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無為而治”?

龍飛鳳舞初中函數學習


無為而治起源於無為無不為。

無為無不為,從道法自然而得,在自然界,各種動植物都按自身的生命進程而生生不息,宇宙並沒有用強制的方式,給那一部分多一點或少一點,春發,夏華,秋實,冬藏,四季輪迴,欣欣向榮。

社會也是同理,各行各業各按所需而發展,不多幹預,規範秩序就可以了。

秩序者,喻指自然之環境是也。和諧相處,和平相處。


用戶遠志


我是顏小二,我來回答。

“無為而治”是道家老子的經典思想,主要是老子通過觀察發現,“道”雖然“無為”,但是多虧這個“無為”,萬物才能在最好的狀態下生長。由此,老子從“道”的“無為”特點,以及“無為”達到的“天下得治”之效果,繼而在治國方面,提出了“無為而治”。

而將道的“無為”放在治國上,這裡的“無為”,就是告誡手握權力的君主,不要隨心所欲因為個人的私慾和得失去幹預百姓。

君主應該做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通過減損“為”裡面的“私慾”達到“道”之“無為”效果。

而百姓因為沒了為上者出於私慾的干涉,自然在最大程度上能夠自我休養生息,安居樂業了。所以“無為而治”思想在邏輯上也有其合理性。

當然,老子的思想十分精妙,老子觀察“道”所發現的一些規律,也可以放在為人處世上應用。從“無為而治”中,我們能夠體悟到減損“私慾”下的“不強求”之智慧。畢竟強求源於私慾,私慾大了,便會誤事,許多時候,盡力而為下的不強求,反而能夠成就自己。

1、“無為而無不為”與“無為而治”在邏輯上的合理性

這裡,我們可以通過理解道之“無為而無不為”,來理解“無為而治”在邏輯上的合理性。為什麼說道可以“無為”而“無所不為”呢?

如果“道”不是“無為”的,那就不是“道”了。

我們觀察日常生活就會發現,這世間的萬物十分精妙,這世間的生命,也十分神奇,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特色,讓自己得以在這天地間繁衍生息,這是因為“道”在發揮著作用。“道”的作為,是讓萬物在最適合的狀態下生長,而並非是讓萬物在“道”最喜歡的狀態下生長,也正是因為如此,萬物才能獲得各自得天獨厚的“特點”或者說“本領”。

也就是說,在“私”這個概念上,“道”的“作為”,是類似順勢而為的存在,是“無為”的。這句話值得大家體味。

那麼,“無為而無不為”理解了,“無為而治”就很好理解了。

因為道“無偏私”的“為”,也就是“無為”,所以萬物能夠在最適合的狀態下生長,這種最適合的狀態,可不就是所謂“大治”的一種表現嗎?

2、“無為而治”在治國上的體現

在《老子》,也就是《道德經》中有這麼一句話: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相信通過上述對道之“無為而無不為”的解釋,我們大抵能夠理解“無為而治”的合理性,而從治國思想來理解“無為而治”,我們也能得到深刻的啟示。老子這是在告訴我們,為上者若無私,去“無為”、“好靜”、“無事”、“無慾”,那麼天下百姓就能“自化”、“自正”、“自富”、“自樸”。

說白了,老子這是在批評為上者因為個人的“貪慾”、“虛榮”、“好勝心”等等去介入百姓生活,繼而用各種形式讓百姓替自己的“私慾”買單,這種行為無疑會阻礙百姓安居樂業,嚴重了,會讓百姓墜入“水深火熱”之中。

其實老子之“無為而治”,也是迎合了當時的社會環境。老子所處的時代,周天子凋敝,各諸侯王明爭暗鬥。為了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加強大,對內,諸侯王少不了對百姓進行一些不合理的徭役收稅;對外,諸侯王與諸侯王之間,也因為土地、資源等互相爭鬥。

因此,老子分析當時的社會環境,看出了下層百姓生活不幸福多是君主因為個人的“私慾”作為太多、內心不靜、挑起事端、慾望過剩等等造成的。於是,通過對“道”之無為的體悟,老子繼而也總結出了“無為而治”的智慧。

3、“無為而治”的處世智慧

而“無為而治”裡面同樣蘊含著處世智慧,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老子“無為而治”思想會給領導者控制個人私慾上加上一個警戒線,繼而啟發領導,想要團隊更好發展,在自己的指揮中,就不能有太多的私慾。

但是,團隊裡面有領導,對於我們自身來說,我們同樣是管理我們自身事物的領導,也就是說,我們自己是我們自己的主人。

所以,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切忌因為自己內在的“虛榮心”、“好勝心”、“求利心”等等過剩,而導致自己思想偏執、行事偏激、目光狹隘。

