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985意味着什么?

Wosishei


跟专业还是有关的,但985的学生更优秀是没有问题的,不要说哪个三本的学生出来比985更猛,那是说给三本听的


补习的陆耕睿最帅气


首先你应该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985硕士学历」和「30w年薪」的简单选择问题。先说这个985学历吧,985和985之间差得可是十万八千里。清华的硕士和的硕士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所以单纯的985在这个语境下显得意义并不大。更重要的是,同样的一个985硕士学历,给一个人带来的提升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如果你本科学校不太好,那有一个很好的硕士学历,会让你的简历显得更有说服力。但是如果你本科就挺好,或者你是本硕连读,甚至本科学校还优于硕士学校,那这个学历在简历上的含金量就弱了非常多。再比如说,你本科不是读这个专业的,想利用研究生的时间来弥补一下基础知识,那这一段时间就显得弥足珍贵。可是如果你本科学得就不错,当时选择读研就是因为不知道做点什么就读了,现在读着也就是跟着上课,没什么明确的目标,那出来闯一闯未尝不是一件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再说说这个30w年薪。毫无疑问,30w在应届毕业生中算是非常非常漂亮的数字了。但是这个30w上面,还有可以深究之处。其一,关于转正。这个公司的转正率有多少?转正了给30w是不是属实?据我了解国内公司压榨实习生然后实习期到了踢人的还是有的。其二,关于能力。这30w是不是对你水平的高估?如果这30w是你真实的水平,那即便你不去这家公司,也应该有其他公司给你开出同水准的价格,你依然有选择的机会。如果这30w是对你水平的严重高估,过了这村没这个店,那你就要考虑到,你真的能把这30w拿稳当么?其三,关于风口。你说现在是你这个领域的发展黄金期,两年之后格局肯定不一样。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想,如果这个风口一共就两年,那么今天拿着30w的你,两年之后将何去何从呢?还是你觉得今天踏上了风口,两年之后你就是站在世界顶端的垄断行业的大拿?如果你两年内的打算还是给别人打工,那么这两年的所谓「黄金期」就是个悖论。如果你真的相信它只有两年,那你不应该进入这个领域,否则你等两年世界也不会变得你不认识。综上所述,我无法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究竟选择哪个。但是我希望我的一点点分析可以让你自己有能力把这件事看得更加清晰,从而做出最有利于你自己,也让你最不后悔的选择。


军事体育美食家


第一,985意味着你进入了一个有大量教育资源扶持的学校。这意味着资金支持,有更多力量做事儿,有更广阔和便捷的渠道。

第二,如果你的身边人都是985的,你和一般的二本一本比一下,这部分同学都会是你以后的优质资源,普遍来说,他们接受了更良好的教育,有更强的学习能力。那证明你也不差。

第三,你能够上985,意味着你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力是起码在90分以上,2019年高考人数已经突破千万大关。各省的985上线率,文科最低仅有0.35%,理科最低2.5%。所以你算一算你在你们省份已经是前列了。而这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是,学习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上985的大部分不会是死学的。所以由此我们会推断,你对自己的管控力更好,在未来就有更大的可能走的更远。

最重要的是,将来找工作的时候,在简历上把985一放,至少比其他一般学校不容易被筛掉。那就恭喜你,已经PK掉了几千人,尤其是在大厂招聘时。

但,上985并不意味着你进了大学就可以混日子了,如果混过去,照样是你的大学给你增分,你反而因此丢份。



华光瑒


我是一名985分学生,从我自身来说,好处是不少的。一般来说,不论是不是身处北上广,985大学意味着什么?更为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更好的科研氛围,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更强大的校友。上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有结交五湖四海的同学和朋友,乃至积累各种资源。这方面,双非怎能比得上985?最实际的例子,企事业单位招聘,有的就直接摆出来面向985、211,不考虑双非;如果你要申请国外的研究生,985毕业的也会优先考虑。

它有形无形中塑造了学生的大视野,大眼光,大自信。人这一生,知识积累也好,人脉关系也罢,总归要有个统领,这个统领就是自己的视野,眼光,自信。在这方面,什么大学做得更好?985大学!有些985大学,一进校门跟人的感觉都不一样。

至于从就业率的角度来评判大学,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中人才济济,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临如此大的社会竞争,一个好的门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没有考察能力的前提下,好的毕业院校,除了是个人的加分选择,也是社会对个人的" 挑剔 " 标签。而且,在校园招聘时一些世界前列的企业会将招聘点设置在985高校,而普通高校的一般只有地方性企业,薪资待遇更有天壤之别。世界上最有名的大学并不在太乎学生能不能找到工作的吗?为什么不在乎?不是不负责,是自觉地自己培养的学生是一流的,无需让所谓就业指导中心

当然,某些大学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面并不完全是从就业这个角度培养人才的,为啥?因为还有更大的培养研究者的重任,培养高校教师的重任。这个方面更不是双非能比的。

所以,985大学的办学定位是啥?研究型大学;双非的办学定位是啥?99%的是教学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其实二者的办学定位就不同,很多双非高校摆明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就是面向就业的。这能一样吗?

