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去報復欺負過自己的人?

巴黎夜雨的你我



勁興


教你啊,我的經驗。

談過一個女朋友,他和他的前男友剛分手,我屬於撿漏的形式和她在一起之後,她和前男友在一起被我發現。

我沒有聲張也沒有鬧,還是和以前一樣,在一起的時候百般對她好,不在身邊也噓寒問暖,只是每次房事過後穿起衣服直接走。

幾月後徹底愛上我,依賴我,終於有一天她受不了我那種啪完直接走人的行為,問我是不是不愛她,我才跟她攤牌。

她問我發現的時候怎麼不說,我答,免費的誰不願意上。

她當時心裡應該炸了吧。

反正我覺得報復一個人,不要浮皮潦草的打罵撩事,或者努力過得比他好還跟他面前晃悠,既然都用到報復這兩個字眼了,那還是行動的走心點吧。

報復一個人,就百般對他好,在他最信任你,最愛你,最依賴你,最不會相信你會傷害他的時候在背後狠狠的捅一刀,這樣他的心才會死,死到不會再死。

殺人且要誅心啊。


生活百事講壇


說實在的,人世間不知道怎麼一會事,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就遇到了橫不講理的鄰居,這位母老虎在全莊各戶鬧過遍,我家與她是鄰居,也是敵對者。你不惹她,她也找你麻煩,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報復了她。又一日她又找麻煩,說我的嫂子是五類分子的子女,意思是說我們沒管。我說:你老公公是被八路軍槍斃的,你管的著嗎?她仍然還是吵。我說:我警告你。她說:你還想把我吃了。我不會吃你,我尊重你,今天我喊你一聲表嬸,明天我就喊一聲老大媽,不信,問你姑娘去。此話真管用,不吵了,拔腿就回到自己屋裡嚎啕大哭。後來,表叔到我家裡賠禮道歉。我的報復成功了。從此,她再也不敢找我家胡鬧了。


九九雷


傷害你的人,你應該選擇釋懷嗎?不,你不應該,憑什麼我們要原諒傷害過自己的人,尤其是這個傷害很大很大。可是,你又不能立馬給予“報復”,因為你被她傷害的時候,已經元氣大傷,早已沒有還手之力。

因此,你應該把對她的恨,寫進大腦裡,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前段時間看新聞,一個老太太在鄰居的房子隔壁中了很大大樹,導致她欣賞不來窗外的美景。而這一切的起因,是因為幾十年前的糾紛,她記恨到了現在,“報仇雪恨”,想著就爽。

可是,我們已經要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對傷害自己的人進行打擊報復,不可對其進行人身傷害,更不可違法違紀,畢竟,相對於報仇雪恨,更重要的是要過好自己的人生。

對傷害你的人最大的報復,不是以牙還牙,而是你要過得比她好,比她幸福,然後在她面前炫耀——你看,我就是比你幸福。那感覺,想想都爽。

所以,你要找到最愛你的男人,因為最愛你的男人會讓你很幸福,而你最愛的男人,說不定是傷你最深的;你要賺很多很多的錢,畢竟有錢可以買很多東西,可是造成輿論;你要注重飲食均衡,經常鍛鍊身體,你就要比她健康比她長壽。

總之,你要越活越好,然後看著她倒黴,這感覺,想著就爽,而且可以爽很久很久。


大滕影視


夫復相報何時了?報復不是最佳選擇,化解才是正道。

欺負之極便會產生仇恨。仇恨有多層次,小則"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大到"滅族之仇亡國之恨"。

如何面對?孔子在與弟子的討論中有過論述:以直報怨。

因為孔子認為,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故應一直報怨,以德報德。

題中所說怎樣去報復欺負過自己的人?歷史上可稱道的莫過於韓信。

他當年落魄時,曾受當地一屠夫威逼,要麼殺了他,要麼從他跨下鑽過去。這是明顯在欺負人,韓信無奈,只能忍辱從屠夫褲襠下爬過,從此留下"跨夫"的汙名。

後韓信被封為楚王來到楚地。當年羞辱過他的屠夫早已嚇得魂飛魄散。未料韓信見到他時坦然說到:你當時羞我,確實不妥,卻一直在激歷我,有了今天。隨封了他縣尉一級的官。驚恐中的屠夫被感動得一個勁的磕頭。

