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秒也會傳染?關於新冠肺炎的24個新認識一定要知道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每日更新的全國疫情數據、新冠病毒知識科普、居民防疫指南等信息牽動著所有人的神經。


疫情當前,我們需要不信謠、不傳謠,在充分認識它的前提下做好紮實的防護。關於新冠肺炎的這些知識點,你都瞭解嗎?


01.新型冠狀病毒和SARS同類不同種


新型冠狀病毒屬於β屬的冠狀病毒,有包膜,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常為多形性,直徑60-140nm。其基因特徵與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顯區別。目前研究顯示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達85%以上。


鍾南山院士:新型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的一種,它跟SARS冠狀病毒是平行的,二者是同一類(病毒),但不是同一種。


02.新冠病毒與菊頭蝠冠狀病毒有關聯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越來越多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和在蝙蝠中傳播的冠狀病毒(CoV)之間存在聯繫。更具體地說,是與在蝙蝠亞種菊頭蝠中傳播的冠狀病毒有關。


不過報告指出,此次疫情暴發最初的傳播途徑仍然不清楚,目前最可能的情況是某種中間宿主動物將病毒傳染給了人類。目前中外專家都在努力尋找新型冠狀病毒的動物傳染源。


03.新型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


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30分鐘、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04.發熱、乏力、乾咳是主要表現


新冠肺炎患者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等症狀。


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等。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


05.確診病例絕大多數是輕症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患者絕大多數是輕症。


06.潛伏期多為3-7天


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潛伏期1-14天,多為3-7天。


鍾南山院士:我們根據患者講述過接觸傳染源時間以及症狀最早出現的時間進行計算,最長的是24天,但1099例中只有1例。以這僅有的1例患者報道的時間作為疾病的最長潛伏期是不夠科學的。我們的研究顯示所有患者潛伏期的中位數是4天。


07.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目前所見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李興旺:目前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主要是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更多地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無症狀感染者病情偏輕,病毒量相對少,因此在傳播能力上可能會弱一點。


08.呼吸道飛沫與接觸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


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新冠肺炎主要的傳播途徑。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馮錄召:飛沫傳播距離很短,一般在1-2米內,不會在空氣中長期漂浮。在日常通風環境下,空氣中一般不會有新型冠狀病毒。


09.人群普遍易感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研究員馮錄召:新冠肺炎是一種新發的傳染病,大家都沒有免疫力,人人易感。要避免用手觸摸樓梯的扶手,電梯的按鈕等小區公共設施的表面,觸摸之後一定不要去觸摸自己的眼睛、嘴巴、鼻子,要儘快洗手。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在4日的發佈會上表示,死亡病例以高齡為主,男性佔2/3,女性佔1/3,80%以上都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且多數有一種以上的心腦血管、糖尿病等基礎疾病。


10.若局部病毒量很高,2秒也會傳染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這個病毒總體來說傳染性上比較強的,15秒接觸造成傳播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沒有防護,局部病毒量又很高,一句話工夫飛沫就可能到了,你就被感染了。別說15秒,2秒也會造成傳染,所以防護很重要。


11.冠狀病毒變異概率較低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冠狀病毒是單鏈的RNA病毒,相對來講比較穩定,它可能會變異,但是和流感病毒相比變異概率比較低。流感病毒幾個月會發生變異,冠狀病毒變異的概率比較低。但是仍要警惕它是不是會發生變異。


12.未發現寵物傳染新型冠狀病毒


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二科主任醫師蔣榮猛:目前研究顯示,冠狀病毒有50多種,四個屬,可以感染到很多動物,但這之間有物種屏障,並非隨意相互感染,能感染人的只有7種,目前為止還未發現有寵物感染病毒,傳染給人,也沒發現患者感染,傳染給寵物。


