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把李建成五子全部殺害,為何李白立碑為李建成曾孫?

我喺村姑


關於李白的身世,確實是一個謎,但李白是李建成曾孫的說法基本可以排除。

關於李建成之死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兄弟鬩牆中,李建成毫無準備,就被弟弟李世民一箭射殺。

估計在他煙氣之前,心中一定後悔,沒有早下手為強。

李世民幹掉李建成後,立刻命人趕赴太子的東宮,把李建成的五個兒子全部格殺,並且連同李建成全部開除皇室宗籍。

斬草不除根,早晚留禍根,李世民的心狠手辣,可見一斑。

關於李建成子孫

史料明確記載,李建成育有6子,長子李承宗在玄武門之變的六年前便已去世,所以玄武門之變時,李建成有5個兒子健在,分別是:次子安陸王李承道、三子河東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訓、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鉅鹿王李承義。

李建成的5個兒子當時年齡多大?是否有子孫?這些子孫是否被李世民除根?史書沒有明言。

李建成出生於589年,他的妻子鄭觀音出生於599年,嫁給他時16歲,可知李建成娶鄭觀音時已經26歲,這在古代是大大的晚婚,但李建成此前是否有過婚姻,不得而知。

當李世民派人去殺李建成兒子時,5個兒子中年齡最大的李承道,對來人說:“父親被殺,做兒子的哪能逃跑。視為不孝。我身為太子之子,只求饒我母親一命”,遂自殺。

李承道在遺言中沒有提及自己的妻子、孩子,可見當時應還沒有家室,李建成的其他4個兒子年齡更小,更不可能有子孫了。

所以說,李建成及其5個兒子被殺後,完全斷子絕孫了,李白是李建成子孫的說法,至少從血統上而言,完全是不可能的。

關於李白的身世

但是,李世民後來恢復了李建成的皇室宗籍,追贈為皇太子,到後來,李世民甚至把自己的第十三子、趙王李福過繼給李建成為嗣子,這樣從法理上,李建成又有了子孫。

不過李福沒有子孫,也絕嗣了,到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又把李世民第七子、蔣王李惲的孫子李思順過繼給李福為嗣子,這樣一來,李建成一脈又續上了。

李白的身世一直是個謎,有人說他是胡人後代,有人說他是李唐宗室後人,有人甚至直接點明他是李建成的後人,如韓維祿《李白“五世為庶”當為李建成玄孫解》。

我們已經分析過,李建成沒有留下任何親生子孫,所以李白不可能是李建成血統上的子孫,除非李白是李建成嗣子(李世民第七子、蔣王李惲的孫子)李思順的後人。

但是,李白在公元701年出生時,李思順還沒有過繼給李建成為嗣子,如果李白是李思順的後人,史料一定可以記載地十分明白,不至於讓李白的身世成謎。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

李暠是十六國時期西涼政權建的立者,被唐玄宗李隆基認定李氏的先祖,追尊為興聖皇帝,唐高祖李淵是李暠的七世孫,那麼李世民就是李暠的八世孫,李白比李世民低一輩,應該稱李世民為族叔。正因為如此,唐玄宗李隆基才把李白認定為皇室宗籍。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兄弟相殺中,李建成毫無準備,就被弟弟李世民一箭射殺。估計在他煙氣之前,心中一定後悔,沒有早下手為強。

李世民幹掉李建成後,立刻命人趕赴太子的東宮,把李建成的五個兒子全部格殺,並且連同李建成全部開除皇室宗籍。斬草不除根,早晚留禍根,李世民的心狠手辣,可見一斑。不愧是千古一帝。


李白是李建成曾孫這一說法看似荒誕,卻並不是空穴來風。諸如陳寅恪和郭沫若等人曾寫文討論李白的身世問題,但至今仍無定論。根據現有資料,可以確定李白是涼武昭王九代孫,西漢名將李廣二十五世孫,但關於李白關於詩仙李太白的家世和身世,唐代當時就諱莫如深,特別是對其祖父、曾祖父,史料無一記載。

李白自己很少談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遠祖,閃爍其辭,故佈疑陣。古人對自己的族裔淵源是非常看重的,李白為何如此?

