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所有散戶的一封信:炒股成功的人到底多可怕?獻給有緣人

想學習操盤技巧,充實炒股知識的朋友,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股海玲瓏手(k300192),研討炒股方法、分享盈利戰法,追擊熱點龍頭,解決選股思路,提高買賣點的把握!

來自一位老股民的自述:

我不信股民中就沒有賺大錢的人,我甚至還認為,這樣的人還不少。

我認為我自己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股民。我捧著一萬元進入股市,炒股十幾年,我當初的本金到如今翻了一千多倍。

好多進場的股民把想要炒股賺錢說得有多困難,我認為這種觀點對於投資者來說還是害處挺大的的。

因為心理學告訴我們,我們心裡越在想什麼,什麼就越來!

我們越想著會失敗,越想股市有多黑,那麼我們會對市場有信心?對自己有信心?

我在股市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大可能是因為我自己歷來都是一個積極的樂觀派。行情黑暗時候,我也不會灰心喪氣,而是看好後市。我的積極心態,市場也積極回報了給我。

寫給所有散戶的一封信:炒股成功的人到底多可怕?獻給有緣人

現在行情又到了黑暗的時候,我把籌碼佈置好,作好潛伏,我認為現在是一個好時機就行了,現在不賺錢,以後肯定會賺錢,只要來年春暖花開,我的市值應該又會翻幾倍!

我對其他朋友也是這麼說的,投資股票是世界上一種很好的職業,它輕鬆、自由,又能賺錢!

其實賺錢與否、壓力大不大,輕不輕鬆,主要還是要看自己的心如何對待它。


十幾年摸爬滾打,從一個虧錢的投資者到如今實現穩定收益,收穫最大的是經驗和沉澱下來的對市場的研究。

第一年,初識市場,單純

與許多投資者一樣,剛邁入市場時,都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把市場看作一個賺錢可以信手拈來的地方。同時,投資新手與駕駛員新手也有相同之處,在享受駕駛的新鮮感與興奮感的同時,相對比較小心謹慎,對交易原則保持著單純的恪守。

從一頭霧水到小有研究的兩年裡,咱們認為自己對市場的認識是單純的,對交易的把握也是相對單純的,懂得不多卻無意中契合了市場投資的基本原則,交易結果尚可。而正是不明其因的初戰告捷,給日後的交易失敗埋下了禍根。

3-5年:對抗市場,複雜

在經歷了前三年的“勝利喜悅”之後,大多數人開始全面介入商品股票市場。

正有一句話,“無知者無畏”是我們那幾年的最真實寫照。曾經賺了點錢,就誤以為自己掌握了股票市場的規律,掌握了股票交易的要領,從而開始驕傲自大起來,彷彿一個駕齡兩年以上的駕駛員,以為自己什麼都懂了,交通事故的威脅接踵而來。

5年時間裡,咱們的交易結果大起大落,相信你一定體會到了“獨自徘徊在天堂和地獄”的煎熬,總體交易可以概括為:大膽大於謹慎、感性大於理性、盲目大於自覺。

寫給所有散戶的一封信:炒股成功的人到底多可怕?獻給有緣人


6-9年:敬畏市場,謙卑

從交易第六年開始,發現國內的投資市場總避免不了整頓,交易也逐漸變得冷清。這個時候我們在品嚐了前幾年的大起大落之後,便會開始自我反思:股票交易到底是怎麼回事,有沒有成功的投機之路,又能不能賺到錢?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許多職業投資者終其一生,也沒能概括出一條絕對通往成功的投機之路。只有重新面對市場,敬畏市場!而後將自己從入行到至今的投資心路歷程逐一梳理,認真總結,你終會發現自己走過的路、見過的人、看過的書,學過的東西,最終都會在不經意間反饋到你的身上。

10-12年:剖析市場,理解

當你帶著前十多年的經驗教訓,股票交易會跨入一個新的臺階——通過對自己的交易歷史、個性特徵、市場的交易規律等系統化研究,逐步構建起了相對比較完整的交易思想和體系。

我們做股票,聽過最多,也最離不開的就是交易體系的構建!尤其是交易邏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他認為交易的失敗很大程度來源於交易邏輯的混亂,缺乏嚴整的交易體系,而追究到根源,則是交易者的心性、品性等問題。