歷史上如此對待曾欺負過自已的人,以德報怨、容量大度!韓信是少有之人。


晚亭與落霞同暉


報復個啥呀?那是吃飽了沒事幹的人才想做的事。你只要把自己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滋滋潤潤,就是對仇人最大的報復了。我沒啥仇人,除了以前恨過我婆婆之外……我曾經想把我女兒培養成清華北大的高材生來報復我婆婆的重男輕女;還想用日夜詛咒來報復我婆婆,結果自己卻因為終日鬱鬱寡歡、憤憤不平而患上了乳腺增生和神經衰弱,而我婆婆呢?依然紅光滿面、吃嘛嘛香😂倒黴的還不是我自己?如今我把她當空氣,當她不存在,夫妻倆和和美美、(我老公終於明白了他媽媽的確有不對的地方,所以也沒有責怪我了)女兒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家裡也有了小車和存款……這下子輪到我婆婆傻眼了。這不就是對她最大的報復了嗎?以前她天天宣揚“生女兒無用論”,現在看到我女兒成了光榮的未來人民教師,(考的是免費師範生)大概心裡也是五味雜陳吧?


鳳146983974


不要搭理,做好自己。自己過的好,真是小人,你不用還手,他她們就氣的不行!你如果在意了,還真生氣,就上當了。

小人就是看你生氣,他們才開心。祝願好人每天好心情!



撫摸居士


能問這個問題,說明你心裡受了很大的傷害,我也不知道怎樣安慰你。但我想告訴你的是你不能報復。因為我們不能保證我們沒做過傷害人的事。比如背後說過人的壞話,占人的便宜等等吧。如果每個人都去報復的話,那這個社會就充滿了仇恨。沒有人想生活在一個充滿仇恨的社會里,一個美好的社會一定是一個寬容的充滿愛的社會。

老子講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天的網很大,但是不會漏掉每一個罪。我們饒恕別人的罪,我們的罪也會被赦免。如果我們不饒恕別人的罪。我們的罪也會被追討。如果你不但不報復,反而去愛那個傷害過你的人,掌管宇宙的道會為你伸冤。


中年智哥


別人把你來欺負。

肯定兩家是冤愁

冤冤相報何時了

不如兩人都和好

如果想要把愁報

要用金錢來分曉

錢多你就報大愁

錢少你就別出頭

真想來把愁耒報

掏出鈔票來炫耀。


空j空如也


很久以前,有對夫婦在討論家庭事務時,意見出現了分歧,而且誰都說服不了誰。有趣的是,他們彼此都很有默契,開始一言不發、冷眼相待。

這樣的日子還沒過多久,丈夫就突然意識到,第二天需要妻子在早上五點鐘叫他起床,去趕一趟航班,不然會損失一個大客戶。

然而,這位丈夫不想成為第一個打破沉默的人,因為這好像在認輸一樣。

還好,他最後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 —— 在一張紙條上,寫下了 “請在五點鐘叫醒我”,然後放在了妻子一定會看到的地方。

但悲劇還是發生了,第二天早上的時候,丈夫起床醒來發現已經九點了,完全錯過了航班。他特別憤怒,想知道妻子究竟為什麼沒有叫他起床。

正當他要去找妻子理論時,看到了床邊的一張紙條,完全傻眼了。紙條上面寫著:

“五點鐘了,快起床吧!”

說實話,大叔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時,不厚道地發出了殺豬般的笑聲,這也太搞笑了,妻子的 “反擊” 當真絕妙!

不過冷靜下來後,我也開始了小小的思考:丈夫用紙條傳遞信息的方式,無疑讓妻子怒火中燒:“憑什麼在冷戰期間,你寫個小紙條,我就要聽你的吩咐?有話為什麼不能直接說,就這樣放不下面子嗎?”

妻子的做法你已經知道了,憤怒的她通過寫紙條叫醒丈夫這種戲劇性的做法,予以對方沉重的打擊。

此時,我的腦海中不禁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

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多少人,明明很生氣,卻不會直接說出來,反而通過一種微妙的、不作為的被動方式,例如妻子看到了紙條也沒有叫醒丈夫,來悄悄地表達自己的憤怒?

01 被動攻擊:一種不成熟的自我防禦

在心理學中,故意且隱蔽地表達憤怒,稱為被動攻擊(Passive Aggression)。與主動、直接的衝突相反,被動攻擊更可能表面上和和氣氣,但實際上不回應對方、故意拖延,用來發洩心中的怒火。[1]

例如,有人在微信上求你幫個忙,但命令式的語氣讓你無法忍受,你感到特別生氣,然而你又不想直接在微信上發飆,所以就故意不回消息,晾 ta 半個小時。

這種做法似乎特別常見,而且好像真的可以宣洩憤怒,但為什麼說被動攻擊是一種不成熟的自我防禦呢?

