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和县令有区别吗?

老哥聊生活


县作为行政单位始于春秋时期,那时秦、晋、楚等国在新兼并的边地设县,后来又推行到内地。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于是就有了“县长”这个称呼。在唐代以前,县的长官称县令(人口达万户以上)或县长(人口不足万户)。县令和县长的区别,在于管辖人口的数量;超过一万户的县才可以称“县令”,少于一万户的就只能称为“县长”了。除了管辖人数的不同,县令和县长的俸禄也是不同的,县令俸禄(六百石至千石)是县长俸禄(三百石至五百石)的两倍。

知县的称呼,应该是从宋朝开始的。宋代以朝廷大臣到地方兼领一县之长,称“知(主持)某县事”,简称“知县”,管理全县的行政,有的还兼管军事,官秩多是七品。知县的助手有县丞、主簿等。县丞协助知县管理县政,主簿管理全县的粮税、户籍等。不过,在这中间,元朝并非是汉人王朝,在称呼上,也就没有遵从汉人对一县之长的称呼,被称为“县尹”。明、清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史事拾趣


知县和县令,看起来都是一县之长,但其实,差别非常之大。

它们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三点:

1.出现的时期不同。

唐朝以前,县一级的一把手,一直叫县令,没有知县这个说法。


(▲县令图片)

从唐朝开始,因为战乱,许多县令或战死,或逃跑,或投降,于是县令位置出现很大的空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政府开始尝试,小规模派遣中央各部门的底层官员到地方担任知县。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知县,只是一个代理职务,是暂时代理,不是实职。一旦地方出现合适的人选,则任命其为县令,原来的知县则返回中央。

从宋朝开始,中央大规模派遣官员到地方任知县,开始成为惯例。与此同时,撤销县令这个职务,任命知县为县一级的最高首长。


(▲知县)

2.选拔途径不同。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县令主要是从当地选拔。这里的当地,指的是同一个省省内选拔。比如,牛娃我是山西省翼城县人,你是山东人,那么一旦翼城县县令职位出现空缺,按照惯例肯定会优先考虑我,而不是你。

知县就不一样了。同样是翼城县知县出现空缺,就不会从当地选人,而是直接从中央部委选派一名处级干部,下派到翼城县担任知县。

3.权力大小不同。

在唐朝以前,中国长期实行的是中央-郡-县三级管理体制。这时的县令,虽然只是一县之长,但是他的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或者市委书记,正厅级,是中央直管的干部。

唐朝以后,中国开始实行4级或5级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中央-路-州-府-县,以及中央-州-府-县这两种。如果是5级管理体制,那么知县只相当于正科级,相当于现在的市管干部。如果是4级管理体制,知县相当于正处级,相当于现在的省管干部。



总结语:县令和知县,二者很容易混淆,但不是一回事。从出现的时间来看,县令在前,知县在后。从选拔的方式来讲,县令从地方官员中选,知县从中央官员中挑选。从级别来讲,县令相当于正厅级,而知县则只相当于正科级或正处级。


执着的放牛娃


直接点说就是:

最开始知县是代理县令的意思,其全称是知县事。其首次出现于唐代,在县令没有到任的情况下佐官代理县令职务。后到宋朝可能有其他官职的官员会兼任县令,其也称知县事。

后都明朝的时候因重建官制(元朝入主中原后改县令为县尹)知县则取代县令正式取代成为一县之长,知县这时也就等同于县令。

因此要说有区别他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临时的一个是正式的一县之长。

另补充一个可以与现在官职作对比的历史小知识:

秦朝开创县制后,又将县按人口分为大县和小县。

人口万户以上的才称县令,而人口万户一下的才称县长。


历史小知


1、县令在其他工具书中的解释是 官名。县令之名,起于战国,其时秦及三晋县的长官均称为令。 2、知县,官名。宋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 3、县尉,负责一县的治安和抓捕盗贼的工作,级别在县令、县长(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之下。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局长。 4、县丞是中国古代地方职官名。在县里地位一般仅次於县令(或县长),汉时每县各置丞一人,以辅佐令长,主要职责是文书。


