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抗“疫”戰場上的慈善力量點贊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湖北省、武漢市等疫情嚴重地區急需款物支援,特別是醫療物資。1月23日、1月26日,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先後發佈通告,呼籲開展社會捐贈。1月26日,民政部發布公告,動員慈善力量依法有序支持疫情防控。各地慈善組織立即行動,全國各地聚愛抗“疫”的大幕迅速拉開。


為抗“疫”戰場上的慈善力量點贊


我們要點贊慈善組織聞“疫”而動的響應速度。疫情就是慈善集結號。春節期間,當千家萬戶還沉浸在過年的氛圍中時,一大批慈善組織就已迅速展開行動。中華慈善總會1月25日發出呼籲,號召開展慈善捐贈,眾多募捐項目紛紛上線。中國慈善聯合會1月27日發佈“凝心聚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倡議,號召全體會員、慈善組織、愛心企業和志願者等捐款捐物、開展志願服務。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發起“緊急救援,共抗疫情”項目,北京市溫暖基金會啟動“溫暖武漢”項目,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1月24日啟動抗“疫”募捐預案、27日首批N95口罩就送達武漢。北京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第一時間發起籌款,演藝界人士慷慨解囊,到1月31日,已籌集善款1.4億多元,並先後向武漢運去7批緊缺醫療物資。面對疫情,慈善組織迅速啟動互聯網募捐,展現出“互聯網+慈善”的速度和力量。

慈善在馳援武漢、馳援湖北,慈善在與時間賽跑,在與疫情賽跑!在武漢啟動封城之時,一批捐贈物資就已到達。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建成讓世人領略了中國建設速度,與之相匹配的是中國慈善速度。在火神山醫院建設中,洛陽傢俱企業連夜趕工,發貨後才告知“不用買,我們捐”。河南沈丘縣白集鎮退伍老兵王國輝,在大年三十驅車三百里,直接將8000斤蔬菜送到了如火如荼的建設工地。聯想集團、格力電器第一時間為醫院捐贈電腦、空調。這一切都被自發監工的8000萬網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慈善不僅起跑快,而且全程都跟得緊。社會捐贈啟動後,湖北省前10天每天收到的捐款均超過7億元,接受社會捐贈資金總額達到79億元,接近2003年抗擊非典中8個月全國款物捐贈總額的2倍。慈善力量動員速度之快、捐贈之踴躍、社會關注度之高前所未有,充分顯示出我國慈善事業的巨大潛力和在重大突發事件應對中的重要作用。


為抗“疫”戰場上的慈善力量點贊

我們要點贊慈善捐贈過程中的溫暖畫面。慈善組織的行動,推動了全社會大捐贈的迅速開展,無數動人畫面組成大愛畫卷。全民抗“疫”,奉獻愛心不分大小。上至白髮蒼蒼的老人,下至剛剛拿到壓歲錢的小孩都獻出了愛心。無數普普通通的捐贈者、奉獻者,他們的事蹟數不勝數。有的人走進派出所、村防控執勤點,扔下錢轉身就走;有的人帶著一大包口罩,走進車站看見工作人員就發。很多退休老黨員自願為抗“疫”捐出特殊黨費,很多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家屬在後方踴躍捐款,很多平凡的城鄉勞動者獻出愛心力量,甚至很多剛剛脫貧的群眾自發捐款回報社會。報效國家,民營企業踴躍馳援。阿里、騰訊等不僅捐資捐物,還資助防疫科研,運用大數據平臺幫助政府核查疫區人員去向,為決策提供有力支持。曹德旺、許家印、雷軍等知名民營企業家紛紛伸出援手。棟樑擔當,各大央企當仁不讓。到1月30日,41家央企捐款就達到17億元,行動之齊、力度之大,讓我們看到了共和國經濟棟樑的風采和擔當。赤子情懷,海外華人積極行動。他們歷來是應急救援捐贈的積極行動者,他們踴躍“掃貨”,積極支援抗“疫”,由於託運時貨艙爆滿,許多醫療用品擠進客艙,甚至享受了頭等艙待遇。所有這些令人動容的溫暖畫面,是慈心的匯聚,是善行的集結,是全社會慈善力量的大動員、大檢閱。

詩人艾青說,為什麼我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在這場戰役中,我們讚美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挺身而出,擋在了病毒面前,他們是大愛的奉獻者;我們讚美社區工作者頂著缺乏防護設施的困難,仍堅持排查疫情,進門入戶送去溫暖,他們是大愛的奉獻者;而社會各界以不同的方式捐款捐物捐服務,為抗“疫”提供有力保障,迸發出時代正能量,同樣也是大愛的奉獻者,我們也要為他們點贊!