首先,被動攻擊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憤怒到底意味著什麼?

最近,專門研究憤怒的心理學家 Ryan Martin 在 TED 上發表了一段演講,他認為憤怒這種情緒對每個人來說,或許都不是 “問題”,而是一件好事兒,是一種強大而又健康的力量。

Ryan Martin 在 TED 上演講

因為當我們憤怒、生氣時,往往意味著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亦或是對現在的環境不滿意。這個時候,憤怒恰巧就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要對不公平的情況保持警惕,提醒我們需要做點什麼,來改變這種現狀。

然而,當我們以被動攻擊的方式來表達憤怒時,對方往往不知道我們生氣了,所以他們也不會做出改變。也就是說,他們下次還會以命令式的語氣找你幫忙。因此,這一問題完全沒有得到解決。

而且更為嚴重的是,還會導致第二個問題:

其次,被動攻擊會讓對方憤怒,破壞彼此關係。

在很多時候,對方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有問題,所以也不會發現你生氣了。

但如上文所述,這種被動式攻擊,會讓你的做法特別消極,例如長時間不回覆消息,拖延完成任務,甚至在得知對方需要什麼時,會有意無意地阻礙 ta……

這樣一系列的做法,都會讓對方又沮喪又懊惱,像那位沒能在五點鐘醒來的丈夫一樣,變得異常憤怒,給彼此的關係帶來嚴重危害。

甚至在最後,被動攻擊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遇到壓力性事件(例如,感覺被不公平對待)→ 產生情緒(但選擇隱藏憤怒)→ 相應的行為表現(通過被動攻擊,發洩憤怒)→ 導致他人負面反應(變得憤怒)→ 關係變差,壓力性事件再次出現……

Jody Long 博士,是研究被動攻擊的代表性學者,她總結了年輕人的一些典型被動攻擊行為:[1,3]

1. 否認自己的憤怒,“我感覺很好,沒關係”;

2. 口頭上答應,行為上拖延,“我看完電視後就打掃房間”;

3. 停止對話,拒絕交流,“好,聽你的,你說得對”;

4. 故意效率低,“我的確在弄報銷的事情,但我沒意識到你讓我報銷所有的”;

5. “忘記” 重要的事情,“我忘了你今天過生日;我忘了還要檢查這份報告;

6. 規避責任,“我以為這是他應該做的事情”;

7. 隱蔽地阻礙,“你這做的不行,有很多問題(但是我不給你改動的建議)”。

這些做法,你熟悉嗎?無論是在戀愛婚姻中,日常工作、人際關係中,都有可能出現這些情景,可能是你在這樣做,也可能是你身邊有人正在這樣做。

02 為什麼有的人會被動攻擊?

Jody 博士一直都想知道,為什麼有的人會被動攻擊,而不是主動表達自己的憤怒呢?他們的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1. 不被接納的童年

在小時候,如果父母其中一方過於嚴厲,甚至雙方都很嚴厲,經常打罵孩子,給孩子留下一種敵對的感覺,那麼孩子就會不敢表露內心的沮喪與憤怒,因為這可能會招來父母嚴厲地懲罰。

除此之外,很多父母也不允許孩子表達負面的情緒,因為那看起來很不和諧,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積極陽光、待人和善, 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不哭不鬧才是 “好孩子”。

在這樣的教育與要求下,很多孩子長大後,不是不敢表達憤怒的情緒,而是不會直接說出來。相反,他們學會了如何通過一些隱秘的行為,例如拖延、忽視,來疏解心中的憤懣。

2. 害怕正面衝突

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與他人之間的正面衝突是十分恐怖的事情,因為這可能會破壞彼此的關係。

例如,曾經有一位同事,私底下來找大叔談心。他說自己剛剛吼了另外同事一下,懷疑會不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別人會不會覺得他這個人情緒不穩定,很暴躁?

