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意大利军队为什么要侵略埃塞俄比亚?

奇葩历史大观


从19世纪开始,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就屡战屡败:19世纪,意大利占领厄立特里亚以后,把目光投向埃塞俄比亚了,它对埃塞坑蒙拐骗不成,采取武力入侵,结果,19世纪,意大利是第一个向非洲国家赔款的殖民帝国!不,殖民弱国!

一战过后,墨索里尼上台,他对于恢复罗马帝国的梦想近乎痴迷:计划先拿下埃塞俄比亚,继而从英国手中弄到苏丹,建立一个横跨红海、地中海、巴尔干的大帝国。

而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惨败犹如插在他喉咙上的尖刀,必除之方才后快!况且,老墨觉得意大利军团的武器对付埃塞的‘’原始‘’军队卓卓有余了,何况,还有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呢。至于,意大利入侵埃塞国际社会的反应嘛:英国决定牺牲埃塞,换取意大利在欧洲替自己分担来自德国的压力。法国的想法和英国类似,法国已经控制红海与印度洋连接处的吉布提,埃塞对法国来说无足轻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墨索里尼决定放手入侵!



于是,1935年。意大利出动30万大军侵略埃塞!打了半年,意大利军队换了几任指挥官,还是吃败战!墨索里尼决定使用毒气——1936年,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




不过,意大利别太得意。埃塞的国王统帅游击队有力打击了侵略军,他们于1941年解放了祖国!而意大利对埃塞的治理也一塌糊涂:别人家的殖民地有雄厚利润可言;意大利埃塞总督却说,埃塞把意大利的血都流干了!


熊style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结果成为了国际笑话。

意大利这个国家确实让人看不透,作为一个称得上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都是虎头蛇尾,起不到盟友应有的半点作用。

不过实力虽然不济,怎奈意大利野心还挺大。

这不,在19世纪,受到英国庇护的意大利决心要来次大勃起,也为自己挣点“土地外快”。无奈环顾四周,地处南欧的意大利发现无处扩张,只有地中海对岸的非洲还有一点漏网之鱼。

于是,埃塞俄比亚就成了意大利眼中的大肥肉。

俗话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意大利是刀俎,可埃塞俄比亚却不甘心做任人宰割的鱼肉。结果就是意大利在征服的过程中,导致自己成为全欧的笑料谈资。

埃塞俄比亚位于东非内陆,紧挨索马里、苏丹等国,有非洲屋脊之称(不是世界屋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埃塞俄比亚是非洲独立的君主制国家,与周围的其他国家不同,埃塞俄比亚并没有陷落到殖民地的深渊中。

1885年,为了占领这个资源丰富和战略位置相当重要的国家,意大利政府出兵侵犯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皇帝约翰尼是四世率兵抵抗,然而邻国的苏丹也趁火打劫,想要侵犯埃塞俄比亚,分一杯羹。

在1889年,内外交困的埃塞俄比亚新皇帝孟尼利克继位,这位到过欧洲大开眼界的国王知道,现在的埃塞俄比亚没有能力抵抗意大利,所以,在他的授意下,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签订了《乌查里条约》,同意割让部分领土给意大利。此次战争宣告结束。

在战后,新皇帝大量进口欧美现代化武器,几年后埃塞俄比亚军队大部分已经用上了精良的现代化武器。后来不满足既得利益的意大利想全面吞并埃塞俄比亚,战争再次爆发。

战争打了几个月,双方都因为补给等问题而陷入僵持的局面。急功近利的意大利政府认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打不下一个原始落后的非洲国家是很丢人的,于是命令意大利军队出击。

意军出击,埃军守株待兔,以逸待劳。埃塞俄比亚军队趁着意军不熟悉地形从而占据了上风,但是战术战养和作战方式仍停留在中世纪阶段的埃塞俄比亚军队虽然有精良的装备,仍然在战斗中逐渐落了下风。

为保卫家园而战的埃塞俄比亚军队在敌人的枪炮中悍不畏死,前赴后继的冲锋,他们跨过倒下的同伴尸体,趟过小溪般的血流,心中有执念,为了祖国,他们做到了顽强作风和大无畏的视死如归精神。