在太強的利己排他之功利心指導下去為人處世,雖然許多時候可能會獲得一時的好處,但是這種好處也會將自己推向危難。畢竟“利己排他”,所排的那個對立面,不僅是一個隱患不說,在利己排他中自己內心那頭名叫“慾望”的野獸,也將變得強大,漸漸難以掌控。

所以,無為而治如果當成一種處世智慧,則是告誡我們,處世要有一個清醒理性的頭腦,不要讓慾望成為我們行為的主導,針對問題的處理,不要有太多的個人情感,盡力讓事情朝著其應有且適合的方向發展。這雖然很難,但是能夠朝此努力,在心境上,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4、小結

最後來個簡單的小結,所謂的“無為而治”,可以結合道之“無為而無不為”的特點理解,其實所謂的“無為”,便是排斥“有私慾”的為,而“無為而治”也是在排斥私慾。如果從治國上理解“無為而治”,就君主統治臣民來說,君主行事,更多應看百姓、天下之利,而非自己,如此,君主的作為大抵不會出於個人私慾,而是下達最合適的政令,這個時候,天下在最合適的狀態下生存,自然大治。

將“無為而治”作為處世智慧的話,則是告誡人們要注意在為人處世的時候,不要讓“虛榮”、“好利”等充滿私慾的情緒成了自己行為的主導,為人處世需盡力做到理性客觀,這樣往往能讓自己在“最適合”的軌跡下發展。



顏小二述哲文


無為而治,是老子治國的理念。老子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而且強調“無為無不為”。

同時他又提出:“治大國如烹小鮮”的理念,無為而治本意並不是不為,是不妄為、不過多的干預、充分發揮民眾自我能動性,適於統治者。而儒家思想核心是道德規範,傾向於不妄為,適於每一個人。二者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這一點值得注意。

從治國理政的角度研究無為而治也是有現實意義的。 所謂無為而治,就是通過無為而達到天下大治。什麼是無為?從字面上看,無為似乎是無所作為、消極無為的意思,其實這是望文生義。老子所說的無為,絕不是什麼也不做。他說過:“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這裡的“必作”利‘為’嗚“治”都是有為的意思。“無為”並非是無所作為,而是以無為而有為。

老子所說的“無為”約束的對象主要是因為統治者,他要求各級官員不要干涉老百姓的權利,不要做違背客觀規律的妄為之事,要輕徭薄賦、節儉民力。西漢初年“文景之治”的取得,主要就是遵循黃老哲學基礎上取得的。

任何一種理論都是對立統一的,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有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面,也有阻礙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面。黃老哲學的治國理念,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會”的代表,這種“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思想,只能是一種“桃花源”式的理想社會,在自然界中不會存在,在位年數遇到戰爭、災難時,就會顯現出統治者動員社會力量弱的現象。因此說,對於任何一種理論都必須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可生搬硬套。





笑看古今來往客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無為而治,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不與民爭。

老子告訴統治者,應該遵循無為的治國理念。他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老子認為,無論是大自然界還是社會,管理一個國家,都應該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則。人民的生活本來是什麼樣,你就要保持這種自然的狀態,不要去幹擾他,去強迫他。

老子認為,社會有一種自我調節的機制,而不是靠外來的力量去改變。統治者採取無為的政策,那麼老百姓就會自我成長自我管理,統治者清心寡慾,老百姓就會走上正確的道路,統治者不去打擾社會生活,老百姓自我發展,就會更富強,統治者減少慾望,老百姓自然民心淳樸。這就是無為的理念。

但老子又擔心統治者誤解了無為的理念,真的變成做吃等死無所事事的懶政,所以老子進一步強調,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要用無為的理念,才能做成一切的事情。

在道德經的第三十七章,老子說的更加清楚,詳解解讀了無為而無不為的理念,他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那麼,這是否是矛盾的呢?無為如何才能無所不為,如何才能做成一切的事情呢?

這就涉及到我們上面所說的道法自然的理念。也就是說,無為要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則,你要順應自然規律、順應社會發展規律,順應人的精神成長的發展規律,去管理國家,才能建設一個美好的社會。

所以,老子認為,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要過一種減法的生活,這樣才是自然而然的規律。老子明確告訴我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總之,“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因為不違背客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而為,所以無所不為,就是什麼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觀規律。


梅心清骨


“無為而治”出自中華“萬經之王”《道德經》的語錄,由聖人之師老子李耳先生提出,這一段的原句是: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這一段話,其實是老子勸誡君王,如何去做一個好的君王,如何去管理一個國家,如何做到國強而民富。

這個詞的含義並不是什麼都不去做,而是不過多的干預、要充分的去發揮萬民的創作力,做到自我實現。

如果要一個比喻的話,就是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沒有皇帝高高在上,干預一切,全民發揮自己的能力,讓國家變得更好。

其實在我看來,無為而治放在今天,依然經典。君子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君子當以無為而有為。

做事情不要過多的去幹預,不妄自亂動。當然,無為而治不是讓你什麼都不管,而是去遵循規律,做事情公平公正,不偏激,。

什麼都可以做,但是需要遵循道理,遵循規律。這就是無為!