12年+:順應市場,心安

近兩年,中國股票市場邁入了真正的大發展時期。隨著交易者的逐步成熟,機構投資者的漸漸崛起,股票市場的行情特徵也在發生著明顯的改變。

如果你10年前進入這一行,並堅持到了至今,那麼這兩年你的投資心態一定會逐漸轉向平和,投資思想繼續完善,慢慢從一個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股票交易員向穩健、理智的股票資金管理專家的角色轉型。

很多人都說,股票交易的技術和知識,也許學一兩年時間可能就夠了,但是,投機者要培養一個穩定、良好的心態,在修養和境界上達到高瞻遠矚、超凡脫俗,即使花上十年工夫,也不算多。而投機市場高手之間的較量,絕不是技術水平上的較量,恰恰是投資哲學的較量、心態和境界的較量。從近15年的感悟中,投機之道是一個從感性到理性、從局部到整體、從盲目到自覺、從理性到超然的遞進過程。



簡單地說,就是要學會相信下列重點:相信要賺錢,不需要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情。二、相信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三、相信每一刻都獨一無二,也就是每一種優勢和結果都是獨一無二的經驗。

交易不是成功就是失敗,無論如何,你都必須等待下一個優勢出現並重復這種程序。

更多和更好的市場分析並不能保證在市場中賺錢。

這是技術分析的問題,一旦你學會看出形態並解讀市場,你會發現其中有無數賺錢的機會。但是我敢說你現在就知道,你對市場的瞭解和把這種瞭解變成持續獲利、變成穩定上升的財產曲線之間,有著驚人的落差。

預測市場走勢,想到你應該可以賺到的所有財富,和實際交易之間有著重大的差距。我把這種差距和類似的其他落差叫做“心理落差”,心理落差使交易變成你所知道的最艱鉅任務,也是你最難以精通的行為。

如果交易者學會怎麼長期獲利,或是突破我所說的“長期獲利門檻”,這些錢不但唾手可得,甚至好像可以讓他們隨意取用一樣。

我敢說,有人會覺得這種說法令人震驚或難以相信,但是事實如此。其中或許有一些限制,但是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錢會極為輕鬆自在且毫不費力地流入這些交易者手中,以致於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大惑不解。然而,如果交易者沒有晉升到這種精英團體中,他們渴望的長期獲利或最後成就就好像“唾手可得”,或是隨手可以抓住一樣,實際上卻一再從他們眼前溜走或消失。

交易圈中最高明的市場分析師大多也是最糟糕的交易者。智力和高明的市場分析的確對成功可能有幫助,但這卻不是造成長期贏家與眾不同的決定性因素。

寫給所有散戶的一封信:炒股成功的人到底多可怕?獻給有緣人

長期贏家和他人有一個不同的決定性特質,就是他們建立了一種獨一無二的心態,能夠維持紀律與專注,最重要的是能夠在逆境中保持信心。

最高明的交易者從事交易時,絲毫沒有猶豫或衝突的感覺。而且承認交易失敗時,會同樣有毫不猶豫或毫無衝突的感覺。甚至可以認賠結束交易,情感上絲毫不會難過。換句話說,最高明的交易者不會因為交易的固有風險而喪失紀律、專注或信心。

學習接受風險是交易技巧的一種,也可能是你所能學到的最重要的技巧,但是後進交易者很少把心力花在這種學習上,當你學會接受風險這種交易技巧後,市場就不能再產生讓你定義或解讀為痛苦的信息。

如果要我說明長期贏家和其他交易者之間的差別,我認為最簡單的說法是最高明的交易者不害怕。他們不害怕,是因為他們培養出來的態度使其心智彈性無限擴大,可以根據市場依據本身觀點告訴他們的信息進行交易,同時,最高明的交易者培養出的態度,可以使其不操之過急。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會害怕,不害怕時,通常都會變得操之過急,從而得出會讓他們覺得害怕的經驗。

大部分人不是學習怎麼像交易者一樣思考,而是考慮怎麼靠著瞭解市場多賺一點錢。交易者幾乎不可能不落入這種陷阱,有很多心理因素使你輕易地認定你對市場有所不知,是你虧損和無法長期獲利的原因。

交易這麼迷人,又這麼難以學習,原因是你的確不需要很多技巧,只需要真正追求勝利的態度。幾次交易獲利,可能讓你覺得自己是贏家,這種感覺是連續獲利的關鍵。

能夠創造長期獲利,背後的原因是徹底改變態度。而不是像大部分人的誤解,即背後的原因是善於解讀市場。交易者普遍有這種誤解,完全是因為很少人能夠從最深層次的水平上,確實瞭解態度在決定個人成就上的影響有多大。