懦弱的意大利军队被吓跑了,他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惊的无以复加,唯有溃败。

此战让意大利军队颜面尽失。双方的不平等条约被废除,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西方的舆论称“不敢想象,一个文明的欧洲国家的军队会在一名非洲酋长和士兵的手中遭受到如此巨大的灾难”。意大利军队就这样成为了笑柄。

一战后,意大利首先建立起了法西斯主义国家,墨索里尼上台。意大利野心再次膨胀,墨索里尼自称“新凯撒”,扬言要重建“罗马帝国”,把地中海变成为“意大利湖”。

为此,意大利又将这个带给他们耻辱的埃塞俄比亚国家作为重点进攻的对象。他们在埃塞俄比亚周围的国家建立机场,集结军队,一共有30万意大利军队做好进攻的准备。

1935年,墨索里尼发动了全面侵入埃塞俄比亚的命令,意军分三路从东、南、北方向发动进攻。虽然埃塞俄比亚军队仍然作战英勇,但是此时的意大利是志在必得,不肯相让了。英法美等国对意大利的侵略行为表示谴责,并宣称对意大利进行经济制裁,但是欧美国家的尿性意大利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意大利仍然大肆发动侵略行动。

1936年意大利军队增兵至40万,补充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到了5月份,埃塞俄比亚首都斯亚贝巴陷落,国王塞拉西逃亡海外,意大利完全占领埃塞俄比亚,随后宣称意属东非帝国成立。

虽然意大利最终占领了埃塞俄比亚,但是其作为老牌欧洲国家的表现却是很丢人的,意大利就是这种国家,打仗不行,吹牛逼厉害,还拥有墙头草的性质,并且在战争中极具喜剧表演天赋。

这种国家,德国还能与其两次结盟,真的让人大跌眼镜。


经常用了


在近代的历史上,意大利可不止一次染指埃塞俄比亚,而早在19世纪时,当年的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经非常巧妙的形容过意大利侵入埃塞,“他们满嘴蛀牙,却又带着巨大的胃口而来。”

20世纪初,由于当时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原本经济发展就在欧洲各国中不是太出挑的意大利受到了更大的波及。

当时意大利的失业率骤然上升,整个金融系统紊乱,经济陷入近乎于断崖式的崩溃状态,而当时在这种状况之下的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不同的手段来应对。美国采取的是罗斯福那样积极主动地挽救,而意大利则选择了与当时的日本还有德国那样,企图以战争转嫁危机的方式。并且在这种情况之下,意大利墨索里尼等上台,将目光瞄准了近在咫尺的非洲大陆

历史上的罗马帝国,曾经将整个地中海作为自己的内湖,力量强盛无比,而近代之后的意大利却不断衰落,沦为欧洲的二流国家。墨索里尼等人一直希望恢复罗马帝国时代的荣耀,重新建立一个以地中海为内湖的新罗马帝国,那么对于意大利来说,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就势在必行

新航路开辟后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结束的时候,意大利半岛一直都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机会,所以其实力远不如英国、法国乃至同样作为后起之秀的德国等。与殖民地范围极其广阔的英国法国等相比,意大利当时在海外的地盘,只有在北部非洲的利比亚、东非的索马里半岛与厄立特里亚等少数区域,不仅面积小而是相当贫瘠。

相对于亚洲与美洲等地,非洲大陆距离意大利更近而且似乎也更容易对付,意大利想跟其他的殖民强国相争,那就只能在非洲动脑筋。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非洲大陆基本上已经被分割殆尽,仅剩的两块土地,一个是西部受美国影响的利比里亚,另一个就是因为英法意三国相争所以得以幸存下来的埃塞俄比亚。意大利一直对埃塞俄比亚有不轨之意,从19世纪后期意大利刚刚完成一统时开始就对埃塞侵扰不断,不过一直没能得逞

墨索里尼等人当时的意图,可不仅仅是扩张领土这么简单。意大利当时染指埃塞俄比亚,一来是想得到新的海外殖民地转嫁危机,二来是想转移当时意大利内部的注意力,而最重要的是,意大利想通过此举,将意大利在东部非洲的殖民地连成一片。若意大利成功,那么就能轻易控制至关重要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一带的航线,获得与英法等在非洲一较长短的资本