李白自稱涼武昭王九代孫也”,這句話可大有深意。涼武昭王是誰呢?這個人叫做李暠,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建立了西涼政權,也算是一個皇帝。

雖然是個皇帝,但這人名氣太小,論名氣甚至還不如漢朝將軍李廣,就算是他子孫也不值一提。李暠名氣小不要緊,子孫名氣大就可以了。相比於李暠,李暠的八代孫裡有個人那名氣可以說是震鑠古今,唐太宗李世民!

李暠的八代孫是李世民,九代孫是李白。李世民是李白的叔叔。而李白生活在唐玄宗時期,唐玄宗那是李暠的十一代孫。

另一種說法是李建成的後代,當初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把李建成的後代都殺完了,只留下李白的祖上成為漏網之魚。

不管哪種說法,李白與李家皇室肯定是有關係的,我想李白作為一位偉大的詩人,在臨終前可能會把自己的真實身份隱藏一些詩句中,這就需要我們後人去深入研究了。

李白的身世就比較複雜了,李白祖居西域,其幼年在西域度過,又因李白生性放蕩不拘,到處漂泊,並且很少透露自己的身世,時至今日也沒有一個很明顯的證據或者史書記載說明李白的身世。

目前,對於李白身世的研究,業內認為畢竟靠譜的是李白族叔李陽冰的記載,這是李白畢竟尊敬的一位本家叔叔,也是李白臨死前的託付人,他對李白的身世應該是比較瞭解的。

李陽冰在《草堂集序》裡說,也說李白是李暠的九世孫,祖上因無辜獲罪逃往西域碎葉城,後來唐神龍年間秘密返回中土居住在巴蜀。因為當時還是大唐年間,李陽冰對於李白身世的描寫比較籠統,似乎不太方便直說。

關於李白是李建成的後代在我看來就是胡說八道。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李世民絕不會為自己留下隱患!因此,李建成絕沒有留下後代的可能。李建成沒有留下任何親生子孫,所以李白不可能是李建成血統上的子孫,因此,李白的身世就是個迷需要我們繼續去了解。


獨秀文苑


現在網上很多都在說李白是李建成的後代,感覺還是有點太扯了。

首先來說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歷史上是明確記載了的,李世民把李建成的五個兒子都殺了的。李建成一共六個兒子,長子早夭,之後五個兒子在玄武門之變之後被殺。

當然這個時候歷史上只記載了李建成的兒子被殺,因為這個時候李建成的兒子都還很小,所以可以肯定的說當時李建成的兒子還沒有結婚的,李建成的長子也是在618年出生的,玄武門之變(626年)的時候也就8歲,那麼其餘的五個弟弟都要比他小,那麼都被殺了,從這點來說李建成是不可能有後代的。李世民如此精明的一個人怎麼會放過李建成的家人呢?

只能說李白和大唐李家還是有一定關係的,根據《新唐書》裡面的記載李白的祖先是興聖皇帝,也就是涼武昭王李暠,西漢飛將軍李廣十六世孫,歷史上記載李白是李暠的九世孫。

而李唐自稱也是李暠的後代,從這點來說那麼李白和李唐算是同宗的。後來天寶二年李隆基追李暠為興聖皇帝。李隆基是李暠的十一世孫,那麼李建成就是李暠的八世孫,而李白是李暠的九世孫,兩個人相差一輩的。從這點來說如果李白是李建成的後代,那麼就只能是李建成的兒子了,但是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中國歷史研究所


李白是李建成曾孫這一說法看似荒誕,卻並不是空穴來風。諸如陳寅恪和郭沫若等人曾寫文討論李白的身世問題,但至今仍無定論。根據現有資料,可以確定李白是涼武昭王九代孫,西漢名將李廣二十五世孫,但關於李白五代以內的記載就模糊不清了。

