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生態環境局城關分局加減有度全力抗“疫”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蘭州市生態環境局城關分局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務,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黨建引領,黨組織靠前指揮,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體黨員幹部主動請纓成立5個工作突擊隊,深入東崗街道雁兒灣社區和轄區醫療機構、汙水處理廠全面對醫廢收儲、汙水處理設施運行等情況開展專項檢查,緊急開通建設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確保“防疫”、“辦事”兩手抓、兩不誤,及時管控風險、消除影響,全力維護疫情防控期間城關生態環境安全。

一、發揮模範作用,積極主動配合街道社區做好防疫各項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蘭州市生態環境局城關分局要求廣大黨員幹部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把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作為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重要檢驗,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帶頭堅守崗位,主動擔當作為,每天由黨員領導幹部帶隊赴東崗街道雁兒灣社區蘭鋼41號樓開展入戶排摸、疫情信息收集、出入人員登記、體溫測量、人員隔離、秩序維護、防疫消殺和防疫知識宣傳普及等工作,全力配合包抓街道社區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各項工作,用心守好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最後一道“防線”,切實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踐行初心使命,始終讓黨旗飄揚在“疫線”最前方。

二、加密檢查頻次,確保轄區生態環境安全總體可控。疫情防控阻擊戰不見硝煙,卻有生死,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一是全力確保醫療廢物收集轉運安全有序。每天派出執法力量深入疫情防控一線,對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棄物特別是廢棄口罩的收集處置等情況進行嚴格監管,要求各醫療產廢單位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發熱門診醫廢設立專門通道,雙人雙鎖管理,規範標識標誌,對可回收物品與醫廢分開存儲,消除交叉感染風險,切實做到分類放置、及時運轉,確保醫療廢物全部無害化處置。對汙泥轉運要按照危廢處理程序填報轉移聯單,及時轉運,避免二次汙染。二是全力確保轄區水環境安全。持續加大對轄區中投水務有限公司、中鐵水務有限公司2家汙水處理廠和轄區20餘家綜合醫院(4家新型肺炎定點醫院)的監督檢查力度,督促醫療機構加大醫療汙水消毒殺菌力度,要求汙水處理廠對汙水處理設施和化糞池使用石灰進行消毒,加大藥劑投送劑量和頻次;定期對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西北永新塗料公司等14家重點領域涉水工業企業進行排查檢查,確保汙染設施正常運行,廢水達標排放,並定期進行水質檢測,對廢水超標排放進行嚴管重罰。截止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400餘人次,檢查醫療機構50餘家,各汙水處理廠和醫院廢水糞大腸菌群數指標數量穩定達標,切實消除水體汙染可能造成的安全隱患。三是全力確保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堅持把打贏藍天保衛戰作為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保持大氣環境管控不鬆懈,進一步壓實網格巡查管控責任,全面推進燃氣鍋爐低氮改造進度,持續開展揮發性有機物(VOC)集中治理行動,實現環境空氣質量持續穩中向好。截至2月15日,城關區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39天,同比增加5天,超出全市達標天數2天,達標天數居四城區之首。

三、減化審批流程,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項目審批服務。為避免人員聚集引發的交叉感染,方便群眾辦事,蘭州市生態環境局城關分局創新辦理方式,對建設項目環評文件採取網上申請受理,打造“不見面審批”暢通通道,及時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公示了《市生態環境局城關分局疫情防控期間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業務諮詢、辦理和指導服務人員及聯繫方式》。對確實需要到現場辦理的申請人,提供全過程電話、微信服務,幫助其事先了解業務流程和材料要求,減少現場等待逗留的時間,即辦即走減少停留。同時審查人員採取電話、郵件、微信、QQ等方式與建設單位、編制單位進行溝通,提供技術指導便捷服務等“零接觸”方式進行,盡最大可能減少疫情期間人員聚集接觸造成的交叉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