虽然明知道意大利染指埃塞俄比亚,势必妨碍到自己的利益,但当时的英国与法国却还是采取了绥靖之策,妄想拉拢意大利对付德国,所以不仅对意大利的行动视而不见,甚至还给予了众多帮助。然而尴尬的是,当时拥有55万常备军与800万后备军的意大利,最终在埃塞俄比亚被一帮装备不咋滴的东非土著给打得灰头土脸,用尽手段勉强占了埃塞之后没多久又仓惶离去,到底也没能达成所愿


澹奕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德国政治家俾斯麦曾就意大利的脆弱军事,这样讥讽:“意大利人有极大的胃口,却只有差劲的牙齿。”

埃塞俄比亚虽然是非洲国家,却扼守连同苏伊士运河的红海海峡,扼守欧亚航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同时,埃塞俄比亚同阿拉伯半岛近在咫尺,并非闭塞的地区。

对于意大利人来说,他们1870年代完成统一以后也急于建立殖民地。遗憾的是,由于意大利统一的太晚,当时世界多已经被英法德荷甚至比利时等国瓜分,留给意大利的空间很少。

历史上,意大利的殖民地只有这几块:

意属索马里兰(今索马里)(1889~1960年)

意属厄立特里亚(1889~1941年)

利比亚(1912~1943年)

最后一个就是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1935~1941年)

可见,索马里、厄立特里亚、埃塞尔比亚都是非洲穷国,而是都是靠在一起。

唯一还算凑合的利比亚,是在1911年打垮了更垃圾的奥斯曼帝国,抢来的。

因为当时利比亚没有发现石油,所以只是一片沙漠的不毛之地,人口稀少,并没有什么意义。

然而,埃塞俄比亚却不容易对付。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先对先进的非洲国家,人口众多,农业也算不错。

所以,意大利先后发动了3次入侵战争。

早在1888年意大利军队出动大军,趁着埃塞内乱,占领了该国北方领土。

1890年,意大利把从埃塞俄比亚夺得的北部领土和厄立特里亚殖民地合并。埃塞俄比亚政府拒绝接受意大利的保护。

到1895,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爆发。

轻敌意大利出动3万现代化军队,被12万埃塞俄比亚人团团围攻,惨败。

当时埃塞部队也装备了步枪和部分火炮,武器上并没有代差。

在阿杜瓦战略决战中,17700人的意军7000人阵亡,2500人受伤,3500人被俘,几乎全军覆没。

12万参战埃塞军死亡在4000人-5000人之间,受伤6000-10,000人,并不惨重。

此战失败后,意大利退守到厄立特里亚殖民地。

1896年10月26日,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签定了《亚的斯亚贝巴条约》,该条约规定,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的完全独立

直到墨索里尼执政后,意大利便在1935至1936年间发动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

此次意大利军队的武器已经相对埃塞人有代差,装备大量飞机、大炮和坦克(595架飞机,795辆坦克),而对方只有轻武器(13架飞机,11辆坦克)。

意大利军队此次使用了高达50万大军,埃塞只有80万。

即便如此,意大利军队仍然花费7个月时间,使用了包括毒气在内的所有武器,才打垮了埃塞军队。

埃塞俄比亚当地的抵抗运动始终没有放弃对殖民政府的骚扰和游击,流亡海外的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也从未放弃对国家主权的坚持,这些均导致了殖民政府高昂的管制成本。

意大利在二战失败后,丢弃了埃塞这个殖民地。然而,意大利史学家却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不是大战将埃塞俄比亚重新分离出去,这块地方迟早会令意大利将血流干。”


萨沙


奇葩的意大利。勇敢的埃塞俄比亚。意大利是在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史称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这场战争以意大利的惨胜而告终。之所以被称为第二次,那是因为有第一次,早在1890年,意大利便发动了第一次意埃战争,全副武装的意大利拿着最先进的武器(已经是热兵器时代)居然被武器比较落后的埃塞俄比亚打的抱头鼠窜。以失败告终。后来有人说伟大的意大利人是被手持弓箭、长矛的当地土著打败。这显然是调侃。