問題中所說的碑文指的《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裡面這樣描述李白的身世:李白的先祖在隋末時流落到了西域碎葉,並隱姓埋名,後來在神龍年間回到四川廣漢。李白出生時,其父李客指天枝才恢復了李姓。

而李白好友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也有相似記載:

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圭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為名,然自窮蟬至舜,五世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嘆焉。神龍之始,逃歸於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稱太白之精得之矣。

大意為李白家族本是顯貴出身,但先祖因罪流放至西域並隱姓埋名。直到神龍年間才回到蜀地並恢復李姓。

以上記載中都提到李白的先祖曾因罪流落到了西域,並隱姓埋名。可見李白先祖的罪名一定非比尋常,不然不會隱姓埋名,直到五世之後才敢回到四川。那麼到底是何種罪名呢?

有人認為李白的先祖是李建成之子李承宗的後代,為逃避李世民的追殺而流落到西域並隱姓埋名。

據史料可知,李建成在玄武門之變時,全家男口被李世民誅殺。包括他的次子李承道、三子李承德、四子李承訓、五子李承明和六子李承義。

但他的長子李承宗在玄武門之變前就已經病故,他的後代可能因此成為漏網之魚。如果推斷屬實,那麼關於李白身世的種種記載就說得通了。

特別是李白父親在李白出生時指天枝恢復李姓這一行為,這裡的天枝就可以理解為李唐皇室的支脈,也就是李建成之子李承宗的後代。而李白很可能將其告訴他的好友,所以他們才對此諱莫如深,一筆帶過。

不過這種說法只是一種猜測,並無根據。


石頭說歷史


這是本世紀最可笑的一個問題,它引出了本世紀最可笑的一班所謂的磚家學者,寫出了一大堆本世紀最可笑的論文,可能還包括書籍。

下面就讓我們來對這件事情做一個回顧。看看到底有多麼荒唐。


李白生前好友範倫之子範傳正所立的《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中寫出了李白的身世:“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絕嗣之家,難求譜牒。公之孫女搜於箱篋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數行,紙壞字缺,不能詳備。約而計之,涼武昭王九代孫也。隋末多難,一房被竄於碎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故自國朝以來,漏於屬籍。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

此外李白的朋友當塗縣令李陽冰的《草堂集序》也說“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圭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為名,然自窮蟬至舜,五世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嘆焉。神龍之始,逃歸於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稱太白之精得之矣。”

以上的記載本來很是平常,但是!但可是!可但是!

1984年幾個所謂的臺灣學者羅香林先生、褚問鵑先生、鍾吉雄先生一致認為李白是李唐宗室子孫,不是唐太宗的曾侄孫就是玄侄孫。於是,上述文獻中語焉不詳的詭秘之處似乎有了合理的解釋。具體詳見下圖

首先在褚問鵑先生的文章中內述羅香林的觀點為:李建成的太子妃將李建成的“獨子”交給一名宮女急奔李淵宮中躲避,然後出城望西域而去。

作為一個寫出《李白身世的研究》的所謂學者,居然相信並引用這段錯誤百出的話,不得不懷疑是智商低還是身份為假?

首先眾所周知,李建成六個兒子,長子早卒,五子被李世民所誅!李建成只有一個太子妃——鄭觀音,根據鄭觀音的記載,六個都是她的兒子,玄武門時她28歲,老大李承宗早卒,老二李承道十一歲,羅先生居然寫獨子,史盲?

然後,李淵在玄武門之後已被控制,而且從太子府往李淵宮中必然要經過玄武門!這位宮女居然把孩子往李淵宮中送去躲避?是宮女傻還是這羅先生傻?居然最後還能出城望西域而去??!科幻小說看多了?腦袋被門夾了?