13.核酸檢測不是唯一診斷依據


目前公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從核酸檢測、肺部影像學、臨床症狀三個方面結合起來判斷病人狀況。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徐順清:核酸檢測存在一定的假陰性,也就是一部分病人沒有檢測出來。這樣可能造成一些傳染源沒有真正被識別出來,有擴大的風險。以前診療方案把核酸檢測作為唯一的診斷依據,現在第五版診療方案把CT和臨床也作為依據,這三個方面結合起來,作為對病人恢復情況的判斷。


14.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新冠肺炎實際是自限性疾病,目前金銀潭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的患者累計超過1500餘例,絕大部分患者經治療均可順利出院,市民不必過分恐慌。


15.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


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尤其是聯合使用廣譜抗菌藥物。


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我們不主張沒有病的人吃藥,或者說用點什麼藥來預防,因為現在沒有合適的藥來預防。


16.全國出院標準一致


患者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間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離出院或者根據病情轉至相應科室治療其他疾病。


17.拐點由返程高峰防控情況決定


鍾南山院士:從目前來看,疫情拐點還無法預測,但峰值應該在2月中下旬出現。疫情拐點由返程高峰的防控情況決定。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個人微博發文稱,疫情下降的拐點已經出現,還潛藏著上升的拐點。他預測,按發病時間估計,拐點比返程高峰推遲一個潛伏期出現,如果按確診時間估計,還要再往後延一週左右的時間。


18.新冠病毒汙染蔬菜肉類概率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研究員馮錄召:病毒通過飛沫、直接接觸的方式汙染到蔬菜、水果、肉類的幾率很低。建議蔬菜、肉、水果買回家後先用流水清洗。通過將食物洗淨煮熟,“飯前便後”洗手等方法可預防病毒經消化道傳播。


19.新冠病毒汙染快遞可能性小


中國疾控中心:一般情況下,快遞包裹在運輸過程中被新型冠狀病毒汙染的可能性小,目前尚未有因接收快遞而感染新冠肺炎的報道。建議取件人在收快遞時最好佩戴好口罩和手套。處理完包裹後要及時摘下手套,並用流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劑。


20.坐公交地鐵要全程戴口罩


中國疾控中心:坐公交坐地鐵要全程戴口罩,如果要摸拉手,可以戴著手套,直到抵達目的地再摘下來,摘掉手套馬上洗手,不必專門戴醫用手套。建議記下自己的行程,萬一出現不舒服,要主動報告行程。


21.專業口罩請留給一線醫護人員使用


①醫用防護口罩:推薦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及確診患者轉移時佩戴。

②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推薦現場調查、採樣和檢測人員使用,公眾人員在高度密集場所或密閉公共場所也可佩戴。

③醫用外科口罩:推薦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員、出租車司機、環衛工人、公共場所服務人員在崗期間佩戴。

④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公眾在非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使用。


22.口罩的重複使用要分具體情況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馮錄召:普通居民在風險比較小的地方使用一次性口罩,在保障口罩清潔、結構完整,尤其是內層不受汙染的情況下是可以重複使用,每次使用之後都應該放在房間比較潔淨、乾燥通風的地方。


23.一次性防護服消毒後不能再使用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根據一次性防護用品使用要求,目前使用的一次性口罩、手套、防護服、鞋套等,均不能消殺後重新使用。但護目鏡膠鞋等用具,經過消毒滅菌達到消毒標準的,可以循環使用。


24.吃飯時儘量保持距離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外賣是不是百分之百安全,但總體來講造成疾病傳播的概率很低。建議戴口罩出門到外面取外賣,把外包裝直接扔進垃圾桶,不要帶回房間。進屋洗手後再取裡面的餐食,再洗手後吃飯。吃飯時儘量保持距離,最好自己吃自己的,不要說話,快速吃完。因為吃飯時必須脫口罩,一定要保證間隔一米以上的距離。


2秒也會傳染?關於新冠肺炎的24個新認識一定要知道


快轉發給家人朋友吧

一起了解24個

關於新冠肺炎的新認識


-END-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評論、收藏、轉發、點贊。獲取更多鄭州本地資訊消息和辦事指南,敬請關注【鄭州本地寶】頭條號!

2秒也會傳染?關於新冠肺炎的24個新認識一定要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