這種想法非常符合邏輯,因為如果他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都能夠獲利,要是他有了一些知識,更應該能夠大獲全勝。但是其中有一個大問題,就是絕大部分的交易者都要在損害出現很久以後才知道損害已經形成。瞭解市場是好事,本身不會造成問題,瞭解市場背後的原因最終會發現此舉是白費心機。

交易新手瞭解市場,基本目的是要征服市場。並向市場和自己證明什麼東西,最重要的目的是要阻止市場再度傷害自己。他了解市場,目的不只是為了學習獲勝之道,而是為了避免痛苦,或是為了證明與客觀理解市場絕對沒有關係的事情。他不知道這一點,但是他一旦認定了解市場可以使其不再碰到痛苦,或是可以協助其滿足復仇或是證明什麼事情的願望,他就註定會變成輸家。


交易體系之買賣法則

買賣方法:

買點:

1. 波段:大幅回調過的30%或以上左右。好處在哪裡?哪怕繼續下跌,一個反彈就讓你解套。如果買在高位,出現判斷錯誤,就會讓你套牢30%。區別很大。

2. 長線:儘量買在歷史低位。如果是經過長期的盤整,股價離底部不遠。可以考慮在突破盤整區間買入或加倉。

3. 禁止在指數經過一段明顯的漲幅之後買入任何股票。指數上漲股價下跌的股票,更是要分析背後的原因,不要輕易介入。

4. 前提是對股票的基本面判斷要到位。這樣,大跌了才敢買。

5. 我前期比較過歐奈爾和徐翔。我說歐奈爾的方法,真正理解的人很少。他這個體系,比較適合於有大量創新性產品走向市場的公司,判斷公司前景很大時可以突破杯子柄部介入。A股的絕大部分股票,首先從選股上就不能滿足他的法則。而且,有的牛股根本就不出現杯柄。另外,目前成長股,普遍估值有點高,更增加了風險。個人的觀點是:他的CANSLIM法則是精華,買賣方法則需要很多的股票買賣和投機經驗。如果你喜歡高買,很容易輸給市場內喜歡抄底和逢高退出的波段資金。

6. 所以我選擇的是大幅回調買。這樣的機會,對每一隻個股,平均1年有2-3次左右,機會相對更多。

賣點:

1. 波段:個股上漲一段時間後加速飆漲,適當減倉。這樣有兩個好處,一:防止大幅回撤。二,防止股價下跌後因為看上別的股票而不得不割肉。

2. 另外,波段股取得合適收益後就考慮退出。這個有些主觀性,基本上是在15%-40%,個別翻倍。有時慢牛然後衝高,並且指數同時衝高,這時是賣出的最好時機,根據情況綜合判斷。賣出後絕不後悔。同時尋找新的機會。

3. 長線:只要公司的股價判斷合理,同時成長潛力大,就持有。市值太大,失去成長性,或者行業預期逆轉賣出。

4. 判斷股市進入泡沫區,只賣不買。判斷泡沫的方法,下面專述。泡沫不大的時間,以持股為主。

5. 短期飆升後考慮賣不考慮買的原因是:短期內明顯上漲後,考慮止盈的資金會增加,遇上利空消息容易爭相出逃。所以不要買。

6. 如果指數大漲一定幅度, 如果手的股票沒有漲,在倉位重的情況下,也要適當賣出去一部分倉位。防止指數回調後,其他股票大跌形成比價效應,自己手裡的股票也調整,或者其他好股票跌下來後,沒有錢補倉。


寫給所有散戶的一封信:炒股成功的人到底多可怕?獻給有緣人


買賣核心思想解析:

1. 低買高賣。這是你唯一獲勝的方法。而達到這一點,需要你對個股,對大勢,對自己的交易心理有深刻認識,新手沒有可能看了我的文章就會了。而老手可能一看就知。

2. 關於主力:

a) 大幅下跌調整後,如果裡面有主力,主力也會著急想辦法解套。前提再強調,是基本面過關。基本面潛力不佳的,有主力也沒辦法。這就是市場的力量。

b) 短期內明顯上漲後,考慮止盈的資金會增加,尤其是如果主力大資金賣出的多,遇上利空消息容易爭相出逃。所以不要買。一旦看錯,容易留在山頂。

3. 適當的配合指數。

a) 指數短期內大幅下跌,要買不是賣,成長股更不要輕易割肉。

b) 指數短期內大幅飆升,要賣不是買。一旦買錯不止損,就是套牢30%。

c) 看自己的股票屬於哪個板塊, 成長小盤股, 主要參考創業板指數, 而不是上證指數。

4. 關於波段的低買高賣,其實是一個心理遊戲。股市多數時間都是波動為主,而不是單邊牛市。以這些波動為基礎,你可以在大部分年份找到機會。全倉持有1-2只多年而暴富,這個也靠的是經驗,眼光和耐力,而不是運氣。

