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武帝劉徹為何極力反對太后的“無為而治”而極力推崇董仲舒的一整套儒家治國思想?

遍地黃金888


1、首先“無為而治”是黃老的思想,不要搞混。漢初的執政思想是無為而治。

2、為什麼推崇董仲舒的儒家思想。

首先,前提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意為要將儒家思想打造成國家唯一的主流思想,其他學派的政治思想將被壓制。

這是符合秦始皇以來建立的大一統中央集權的需要,不然秦始皇為什麼焚書坑儒。

從這點上,其實是迎合了漢武帝治理國家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思想的需要。

這個角度深入,也能理解為什麼在古代中國,宗教永遠處於世俗政權統治之下,而不想西方形成政教合一的國家,乃至宗教性的國家,如現在的伊斯蘭世界的國家。

3、其次,儒家思想的仁政,有利於包裝一個明君的形象。誰都不喜歡被批評,是普遍人性。其實,根據近年來學者的研究,有人指出後來的儒家思想早已不是單純的孔子提倡的仁政思想,而是儒法合流的一種取向。但為什麼還是叫儒家思想,而不叫法家思想,是因為士大夫一直接受和傳播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仁政、仁義。

這也可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只是單純的依靠儒家思想治國,為什麼會有宋朝以後愈加嚴苛的刑罰。甚至在漢武帝時會有司馬遷受宮刑。這也是依照儒家思想嗎?所以,儒家思想是擺在明面上的主流思想,而真正的治國還是要用一些法家的思想,如漢武帝扶植的酷吏。可去看看《史記》《漢書》中的酷吏傳。

所以,不要被表想迷惑,多看看同時代的側面的東西。


理簡


武帝反的不是前幾代的“無為而治”反的是不聽使喚的朝堂。

1、什麼是“無為而治”?

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什麼“無為而治”,漢初幾代實行的是“黃老之治”。

什麼是黃老?

就是黃帝之學和老子之學,漢初的時候有個經典叫《黃帝四經》,在《漢書·藝文志》中有著錄的,後來失傳了。作為漢初的治國指導書籍卻失傳,因為毀禁的可能性很大。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了幾本古籍,研究後確認其中就有《黃帝四經》——題外話一句,馬王堆漢墓真是寶藏——《黃帝四經》第一句就講明瞭黃帝之學的要旨:

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口執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廢(也)。□能自引以繩,然後見知天下,而不惑矣。

所以,黃帝之學重的是法——我以為這個法,不光是指律法,也是指制度。所以實際上漢初實行的是黃帝之學的法結合老子之學的無為,簡而言之就是朝廷按照法度行事,不妄作不非為。

所謂“蕭規曹隨”,實則就是按章辦事。

《史記》: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

這裡所謂的“朝廷”主要指的其實就是皇帝,“黃老之治”要求皇帝“清靜無為”這就是在限制皇帝的私慾,不管這個私慾是大興土木還是窮奢極欲,抑或是其反面宣揚武功。

(影視劇中的竇太后)

2、“黃老之學”終變成“老子之學”。

本來黃老之學中法與“無為”並重,且法在前,“無為”在後,但是竇太后重“老子之學”而輕“黃帝之學”,最終導致了法制廢弛。

《史記》:太皇竇太后好老子言,不說儒術,得趙綰、王臧之過以讓上,上因廢明堂事,盡下趙綰、王臧吏,後皆自殺。

法制廢弛的結果就是兼併盛行,鄉黨豪族開始橫行鄉里。

《史記》:當此之時,網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併豪黨之徒,以武斷於鄉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爭於奢侈,室廬輿服僣於上,無限度。物盛而衰,固其變也。

所以到“漢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已經出現了異變,而史家已經察於秋毫之末。

因此,漢武登基之後,作為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反“老子之學”的以道德而治國,進而嚴明律法,查漏補缺也是應有之意。

然而反“老子之學”也並不一定要推出儒家,用“黃帝之學”的法來肅清沉痾也並不是不可行。然而,武帝並沒有做此種選擇,因為不符合他的需要。

(影視劇中的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

3、不是漢武帝也有“漢X帝”。

以天下供養一人的專制制度,作為權力集於一身的皇帝,如果無法控制自己的私慾,那麼就必然會出現“獨尊儒術”或類似情況。


“獨尊儒術”實則是給皇帝為所欲為提供了一個理論依據。

儒術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其迎合了統治者的需要,依照統治者的需要“創造和發明”一個成系統的框架。那麼為什麼是漢武帝時候出現了這個專為帝王提供的理論框架呢?