而這位寫出《李白身世的研究》的所謂學者——褚先生,居然不加任何意見地引用了?估計也是史盲!就這水平居然還研究?

然後是鍾吉雄先生,說李白可能為建成或元吉的曾孫,在玄武門之後被廢為庶民。這更是荒唐之極的事情,玄武門之變後,建成和元吉兩家十個男孩子都被誅殺!根據記載老大李承宗早卒,老二李承道十一歲,哪來的兒子,哪來的建成或元吉的曾孫?更何況還不是被殺而是被廢為庶民??很顯然這位鍾先生也是史盲!

事情到了這裡似乎已經結束了,然而,更加奇葩的事情出現了!

1988年韓維祿先生認為李白“五世為庶”,所以他是李建成的玄孫。

持同樣觀點的徐本立1990年發表《李白為李淵五世孫考》亦認為李白應為涼武昭王十二世孫、太祖李虎七世孫、高祖李淵五世孫、太子建成玄孫;

關於這兩位,很顯然,徐本立說李白是涼武昭王十二世孫,與範傳正及李陽冰所述涼武昭王暠九世孫矛盾,要知道,輩分是不可能亂講亂寫的,所以,這位徐先生,當然也是史盲!

韓先生的算術就更是體育老師教的了,玄孫就是孫子的孫子,既然“五世為庶”,那李白作為李建成的玄孫,就意味著,李白的爺爺的爺爺(按韓先生的所說就是李建成)已經被廢為庶,很顯然,李建成已在玄武門被殺,不可能“為庶”,且在貞觀二年(628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追諡“隱”。所以,韓先生也是史盲!

最後,我們仔細分析一下李白:

首先李白生於701年,他是涼武昭王暠九世孫,(關於這一點,他的兩個朋友說法一致,顯然不可能是假的。)距離李建成被殺已有75個年頭,古人結婚早,75年相差四五代應該差不多,而李淵是涼武昭王暠六世孫,李建成是七世孫,生於589年,李建成和李白差兩代,卻差了112歲,再加上李建成最小的兒子與李建成不過差三十多歲,而這些兒子都死了,也就意味著,拋去其他因素,李白的老爸得在八十歲以上到一百歲左右生下李白,才有可能接得上。所以,這種可能性。。。。。可以完全忽略。

其次,李白“隋末多難,一房被竄於碎葉,”很顯然,與玄武門之變發生於唐初嚴重不符。

第三,李白“五世為庶”,與李建成的兒子或早卒或被誅嚴重不符。

第四,李建成及李元吉的兒子被殺時最大隻有十一歲,不可能有男性後代!且根據記載也沒有男性後代!

第五,李建成的大兒子李承宗“早卒”,鄭觀音在玄武門之變只有二十八歲,李承道才十一歲,李承宗死的時候最多十一二歲左右,哪來的兒子?當然也就不存在所謂的李承宗的兒子!

綜上所述,在認定李白的身世為真的前提下,李白不可能與李建成有任何的直屬親戚關係。我認為李白很有可能是李淵的旁系親戚,至於有多遠,就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了。

但是這些所謂的磚家,才是真正令人作嘔的磚家!


明月山脈


老張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最近似乎跟李白特別有緣,回答了多個跟李白相關的問題。這道題目說李世民殺害了李建成5個兒子,這沒錯。但是,說李白立碑說自己是李建成曾孫,這不準確。

且不說李白生前沒有為自己立碑。就是李白死後其墓碑碑文也沒有說他是李建成曾孫。李白墓在今安徽當塗,在墓園的《李公新墓碑》碑文中,說“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因為李白屬於“絕嗣之家,難求譜牒。”根據李白孫女在箱子中找到的李白兒子伯禽的手書,“約而計之,涼武昭王九代孫也。”

這個涼武昭王,名叫李暠,自稱是西漢將領李廣十六世孫,十六國時期西涼政權建立者。後來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後,將李暠定為自己的先祖,李淵是李暠七世孫。李白“約而計之”大約屬於九世孫,也就是李淵的孫子輩,李建成的子侄輩,而不是題目所說的曾孫。

且不說是兒子還是曾孫,李白跟李建成到底有沒有關係呢?