那为何墨索里尼要在1935年第二次入侵埃塞俄比亚呢?在说此事之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当时叫阿比西尼亚,君主制国家。位于非洲东北部。国土面积大约110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26位,非洲第10位。埃塞俄比亚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埃塞俄比亚独特在于,在近代西方列强瓜分非洲的狂潮中,埃塞俄比亚不仅三千年历史的君主制保留下来,而且成为仅有的两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非洲独立国家。

在第一次国际经济危机的时候,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也深陷其中,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对外战争无疑是最好的一个方式,而埃塞俄比亚就成为意大利最好的目标,埃塞俄比亚当时处于英、法、意三国所包围包、只是由于怕对方独吞而让还其保持了名义上的独立。而当时面对德国的崛起,无论法国还是德国都在积极拉拢墨索里尼政府。法国为了取得意大利支持,放弃了其在埃塞俄比亚的一切利益,转让给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由于意法意见一致,英国只好严守中立。由于外部条件成熟,墨索里尼于1935年10月3日正式发动了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对于意大利的入侵,埃塞俄比亚进行了最坚决抵抗抵抗,做为昔日手下败将,埃塞俄比亚真的没瞧得起意大利。当然,埃塞俄比亚也向英法提出的救援,但英法对此置之不理,埃塞向找国联控诉意大利的入侵,但又能怎样?丛林世界弱肉强食。任何时代都一样。不仅如此,英法还私相授受将埃塞俄比亚南部1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交给意大利。这不仅混蛋,更是《慕尼黑协议》的前奏。

在一切准备完毕之后,意大利墨索里尼起兵30万直扑埃塞俄比亚,当时的埃塞俄比亚皇帝叫塞拉西一世。虽然他的军队35万人,但真正被塞拉西一世指挥的也就几万人。意大利军队兵分三路直扑而来。但结果是结果就是三十万大军被武器缺乏但骁勇算善战的埃塞俄比亚军队阻击了一个月而没有前进一步。意大利作战不利原因在于,由于路途遥远,意大利的后勤补给跟不上,再就是埃塞俄比亚地形复杂、意大利军队非常不适应,机械化部队作战部队无法发挥优势作用。军队优势并不明显。而且意大利付出了死亡3000人,伤5000人,损失坦克18辆,火炮33门、机枪725挺,步枪3654支的惨重代价。

此时国联虽然把意大利当做侵略国,但没有任何用处。英法依然和意大利加强往来,反而对埃塞俄比亚进行经济和贸易制裁,趁此时机,墨索里尼的军队于1936年3月31日击败埃塞俄比亚军主力被军队。5月3日,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5月9日,意大利政府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在1941年1月塞拉西率部返国,人民群起响应,队伍迅速扩大。5月5日,塞拉西一世进入首都,埃塞俄比亚复国,埃塞俄比亚卫国战争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我是清水空流,历代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估计大家对埃塞俄比亚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国家。

埃塞俄比亚是个非洲国家,人口9千万,面积110万平方公里。

埃塞俄比亚是个有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里最早的居民来自阿拉伯半岛。

因此全国有半数以上的居民,都信仰伊斯兰教。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唯一跟中国军队交过手的国家(抗美援朝),但现在跟中国关系很好,目前有几十万中国人生活在那里。

埃塞俄比亚曾经被意大利侵略过两次,第一次是在1896年,意大利军队被打得满地找牙,不得不会灰溜溜撤出军队,承认埃塞俄比亚的独立地位。

1936年,意大利军队再次入侵埃塞俄比亚,这次意大利人得手了,他们如愿占领了这个非洲国家,国王赛拉西一世被迫流亡国外。

是盟军在1941年打走了入侵者,解放了埃塞俄比亚人民,国王赛拉西一世才得以复辟。

那么,埃塞俄比亚在非洲,意大利在欧洲,二战的时候,意大利军队为什么要千里迢迢侵埃塞俄比亚?