以無為治理有為,當世為也


歪叔隨筆


讀道家的思想,繞不過《老子》這本書,讀《老子》這本書,紿終繞不過“無為而治”這一最重要的主題。

那麼如何理解“無為”呢?

所謂的“無為”指的是什麼?難道無所作為就能夠治理天下?要真是這麼容易的話,那傻子也能夠治國平天下了,那努力和學習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很顯然,“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更不是什麼都不做。它所強調的有以下幾點:

一、“無為”所強調的是不要過分的干擾或影響正常的事物或社會形態的平穩運營,進一步的說是讓人們或引導人們不要違背事物本來的發展規律來做事情。順應規律,就能接近於“道”這一境界。如春種秋收這一自然規律,違反了就沒辦法達到秋收的目標。當然現代科技發展了,有反季節和種植這一概念,但需要配套的東西也會更加複雜,其效果也不如順應自然規律種出來的好。

二、“無為”還強調因循這一做法,也就是讓事物延著固定的脈絡軌跡運行,但因循並不等於守舊,也不是對傳統或習慣的盲目遵循,而是在傳統或習慣的基礎上順勢而動,因此所謂的因循之道並不否定改革或變革,它更強調的是對於傳統或習慣等約定俗成的東西進行修復,使之更適用於現實,更符合於自然規律的運營法則。

三、另一方面,“無為”還強調“修復”不宜用力過猛,因為傳統或習慣本身就具有具大的慣性和存在的價值。用力過猛只會導致事情有更加複雜化,導致無法收拾。就像撐舵一樣,用力過度,往往會有翻船的危險。

如何理解“治”呢?

“治”就是治國,老子本人就是貴族,屬於統治階層。他寫這本書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教會統治者治理國家。但道家治國的目的更強調的是讓人們安居樂業、各有所得而不是富國強兵。

道家治國本質上是實現社會的漸進改良,而這種改良本身並不是要推翻舊的社會形態,而是在其舊的基礎上漸漸的增加新的東西,以達到治國的目的,它更強調的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如我們現在用的手機、微信、支付終端、汽車等,當我們發現這些改變時,我們早已習已為常,也就是說道家所說的“治”,講究的是不知不覺中讓人們主動接受新的東西和觀念,而舊的事物也會在無形當中逐漸陶汰。

用西方的話來說,就是“看不見的手”,讓事情延著自然之道去運作和發展。我想這也是“領導”這兩個字的精髓吧!

所以對於國家的治理或者企業的管控,所謂的“無為”並不是放任自由發展,毫無建樹。而是要求領導人要最大限度減少有自己的想法。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找到趨勢,順治而為,才會事半功倍。

所謂的治理,首先要相信人身上就有“獨立自主,創生萬物”的本性。因為信任,所以不亂干預;因為信任,所以放權讓利;因為信任,所以認為唯有當每個人獨立自主,才能釋放出天然的創生能力和平衡的能力。正是因為對人性本質和人際自然關係的極度信任,所以老子認為,在政府減少干預和管制的情況下,整個社會的“自然”得以釋放,就會實現“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慾而民樸”的結果。

因此往往以自由為基礎建立的社會會更加富強,而不自由的社會,都是建立在對人性的蔑視和不信任的基礎上。一個領導人缺少信任能力的組織,是缺少競爭活力的組織,一個不建立在信任為基礎的社會,是扭曲人性的社會。信任能力,對個人來說是個人財富,對社會來說是公共財富,一個上下左右缺少信任的社會,是運行成本高和低效率的社會,是缺少恆心的危險社會。

這就是我對於老子“無為而治”的理解。





promise新德


無為而治”是老子最重要的政治思想,認為“道常無為而無不治”,“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為”,“為無為,則無不教”。我們從老子關於“無為”的各種闡述中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基本觀點,即無為的真正目的是“無不為”,即有為。無為只是手段、方略。封建統治者的“無為而治”是為了鞏固其政治統治,我們黨在農村實行“多予、少取、放活”政策,也有“無為而治”的思想內涵。“無為而治”的思想之於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啟示,就在於尊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這個“道”,充分利用市場這隻“無形的手”對經濟進行自我調節,減少不必要的人為干預。只有在市場失靈和市場缺失時,政府才站在前臺。如果說計劃經濟是“有為經濟”的話,市場經濟就是“無為經濟”。“無為”則治國如烹小鮮,“無為”則可達到“無所不為”。