現在並無明確的史料記載或者考古發現能證明,李白是李建成的後代。

李白一生狂放,有時候喜歡大嘴巴,對於自己的身世籍貫他雖然也曾在詩文中寫到過,但是由於他的大嘴巴不嚴謹,經常隨口亂說,導致他自己的記載反而不太可信。例如,李白曾說過自己是山東人,雖然此山東不一定是今天的山東。

目前,對於李白身世的研究,業內認為畢竟靠譜的是李白族叔李陽冰的記載,這是李白畢竟尊敬的一位本家叔叔,也是李白臨死前的託付人,他對李白的身世應該是比較瞭解的。李陽冰在《草堂集序》裡說,也說李白是李暠的九世孫,祖山因無辜獲罪逃往西域碎葉城,後來唐神龍年間秘密返回中土居住在巴蜀。因為當時還是大唐年間,李陽冰對於李白身世的描寫比較籠統,而且有些地方使用了上古代指的方式,似乎不太方便直說。

鑑於此,再加上當年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雖然誅殺了李建成、李元吉的諸多子孫,但是李建成有一個長子叫李承宗,在玄武門之變前就已經去世。於是有人猜測,李承宗或許會讓某個女子懷孕跑到西域去秘密生下一個孩子,後來又秘密返回中原到了四川定居。

但這僅僅是猜測,並沒有任何記載和考古發現可以佐證。

其實,對於李白的身世一直以來有多種不同的說法,除了上面的“宗室說”之外,還有“胡人說”說李白是胡人血統只是後來漢化了。還有的說他是隋末曾自稱“大梁皇帝”的李軌的後代。


南京老張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可能這個問題更適合寫成一篇小論文吧,就是考證一下李白的身世幾何。如果就個人的想法來看,李白一定不可能為李建成曾孫。但是畢竟我們是要靠史料來說話,那麼就來分析一下吧。

一、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的後代如何?

玄武門之變中,李建成和李元吉慘死。隨後李世民為了斬草除根,殺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們,在《新唐書》中如此記載:

“建成死年三十八。長子承宗為太原王,早卒;承道安陸王,承德河東王,承訓武安王,承明汝南王,承義鉅鹿王,皆坐誅。”

也就是說李建成有六個孩子,其中長子李承宗死得比較早,然後剩下的五個孩子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訓、李承明、李承義五人都被殺掉了。若是按照《新唐書》的記載來看,李建成此時已經沒有了後代,更不要提什麼後人李白了。

李建成死得時候只有三十八歲,即便是古人早婚,李建成的幾個孩子最多也就是十幾歲大,還都是小孩子,若是逃亡的話恐怕幾率不大。

那麼李白是李建成後人一說是如何產生的呢?

二、李白身世究竟幾何?

首先,對於李白的身世沒有明確記載,特別是對於李白的祖父和曾祖父幾乎都無跡可尋,因此顯得頗為神秘。我們僅僅知道李白的父親叫做李客。

關於李白的身世記載,人們最常使用的材料就是李陽冰的《草堂集序》,其中如此寫到:

“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圭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與名。然自窮蟬至舜,五世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嘆焉。”

首先我們要對史料的來源進行考證,《草堂集序》是本什麼書呢?這本書出自李陽冰之手,李陽冰本人是李白族叔,因此從李陽冰手下出來的書應該可信度蠻高的。

其中提到了一個人就是李暠,李暠是誰呢?李暠是西涼政權的建立者,唐朝李氏所追認的祖先。若是此點成立的話,那麼李白至少說與唐代皇室有著緊密的關係。

然而根據陳寅恪考證,唐朝李氏家族並非是隴西李氏之後,而是屬於趙郡李氏之後,因此不論是李白還是李氏的說法都是在為自己貼金,由此看李白證明自己身世的一條線被割斷了。但是個人在想這樣一個問題,可不可能唐朝李氏並非李暠之後,但是李白確實是李暠之後呢?