不排除985里比较水的某些高校,的确各方面都平平,也不排除双非里也有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中科院大学,西湖学院等很厉害的研究型院校。但985还是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


畅游山海之间


985比起普通本科,进微软谷歌还是会容易一点。虽然面试都一样,但是HR刷掉简历会让你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只要最后拿了offer,你有大概率避免今后996、251、404。


有礼乖


我来说说我的观点吧,上985并没有意味什么,意味你是大学生[耶],我经常会后悔,假如让我回到学生时代我一定认真刻苦学习,上北大清华复旦.....这些名校,之前没这种感受,建议大家有机会带孩子一定去复旦清华北大校史馆参观,一定要请人讲解,听完之后你就能深刻理解好大学对人生的影响有多大,首先,你的同学都好几万分一的人才,几户包含了未来各行各业的社会精英,当你了解校史的话,你会发现原子弹之父是你们学校老师,杂交水稻之父是你们老师,微电子首席科学家你们老师,国务院政智囊团是你们老师,战斗机首席科学家你们老师,经济学家你们老师,人类生物研究科学你们学校实验室,国家超导体你们学校实验,国家未来政治改革你们学校研究........等等等等,对的就不说了,来,大家想想,用心静静想想,有区别吗?有点像古代的天子门生,以后记得孩子毕业了🎓,且不说他成为怎样,就说他的朋友圈,这个当市长了,那个局长,那个科研组主任,那个首席科学家,这个诺贝尔奖,那个文学奖,这个经济学家,那个500强CEO,只要孩子人缘不差,人生就不会差,哎,悔啊……那会天真认为只要是大学差不多.....真的是差不多吗?根本不上名校就等于没中举人,就像科举压根没中榜[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



李增辉中医馆


我现在在做自媒体,我是一个普通本二生,我写文章,做英语教学视频,相比较隔壁南京大学985毕业生做的教学视频,他们更信任985,而不是我一个二本学校的大学生的教学水平。

985是一个圈子,是一种身份。

就像谈恋爱,第一印象决定以后发展。

985的这张牌子也是这个道理。

就算你上了985,出去人才市场找不到工作,但是你拿着985毕业生的名头去网上做自己的品牌,很多人都愿意信你。

现在全国,你别看大学有这么多,真正受教育人群是10%都不到,985是10%不到的1%,你只要写文章,做视频,别人不管你找不找得到工作,单单是你这个毕业证,别人就可以不顾你究竟水平如何,就订阅你的自媒体号,关注你的视频内容。

人的思维就是这么简单。


愿听窗外风吹雨


进入这里面的人都是非常聪明的人,我就进入过,是去参观!领着孩子去参观,告诉他这里的好处,你只要进入这里,你的人生就插上了翅膀,虽然我没有翅膀,但我希望你有,你可以飞得更高,飞的更好!

这里的人们可以进行更好的教育,接触更优秀的人,让你的人生有更好的未来,当然,你得进去才行。我么,就去参观一下就行。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进去,从中飞出来,之后带领自己的企业,或者自己的国家走上美好之路的。

我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只能仰望着你们这些天之骄子,祝你们越飞越高,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进去,成为其中的一员!




尚视精彩人生


名校背景是一个品牌,即使你能力不怎么样,也不会混的太差。反之,即使你能力很强,但是学校背景一般,也会少很多机会。

很多企业家都说学校背景不重要,XXX也是普通学校背景,甚至中途退学,但是这些企业家从来不给非985,非211学生面试机会。

好学校意味着更好的平台,更多的机会,不管是国内,国外也是如此,否则那些名门贵胄为什么都选择进入世界名校。

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选拔方式,用力一搏,寒门学子也能进入上流社会,以后你也有这样的机会,但是要难很多。

名校学历可以决定你的下限,个人能力可以决定你的上限。如果你想去排名顶尖的投行或者咨询公司,如果你不是985学校,你连被面试的资格都没有。

我见过很多学历不高把生活过得如鱼得水,红红火火,但是比较局限,如果他们可以有更好的教育,用更多的资源,也会创造你更大的价值。

求职加薪时,名校背景也会增加一个筹码,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学校背景不同,底薪就不一样,有些岗位只开放给985学校学生。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却安慰自己平凡可贵,如果你有机会去985学校,一定努力一把,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努力过,你就值得拥有更多美好。



大学生学术室


1.不能有嫉妒心理、酸葡萄心理,“肉食者鄙”的心理,也不能以偏概全,以偶然个别的例子来否定群体。应该高度肯定考取985高校、现在称为“双一流”高校的成绩,毕竟是人生竞争历程中一个阶段的强者,值得宣传。

2.985也好,本三也好,不过是漫漫人生的一个驿站,一个终结与一个起点,不能代表一生。今后的竞争依然激烈,今日之强者,成为明日之落伍,也很正常,不能有思维定式:要求985高校的学生一辈子永远遥遥领先,这是不切实际的。人生要面对很多很多的终结与起点,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是第一名,只能获得阶段性第一名。

3.这就涉及到高考的认识与评价:

Ø\t高考是中国社会在各种不同的强烈诉求中艰难追求、守护基础性公平的缩影;

Ø\t高考是我国公共领域对公平坚持得最好的制度;

Ø\t高考是中国社会实现阶层流动打破三大差别的最主要通道,是平民子弟改变命运的制度化保障与鼓励;

Ø\t高考培育了一代人的拼搏精神、对规则与纪律的敬畏与认真态度;

Ø\t高考导致年轻人成长时代的一些遗憾,对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等付出一些无法回避的代价;

Ø\t高考帮助我们认识,我们孜孜以求的公平、合理,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常常是相对的尽可能的,对它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所以我们要鼓励高中学生积极应考,历练人生,在高考经历中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