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本的錄取標準看夏校,原來這才是常春藤正確的打開方式

被封印家中的日子索然無趣,連#無聊到主動學習是什麼體驗#都上了微博熱搜,看到大家都一樣也就放心了...

可是對於正準備申請美國學校的同學來說,與其他“凡夫俗子”不一樣,該複習的複習,該申請的申請,這段時間可是“純天然”閉關學習的好時間。

除了準備標化考試外,還有一個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夏校。


從美本的錄取標準看夏校,原來這才是常春藤正確的打開方式


“夏校不就是夏令營嗎?”

NO no no~ 夏校的全稱是Summer School,也可以叫做Summer Program,是由美國大學舉辦的夏季課程,具備一定的學術性和專業性。 包括美國的一些官方機構也招收夏校的學生,比如研究所、基金會、醫院等,而且涉及的專業領域很廣泛,數學類、科研類、工程類、計算機類等等基本都可以找到。

夏校的錄取也具有入學難度,尤其像是一些頂尖大學,哈佛、耶魯、斯坦福、哥倫比亞、普林斯頓等,他們的項目十分有含金量,但同時也很難被錄取。 你不僅需要提供SAT成績,還需要提供文書、推薦信、面試等。 不過也不是所有大牛院校的項目都很難進,比如芝加哥大學的RIBS項目很難,但是Immersion Program就比較容易。

參加夏校的同學每天還要進行幾個小時的課程,均由大學教授授課,而且課程結束時要參加結業考試,考試合格才可以發放成績單或結業證明。 各個大學之間一般都相互承認其夏校的學分,入學以後可以免修相關課程。

換句話說,這樣的夏校就是提前參與大學的課程,這樣的專業程度你還會以為是“夏令營”嗎?


從美本的錄取標準看夏校,原來這才是常春藤正確的打開方式


無論是美國大學還是官方機構提供的夏校項目,它們都有不同的分類:

Summer School: 這一類就是比較專業的夏校,也是普遍來說大多數中學生參與的項目,需要參加大學課程,並獲得合格的分數。

Summer Session: 是各個大學專門提供的課程,可以通過參加這些夏季課程修本校的學分,來滿足畢業的要求。無論是中學生,大學生,是否在本校在讀,都可以參加Summer Session的課程。

Summer Camp: 入學難度低,時間短,學術性弱,可以被理解為“夏令營”的一種存在,主要目的是開闊視野,結識不同國家的朋友,鍛鍊口語交流能力。

“參加夏校的意義何在?”

很多人認為,夏校是一次開闊眼界的機會,是一個適應美國大學的過程,也是在經歷方面很有含金量的證明。 這話不假,但他們都忽略了一個事實,參加夏校的意義是什麼? 歸根結底不就是增加被美國大學錄取的成功率嗎? 所以這個問題可以被轉化為,

“夏校到底如何給自己加分?”

•經歷

大家都知道,美國大學看的不僅僅是考試成績,還要看你對學術專業的探索程度,你探索得越深,成功率就越大。 當你在實踐中表現出對某一專業領域很感興趣,並且有多次參與的經歷,這可比一篇論文報告有用多了。


從美本的錄取標準看夏校,原來這才是常春藤正確的打開方式


•學習模式

我們“出身”應試教育,最缺少的是團隊協作能力,而這正是西方的學習模式。 但是如果你參加夏校,在團隊裡表現出較強的合作能力,能夠和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那你這段學習之旅是很出彩的。

其次,中國學生缺少對社會的關注度,也就是對周遭事物的認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瞭解被常春藤錄取的中國學生的背景後可以發現,他們無一例外具備造福社會的能力,例如領導環境小組做出了什麼研究,參加了什麼社會活動,又對社會和人類產生了什麼積極的成果等。

•匹配程度

並不是一門心思參加常春藤夏校就一定是含金量最高的,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夏校。 舉個例子,你被哈佛的夏校錄取,可以想象到其中匯聚了全世界各個地方最優秀的孩子。

但是如果你不是裡面的top5,基本很難拿到哈佛老師的推薦信。 當你有了哈佛夏校的經歷,而又沒有哈佛老師的推薦信的時候,招生官會不禁懷疑你在這段經歷裡的表現。 因此,選擇夏校的時候也要客觀考慮自己的綜合水平,制定合適的目標,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推薦一些知名的夏校項目

•芝加哥Summer Immersion

芝加哥的Summer Immersion為期三週,提供20多門課程,有生物,天文,寫作,心理,人文等等,帶領學生深度探索自己喜歡的學術領域。 日程安排大致為上午上課,下午為自由討論時間,十足的美式學習模式。

•斯坦福Summer Humanity Institute

斯坦福的這個項目是面對所有高一高二學生的,又斯坦福大學的教授親自授課。 項目為期三週,有專門的上課時間,問答時間,討論時間,實驗時間。

•耶魯Summer Course

耶魯的夏季課程為學分課程,可在大學期間免除學分,但是住宿的學生需要上滿2學分,相當於8個學時。 在申請時,至少提供三年的成績單,老師的推薦信,SAT/ACT成績,缺一不可,屬於比較難的錄取標準。

•賓大Summer Academies

賓夕法尼亞大學每年開設6個不同的科研項目,不僅讓申請者們參加各種試驗項目,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同時也給予了高中生們理解社會問題,思考解決方式的機會。


從美本的錄取標準看夏校,原來這才是常春藤正確的打開方式


•布朗大學Pre-College Programs

布朗大學夏校提供200多門課程,白天和晚上都有活動,讓所有參加者們接觸不同專業領域的同時,讓他們知道如何結交全世界各地的新朋友,以及如何適應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

•威廉姆斯學院Math Camp

威廉姆斯的數學營為期十天,課程主要集中於數論和思維,有證明、質數、模運算、黃金比例、費馬大定理等各種不同的課題。 課程為學院的教授授課,同時會帶領學生們參加數學家的講座,觀看與數學相關的電影。

•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Engineering Summer Program

ESP項目是一個為期六週的住宿型夏校,面向所有高三的學生。 ESP課程包括數學,化學,物理,工程,編程等,其中還夾雜著實地考察,名家講座,研討會等等。

•密歇根大學Living Arts Summer Residential Lab


該項目是由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和底特律的Carr Center聯合舉辦,為高中生們提供與藝術相關的課程,比如攝影,電影,數字遊戲,設計等相關課程,因為密歇根大學相信藝術能夠融合在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它同科學也有著密切的關係,對藝術的鑽研可以幫助學生在未來的事業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