此外,在《草堂集序》之中李白還隱約提到了一件事就是自己家族因為某些事情而降罪,進而敗落,因此淪落到了現在這種境地上來,但是他並沒有明確說是什麼事情。由此就給人留下了猜測的空間,李白可不可能是李建成的後人因為某些原因就潛逃了呢?

另外就是第二個證據了,即《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這是李白的墓誌銘。其實關於墓誌銘可否用來證史一事,仇鹿鳴先生和韓昇先生曾有過爭執,爭執點即在於墓誌銘多秉承著“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目的,因此多說好話,因此其可信度往往不高。但是我們此處還是通過墓誌銘來看一下: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絕嗣之家,難求譜諜。公之孫女搜於箱篋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數行,紙壞字缺,不能詳備。約而計之,涼武昭王九代孫也。隋末多難,一房被竄於碎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故自國朝已來,漏於屬籍。”

這裡的說法似乎有些不一樣,是說的是家族在隋末因為災難而到達了碎葉城,進而隱姓埋名地生活。古人常有“春秋筆法”一說,不知此處是否為李家後人的隱瞞?然而其中包括其家族傳承一事,也是不能詳備,只是大約記之。

我們縱觀這些記載,沒有一個是完完全全交代李白到底是誰的後代的,僅僅是隱約其辭,因此對於李白是李建成後代一說完全是後人之臆想,那麼還有什麼疑點存在呢?

三、李白是李建成後人之疑點

疑點一:李建成後人已經完全被殺,這一點在書中是記載無疑的。依照李世民多疑且謹慎的性格,李建成的後代很難存活下來,因此沒有後代,就更不要提所謂的後人李白了。

疑點二:身世問題。若是我們真的把李暠當做李家的先人來推算,那麼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即李白是李暠的九代孫,而唐玄宗李隆基是李暠的十一代孫,由此看,李白論輩分應該是李隆基的爺爺。李隆基其父為李旦,李旦是十代孫;李旦其父為李治,李治為九代孫;李治其父為李世民,李世民為八代孫。李世民為八代孫,那麼李建成也就是八代孫,也就是說,李白論輩分是李建成的兒子,而不是什麼所謂的玄孫。另外,在《新唐書·高祖》中寫:

“其七世祖皓,當晉末,據秦、涼以自王,是為涼武昭王。”

也就是說唐高祖李淵為李暠的七代孫。這樣看來,所謂李白為九代孫的說法從輩分和時間上根本對不上,這也是一個致命缺陷。為什麼李白不敢說自己是十一世孫?你要是說了,你就是在和皇上李隆基稱兄道弟,若是沒有什麼明顯證據,那就是欺君之罪啊。

因此綜上兩點看,我很難想象李白是李建成的後代玄孫這種說法。畢竟記載之中錯誤百出,含含糊糊讓人難以信服。

四、究竟真相幾何?

就個人看來,關於李白身世幾何我有以下兩種看法吧。

一、李白確確實實是李暠的後代,但是唐朝李氏不是,也就是說李白才是正八經的隴西李氏的後代。後面唐朝自認為隴西李氏後代,李白不明其源流,就跑去攀龍附鳳,想要為自己掙得一筆政治財富。

二、李白為宗室子,但是不是李建成的後人。其實縱觀唐朝建國史,有過造反記錄的王室不在少數,李白很可能是其中一支的後人,因為謀反大罪而不得不隱姓埋名,直到後面才出來。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請各位多多指正。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新唐書》,《舊唐書》,《草堂集序》等。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而李白的身世就比較複雜了,李白祖居西域,其幼年在西域度過,又因李白生性放蕩不拘,到處漂泊,並且很少透露自己的身世,時至今日也沒有一個很明顯的證據或者史書記載說明李白的身世。