5. 關於長線的買賣方法,更是要遵照上期選股策略提到的辦法和思路。成長初期買入,成長結束賣出,或買錯退出。

6. 如果有股票經過分析,買在了歷史低位,同時又有強大的成長性,那麼可以長線持有,不要波段操作,直至長線賣出條件出現。

資金管理:

1. 5-6成倉位,長期持倉,享受成長股帶來的好處。不斷地把倉位換到成長型和估值比較更佳的股票上。

2. 遇上極度泡沫的時候,只賣不買。

3. 另外4-5成倉位:適當波段和波段操作。相對低位買,明顯上漲後賣。

4. 波段的操作,本質上是為了防止帳戶的大幅回撤,這部分資金不和長線比較收益率。

最佳入市時機:

1. 金融危機或股市大崩盤後1年左右.這時,股市可能繼續熊幾年,但真正好的下一批成長股基本上就形成了歷史低點。如2001年11月A股崩盤,2002-2003,煙臺萬華,貴州茅臺,萬科,振華港機等股票就已經開始獨立行情。 2008年底,大華股份,金螳螂,東方雨虹,長春高新,三一重工等開始大行情。

2. 成長股的估值在20 倍左右時。金融危機不明顯,但估值合理時,如2012年初。以2012年初為例,藍色光標,碧水源,易華錄等開始了獨立行情。當時起步時的PE動態多數在20倍數左右。

3. 對於波段資金,上述條件不具備時, 判斷市場是牛市中繼,股價沒有全面泡沫化,那麼可以選擇在股指和個股有明顯回調後介入波段資金。


寫給所有散戶的一封信:炒股成功的人到底多可怕?獻給有緣人



我們在做交易的時候有一句格言:“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

計劃是在交易之前就制定的,一旦你進場了,你就得按計劃交易,其他任何因素都不能影響到你。如果說你突然發現了一個以前沒考慮到的因素,那就說明你的計劃不周到,下一次你要考慮進去,這一次如果你當時能夠立刻想明白的,那也行,對你是一個參考。如果想不明白的,你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那你就趕快平倉出來,等想明白了再進去。沒關係,無非就是損失一點點差。要避免沒有任何意義的交易行為,不要做著做著脾氣上來了,說:不行,我要跟市場賭一把I或者說:我要試一下新的交易策略靈不靈。其實很多的虧損和

失控都是發生在這個時候,交易者輕易地放棄了自己的計劃和原則。

投機者不僅要把賺錢的交易做的精準到位,也要把虧損的交易處理的非常正確,兩者都要做到,把該嫌的錢賺到手,不該虧的錢儘量不虧,總體上就有很大的可能是賺到錢了。我們講這個有效性原則當中,你交易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是保證你賺錢的前提,有效性當中最後一個關鍵因素是控制風險。這個風險—定是你在制定交易計劃的時候把風險設定在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而且在任何時候你都要確保你控制風險的手段,它是簡單、快速、有效。

要保護盈利,這也是你的一個很重要的交易策略,就是嫌到的錢你不要讓它跑掉。也就是回到第一條,我們是做投機交易,投機得手以後就必須及時全身而退,保證本金跟利潤的安全。

我們要明白我們是怎麼嫌錢的。從表面上看我們之所以嫌錢是跟盈利的單子有關,但從本質上講,它實際上是跟交易的整體性有關,就是跟交易的思維和交易的方法有關。如果經常做一些是無效的或是錯誤的交易,從整體上講,最終的結果肯定是要虧錢的。所以一些投機大師總是在講:“交易是一門藝術,它不是一門科學。”你們可以想象一下,藝術家在創作藝術作品的時候,他肯定是精益求精,因為凡是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家一定要把這件作品做的完美無缺。這種精神在我們做投機交易當中也要有,就是我們每做一筆單子就等於像創作一件藝術作品一樣,都要追求它是完美無缺的,只有這樣,總體累計下來,留下的都是精品,整體上才能賺錢。


想學習操盤技巧,充實炒股知識的朋友,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股海玲瓏手(k300192),研討炒股方法、分享盈利戰法,追擊熱點龍頭,解決選股思路,提高買賣點的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