那自然是因為漢武帝的性格和才智超群拔俗。

漢武帝是個率性而為的人,他雄才大略,既是個政治家也是個文學家,他喜遊樂又愛美色,既冷酷暴烈又多情優柔。

他初即位時,受制於其祖母竇太后,因此放縱玩樂。很多人以為竇太后掌權對於漢武帝對於權勢的掌控欲有關,我並不這麼認為,因為竇太后在漢武帝剛成年就去世。

《資治通鑑》中記載:是歲,上始為微行,北至池陽,西至黃山,南獵長楊,東遊宜春,與左右能騎射者期諸殿門。常以夜出,自稱平陽侯;旦明,入南山下,射鹿、豕、狐、兔,馳騖禾稼之地,民皆號呼罵詈。鄂、杜令欲執之,示以乘輿物,乃得免。

關於武帝夜遊還有一段逸事,武帝夜宿一旅店,求點水漿喝,老闆說沒有水只有尿,武帝遇到此種事也並沒有殺了老闆,反而是賞賜了阻止老闆又接待了他們的老闆娘,又封了老闆一個官職。

又嘗夜至伯谷,投逆旅宿,就逆旅主人求漿,主人翁曰:“無漿,正有溺耳!”……翁不聽,嫗飲翁以酒,醉而縛之。少年皆散走,嫗乃殺雞為食以謝客。明日,上歸,召嫗,賜金千斤,拜其夫為羽林郎。

武帝踐踏民田,被民人痛罵,差點被抓還是出示了證明其身份的物品才得免,在這裡並沒有記載武帝后來報復辱罵他的民人的記載,而緊接著武帝又在之後奪佔民田,毀民人的房子推平民人的墳冢建了專供其遊獵的上林苑。

而在另一次夜遊中,武帝也並不懲罰羞辱他的旅店老闆,反而封賞了他。

我以為這些夜遊的經歷對漢武帝影響至深,這些言行固然是出自於漢武帝的天性,但是少年時期經常在宮外遊蕩也讓漢武帝的天性中任性妄為的一面,自我的一面得到了放縱,甚至是放大。

其任性胡為,一切出於自身的心理在徹底掌權後必然會反映出來。

因此武帝既有一個雄主的才能,又有任性妄為,極度自我的性格,自然是既不能忍“黃帝之學”又不能忍“老子之說”,因為其既困住了其想要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又束縛了其驕奢任性的行事。

既然如此,武帝必然會需要一種完全符合其需要的學說來為自己的政策和言行背書。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董仲舒所代表的雜糅了“天人感應”、“大一統”等陰陽五行、和其他學說的“新儒學”就應運而生了。

(影視劇中的漢武帝)

所以,總結一下,漢武帝之所以反太后的“無為而治”而“獨尊儒術”至少有一大部分是出於其自身的需要,他需要一種學說要樹立其天子的形象,進而去實現自己的欲求。

《道德真經集註雜說》中有“武帝黜黃老而用儒術,未嘗不本於仁義,而觀其實效,則不異於始皇者幾希,當此之時,天下不一日而無事,思慕文景不得復得,然則黃老亦何負於天下哉。”

確實從此後“天下不一日而無事”。


閒話說歷史


這個我覺得要從人生的兩個重要生理期來解釋更為合理。我要說的這兩個生理期為:青春期和更年期,可能有人要說啦:"笑話,男人又沒有更年期",其實男人也是有的。當然與題主所說的這個問題相關的是青春期,我們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都叛逆,這個應該是現代心理學家總結出來的,現在有多少家長都為此頭痛不已。

劉徹作為一代雄主在漢景帝死後繼承皇位,但無實權,實權在哪兒?在他奶奶太皇太后也就是竇太后手裡。劉徹當時年紀輕,不到二十歲,血氣方剛,青春判逆,他奶奶信黃老學說,他內心受壓制,肯定有一種反抗情緒,所以就找來儒家作為支撐。

權力在老太太手裡,劉徹也是敢怒不敢言,要知道漢初即有呂后專政,誰知道竇太后會不會效仿?況且漢武帝帝位得來本來就有僥倖的成分。我們知道早在漢景帝在世的時候,竇太后就一直想讓景帝把皇位傳給她的二兒子梁王劉武,當時景帝費了好大的勁請袁盎說服了母親不傳位給弟弟,因為這事梁王還專門派刺客刺殺了袁盎,也導致自己徹底與皇帝無緣,悻悻而終。 再後來景帝又立了長子劉榮,這時“金屋藏嬌”的戲碼上演了,在館陶公主及劉徹母親王美人的活動下,太子劉榮被廢且不久冤死獄中,劉徹也因為自己與表妹阿嬌的聯姻承諾而取得皇位繼承權,被立為太子。

