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為何成為多方勢力“角鬥場”?土耳其特別踴躍意欲何為?

中東地區位居亞非歐要衝,又是世界油庫,長期聚焦全球關注。地處中東西部,隔地中海與歐陸相望的敘利亞,又是“焦點中的焦點”,從2011年至今,戰火一直燃燒著這個國家。

和海灣國家等石油豪門相比,敘利亞算是貧油國。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個國家吸引瞭如此眾多勢力蜂擁而至?

敘利亞為何成為多方勢力“角鬥場”?土耳其特別踴躍意欲何為?


粗略一算,除了美俄兩巨頭,還有派系眾多的叛軍武裝、庫爾德武裝、伊斯蘭國、基地組織參與其中,這些派系或敵或友、時分時合,簡直把敘利亞變成了亂戰的角鬥場。敘北方鄰國土耳其也頻頻動作,甚至直接出兵敘北部地區進行干涉。

究竟是什麼造成敘利亞複雜混亂的局面?驅開迷霧,答案浮出水面——利益

敘利亞為何成為多方勢力“角鬥場”?土耳其特別踴躍意欲何為?


內亂的開局

2010年突尼斯一位自焚抗爭的小販,引爆了全民性的抗議行動,並迅速席捲整個阿拉伯世界,這場風潮被稱為“阿拉伯之春”。

受影響面積之廣、蔓延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其爆點就是長期積蓄於阿拉伯各國中的社會問題,如專制、腐化、高失業率、經濟停滯、民生艱難等。

敘利亞為何成為多方勢力“角鬥場”?土耳其特別踴躍意欲何為?


突尼斯、埃及、利比亞、敘利亞、也門等國影響尤重,到了政權更迭、內閣倒臺的地步。其他波及較輕的國家也紛紛作出妥協或改良,以平息這場風潮。

被卷在其中的敘利亞,因一些過激事件,導致事態愈發嚴重。起先只是限於國內的對立,自從外部勢力介入後,局面變得不可收拾。

敘利亞為何成為多方勢力“角鬥場”?土耳其特別踴躍意欲何為?


多方博弈

執政敘利亞的是什葉派分支阿拉維派,總人口不到300萬卻執掌著國家和軍隊的權力,並形成一個權貴階層,對遜尼派持壓制態度,這引起國內佔多數遜尼派民眾的不滿。由於宗教原因,敘利亞同伊朗較為親密,並同黎巴嫩一起在中東形成“什葉派弧”。

敘利亞為何成為多方勢力“角鬥場”?土耳其特別踴躍意欲何為?

小弧

這種情況讓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以及沙特為首的阿拉伯遜尼派陣營十分不滿。敘利亞雖國力一般,但頗具實力的伊朗卻是中東舉足輕重的力量。剪除其羽翼、使之孤立,也是美沙一直努力的目標,於是美國和沙特先後高調支持敘反對派。

敘利亞為何成為多方勢力“角鬥場”?土耳其特別踴躍意欲何為?

大弧

西方陣營不差錢,數以億計的援助被送到反對派武裝手中,沙特高價購買的新式武器捨不得給,便從前南斯拉夫地區買來大批廉價二手武器,以量補質。

眼看著敘利亞勢單力孤,俄伊坐不住了。如果敘利亞撐不住,美帝在中東更是一手遮天,伊朗進一步被圍困,俄在中東的戰略利益也會被大幅削弱。

敘利亞為何成為多方勢力“角鬥場”?土耳其特別踴躍意欲何為?


除了反對派武裝,敘北方的庫爾德人也是一支重要力量。人口三千餘萬,卻被夾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朗、伊拉克之間,至今沒有自己的國家哪邊都不待見,伊朗境內的庫爾德人還能安居樂業,其他地區庫爾德生存狀況堪虞。

對於缺乏根基的庫爾德人來說,自身力量太單薄,因此靠上了美國這棵大樹。可悲的是,美對其表面真誠實為利用,將庫爾德當成了操縱地區局勢的工具,對之始亂終棄。

敘利亞為何成為多方勢力“角鬥場”?土耳其特別踴躍意欲何為?

庫爾德地區

庫爾德武裝主要被用來對付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遊離於美敘之間。如若公然和敘利亞翻臉,不僅樹敵更多,還堵上了將來的退路。

以上各方有著各自的利益訴求,那麼土耳其又為何踴躍踩進戰爭泥潭?

敘利亞為何成為多方勢力“角鬥場”?土耳其特別踴躍意欲何為?


土耳其的雄心

在奧斯曼時代,土耳其可是一方霸主。作為奧斯曼的衣缽傳人,土耳其也保留著曾經的驕傲。雖已大不如昔,但對於敘利亞事務,土耳其還是很樂意“插一腳”的。

敘利亞等大片中東地區曾屬奧斯曼疆域,帝國衰落後,這些地盤上成立了大大小小數十個國家,土耳其則被壓縮到小亞細亞半島一隅。

敘利亞為何成為多方勢力“角鬥場”?土耳其特別踴躍意欲何為?


一戰後站錯隊的土耳其,一度面臨被希臘、亞美尼亞夾擊滅國的厄運,被凱末爾挽救。得到喘息後,又開始對南方失土動起心思。

二戰前的敘利亞是法國託管地,為弱化該地區反對力量,法國一度將敘利亞分割成六國。雖然在敘利亞人抗爭下,大部地區得以統一,但南方的黎巴嫩和西北的亞歷山大勒塔卻再沒回來。

為了防止土耳其投靠納粹,法國將亞歷山大勒塔作為拉攏的籌碼,私下和土耳其秘密協議。

敘利亞為何成為多方勢力“角鬥場”?土耳其特別踴躍意欲何為?


該地區居住著大批奧斯曼時代留存的突厥遺民,同阿拉伯人口各佔40%,這也給了土耳其吞併的藉口。土耳其暗中派遣大批國民進入亞歷山大勒塔參加“公投”,取勝後派兵入駐,順理成章的得到該地並更名為哈塔伊省,至今尚未得到敘利亞承認,這一直是困擾兩國關係的心病。

時隔多年恰逢敘利亞內亂,不甘寂寞的土耳其派兵進入敘北方領土,名為打擊敘境內的庫爾德工人黨,其真實用意不言自明。

敘利亞為何成為多方勢力“角鬥場”?土耳其特別踴躍意欲何為?


敘利亞問題既有多方博弈因素,又有殖民時代留下的後遺症,糾纏不清困局難破,受苦的是敘民眾。近來敘軍節節勝利收復失地,有望重現和平曙光,但不甘失敗的反對派系武裝及其幕後力量必會垂死一搏,前路多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