所以說李白是李建明的曾孫是缺乏事實依據的。

但是我們都知道,自古以來,我們國家都有認祖的傳統,像劉秀亮出西漢皇族招牌,劉備自認漢朝宗室後裔,匈奴人劉淵認劉邦為祖宗,楊堅正名自己是漢太尉楊震子孫。


大漠史記


關於李白的身份,學界一直存在疑問,與此相關直接研究的論文至少有三四十篇,其中不乏陳寅恪、郭沫若等名家,亦不僅有大陸學者,臺灣學者乃至國外的日本等學者都有所研究。

一般認為,確定李白的具體身份,離不開李白族叔李陽冰的《草堂集序》與李白身前好友範倫之子範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兩篇文章,前者是李白健在時所作,後者是依據李白長子伯禽所言,可信度比較高。此外,魏顥的《李翰林集序》以及李白詩文自述都是不可或缺的史料。依據這些史料,可以明確知道李白是十六國時期西涼李暠九世孫,是西漢李廣的二十五世孫。

基於上述的研究,目前李白的身份至少有三種:

其一,“胡人說”,最早提出此說的是陳寅恪,但此說與上述史料相違,在後來被很多學者否定。

其二,“宗室說”,其中最主要的是認為李白是李建成玄孫,李建成長子李承宗因早逝,所以其子在玄武門之變中逃往西域,後建成孫、承宗子李客歸蜀,李白即為承宗孫(李淵——李建成——李承宗——李承宗子——李客——李白)。當然,這種說法也遭到了不少學者的反對,最主要的原因是這種身份的歸屬主要來自於推斷而無實際的證據,相反,正因為屬於玄武門之變的後續,李白又是影響力極大的人物,所以這種說法反而得到極大的宣揚。

此外,還有認為李白屬於越王李貞之後、李達摩(李淵祖父李虎之侄)之後、李淵四子蔡王李蔚之孫李瑗之後等等。

其三,李軌後裔,李軌曾在隋末稱“大梁皇帝”,後兵敗子弟皆被誅,李白的先人或是其後裔。但李軌與李淵並沒有明確記載的血緣關係。

當然,還有李白為李抗後裔,西涼之後,李暠之孫李重耳和李抗南奔仕宋,李淵為李重耳五世孫,李白可能為李抗後裔;李豫後裔,李豫是李暠第七子,李白是其八代孫;亦有稱李白為李陵之後等。

但上述所有身份,既有贊同者,又有懷疑者,目前只知李白為李暠九世孫,是西漢李廣的二十五世孫,其具體身份仍待考證。而認為李白是李建成玄孫的觀點亦難以為信。


楚邾


  李白是文學的天才,政治的白痴!

  李白自稱李建成曾孫這件事,十有八九為杜撰,造這個謠的人也是豬油蒙了心,竟然將這種帽子扣李白頭上。不過,李白如果真的是李建成的曾孫,說不定他真敢給自己的墓碑上寫個“李建成曾孫”。

  

  李建成何許人也?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長子,同時也是皇帝欽定的太子。

  如果按照劇本來走的話,李建成在李淵死後,妥妥滴當上皇帝。歷史並沒有像他想的那樣走,因為他有一個開掛的弟弟李世民,而且這個弟弟還功蓋蓋住。所謂兩虎相爭必有一失,李建成在爭皇位之戰中被李世民殺死。

  為了斬草除根,李建成的兒子自然一個也留不得。

  從理論上來看,李建成不應該有後代留存後世,即便有,也不敢公開宣稱自己的身份。不過,李白是個奇葩,除了寫得一手好詩、好吃好喝好玩好劍好交朋友之外,其他方面非常幼稚,尤其是政治方面!