漢武帝初繼位不服歸不服,但還得忍著,忍也是一門藝術, 要不說漢武帝雄才大略呢,光這超級的忍耐力,自律、成熟、理性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歷史很多相似情況沒忍住被滅的案例。 最近不是有人提出說當時如果光緒夠機智,不跟慈禧對著幹,把慈禧磨死,可能清朝不會那麼快滅亡麼。

話又說回來,漢武帝當時不忍又能怎樣,搞不搞分分鐘就被廢啦。所以他一直隱忍培養自己的實力,政治上採用儒家學說與黃老學說對抗,等到竇太后離世,就清除了朝堂上黃老一派,本質上是清理竇太后的餘威,建立自己的影響力。

因此我認漢武帝之所以推崇儒家完全是政治鬥爭的需要,當時可供選擇的,就儒道兩家,沒辦法。但其實漢武帝在真掌權後也不是完全用儒家,應該是兩者都在用,看形勢需要。


字匠甲


其實西漢經歷文景之治,到了漢武帝這裡國民已經算富有,所以完全有實力發展軍隊。而一味的示弱,終歸有天會把文景二帝的功績敗個精光。這也是武帝所預見的,所以究其一生註定和匈奴槓上,最後甚至到了窮兵黷武的地步,從而也註定匈奴遠走大漠,最後事實證明漢武帝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情千劫易結難解


西漢後元三年,公元前141年的3月,太子劉徹即皇帝位,尊崇當時的皇太后竇氏為太皇太后,尊自己的生母王氏為皇太后。

西漢王朝的初期,律令上很多都沿襲秦朝的法令,這其中,由秦朝一直施行到漢初的律令當中就有一部“挾書律”。

這部產生於秦始皇三十四年的律令規定,民間有私藏違禁書籍者處以極刑,甚至因此滅族。

這樣的“蕭規曹隨”一直到了西漢惠帝四年,漢朝廷才正式廢止這部“挾書律”,在此之後《詩經》、《尚書》,諸子百家的著述才能夠得以流傳。

同時,也因此招收了近百名官學博士,當然,在這些博士當中,儒家門徒居多。

隨著漢武帝劉徹的登基,魏其侯竇嬰被任命為丞相,武安侯田蚡任命為太尉,這二人都屬於親近儒道之人,他們又推薦儒生趙綰為御史大夫,儒生王臧為郎中令。

這樣一來,朝堂之上,已經顯見得是儒家的氣味十足了。

儒家的信徒與擁護者既然佔住了朝堂核心位置,當然就會有所施為,在當時,這些人也確實就這樣做了,他們請來了當時儒家的代表人物,設置明堂講學,按照儒家禮儀來制定服飾儀軌,規定列侯以上,全部就國。

這些舉措,年輕的皇帝劉徹到時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可是,已經就看的一個人怒不可遏了。

當時的太皇太后竇氏幾乎忍無可忍,她眼看著這些儒生們挾皇帝的名頭,否定原來的朝堂秩序,明明知道竇太后所奉行的是黃老之學,奉行無為而治,這些人,偏偏來和自己作對。

而且,搞來搞去,竟然搞到竇太后的頭上來了。竇太后畢竟薑還是老的辣,仍然隱忍不發,坐觀其變。

這邊的魏其侯竇嬰等人越發的推崇儒術,貶斥黃老,又覺得竇太后似乎沒什麼威力,御史大夫趙館等人開始直接謀劃要觸動竇太后,鼓動剛繼位不滿兩年17歲皇帝劉徹脫離開太皇太后竇氏,這一下,惹得竇太后雷霆大怒;

"乃罷逐趙館、王臧等,而免悉相、太尉,以柏至侯許昌為丞相,武強侯莊青翟為御史大夫,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

也就是說,竇太后直接下手,罷免了漢武帝劉徹的幾乎整個領導班子,而且,直接換上了竇太后自己信任的人。

竇太后這個人也真是厲害,做事情有理、有力、有節。她找來漢武帝,就趙館,王臧等人直接針對她的一些問題面詰漢武帝,問的年輕的皇帝張口結舌、面紅耳赤。

冒進的趙館與王臧只能在獄中自殺,請出來的儒家大佬級人物申公也以疾病免職送回故里。

儒家雖然有漢武帝的首肯,但是,在竇太后面前,與黃老這第一個回合爭鬥,則以儒家的完敗而告一段落。

那麼,“西漢武帝劉徹為何極力反對太后的“無為而治”而極力推崇董仲舒的一整套儒家治國思想?”