一、埃塞俄比亚是块肥肉。

我们知道欧洲国家最先进行工业革命,国力非常强大。这些崛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就要向海外寻求市场,掠夺资源,也就是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因此说侵略是帝国主义国家本性决定的,只要是比他们弱小的国家都要入侵,不管远近,不管是什么国家。

早在16世纪的时候,埃塞俄比亚就先后遭到过葡萄牙和奥斯曼帝国的入侵。

200年以后,英国殖民者入侵了这个灾难深重的非洲国家。

其次,埃塞俄比亚是块肥肉,地广人稀,现在的人口密度每公里才82人,当时人口稀少可想而知。

之所以说埃塞俄比亚是块宝地,是因为它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不但可以开采出金灿灿的黄金,而且镍、铜、铂、钽、硅、钾盐储量非常丰富。

更叫人想不到的是,埃塞俄比亚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也非常可观,至于大理石石灰石更是多了去了。

最叫人想不到的是,埃塞俄比亚的水资源还非常丰富,被称为非洲水库,这在普遍干燥少雨的非洲,实在是太难得了。

所以埃塞俄比亚的农业非常发达,咖啡产量为非洲之冠,占全世界产量的六分之一。它的畜牧业更是位居非洲老大,世界前列。

对于殖民者来说,只要有机会,没有能不能入侵的国家。那些资源缺乏的骨头国家他们都敢入侵,更别说埃塞俄比亚这块肥肉了。

二、转嫁国内危机。

虽然埃塞俄比亚是块肥肉,但意大利一直未能下手,找不到机会。

在十八世纪,埃塞俄比亚一直是英国的势力范围。1890年,意大利打走了英国人,好不容易把这里据为己有,但他们的统治遭到该国人民的反抗,六年后被埃塞俄比亚人打了出去。

虽然被人家打跑了,灰头土脸;可是意大利人并不死心,依旧在惦记着这块非洲肥肉。

1922年,大独裁者、臭名昭著的法西斯分子墨索里尼上台了,跟希特勒一样,他也是个战争狂人,当然毫不犹豫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希特勒对外侵略是为了转嫁国内矛盾,墨索里尼也是如此。

意大利也在1929年前后遭遇了经济危机,经济疲软,物价飞涨、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压力。

发动战争就可以摆脱危机,千百年来,大独裁者都是这样做的,屡试不爽。

三、国际形势有利。

上面我们说到,埃塞俄比亚(阿比西尼亚)是殖民者必争之地,是英法传统的势力范围,要想吞并阿比西尼亚,不能顾忌两国的态度。

当时纳粹德国正在磨刀霍霍,企图征服欧洲诸国,英法对此非常恐慌,就想拉拢意大利抗衡希特勒。

开始的时候,法国非常主动。

1935年1月7日,墨索里尼与法国外长皮埃尔·赖伐尔签署了《意法条约》。这个条约的主题就是绥靖,幻想着意大利能倒向自己这边。

英国开始的时候不同意意大利在非洲动手,怕影响到自己在那里的利益,但权衡之后,觉得如果能换取意大利不跟德国结盟,也值得。于是,英国虽然没有公开支持,但也没有表示反对,等于默许了墨索里尼的行动。

英法的纵容和默许,让墨索里尼看到了希望。于是,就在1935年10月3日,发动了对埃塞俄比亚(阿比西尼亚)的侵略战争。


小约翰


如果说德国又一次成为世界大战的始作俑国,那么一定来自《凡尔赛和约》的制裁,经济大萧条的“逼迫”,以及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如果说希特勒底气十足的发动武装入侵,那一定离不开墨索里尼的“功劳”。

作为法西斯的“鼻祖”墨索里尼,自封“新凯撒”,早已有了侵略扩张的野心。可是,欧洲列强已将海外殖民地争夺的差不多了,没有办法,他把扩张的重点放在了非洲小国埃塞俄比亚(当时称:阿比西尼亚)。这是为什么呢?

