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黑死病”二三事

當前新冠肺炎病毒肆虐,通過一段時間的宣傳,人們對此病有了深入瞭解。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傳染病家族“赫赫有名”的“黑死病”。

歐洲“黑死病”二三事


眾所周知,中世紀時期是歐洲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而黑死病的爆發又使其晚期被稱為“中世紀最黑暗的時代”。之所以被稱為黑死病,是因為得病後會寒戰,高熱不退,頭痛劇烈,淋巴結腫痛,眼瞼結膜及球結膜充血,甚至出現意識不清,呼吸困難,咳血痰,很快陷入極度虛弱狀態。由於呼吸困難、缺氧,導致病人口唇、顏面及四肢皮膚出現紫紺,死亡的患者甚至全身紫紺,皮膚呈黑色,故被稱為“黑死病”。事實上這種病就是傳統說的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傳染病。 

時至今日,由於鼠疫傳播迅速,病死率高,因此屬於國際檢疫傳染病之一,也是我國《傳染病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之首。

起因----戰爭惹的禍

關於黑死病的由來,普遍有種說法是蒙古大軍惹的禍。公元1243年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次子拔都結束西征後建立金帳汗國,也稱欽察汗國。

歐洲“黑死病”二三事

拔都之弟別兒哥繼承汗位後,為了同伊利汗國爭奪高加索地區,與埃及建立聯盟,由此發展了與埃及的貿易關係,伊斯蘭教文化也開始影響金帳汗國,到了月即伯汗繼位,金帳汗國已經是信奉伊斯蘭的國家。1266年,熱那亞共和國在克里米亞半島建立了卡法城。作為連接歐亞大陸海陸交通的港口樞紐,來自世界各地的種族、信仰不同宗教的人群在這裡聚集。其中就有意大利人和伊斯蘭教徒。隨著貿易興起,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對於奴隸買賣的貿易,導致金帳汗國的主兵源——俄羅斯草原上的欽察突厥人大量損失,金帳汗國對意大利人恨之入骨。

1343年,卡法城裡的意大利人和伊斯蘭教徒衝突,並且殺死了伊斯蘭教徒。由此,札尼別汗帶著大軍就把卡法城包圍了,並且宣佈:不投降的話,城破之日就是屠城之時。但圍了卡法城一年之久,就是打不下來。而這時候,可怕的“黑死病”在蒙古大軍中蔓延。黑死病也就是鼠疫,通過老鼠身上的跳蚤傳染。大軍失去戰鬥力,札尼別汗不得不下令撤軍。但是撤軍前,札尼別汗知道黑死病能傳染,這痛苦不能讓蒙古人獨自承受,於是大汗命令部下,將得瘟疫而死士兵的屍體,用投石機,扔進卡法城。卡法城內的軍民完全不知道這是得了鼠疫的士兵屍體,就當卡法城人在慶祝蒙古人撤軍同時,腐爛的屍體釋放出病菌,汙染了空氣,毒化了水源,可怕的瘟疫爆發了。

卡法城裡的人幾乎全部得瘟疫而死,剩下不足數百人,於1347年乘12艘船逃離這裡,駛向西西里的墨西拿港,該島也很快就佈滿了瘟疫。1348年1月,黑死病侵襲威尼斯和熱拉亞兩個港城,然後蔓延至整個意大利。佛羅倫薩受災最重,城裡的95000人死掉了55000人。法國當局趕忙驅逐了一艘帶有黑死病人的遊艇,但為時已晚,鼠疫已經在馬賽登陸,並由此而進入西班牙。1348年底,英格蘭南部也受到侵害。一年以後,從愛爾蘭、挪威到維爾茨堡、維也納的廣大地區都變成了黑死病流行區域。但災難並未就此結束,它無情地掃蕩了德國北部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後,於1532年“進軍”俄羅斯西部。

黑死病的傳播速度快得不可思議,和當時人們的宗教信仰也有著極大的關係。鼠類的天敵——貓,在當時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教會指責貓是魔鬼撒旦的化身。你想死後不進地獄嗎?把你們家貓殺掉。貓全犧牲了,鼠害氾濫了,一報還一報。同時,當時的治療多是神職人員開展,醫療水平低下,沒有類似中醫的醫學體系,這也導致死亡率奇高。

