完成了。

从财富的角度把人分为如下几种:

第一种人,就是打工者,受制于人,时间不自由 需要每天没有工作才能有工资,才能有收入。

第二种人,就是个体老板,个体工商户,自己做主,自己为自己工作,累并快乐者,但是一旦自己不做事,也没有了收入,没法生活。虽然时间自由,不受制于人,但不干活也没有收入。

第三种人,就是企业家,有许多雇员在他企业工作,为他工作,为他创造收入,但需要管人、用人、协调。

第四钟人,就是投资家,投资有价值的项目,不用去工作,不用去管人,用钱去赚钱,多幸福啊。

财富需要管理,利用它来为自己带来更多财富,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

以上是本人的看法,仅供参考,欢迎指正!


审计老大哥


财富管理绝对是当下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若想早日实现财富自由,就必须尽早学会财富管理!甚至从儿童开始,就要练习积累财富和管理财富!从而形成自觉和习惯!而没钱就去挣,挣了钱就花掉。这是大多数人一生的生活模式。按此模式,即使清华毕业,实现财务自由的概率也不高。

财务自由,其实是一门学问,需要大量学习和训练。可惜正规教育,从未涉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