為抗“疫”戰場上的慈善力量點贊

我們要點贊奔走在志願服務中的堅定身影。在千千萬萬人捐款捐物的同時,我們也欣喜地看到,有千千萬萬的人們,以無私奉獻的方式付出時間、勞動和技能,成為抗“疫”戰場上的一道風景,詮釋著奉獻、擔當的志願精神真諦。武漢市封城後,一夜間集結起的愛心車隊,義務承擔起接送醫務工作者上下班的任務。黑龍江的社會工作者通過微信指導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的病人集體放聲歌唱,緩解壓力,掃去對疾病的恐懼。上海市20多位志願者不辭辛苦趕往松江區一家口罩廠當起工人,馳援抗“疫”物資生產。在人民群眾的眼裡,志願者是為居民出入量體溫的“紅馬甲”,揹著消毒液為社區消毒的“白大褂”,是父母被確診收治入院兒童的“陪護家長”,是留守兒童的“知心姐姐”……許多人默默地支持著抗“疫”,這些聚沙成塔的善事善舉,是令人感動的慈善力量。

對人關懷而有同情心即慈善本意。在這場抗擊疫情的全民戰爭中,社會善意得到充分釋放。有很多感人的場景,雖然不是捐款捐物,但其中蘊含的大愛,卻正是中國慈善在未來蓬勃發展的動力源泉。武漢90後姑娘肖雅星自發組織“武漢醫護酒店支援群”,為醫護人員提供休息場所,其名下的4家酒店全部加入。封城之後,一些物流企業主動承擔起了運送物資的任務。一位大貨車司機,在把防疫物資拉到卸貨點後,卸下貨就發動了車,被逼停也不肯收運費。春節到外地度假走親訪友的湖北人,被隔離後得到了當地的妥善照顧,隔離沒有隔愛。對於這些愛心善意的豐富表達,我們也都要為之點贊!


為抗“疫”戰場上的慈善力量點贊

我們要點贊社會公眾對慈善活動的有力監督。善款善物的匯聚、管理和使用,關注度高、敏感性高,歷來是社會監督的焦點。在人們紛紛以不同方式獻出愛心的同時,新聞工作者、網民也瞪大了眼睛,以敏銳目光注視著善款善物的去向,自發為偉大的社會愛心工程監工。隨著大量資金物資向武漢向湖北彙集,善款善物的管理和分配難度陡然加大,出現了一些問題。“物資下撥慢!”“分配不公平!”“分配不透明!”——無數網友毫不客氣地吐槽善款善物分配中的問題。壽光捐助蔬菜被售賣、協和與仁愛醫院口罩之爭等一時成為輿論焦點。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及時回應,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工作指導加強了,工作程序規範了。湖北省和武漢市採取多項措施,指導有關慈善組織加快資金撥付、物資轉運和信息公開,調配、加強慈善組織力量,在省級和各市(州)都開通了監督舉報電話。作為接受捐贈樞紐的紅十字會、慈善總會,改進了工作方法,與物流公司合作管理庫存捐贈物資,資金撥付定期對外公開報告。這場大考中我們看到,社會監督正成為促進慈善事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的講話中指出,“要依法規範捐贈、受贈行為,確保受贈財物全部及時用於疫情防控”。有關部門及時下發文件,加強對慈善捐贈款物的管理使用;鼓勵抗“疫”慈善捐贈,在繳納所得稅前全額扣除;對疫情防控物資進口實行綠色通關,免繳進口關稅和增值稅、消費稅。各慈善組織也紛紛對善款善物免收管理費。相信通過這場大考,慈善的管理能力會得到更大提升,慈善的潛力會得到更大釋放,慈善的第三次分配作用會更加顯著。

抗“疫”仍在繼續,慈善正在接力!(文/中國社會報社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