这名能不能用


在秦汉时期,县令是大县的一县最高行政长官;知县比县令级别略低,但两者没有直接上下级关系。

以后两者大致相同,称谓不同而已。


阿抖讲历史


相信在绝大多数朋友的认知中,古代的“县令”和“知县”都是一个意思,都是一县之长的称呼。造成这样的误解,大多是受古装影视剧的影响,影视剧中一会是称呼“知县”,一会又称呼“县令”,甚至将两者混为一谈。对于这一点,是完全不遵循历史的进程,违背了历史常识。 那古代的“县令”和“知县”到底有何不同之处?


首先就要从它的历史背景下手。“县令”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魏、赵、韩以及秦四国将“县”划分为一个重要的行政单位。尤其是在秦国商鞅变法之后,将多乡并划为县,此时的县令是直隶于国君。直到战国末年,郡县两级制形成后,县成为了郡的下属,此后一直到了隋唐时期。

不过,在这中间,也有“县令”和“县长”的微小区别。在《晋令》上记载:"县千户已上,州郡治五百已上,皆为令;不满此为长。"也就是说如果某县达到千户以上,被成为县令,而不满千户的被称为县长。对于这一要求,每个朝代都有所区别,在这就不一一阐述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中原王朝的强盛,威名远播,“县令”一说也被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以及越南等其他亚洲国家。在这些国家中,对于一县之长的称谓,也都统称为县令。而这也能在我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历史相关资料中能够查询到。



到了宋朝,“县令”这一称谓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出现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朝廷会委派一些大臣到地方上兼任一县之长,这时候的称呼就已经不叫“县令”了,官方称呼为“知县”。“知”谐音为“执”,很好理解, 也就是执掌、主持的意思。 宋朝也就开启了新的模式,不在由地方上的官员担任一县之长,而是通过朝廷直接委派官员。从朝廷派出来的官员,不论从资历还是能力上,相对来说,都会强过地方官员,也深得皇帝的信任。


所以也会一部分“知县”可以同时兼管军事,不单单只负责地方政事。 而发明这一项制度的正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为的就是中央集权,避免发生前朝地方割据的现象发生。想通过直接委任官员,抑制地方官员的权力,渐渐废除了前朝的刺史、太守、县令等职位,也让这些成了虚衔。


也是从这时起,“知州”、“知县”这一类词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这一称谓一直沿用到了民国时期。 不过,在这中间,元朝并非是汉人王朝,在称呼上,也就没有遵从汉人对一县之长的称呼,被称为“县尹”。而明朝又是汉人建立起来的王朝,朱元璋对权力的掌控有多强,相信很多朋友都是知道的。而“知县”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地方官员全部由朝廷选派,这样也就让皇帝对于地方具有绝对的管理权。

而清朝绝大部分的制度,也都是将明朝的照搬过来,只在一些方面进行了一番微调罢了。 纵观整个历史以及时间的进展,我们不难发现,从“县令”到“知县”,不仅仅只是一个王朝的更替,替换了一个字那么简单,而它们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县令”是地方性官员,而“知县”却是由朝廷选派的,这样的操作,让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在中央集权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同样也是时代的产物。


侃侃书生世界


唐朝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朝,中央派遣中央官员到地方知{主持}某县事,简称知县。实际上,管辖一县的政务,有驻兵的,也管理军务;明朝,正式用知县为一县长官的名称,清朝,沿用知县的名称。也叫县尊,县正堂;

知县管理地方政务,监管财政,税收,府库,司法,监察,征兵等相关事宜,当时的知县,虽然一个人,但各方面知识具备,可以说,要是有一个好的知县,那么,对于人民生产,生活都很重要;历代,政绩卓著的知县,离任时,百姓或夹道礼送,或赠予褒奖,或立祠祭祀等,以表示感激;

县太爷,也是根据知县管辖职权,同时,也是尊称

表明知县与县令同一官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