爱慕虚荣的法西斯“老大”。

首先,上台后的他一直在致力于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他的法西斯统治,引发反对的声音依然强大。为了更好的体现自己的地位,转移国内的热点矛盾,将埃塞俄比亚纳入其版图,势必得到全国上下的支持,从而提高自己的威望。

其次,向希特勒证明自己的实力。作为“后起之秀”的“小胡子”,自上台以来,表露出咄咄逼人的面目,在各方面都超过了他。尤其是军事上,武器装备先进,部队士气高涨,这让法西斯“老大”多少有些不服气。

尤其是,当时的奥地利总理被纳粹党徒悄悄暗杀了之后,在其庇护下的奥地利政府向其求援。虽然德、意两国已经是盟友了,但自认为“老大”的墨索里尼出动4个师,部署在德意两国的边境上。

其实,保护是假,想在“小胡子”面前树立“老大”的威望是真。结果,“小胡子”非但不给面子,没有撤军的意思,反而进一步的威胁意军,最终意军不得不从边境撤军。这件事让他很没有面子,他要极力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实力。

更为重要的是,该国曾经是罗马人心中“永远的痛”。

原来19世纪后期,意军出兵埃塞俄比亚,虽然埃塞武装奋起反击,但双方军事实力悬殊太大,意军毫不费力地向前推进。新当上该国国王的孟尼利克,他可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为了维护本国主权,他决定先麻痹对方,而后发展军力。

因此,为给军事准备赢得足够的时间,他与罗马签署了《乌查里条约》同意割让一部分领土。并在以后的几年里,进口大量先进的枪炮和装备。然而,在意军看来,这位韬光养晦的君主就是一个没脑子的土著人。

嚣张的罗马人为了将其完全沦为殖民地,再次出兵该国。面对突变的局势,孟尼利克带领着国民奋起反击,现在他的大部分战士,都有了欧洲和美国提供的精良武器。

浑然不知的意军,一直认为他们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当意军出现在阿杜瓦时,如潮水般的埃塞军人从四面杀出,尽管有进口的武器和装备,但是与意军想比,他们的军队毕竟是中世纪的产物,还是处于劣势的地位。

但是手持长剑,挥舞火枪的埃塞武士并没有后退,他们勇往直前,冲向意军阵地。最终,埃塞军队赢得了胜利,并将1896年3月1日作为他们的国庆日。他们为了民族独立,视死如归的精神,在被人们惊叹为奇迹的同时,也赢得了全世界尊重。

相反,意大利人听到战败的消息后,彻底愤怒了,这是一个十足的耻辱。西方社会也一片哗然,因为他们都无法理解,一个装备先进武器的军队会被一群非洲土著士兵杀得丢盔卸甲。

阿杜瓦战役,非但没有让其沦为殖民地,反而使得意军沦为国际的笑柄。直到1935年,墨索里尼的30万大军再一次踏上了这片土地,除了向“小胡子”展示意军强大的战斗力外,更是为了洗刷他们念念不忘40多年前的耻辱。

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

同当年一样,埃塞军人顽强地抗击着这支凶狠的法西斯军队,他们利用山区地形,组织伏击战,多次挫败了意军的进攻,给骄横的意军以沉重的打击。这场正义的战争,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支持与同情。

在强烈的舆论谴责下,国际联盟宣布意军的行为属于侵略性行为,要求其撤军并对其实行经济制裁。但是英法等国“雷声大,雨点小”的做法,其实就是绥靖政策的纵容。7个月后,意大利宣布埃塞俄比亚为其殖民地。

这场久违的胜利,让全体意大利人欢呼雀跃。然而,这场被墨索里尼吹嘘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殖民战争”并没有停止,占领地的人民仍坚守着山区进行抵抗,他们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同时,也让对手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首先,回报抵不上支出。虽然征服了埃塞俄比亚,让其的版图因此扩大了一倍。但是这个除了不缺沙子基本什么都缺的国家,占领之后可以掠夺的资源极少。同时,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人口素质低,能够利用的东西很少。

说白了,就是一个不毛之地,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为了稳定占领地的局面,常年在外部署大量的兵力,却不能“以战养战”,所需物资还要从国内运输。其实,明眼人都知道,他们得到的回报不足以抵偿为此支付的成本。

其次,非正义战争遭到全世界的反对。一场“以大欺小”的侵略战争,自然不会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随后而来的各种经济制裁,钢材、稀有金属、橡胶等战略物资都被列入了禁运名单,让本就资源紧缺的意大利工业更加捉襟见肘。