以漢武帝的性格與政治取向來說,他是能夠基本接受當時儒學的一些政治主張的,對於竇太后所尊崇的黃老之術,他是不贊成和牴觸的。

但是,登基之初,他身後的竇太后可不是一個牌位和擺設,她的身後有強大的外戚後盾,所以,少年漢武帝不可能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尤其是這樣的大事。

可是,人事有代謝,就在漢武帝登基六年之後,竇太后壽終正寢,也象徵著一個時代結束了。

此時的漢武帝劉徹,正是二十歲出頭,他開始完全的把儒學做為此時漢朝的政治思想,於是,新時期儒學的代表人物董仲舒與公孫弘就來到了漢武帝的身邊。

董仲舒擅長使得儒學為當時的時代服務,而公孫弘嫻熟於儒家制度的發展和建設。

漢武帝接受了這二人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然,後世學者和方家也對此有另外的解讀,他們認為,漢武帝所奉行的實際上是“外儒內法”,甚至稱其為:“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因為人們發現,漢武帝一朝,對明顯的法家門派的酷吏非常欣賞和重用。

所以,漢武帝劉徹對於竇太后尊崇的黃老之術是不感興趣的,他之所以基本接受當時儒家的基本構架,也是因為儒家思想體系能夠有效的維繫其封建統治,而且,又不妨礙自己“外儒內法”,所以,所謂推崇董仲舒的儒家治國思想,不等於在執政上完全照搬儒家思想,也不過就是推崇而已。


子由拍案驚奇


首先是黃老思想的無為而治,到了漢武帝這樣一個想成就一番偉業的有為之君之時已不適合了已經到了必須要改革的時候。就像我們改革初期的時候,所以改革才能革除王朝幾十年積累來的許多問題。而董仲舒的儒家思想那時就開始興起,成為當時非常有影響力的顯學,就連當時年輕的司馬遷都是董仲舒的門徒,可見其影響已深入各階層。正是這樣,自然引起了當朝的漢武帝重視。

董仲舒對之前的傳統儒家思想進行了提煉和增加自己的一些思想,為了迎合當時漢武帝統治,在經過與漢武帝溝通後,又加以改善。雖然他提出了許多想法,而有幾個思想打動了漢武帝劉徹。

這幾個思想,正是當時漢武帝所需要的,面對當時影響著文帝、景帝的分封制,大大的影響著王朝的發展。漢武帝想尋找最好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而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中就有他需要的答案,那就是統一思想。

按照董仲舒提供的大一統思想提綱,具體實施思路就是“尊王抑諸侯”

董仲舒從《春秋》中找到了這麼一段話:“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

從這句話入手,董仲舒把“封建制度的大一統”說成是天經地義不容更改的事情,為了維護漢武帝的統治地位,從而損抑諸侯,尊王襄夷,一統於天子,提供了理論基礎。

“大一統”思想得了漢武帝的高度重視,這樣話全王朝就成了是皇帝一個人的,不要再有各方封侯、裂土封王的思想,全天下只有皇帝一個人說了算。

從此之後,主父偃據此提出了《推恩令》,就是把一個大的封王的土地,逐漸一代代有幾個兒子就分成幾份,直到沒有兒子中央就將封地收回。

通過“大一統”的思想把困擾文帝、景帝時期的歷史遺留問題都輕易化解了,也隨著儒家的不斷開枝散葉徹底的並至今仍在影響著整個中華民族,而且還將一代代的繼續長期影響。

“國家統一”,自此成為了整個中華民族團結鞏固的紐帶,烙印入了這片土地每一個人的基因中。

還有就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思想。

董仲舒將君王執政的合法性,說成是上天授予的高度。“天人感應”的這套說法,最開始初衷,是為了維護皇權的合法性,渲染皇權的至高無上。到後來,開始不斷滲透到整個官僚系統乃至社會的各個角落。就這樣皇帝,是天子,權力是天、是神授予的,是天下所有人的主人。