歐洲“黑死病”二三事


其實黑死病是鼠疫的一種,叫做敗血型鼠疫。敗血型鼠疫是肺鼠疫合併腺鼠疫的加強版。直到公元1894年,意大利醫生才在香港鑑定出黑死病的病原體:鼠疫桿菌。而其經由鼠類、蚤類傳染的途徑則直到1898年才大白於天下。鼠疫桿菌的寄生宿主是老鼠及其同類齧齒動物。對於人類來說,真正可怕的是齧齒類動物身上的鼠蚤,它們在老鼠身上吸取染菌血液,然後跳到人類和其它哺乳動物身上齧咬,使人患病。鼠蚤還能把他攜帶的鼠疫桿菌傳染給人蝨,從而加劇疾病的傳播速度。

放血-----當時黑死病的主要治療方式

當時的西方醫學界普遍信奉希波克拉底的“體液說”。他們認為人體內有四種主要體液:血、痰、黑膽汁和黃膽汁。人們得黑死病除了上天的譴責之外,還因為體液不平衡,這個時候必須採用「放血療法」來平衡體液。為了治療病人,病疫醫生們會用專門的工具,將病人遍佈全身雞蛋大小的腫包挑破,然後把膿液擠出來,有時候甚至採用水蛭和蟾蜍來吸走膿血。還有些醫生放血之後,會將水銀倒灌回病人身上,再用火來烘烤。

因為醫生不夠,民眾在黑死病流行期間,病急亂投醫,就把目光轉向了一種職業——理髮師,看上去理髮師的剃刀挺適合用來放血的。後來,不管什麼病,大家先放一放血,應用極其廣泛。而理髮店因為有放血的服務,就會把洗好的繃帶晾在門外,風一吹就轉了起來,變成了轉燈。這個象徵目前依舊存在,我們經常能在理髮店門口看見一根有著紅藍白三色條紋的柱子在轉動,紅色就代表動脈,藍色代表靜脈,白色代表繃帶,整體就代表著當年的放血服務。

歐洲“黑死病”二三事


鳥嘴套裝-----當時流行的“防護隔離服”

歐洲“黑死病”二三事


寬沿禮帽可以防止病人離臉過近,同時也是當時醫生的身份標誌,有點像今天的廚師帽,材質多為帆布或是皮質,上面鑲上紅色玻璃鏡片,以防病人飛濺的口水噴射到臉上,紅色玻璃在當時被認為可以辟邪。

口鼻部分被做成鳥嘴形,鳥嘴下方通有小孔用來呼吸,鳥嘴內部填充的是裝滿香料和草藥的布袋,有時還會在布袋上灑香水,用來隔絕病毒的空氣傳播並減少聞到的異味。

披肩和長袍都是浸過蠟的亞麻布或帆布製成,或者全皮製的。蠟在當時主流的表面密封材料,用來防止病菌侵入。長袍裡面是打蠟的皮褲,手套和鞋同樣也是皮製,手腕和腳腕處用綁帶紮緊。手裡的木棍用來遠距離對病人進行檢查,避免自己的手直接觸碰病人。

一時間,歐洲大陸上的醫生一水兒都是這神秘莫測的模樣,這種高度統一的打扮使他們看起來簡直就像是新興宗教的教徒,尤其是成群結隊的醫生一起出現更是這樣,一種恐怖的氣息立刻讓人汗毛乍起。

鳥嘴面具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醫生們和病人在鼠疫中仍然一個個倒下,人們對於這套服裝逐漸和死亡聯繫在一起,但凡是鳥嘴面具一出現,就會有人死亡。雖然醫生職業的高尚,在當時一直受人稱讚,但是在貧民階層中,鳥嘴醫生的形象慢慢演變成了死亡的象徵。後來肆虐的鼠疫消失,鳥嘴套裝漸漸地從醫生的身上褪去,醫生們恢復了正常的模樣,但是這幅黑死病催化出來的神秘形象,一直到現在還是處於亞文化中沒有消失,在許多影視劇、遊戲裡仍然多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