當時我還比較詫異,因為我們公司的文化比較開放包容,所以會覺得正常情緒的表露,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我也意識到,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敢在工作場合直接表露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像憤怒這種負面消極的情感。

然而一味地壓抑,情緒並不會消失,總需要發洩出去,不然我們的內心會很不舒服。這個時候,既然不能發生正面衝突,那就極有可能採取被動攻擊,例如不配合對方的工作,故意將對方的工作安排在最後來做,做的過程中主動降低工作效率……

3. 不敢反抗權威人士

老師、老闆這樣的角色,對我們很多人來說,都是權威人士,特別是如果他們比較 “專制”,我們即使因為一些事情而感到憤怒,也會不敢直接把不爽的表情掛在臉上。

例如,大叔最近和一位正在國外讀書的同學聊天,他覺得教授很不尊重自己的想法,硬要讓自己相信那個想法不對。

他不敢直接頂撞這位教授,因為自己能不能順利畢業,還要看教授的意思。

一肚子氣沒辦法宣洩之後,這位同學就發現自己變懶了,拖了好長的時間,來慢慢完成教授上次交待的任務。當然了,他也尋找了合適的藉口,沒讓教授抓住把柄。

後來他仔細回憶,覺得在這一過程中,好像可以攻擊到教授 —— “我就是不給你做”,來安撫自己的憤怒。

毫無疑問,這位同學的做法,便屬於被動攻擊,主動攻擊的成本太大了。

03 如何減少和麵對被動攻擊?

1. 如果自己經常攻擊別人,怎麼辦?

生活中令我們憤怒的事情有很多,這是特別正常的現象,但被動攻擊他人,不僅不會解決問題,甚至還可能破壞彼此的關係。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回憶一下,自己是否有過被動攻擊他人的經歷。

下面是大叔重新列出的被動攻擊行為模式:

否認憤怒;憎恨權威;拖延;找很多借口;宣稱自己忘記或者誤解了對方的意思;故意讓他人等著,不處理;故意降低自己的效率;採取 “冷戰” 策略;結束對話,拒絕溝通……

第一步的察覺,特別重要。

察覺之後,我們可以嘗試接受自己的憤怒。

正如 Ryan Martin 所說,憤怒並非 “問題”,而是一種提醒。當我們憤怒時,可以思考一下,到底是什麼讓自己如此生氣?對方的不尊重,還是沒有徵求你的意見而剝奪了你的權利?又或者說,因為對方太優秀,自己產生了妒忌心理,惱羞成怒?

不管是哪種,當可以正視憤怒時,我們便對自己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其實,想要立刻放棄被動攻擊這種行為模式,並不容易,畢竟自己可能已經習慣了,也不會直接表露憤怒情緒。但依舊可以嘗試,嘗試向信任的人,表露情緒。

實際上,大量的心理學研究也發現,當我們可以真誠地和別人表露自己的感受時,不僅不會損害關係,反而會促進彼此的情誼,但前提是並非吵架的形式,而是僅表達感受。

2. 如果身邊的人經常被動攻擊你,怎麼辦?

身邊的人如果被動攻擊你,怎麼辦?

試想一下,如果對方很久不回你消息,故意忽視你的要求,經常忘記彼此的約定,總是把事情的責任推給你、以為不關自己的事兒,你會不會生氣?

大叔會覺得很生氣。

我們要做的,首先也是識別出這種行為模式,認識到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他們在悄悄生悶氣。

這個時候,同樣的被動攻擊並不能解決問題,例如夫妻雙方陷入冷戰,誰也不搭理誰。而且,這還會進一步強化對方的做法,即他們下次還會這樣做。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第一,表達不滿,設置邊界。

告訴對方,你這樣被動、消極的行為讓我有些生氣,沒辦法接受。同時,設置清晰的邊界。

例如,在團體合作中,明確每個人的分工,清晰地列出每個人的工作量,以及完成情況,避免模糊彼此的邊界。

第二,看到優點,及時表揚。

你沒看錯,是表揚。

被動攻擊的人,自身會處於一種消極被動的狀態,什麼事情都會選擇故意忽視、拖延,其中很大原因是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例如認為老闆沒有看到自己優秀的表現,認為伴侶沒有意識到自己用心的付出……

也就是說,他們實際上對自己很不自信。這個時候,如果可以發掘他們身上的優點,予以及時的表揚與鼓勵,那麼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積極性。

例如,當實習生不主動工作,經常故意拖延時,可以多多讚美 ta 這次效率很高,報告做的很棒。

寫在最後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曾寫過這樣一首小詩:

我對朋友充滿憤怒,

說出了憤怒,便戛然而止;

我對敵人充滿憤怒,

未曾表述,憤怒卻越甚。

大叔知道,有的時候直接表達憤怒很難,但我們也要儘可能避免對別人被動攻擊,這不僅會影響日常的人際關係,也會破壞親密關係 —— 不知道有多少伴侶,因為 “冷戰” 而最終走上了分離的道路。

而不管是被動攻擊別人的人,還是受到被動攻擊的人,嘗試說出內心的憤怒,似乎都是最好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