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七十二歲垂釣於渭水之濱,齊國的締造者,整整活了一百三十九歲

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為興周滅商立下了赫赫功勳。

姜子牙的祖上相當顯赫,先祖曾做過四嶽之官,輔佐大禹治水有大功。到了姜子牙出世時,家道已經中衰,家境破敗不堪,他年輕的時候為了生存,可謂是什麼苦都能吃,幹過宰牛羊賣肉的屠夫,還開過酒肆賣酒,甚至還出門擺地攤,雖然生活清貧困頓,但姜子牙人窮志長,做買賣謀生的同時也不忘了刻苦學習,無論天文地理,軍事謀略他都如飢似渴的學習專研,姜子牙尤其熱衷於治國安邦之道,希望有一天能通過畢生所學報效國家,但直到七十歲還依然一事無成。


他七十二歲垂釣於渭水之濱,齊國的締造者,整整活了一百三十九歲


關於姜子牙何時何歲遇見西伯侯姬昌,後世說法比較一致,比如齊國相國管仲之妾(齊管妾婧)曾說“昔者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於朝歌市,八十為天子師,九十而封於齊……”,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百里奚也曾說“昔呂尚年八十,釣於渭濱,文王載之以歸,拜為尚父,卒定周鼎”。他(她)們的說法,與姜子牙實際初見西伯侯姬昌的時間是非常接近的。姜子牙七十二歲時,垂釣於渭水之濱,得見姬昌,二人相談至歡,姬昌更是視眼前這位白髮蒼然老者為況世奇才,兩人同乘一車而歸,至此姜子牙才算是熬出了頭,終於可以實現抱負,展現平生所學為國效命。姜子牙即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又親手締造了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同時他亦是中國古代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都公認他為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的鼻祖,被尊為“百家宗師”。《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素書》,被後世列為《武經七書》之一,為歷代兵家的必讀之書,司馬遷在《史記·齊太公世家》中稱:“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六韜》在16世紀傳入了日本,18世紀又傳入了歐洲,如今已被翻譯成了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種文字。若論中國歷史上兵家鼻祖,當首推姜子牙。後世著名的軍事家孫武、鬼谷子、黃石公、張良、諸葛亮等人,無不吸收了姜子牙的《六韜》之精華。


他七十二歲垂釣於渭水之濱,齊國的締造者,整整活了一百三十九歲


在普遍壽命不高的奴隸社會時期,姜子牙七十二歲依然精神奕奕,堅持不懈尋找明主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遇到西伯侯姬昌後,被拜為“太師”,尊稱太公望,盡心輔佐姬昌建立霸業。周武王即位後,又被尊為“師尚父”,並助武王伐紂,建立了強盛的周朝,其功業在當時無人能及,被封為齊侯,定都營丘。姜子牙是姜氏齊國的締造者,公元前1045年,姜子牙正式建立起了齊國,但他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周朝中央輔佐周成王,或運籌帷幄或領兵親征,曾經平定了管叔、蔡叔、霍叔的“三監之亂”和淮夷、徐夷的“五侯反周”。他的大兒子姜伋,也沒有到臨淄治理齊國,而是一直在周都鎬京擔任虎賁氏之職,統領著王宮的衛戍部隊,在齊國開國後的三十餘年之中,齊國基本上是由姜子牙的三兒子姜印治理。他的子孫後代在春秋時期把齊國治理成春秋五霸之一。


他七十二歲垂釣於渭水之濱,齊國的締造者,整整活了一百三十九歲


姜子牙是中國古代長壽高人的象徵,因為太長壽,一生經歷了周朝前期的多個王,分別是: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周成王姬誦、周康王姬釗。一生歷四主,盡心輔佐,兢兢業業,為周朝前期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以蒼老之年而精神依然飽滿,有著旺盛的精力和無窮的智慧,其博學多才、高尚品德極受後世推崇,被尊為兵家鼻祖、武聖、百家宗師和長壽高人。


他七十二歲垂釣於渭水之濱,齊國的締造者,整整活了一百三十九歲


姜子牙一直活了139歲,於 周康王六年(前1017年)卒於周都鎬京,是中國奴隸社會活的最長壽的人之一。縱觀姜子牙的傳奇人生,他是否在崑崙山學道40年我們不得而知,但他70多歲掌兵,一身立兩國,並且福壽雙全的活到了139歲。就算是我們不考慮《封神榜》的因素,他依然是位神仙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