更要命的是,它几乎掏空了意大利的国库。这个非洲国家是如此的辽阔和贫困,各种基础设施投入高得惊人:占领期间他们至少投入了60亿里拉,是海军一年预算(13亿里拉)的六倍,这笔钱可以造9万辆坦克。

这个沉重“包袱”,对其经济可谓致命一击。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曾这样评论:“一个国家的命运此时已注定,因为这场因虚荣发动、且未经深思熟虑的战争,它过早地消耗了为世界大战积攒的资本。”

当然,这场战役,收获最大的要算希特勒了。在他扩军备战的同时,最担心是就是欧洲各国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决心。有爱虚荣的墨索里尼为他“趟路”,让他彻底看清了英法美等国的真实嘴脸,为其发动战争增添了更大的底气。

都说二战中意军的表现更像是“滑稽演员”笑话不断,但从其法西斯“老大”的“无脑”做法,也正好诠释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白杨树下谈历史


二战意大利军队为什么要侵略埃塞俄比亚?


我们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德国和日本建立了轴心国集团,对全世界发动法西斯战争。埃塞俄比亚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的国家,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但意大利作为轴心国集团的第三大巨头,在二战初期,却出兵侵略埃塞俄比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小编认为,作为轴心国集团三巨头之一的意大利,之所以要侵略埃塞俄比亚,既有一雪前耻的原因,也有觊觎其战略位置和资源的目的,更有转移国内矛盾的目的。具体原因是:

一是为了一雪前耻。因为意大利曾经被埃塞俄比亚打败,被迫赔款求和,遭世人耻笑。事情是这样的:19世纪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欧洲各国迅速发展和军备扩展,强大的他们纷纷把罪恶的双手伸到海外,欧洲列强纷纷占领海外殖民地,意大利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在1890年,意大利发动了第一次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当时的意大利集结了1.4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入侵,当时的埃塞俄比亚还是封建落后的国家,面对手持大刀长矛的埃塞俄比亚军队,意大利军队前期取得了巨大的优势,但是随着局势的发展,埃塞俄比亚逐渐扳回了劣势,全副武装的意大利军队居然被手持弓箭、长矛的当地土著打败了。最后意大利被迫承认埃塞俄比亚的主权完整,并向埃塞俄比亚赔款求和。意大利战败的消息传遍了欧洲,成了欧洲人的笑柄,铁血宰相俾斯麦当时也吐槽意大利胃口不错,牙口太烂。就这样,一个代表现代文明的欧洲国家被落后的非洲国家给打败,还得跟他们赔款求和,以至于被欧洲列强作为饭后谈资嘲笑了几十年。于是在二战初期,墨索里尼为了一雪前耻,挽回面子,把战争的矛头指向了埃塞俄比亚,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二是因为埃塞俄比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埃塞俄比亚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的国家,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扼守红海要冲曼德海峡,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二战初期,野心勃勃墨索里尼为独霸地中海、控制地中海的战略要地,以此为据点重新瓜分东非和北非的英法殖民地,于是便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另外,1935年 10月,意大利已经实际上占领了索马里和厄立特尼亚,埃塞俄比亚位于这两块殖民地的中间,形成了对埃塞俄比亚的包夹之势。不但有利于攻打埃塞俄比亚,而且只要占领了埃塞俄比亚就能让意大利两块殖民地连成一片,这对意大利来说是极具战略意义。

三是为了转移经济危机带来的国内矛盾。我们知道,资本主义制度每隔一定时期会爆发经济危机,1929至1933年就爆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给欧洲国家造成了致命一击。它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损失2500亿美元,比整个一战造成的损失还要大。经济危机期间,意大利工厂纷纷倒闭,就连国内最大的三家银行也被迫关门,失业工人将近100万,农民相继破产,金融界一片黑暗,政局动荡不堪,这让当政的墨索里尼寝食难安。而当时其它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依靠罗斯福新政挺过来了,英国依靠庞大的殖民地挺过来了,法国依靠农业基础挺过来了,德国依靠国家社会主义挺过来了。意大利环顾四周,没有办法,只能企图靠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转移国内矛盾,挽救国家。因为战争可以加大军备生产,扩大内需供求;可以增强民众凝聚力,转移民族矛盾;可以获得赔款和土地,缓解经济矛盾。并且埃塞俄比亚虽然地处沙漠,经济落后,但矿产资源丰富,盛产黄金和白银等贵重金属,如果占领有助于意大利恢复经济发展。于是,墨索里尼就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老对手,落后而又没有被其它国家占领的埃塞俄比亚。

