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调节+降息10个基点两大利好助力大盘补缺,冲3000点防杀跌

逆周期调节+降息10个基点两大利好助力大盘补缺,冲3000点防杀跌


各指数大涨补缺

除周末消息众多利好之外,最重磅的,还是盘中央妈通过MLF操作降息十个基点刺激。


逆周期调节+降息10个基点两大利好助力大盘补缺,冲3000点防杀跌


央行继续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反应在资金价格上, SHIBOR(3M)创下9年新低,为自2010年10月之后新低。


逆周期调节+降息10个基点两大利好助力大盘补缺,冲3000点防杀跌


反应在股市上,今天是放量大涨,沪深成交9372亿元,市场流动性充裕。


而汇市今天是升值走势


逆周期调节+降息10个基点两大利好助力大盘补缺,冲3000点防杀跌


与放水贬值逻辑相反的走势,说明目前仍是逆周期调节


马犇反复强调,股市盯住汇市,越放水越拉升汇市,因为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资本外流,稳住资产价格。


央行释放的流动性,资金流向,1.实体经济(居民宅在家,个人信贷下滑;企业复工受阻,企业信贷需求不旺);2.金融(股市,债市,楼市,大宗期货)


金融市场中,楼市,债市并没有吸引太多的资金,目前资金流入股市推动股市,流入商品市场推动涨价,通货膨胀。


目前市场逆周期调节主导,资金面主导,而资金面的节奏,盯住汇市的走势。


今天主要来说盘面


今天的盘面是放量大涨普涨,但内在逻辑是补涨,之前分析的几条主线的前排龙头都是跟涨,反而低位的板块,个股是领涨。


下面逐一分析


大科技股:大科技股炒作主要集中在硬核科技股(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而今天这些板块中龙头涨幅一般,而低位补涨股明显,另外重要的金融科技分支,今天这几天也是补涨明显。资金阶段恐高。


大消费股:对于大消费股的分析,之前反复分析了,都是历史高位,机构抱团资金腾挪科技股,虽然没有出现踩踏式多杀多,但逻辑很清晰很明显正如马犇分析的。而消费股受疫情影响最直接,也真切,下一波的炒作拐点,也是疫情的拐点,参考非典。


大金融股:大金融股相比高位的大科技股,大消费股相对低位,按照资金轮动,一波炒作高点资金恐高,都会轮动这些大的相对低位的板块,大金融历来的轮动逻辑券商>保险>银行。


而今天的盘面,涨幅最大的是蝗虫概念(农药,种业,农业),但没有涨停潮,高度一般,预期炒作这个概念,不如炒作通胀概念更符合逻辑。


当前央行不断释放流动性,钱多了,而疫情影响,复工受阻,商品供应减少,加上近期物流也受阻,又有蝗虫潜在危险,炒通胀预期的逻辑和资金肯定不会少,其实近期物价也是飙升明显,大家到超市感受一下。


所以这条线可以关注机会,粮食,猪肉机会可做细分关注。


另外,今天军工大涨,细分的航空航天,航母,军民融合等都大涨,军工板块历来都是补涨,因为目前没什么成长性和业绩支撑,也没有突发事件驱动,但作为整体性补涨逻辑始终存在,一旦这个板块启动就是明显的补涨逻辑。


总结来看,资金面放水利好不断;政策面逆周期调解;情绪面中小创赚钱效应不错,但阶段恐高已现;筹码面扩大融资再融资利空,基本面一季报必有反应压制中长期,所以资金主攻不需要业绩支撑的小票;技术面连续冲高有回调需要,但在资金面和逆周期调节目前,技术面不重要。


目前股市就盯着资金面的成交量和逆周期调节的汇市


操作上,各主线板块核心龙头滞涨,板块补涨,但市场流动性充裕,轮动充分,那么就注意节奏把握轮动补涨机会,但不宜追高了,特别是高位的。


过去几年的价值投资是监管层引导,打压中小创的题材炒作,吸引资金流入白马蓝筹;而如今监管层,上马科创板,改革创业板,松绑融资再融资,鼓励企业资本运作,又有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必将中小企业是大多数,而白马蓝筹也多数不缺钱),这多是未来几年的逻辑,但散户多数又是被牺牲的,无论怎么支持都是需要买单。另外再A股历史上常见的二八轮动之外,有一股不同于以往的变量就是外资,随着扩大金融开放,外资不断扫货,外资主要扫货的是价投股,随着筹码越来越多,话语权越来越重,那么对A股炒作生态也会产生影响,那么结合A股不断的港股+美股化。


参考美股,港股能穿越牛熊不断获得超额收益的板块个股,未来,深度价值股+科技股将是最重要的两条主线。


而相应的策略,则是放弃近4000只股票的绝大多数,筛选两条主线的标的(控制在50家,起步先从100家做),然后通过择时量化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