貴良飄香


“無為”是老莊的核心理論之一。“無為而治”(出於《莊子》的“為無為,則無不治”)是道家的政治理想。老子說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意思是說,聖人效法天地之道,把百姓看作是用草札成的供祭祀用的狗。這不是蔑視、糟蹋百姓,只是說,聖人治國,不以整治百姓為念,不去特別地關愛他們,也不去拘束、干涉他們。讓百姓不失其本性、本德,順從自然的法則,過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治而治才是真正的大治。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統治者應以“道”為法,清靜而無為,休養生息,讓民眾各盡其能,各享其樂。

道家這種說法一般人是難以接受的。按常理而論,統治者治理一個國家,豈能無所作為?老子當時這麼說,和他所處的時代和個人的理想有關。那是個戰爭頻仍,諸侯王公亂作為的亂世。老子的理想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時代。所以老子說“無為”,前面還有段話,就是說還有個前提:“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百姓們能有食物吃,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沒有知識也沒有什麼慾望,沒有戰亂和紛爭。為此,老子還提出“不尚賢”的主張。不標榜賢人,不樹立標兵模範,這樣才能“使民不爭”。人們行為端正,卻不知是合乎禮義;彼此和睦,卻不認為是仁愛;待人誠實,不覺得是忠信。



度度看看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很多意義深遠,影響巨大的思想。老子的“無為而治”就在其中,老子的思想像一盞燈塔,指引著歷代的王侯將相,文臣武將的思想,是修身養性,治國安邦之道。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春秋時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奉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無為而治本意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無為而治,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不與民爭。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不過多地干預、充分發揮萬民的創造力,不違背客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而為,做到自我實現,走向崇高與輝煌。中國上下五千的文明歷史,有著無數的太平盛世、宏圖大業,都是在“無為而治”的思想理論的指導下而實現的。。

“無為而治”現實意義

  • 治理國家

依靠自然規律和事物發展的規律,依靠人民的力量和智慧,不要去限制思維,打破思維,勇於創新。充分信任和依靠下機官員,讓他們去完成各項工作,自己的任務是尋找“千里馬”。實行“君無為而臣有為”的管理方法,達到“君逸臣勞國必興,君勞臣逸國必衰”的管理目的

  • 企業管理

公司高管從日常小事中脫離出來,主要抓好企業發展戰略和識人用人的工作,至於具體的研發、技術、生產、銷售等各級工作,要充分利用和發揮員工的力量和智慧。以開放性的思維去更好的解決問題。

教育領域

孩子要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釋放自己的天性和思維,老師和家長要懂得適當放手,只要不是違法亂紀的原則性問題,就讓孩子親力而為、不斷的學習和探索、每個人都是在不斷的困難挫折中不斷完善,不斷提高,最終不斷的走向新的高度。

我覺得“無為而治”是一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思想,每個人都應該理性的,正確的認識和學習“無為而治”的思想,並應用到實踐中,得以事物不斷的完善和提高。對於國家,它是治國理政,興國安邦之道;對於企業,它是不斷進步,繁榮發展之道;對於個人,它是打破傳統,開拓創新之道。


春夏秋冬L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最初是道家觀點,當然你可以從多重角度去理解,總結而言參考以下幾點:

一、政治哲學觀點,這是最直接的理解,五十七章說“我無為而民自化…”,簡單理解就是對於民眾的統治要減少人為色彩、制度色彩和器物色彩,天下為什麼會產生貧困、混亂呢?老子人為就是因為人為外在強加的因素太多了,統治者有好惡或者法令太明細都會帶來應勢而生的負面結果,所以要無為。

當然無為並非無所作為,而是順勢而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順哪個勢呢?就是天道,或者自然規律,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想讓大德樹立,一方面要提升君王的修為,另一方面就要順民自然。

二、管理哲學,這是結合現代人、現代思維的新觀點,當然也是在道德經幾千年的傳承和實踐中逐漸引申出來的,與西方管理智慧有所不同,中國管理學更貼近自身文化特點,更注重被管理者自身內涵及潛力的開發,相比於制度,管理更傾向於領導者自身的統御能力和領導智慧,無為而治恰恰是結合了這種文化環境產生的。

三、人生智慧,無慾無求的度過人生,這是相較於個人修身旨歸而言的,老子人為得道成聖首先要做到清靜無為、簡樸而自足,簡而言之就是無慾無求,做到迴歸內心和不貪戀外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