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一宗”灭佛运动,到底是什么原因?

宗教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当人们失去现实依靠的时候,都会把宗教拿出来作为宝贵的精神寄托。而佛教作为众多教类中的佼佼者,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宗教问题,更是直接的与政治挂钩,成为统治者加强统治的重要手段。而伴随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兴佛与灭佛运动。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历史上的

“三宗一武” 灭佛运动

“三武一宗”灭佛运动,到底是什么原因?

佛教在中国的兴起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由大月氏传入西域各国,又通过西汉到西域的使者或商贩传入中原,在传入中原早期,中原人并未把它当作用来信奉的宗教,西汉后期由于官府的不断压榨,百姓民不聊生,佛教中有今生多行善事死后可以进入极乐世界的教义,人们开始寄希望于此,逐渐对佛教感兴趣。东汉汉明帝时期,在洛阳修建了著名的白马寺,那个时候皇室开始信佛,之前的皇帝们多信奉黄老之术。但是佛教在东汉并没有在民间普及,局势还相对稳定,没有太多战乱,人民的生活相对稳定,直到魏晋南北朝这个战乱时代降临,佛教才开始在民间广泛流行。

佛教传入中国后迅速汉化,中国的佛教文化是传统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统治者们也曾利用佛教来加强思想控制,更好的管理国家。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当佛教阻碍了当时封建经济发展或危害到统治集团的利益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封建势力的打压,中国历史上就有过四次较为出名的大规模灭佛事件。

“三武一宗”灭佛运动,到底是什么原因?

北魏太武帝灭佛——太武法难

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政权,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为统一北方而四处征战,先后消灭了大夏,北燕诸国,北方逐步又统一起来。由于连年征战,很多人为了躲避徭役纷纷出家,因为僧人可以免除徭役,所以北魏时期佛教在民间盛行。同样由于连年战争,北魏需要源源不断的得到兵员补充和粮草补给,国家也要通过税收来维持战争的巨大开支,而国内青壮年大多都出家,使得大量劳动力流失,军队里甚至出现了兵荒,严重削弱了北魏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太武帝下令强制五十岁以下僧人还俗,民间不准藏匿僧人,这拉开了太武帝灭佛的第一步。

太武帝虽信奉道教,但他开始时也并不反对佛教,强令部分僧人还俗也是无奈之举。公元445年,北魏发生叛乱,据《魏书》记载,太武帝在长安一处寺庙中搜出大量兵器,之后他下令搜查整个长安的寺庙,不仅发现了兵器,还有大量酒器及金银珠宝。原来部分僧人与叛军勾结,太武帝大怒,诛杀了寺里所有和尚,“诏诛长安沙门,焚破佛像”

。北魏佛教一蹶不振。北魏太武帝灭佛虽短时间内缓和了危机,加强了皇权,但其手段过于残酷,对中国佛教文化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太武帝死后,灭佛令也随之终止,文成帝开始大力兴佛,北魏的佛教才得到复苏。

“三武一宗”灭佛运动,到底是什么原因?

周武帝灭佛——温和废佛

北周周武帝宇文邕自幼崇尚儒学,当时北周佛教盛行,有近万所寺庙,数百万僧人,不仅占据大片良田,还不用纳税服徭役,周武帝试图改帝,曾经召集群臣和僧人道士讨论三教优劣,想降低佛教地位。但是当时是宇文护掌握实权,而宇文护又是一个坚定的佛教信徒,这件事最后也不了了之。之后周武帝诛杀宇文护,真正成为北周的掌控者,开始了他的改革,先是没收了寺院的土地,又拆了部分寺庙,令僧人还俗,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北周得到快速发展,统一了北方后,在原北齐境内实施改革,北方的佛教被全面禁止。

虽然周武帝灭佛的意图与太武帝相同,但两者还是有很多区别,周武帝并没有屠杀僧人,也没有大量摧毁佛教寺庙和经书,还允许有才能的僧人做官,边做官边研究佛理,相比较而言,周武帝的措施都更加温和,也更具成效。

“三武一宗”灭佛运动,到底是什么原因?

唐武宗灭佛——会昌法难

李渊称帝后,也曾下令部分僧尼还俗,增加了劳动人口。唐太宗执政初期信奉道教,后来玄奘取经归来,唐太宗曾亲自为玄奘翻译的经文作序,这表明他开始对佛教的态度出现转变。到武则天时期,有位僧人曾写过《大云经》,书中称武则天为西方弥勒佛转世,代替大唐乃是天意。武则天也大力宣扬佛教,用来控制人们的思想以维护统治。安史之乱后,大唐荣光不再,藩镇林立,人们为了躲避徭役要么出家要么成为寺院的佃农,大量劳动力流失,中原地区的经济难以复苏,到了肃宗、代宗时期,寺院甚至拥有了自己的护院僧兵。寺院无需向政府纳税服役,还拥有自己的佃农和独立的武装力量,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小型佛教王国。

唐武宗李炎自幼信奉道教,即位后也曾多次请一些道士入宫讲学,还封了他们官,让他们炼制长生不老药。长生不老可以说是历代帝王们一个永不过时的愿望了,道教确实有炼制丹药的说法,但所练的丹药也只能是强身健体、治病救人而已。佛道两家自兴起之后,历朝历代都在争斗,而这一次唐武宗选择了打压佛教。公元845年,唐武宗下令彻查全国僧尼人数,《旧唐书》中详细介绍了废佛措施,主要包括限制长安和洛阳的寺院数目,并且给寺院分级,规定了各级寺院允许收纳僧尼数目拆除了五千多个寺院,没收土地,强令二十几万僧尼还俗,释放了五十多万佃农。虽然唐武宗是在全国范围内下诏废佛,但各地执行情况各不相同,很多地区根本不听从中央政府的诏令,特别是河北三镇的节度使们,大量僧尼逃往河北,这次废佛力度和残酷程度虽不及北魏太武帝灭佛事件,但是还是被佛教称之为“会昌法难”。此次事件虽由唐武宗崇道抑佛而起,但客观上讲也有利于安史之乱后经济的恢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武一宗”灭佛运动,到底是什么原因?

后周周世宗灭佛

后周的周世宗柴荣也是乱世中的一位传奇帝王,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周世宗从郭威那里继承了帝位,自唐中后期以来一直在割据混战,人口骤减经济衰败,他继承帝位后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然而这样一来国家的收入势必会受到影响,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中也说“时中国乏钱,乃诏悉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所以周世宗灭佛很大原因是因为经济原因。由于此次灭佛也并未强制性的全面禁佛,而且后周只是多个并存的割据政权之一,执行范围也只在自己的辖区内,对整个中国佛教影响力较小(与前三次相比)。综合这四次事件来看,灭佛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和宗教斗争。封建社会若处于统一稳定的时期,佛教的兴盛有助于统治者维护社会稳定。而不管是北魏,后周还是北周,都是处于国家尚未统一急需发展的时期,唐武宗则是处于国家动荡不安的乱世,在此特殊阶段佛教的过度兴盛阻碍了封建社会的发展,势必会受到打压。


参考文献:

  • 《魏书·世祖太武帝本纪》
  • 《新五代史·周本纪第十二》
  • 《旧唐书·卷十八上 武宗李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