四是因为埃塞尔比赛当时是落后的国家。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当时的埃塞俄比亚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国内领土以封建领主为主,并且埃军武器装备低劣,以大刀、弓箭、长矛为主,军队又分别隶属于各地的封建领主,在战斗中不但不能统一军事行动,而且封建领主为了保存各自的实力还互不支援。而意大利是一个“出道侵略太晚”的国家,当时能侵略的国家寥寥无几,欧洲的惹不起,只能欺负欺负非洲的,而非洲大部分地盘都被英法等强国占领,就剩一个埃塞尔比亚了,正好它还在意大利在非洲的殖民地中间,于是,意大利就发动了侵略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所以,综合以上几方面原因,小编认为,欺软怕硬的意大利为了缓解国家矛盾和经济危机,再加上图谋世界的野心和记仇的报复心,最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落后的埃塞俄比亚。


葛大小姐


埃塞俄比瓦是位于非洲东北部的一个小国家,1935年,二战爆发前夕,意大利不顾国际道义发动了对埃塞俄比亚的入侵,当时它的名字叫做阿比西尼亚。

意大利之所以选择入侵埃塞俄比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此地对于意大利军队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时,意大利在非洲有两块殖民地,而可怜的埃塞俄比亚就在这两块殖民地之间。意大利如果能够成功占领埃塞俄比亚将会极大提升自己殖民地的安全。

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有着说不清的渊源。

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荼,列强们纷纷向海外拓展殖民地。意大利自然也没有免俗。

当时意大利选择了入侵埃塞俄比亚,意大利纠结了一万四千人军队,向埃塞俄比亚发起了进攻。不过,结果出乎意料,意大利败给了埃塞俄比亚,被迫承认了埃塞俄比亚的主权完整。因为此事意大利还受到了欧洲其余国家的嘲讽。

所以有的人认为这一次战败带给意大利的耻辱是后来墨索里尼上台选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重要原因。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意大利军队战斗力太弱,能够欺负的国家太少了,直接只能欺负欺负远在非洲的埃塞尔比亚,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资格与希特勒相提并论。


是阿维啊


纠正一下,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是在二战之前,确切点说是在1936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占领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墨索里尼宣称征服了埃塞俄比亚全国。

为何意大利偏偏挑上了埃塞俄比亚呢?

1、对于历史的复仇

其实这不是意大利第一次侵略埃塞俄比亚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在世界列强抢着瓜分世界时,意大利就看上了埃塞俄比亚,当时非洲多数是英法殖民地,而埃塞俄比亚是为数不多的独立国家,这样的肥肉怎能放过?于是意大利在1887年和1895年,两次发动侵埃战争,但均以失败告终,而且还遭到了欧洲列强的嘲笑。所以意大利一直憋着口气要复仇。

2、转嫁国内矛盾

应该说墨索里尼是希特勒的老师,他们都是在国内出现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后,通过煽动极端分子闹事上台的。1925年,墨索里尼便成为了意大利的唯一统治者。但其实墨索里尼没有希特勒的水平,意大利国内并没有好转,于是他便看上了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虽然不发达,但资源比较丰富,几十年前没有完成的夙愿,现在一定要完成。

3、看重其战略位置

当时的国际形势,大家早就对知道新一轮的战争可能无法避免了,于是乎趁着欧洲各国都在拉帮结派之际,意大利与法国交换利益,再次出兵埃塞俄比亚,并成功占领了这个国家。大家看地图,这样意大利就将埃塞俄比亚与之前的殖民地厄立特里亚、利比亚、索马里连成一片,成功控制了红海。这样为以后北上出兵地中海,控制希腊等国,成为一个横跨地中海的帝国打下基础,当然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呵呵。

直到现在,埃塞俄比亚依然是一个不发达地区,人均GDP只有700多美元,但依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我国“一带一路”中重要的合作国家,其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也成为非洲重要的中转站,未来充满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