  公元743年,也就是天寶元年,唐玄宗向李白發了一道聖旨,令他奉旨進京當官。可把他給高興的,當即寫了一首詩《南陵別兒童入京》,其中有一句: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的這種立體感的高興,一躍於紙上,難以言表。

  

  大才子進宮,唐玄宗當然很高興啦!大有天下賢士皆為我所用的意思,於是,皇帝親自跑到門口迎接這位大才子,並且將親自給他端了一碗羹,以示敬重。皇帝這麼寵幸,李白好好幹就行了唄,可是他偏不。

  第二年,唐玄宗和楊玉環正在嘿嘿嘿,一時興起,讓李白過來作詩一首。李白一點都不含糊,當時就寫了仨給唐玄宗看,皆以《清平樂》命名: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三首詩下來,震驚在場所有,唐玄宗直呼“好詩!好詩!”楊玉環也樂得花枝亂顫。李白這個馬屁,滿分100分的話,應該給他打99分,多一分怕他驕傲。

  但是,李白寫了這首詩之後,真的就驕傲了。唐玄宗有時候叫他來寫詩,他也不去;實在拗不過去了,也是酩酊大醉的狀態;有幾次,還跟唐玄宗的寵臣高力士硬剛,惹得唐玄宗很不愉快,就把他辭退了。

  原本只要把詩寫好就能一路扶搖直上的李白,將前程斷送。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白在長安、洛陽再也混不下去了。就捲鋪蓋,帶著老婆孩子去了江南,路上,李白寫了一首《猛虎行》,其中一句:

  

“頗似楚漢時,翻覆無定止。”

  政府軍和叛軍正打得不亦樂乎呢,李白竟然以楚漢喻叛軍和政府軍,這不是在說安史之亂叛軍和政府軍一樣?虧的是李白跑了,這要是讓皇帝看到,不親手宰了他,也得讓他脫層皮。

  

  這也只是李白花式作死的開始。

  757年,永王李璘割據東南,並且廣招兵馬、接納賢士。李白自上次碰了壁之後,一直沒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於是,屁顛兒屁顛兒地跑到永王那裡,充當謀士。

  在永王營帳裡,李白再次發揮自己的特長,寫詩:

  

“試借君王玉馬鞭,指麾戎虜坐瓊筵。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

  長安那邊兒唐肅宗李亨已經稱帝,正死命地跟叛軍硬剛,李璘謀反,李白還幫他說好話!唐肅宗李亨沒時間搭理他,一旦有時間,必定拿他樹立反面典型。

  當然了,李白是個政治嬰兒,這一點無可爭議。單純的寫詩,抒發一下對熱點新聞的看法也能理解,但是他千不該萬不該插手政治,還給永王李璘出了一條餿主意:

  

“臣伏見金陵舊都,地稱天險,龍盤虎踞,開扃自然。天下衣冠士庶避地東吳,永嘉南遷,未盛於此。”

  這段話的意思是,讓李唐王朝放棄中原,以長江天險為憑,將朝廷南遷。這種話放在亂世,皇帝說了是高見,臣子說了可能就是謀反。

  倒黴催的是,李璘竟然同意了李白的觀點!如此一來,李白謀反便被實錘。

  不過,永王李璘也是個不中用的傢伙,剛造反沒幾天,就被李亨一巴掌拍死。李白見勢不妙,拔腿就跑,逃到潯陽,還是被逮著了。

  唐肅宗一怒之下,下令處死李白。還好李白雖然政治覺悟低,朝廷裡認識的朋友卻不少,在大家的辯護下,李白雖被赦免罪行,但也要流放夜郎。

  

  在僅剩的歲月裡,李白竟還想著當官。還好,由於某些原因,李白未被錄用,否則真不知道他會惹出死命麻煩。

  終其一生,李白都想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奈何,詩人終究是感性動物,政治於他而言,並不適合。倘若,李白真的是李建成的曾孫,年輕的時候,他很可能會將這一點公開,以抱大腿的姿態實現自己的理想。

  李白這一輩子,吃虧在沒掂量自己的斤兩,終不然,會如此落魄的收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