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圈——投资者对所投企业未来业绩的确定性

最近经常看投资类的书和文章,常听到的一个词叫做“能力圈”。

巴菲特说:投资我们不需要去跨越七尺高的栏,我们只要去跨一尺高的栏。(投资不要去做太有挑战性的事情,简单的,坚持能力圈范围内的事情就行了。)

九鼎投资的创始人吴刚:我们做投资就是在能力圈范围内捡钱。

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作者唐朝:坚持不懂不买,你就一定会成为巨富。

还有比方说张磊,段永平等都在强调能力圈,投资不需要你懂很多东西,只需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圈边界,缩小自己的投资范围,无需去做高难度的挑战,坚守能力圈,你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收益。

我自己常常也在问到底什么是能力圈,哪些公司属于我的能力圈范围内的公司?

前段时间复习老唐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看到引用巴菲特的一段话:

巴菲特在2013年致股东信里,用买农地的真实案例阐述过投资真谛。

例子大约是这样的:

1986年,巴菲特投资28万美元买了一块400英亩的农地。巴菲特自己对农业一窍不通,他只是从喜欢农业的大儿子口中,知道了玉米和大豆的产量,还有对应的运营成本。

根据这些数据,巴菲特大致估算出28万美元买下农场,年净收益约有10%。同时,未来产量还可能提高,农作物的价格还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

巴菲特解释说:

我并不需要有特别的知识来判断此时是不是农地价格的底部。而且可以肯定,未来一定会有糟糕的年份,农作物的价格或者产量都可能偶尔地令我失望,但那又怎样呢?一样会有一些好的异常的年份。

现在,28年过去了,农地年利润翻了三倍,农地价格是我当初买价的五倍。我依然对农场一窍不通,而且,直到最近,我才第二次去过这个农场。

在《滚雪球》这本书中,巴菲特说:我不知道微软和英特尔10年后会是什么样子,也不希望参与别人占优势的领域……软件行业不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我了解的是Dilly棒棒糖,而不是软件。

能力圈——投资者对所投企业未来业绩的确定性

从上面这两个例子,我自己也慢慢明白了能力圈的意思——未来业绩的确定性。农场相对于微软这样的公司,未来业绩的确定性更大,这就是巴菲特常说的宁要确定的好结果,不要可能的伟大结果。如果自己能够比较大把握能够确定自己所投资的公司未来几年业绩,就属于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的企业。

比方说茅台,今年的销量基本上是四年前的产量决定的(基酒存放三年以上才能勾兑出厂),在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茅台不用担心自己的销量问题,生产多少就能卖多少,这几年的业绩是确定的,而且没有应收账款,不用担心存货,毛利率超高,差异化明显。从这几个方面看,茅台就属于高确定性的股票,市场也不傻,估值也很高,常常20-30倍市盈率。

再说说大型地产公司(主要是指前十大地产公司),由于地产公司采用的是预售模式,今年的业绩基本上也是根据两年前的销售情况,大概率能够估算出来。通常同一个片区的新房不多,房地产属地性很强,长沙的房子没有办法搬到深圳来跟它竞争,产品竞争没有那么激烈;由于采用预售模式,有预收款,几乎没有应收款;大型地产商有品牌溢价,有成本优势,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强者恒强。但是市场的担忧也很明显,现在国家反复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经常调控,限价等。在市场给的估值中也明显体现出出来,房地产企业基本都是在5-10市盈率之间波动。从行业特性来看,地产公司未来几年的业绩也是非常确定的。

我现在买入的时候经常会问问自己,这个企业是否属于自己能够理解的,未来几年业绩增长确定性大不大?

文中提到的股票,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请看好自己的钱包,慎重决策,能力圈范围内投资。

阅读是缘,关注是爱,欢迎关注。文章已于本人公众号“毅之学习”发布,欢迎关注本人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