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与《人间失格》:自由之心与讨好型性格之间的拉锯战

<strong>或许“麻木”是一种解药,因为一个人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悲痛,他会痛苦难当,而且会因为这种觉醒而对悲痛有更加敏感和深刻的体会。

可是最痛苦的,你知道是什么吗?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就是详细阐述这种痛苦,而太宰治,就在自由之心与讨好型性格之间打拉锯战。


太宰治与《人间失格》:自由之心与讨好型性格之间的拉锯战


1.人间失格的起因

太宰治曾在他的另一本小说中写道:“我伪装成骗子,人们就说我是个骗子。我充阔,人人以为我是阔佬。我故作冷淡,人人说我是个无情的家伙。然而,当我真的痛苦万分,不停呻吟时,人人却认为我在无病呻吟。”

原来当一个人直面悲痛时,需要被他人所“看见”。这就是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的最基本的人生需求。<strong>或许正因如此,太宰治才要告诉世人,他的痛苦万分不是无病呻吟,那是他多次自杀的原因。这才有了这本自传体小说:《人间失格》。


太宰治与《人间失格》:自由之心与讨好型性格之间的拉锯战


2.为生存而挣扎

<strong>书中那个敏感、颓丧、无条件讨好他人的叶藏,就是太宰治的化身。通过这本书,世人才看到,原来太宰治的痛苦是真实的,他所思和所感都是触碰得到的。

他就像是一个被扔入海里,挣扎到疲惫不堪的溺水者。如果能爬上船,谁会想在水里拼命蹬手蹬脚,只为了保持鼻尖露在水面上呼吸?对于太宰治来说,船上才没有任何人想要救他上去,然后安抚他并给他爱和鼓励。他们只会因为他一时失手失脚的呛水,而更加挥起船桨,对他当头一棒打下去。

正如太宰治在书中写道的:“(我)不相信神的宠爱,而只相信神的惩罚。”

<strong>这里的“神”就是那船上拿着船桨嬉笑的人,也是堀木口中的“世间”,更是他儿时秉着强硬态度对待他的父亲。

父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什么呢?他是“父神”一样的存在。他给了孩子生命,同时也在言行态度中教着孩子生存之规则。

弱小的叶藏和太宰治一样,在孩子众多的家庭中都是最不受人重视的那一个。而他的父亲呢,却是强势、粗暴而又自私,丝毫不顾及他人感受的人。

弱小的孩子,在缺爱的环境中成长,试图融入专制的家庭,他该怎么在这个家庭中存活下去?该学会怎样的生存方法?

《自卑与超越》一书认为,一个人早期经验、家庭和学校教育,会使他形成对待人生的核心信念。性格就是从这个核心信念上发展出来的,并直接影响其之后的人际交往、从业状态和两性关系。

这时候的叶藏,或者说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太宰治,正在形成他的核心信念。

他主要的生活都围绕着家庭展开。那么,他能够在家庭生活中自如地表达喜好吗?他可以在家庭成员面前展现意志吗?他有人可以倾诉感受吗?他从未被允许过。他就像一只微不足道的牛虻,必须落在牛肚子上生活,却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爆怒的牛尾巴抽死。

<strong>如此,如何才能不负“我心”,又不负“生存”?太宰治把叶藏推到这个他曾经面对的问题前面,同时也把这个问题血淋淋地解剖开,向你发问。

<strong>为了活下去,他最终选择了“讨好他人,以图生存”,这是他仅有的选择,也成为了他生存规则里的最根本信念。


太宰治与《人间失格》:自由之心与讨好型性格之间的拉锯战


3.为灵魂做出抉择

在这种“讨好他人”的信念和准则下,叶藏也好,太宰治也好,都一步步陷入到难以脱身的漩涡里。<strong>在这个漩涡里,他从没感受过爱,只有通过讨好他人来融入世界,从而一点点沦落到“人际鄙视链”的最底层。随之,他便落入更加缺爱和被排斥的境地,就更加不得不出卖自我来换取生存。

这不禁让所有旁观者感到震惊:这是一种深切却又模糊的恐惧。深切,是因为我们也曾根据主要抚养者的态度,习得赖以生存的行为习惯,进而立足于世;模糊,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像太宰治一样意识到,人生的一些瓶颈早已被这样死死设定。我们也因为这份恐惧而又感到一丝庆幸,庆幸着叶藏和太宰治的挣扎与压抑离我们的生活还很遥远。

可是当我们发现,除了眼角做作的笑纹和疲于应对的身躯之外,没有任何融入这个世界(爱之世界)的迹象时,是否也会像太宰治一样反思?

<strong>叶藏原本以为伪装出来的“讨好他人”,能够保全他独有的灵魂。可他却越来越发现,须得“表里如一”地用“真心”去讨好才行得通。这却意味着,他那独有的灵魂,必须要为这种“表里如一”让路。

<strong>可是灵魂才不是那种想扔就能扔得掉的东西,他总会以一种方式让叶藏想起他。或在羞涩钱包的耻辱里,或在与卑微侍应女的共鸣里,在对比之下对自身的鄙夷里,更在对自身懦弱到没有底线的仇恨里。

当灵魂一步步从内心昏暗逼仄的角落里走出来,当叶藏再次看到灵魂的模样,一定也会反思:是否还有必要把那卑微的“生存”继续下去?

“(你)再玩下去的话,世间是不会容忍(你)的。”

堀木的话让叶藏深刻意识到,原来他已经与“世间”不相容,原来他的性格已经让灵魂和生存站到了对立面上。

可是灵魂才是他的“真我”啊,而他的肉身却仍需要对立的“讨好式”的生存方式才能够延续下去。这可怎么办?

<strong>太宰治跳出叶藏的身份,最终给了他一个带着残余灵魂,过着压抑沉重生活的结局。这时候太宰治才发现,灵魂若要完整,若要回归到“真我”,以叶藏的结局生存下去却是做不到的。

<strong>太宰治无法麻木地活着,最终选择了再次自杀,来让灵魂得以自由、完整。

有人说《人间失格》是讲,太宰治或叶藏自认为不配有做人的资格。或许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他:他眼中的“世间”根本配不上让他讨好,更加不值得他牺牲掉自己的灵魂。<strong>人间失格,不是“我失去了生存在人间的资格”,而是“人间已经失去了和我的灵魂相般配的资格”。

臧克家曾在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strong>太宰治就选择了另一种活着的方式,让灵魂活着,生动而自在地活着。


——关注 不做惆怅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