“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幫助漢武帝拿下了法統的制高點,這就大大的降低了統治成本,為後來不斷打擊匈奴、開闢西域打下了堅實基礎。

接著漢武帝更是起用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思想。按照董仲舒提出的三綱五常之道,董仲把人倫關係中的君臣、父子、夫妻存在著天定的主從關係!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也就是所謂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綱。

君,父,夫的地位就這樣被正式確立。為了鞏固君、父、夫地位,董仲舒又指出了“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是來促進君臣、父子、夫妻等一系列關係的基本法則。

遵守三綱五常,就是修養德行的根本來源。

這是與時俱進的新儒家對君主專制的妥協。




百粵天話史


27分鐘前

1、首先“無為而治”是黃老的思想,不要搞混。漢初的執政思想是無為而治。

2、為什麼推崇董仲舒的儒家思想。

首先,前提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意為要將儒家思想打造成國家唯一的主流思想,其他學派的政治思想將被壓制。

這是符合秦始皇以來建立的大一統中央集權的需要,不然秦始皇為什麼焚書坑儒。

從這點上,其實是迎合了漢武帝治理國家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思想的需要。

這個角度深入,也能理解為什麼在古代中國,宗教永遠處於世俗政權統治之下,而不想西方形成政教合一的國家,乃至宗教性的國家,如現在的伊斯蘭世界的國家。

3、其次,儒家思想的仁政,有利於包裝一個明君的形象。誰都不喜歡被批評,是普遍人性。其實,根據近年來學者的研究,有人指出後來的儒家思想早已不是單純的孔子提倡的仁政思想,而是儒法合流的一種取向。但為什麼還是叫儒家思想,而不叫法家思想,是因為士大夫一直接受和傳播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仁政、仁義。

這也可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只是單純的依靠儒家思想治國,為什麼會有宋朝以後愈加嚴苛的刑罰。甚至在漢武帝時會有司馬遷受宮刑。這也是依照儒家思想嗎?所以,儒家思想是擺在明面上的主流思想,而真正的治國還是要用一些法家的思想,如漢武帝扶植的酷吏。可去看看《史記》《漢書》中的酷吏傳。

所以,不要被表想迷惑,多看看同時代的側面的東西。


信plus


漢朝立國後,百廢待興,名不聊生。漢高祖劉邦稱帝后,想找同一顏色的馬來拉車都找不到。

所以漢朝立國後就採取與民修養,恢復生產,穩定政治的策略。在政治層面,採取無為而治;在經濟層面,採取輕徭薄賦。

漢武帝繼位後,經過文景之治,漢朝國力大盛,國庫充盈。由於前期採取的無為而治,導致各地大地主崛起,嚴重威脅到了國家的政治經濟安全。

為了維護中央集權,無為而治的黃老學說就顯得不合時宜了。

董仲舒提倡的儒家學說,已不完全是先秦時期的儒家思想,更是融合了儒家、法家、道家的思想,即霸王道雜之。

董仲舒提出“道之大源出於天”,自然、人都應該尊崇天命。君王是受命於天,代天統治,所有人都要有忠君思想。其實這個思想中強調的大一統,在我們中華民族團結統一進程中有著積極作用。

他的這個思想,對於想要一展抱負的漢武帝來說很是受用,所以在竇太后去世後,漢武帝採取了董仲舒的“罷莫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策略。




風吹下的洛夜


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無為之治實際上就是最高統治者下放權力,和三公諸卿分享權力。在這樣的情況下,無法實現漢武帝“朕即天下”的集權統治。

道家無為而治的理念,實際上就是要限制皇帝過分的國家行為,因為早期政府的行政效率不高,如果皇帝要進行戰爭或者興建陵寢等大規模國家行為時,實際上消耗的民力要比賬簿上的數字高出很多。所以,休養生息無為而治可以盡最大程度減少國家的消耗,但同時也限制了皇帝的慾望。皇帝的獨尊地位的光環也就不是太明顯。以至於在漢景帝成年之後還要受到母親竇太后的管制,甚至立儲這樣的大事也不能自專。

儒家的治國理念的核心就是忠君,強調君權在整個國家體系的神聖地位。使用儒家的治國理念,實際上就是把國家的全部力量過渡到皇帝一人的身上,將這個權力完全收歸到皇帝手中。這樣皇帝就可以按照自身的意志去做任何事,所以漢武帝推崇董仲舒的儒家理念。


經典守望者


漢武帝有雄心壯是打擊匈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