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白酒的幾個常見黑幕(標籤上的誤區)

昨天突然發現,原來文章可以用語音收聽了,這無疑為經常看屏幕而揉著那乾澀眼睛的各位帶來不小的福利,也增加了我繼續創作的慾望。

淺析白酒的幾個常見黑幕(標籤上的誤區)

看,上圖紅色圓圈裡,點一下就可以用音頻的形式讀完整篇文章。在點贊頭條的同時,也有點小遺憾,就是音頻裡的聲音沒有了抑揚頓挫,遠不如單田芳說評書時候的激情。

哈哈,閒言少敘。

經常喝酒的都注意過,也不止一次的聽或者聽那些懂行不懂行的人所謂的說教,是不是純糧看標籤就知道了。

但是,這裡告訴您,不知道的太多了。

淺析白酒的幾個常見黑幕(標籤上的誤區)

按照香型,制定了國家標準,所包含的內容就是業內人說的常規六項。酒精度、乙酸乙酯、總酸、總脂、固形物和甲醇。至於其他的,沒有要求必須強制檢驗。

那麼根據國標,你的酒是不是固態發酵,或者是液態發酵,亦或是純酒精勾兌,對不起,我們不負責檢驗這些,只要符合這個常規六項,你的生產許可證是固態發酵的,就可以打這個執行標準。我們按照執行標準去檢測,合格就OK!

淺析白酒的幾個常見黑幕(標籤上的誤區)

還是拿我從事的濃香型專業來舉例,也就是說,只要你的產品符合圖二中的標準範圍之內,再有固態生產許可證,那就不會有什麼問題。至於是不是固態發酵的,先不說檢驗的過程非常麻煩,問題是這也不歸我管呀!沒那個功夫替你證明是不是固態發酵的。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固態和液態甚至酒精勾兌的酒質都一樣的情況下,誰還願意費心費力費時間費金錢去做固態發酵的呢?

這個問題問的好,接下來咱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固態和液態以及勾兌酒有什麼區別。

淺析白酒的幾個常見黑幕(標籤上的誤區)

按照濃香型白酒的國家標準GB10781.1-2006優級產品標準,那麼也只有純固態發酵並且發酵期要足夠長的,才能達到這個標準。

所以說,國標並沒有錯,優級就是按照固態長期發酵酒的標準去制定的。

說白了,只要是長期固態發酵的,無需添加任何化學類香精,就可以完全滿足國家標準。

但是,那種液態發酵的如果也想往優級來湊,肯定是不行的。

這時候就有了這不夠那不夠,就用香精來湊。所以,錯的不是哪個人,也不是規定。

更不是廣大的消費者!

至於錯在哪裡,我才疏學淺,想不通。

淺析白酒的幾個常見黑幕(標籤上的誤區)

其實呢,我想告訴您各位的是,看標籤真的並不能說明什麼。標籤上的內容,只是能告訴您,這個廠叫什麼,什麼牌子,多少酒精度,執行的什麼標準,這個廠是不是正規企業。至於勾兌或者釀造,真的沒用。

不信您可以看看,一千多的五糧液和瀘州老窖跟十塊二十塊錢的地攤酒,執行標準是不是都一樣。恐怕看完會懷疑人生的!

說到底,我個人認為喝酒還是要分什麼人喝。豪爽的,拿個一次性杯子咣咣倒滿,倆人舉杯一碰一飲而盡。講究的,以酒助興談心,也只是小酌。

而品酒,幾乎都不喝酒的。

明天打算重點說說品酒,請各位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